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袋鼠源铜绿假单胞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袋鼠死亡原因,本研究采用Biolog快速鉴定系统、16SrRNA序列分析以及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对2株分离自北京动物园袋鼠肺脏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小鼠致病性、系统发育分析等生物特性的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菌株均为铜绿假单胞菌,对昆明小鼠有强致病性。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株袋鼠源铜绿假单胞菌16SrRNA序列与ATCC10145模式株差异很小,同源性分别为99.9%和100%,并且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2.
袋鼠摩根氏菌生物特性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利用Biolog快速鉴定系统、16S rRNA序列分析及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对3株分离自北京动物园袋鼠肺脏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小鼠致病性等生物特性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3株菌株均为摩根氏菌,对昆明小鼠有强致病性;3株袋鼠摩根氏菌16S rRNA序列与LMG7874模式株同源性均为99.8%,且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Cu/HfOX/Pt作为RRAM的材料结构,以1T1R为基本操作单元,针对阻变存储器的电学特性展开研究,主要包括典型的IV特性、均一性、疲劳特性以及保持特性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猪丹毒杆菌C43005株的菌种特性,制备了一批猪丹毒杆菌C43005株并对菌种的真空度、剩余水分、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学特性、毒力、免疫原性等参数进行检定,重点对该菌种的毒力进行重复试验并对影响毒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种的真空度、剩余水分、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学特性、免疫原性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二〇〇〇版相关质量标准的规定,毒力试验结果明显受培养基质量和动物个体差异的影响。本研究可以为猪丹毒杆菌C43005株的制备和检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吉林省某牛场发生的临床上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严重腹泻、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特征的新发疫病病牛体内分离到大小为2030nm和15030nm和150250nm的2株病毒。病毒生物学特性、理化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显示,20250nm的2株病毒。病毒生物学特性、理化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显示,2030nm的病毒粒子为牛肠道病毒。该病毒命名为HY12毒株。病毒5′端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Y12毒株与国外分离株SL305的同源性最高,为90%;而与国内分离毒株的同源性只有75%。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HY12毒株属于肠道病毒属的E种肠道病毒。本研究首次在国内从临床表现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的病牛体内分离出E种肠道病毒,该结果将为牛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山羊鼻内腺瘤病例中分离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临床发病的山羊病例进行尸体剖检、病理学诊断和细菌学检查,分析疫病发生的原因。根据尸体剖检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山羊鼻内腺瘤病,并继发有严重的细菌感染。根据细菌分离培养、染色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相似文献   

7.
利用Pro/E软件建立井下铲运机动臂的三维模型,以ANSYS Workbench为基本工具,对井下铲运机的动臂进行了动态特性的研究分析。得到了动臂在1~6阶时振动特性、动臂在自由状态下的固有频率,并对其振动特性进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井下铲运机动臂的设计及改进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职责涵盖全市铁路运输动物及产品的检疫监督工作。笔者分析了2012年全市铁路运输动物及产品的时间特性、空间特性和种类特性,提出了工作建议,以期为有效开展铁路运输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规划轨道线网,本文从出行者特征、出行特性和交通方式特性等三个方面对可能影响轨道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考虑到调查分析的可操作性,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框镜鲤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鉴定一株致框镜鲤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由濒死框镜鲤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CY0806,对形态学、培养特性、理化特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药物敏感性和16S rRNA序列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株CY0806为革兰氏阴性菌,其理化特性与维氏气单胞菌基本相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细菌株CY0806序列与维氏气单胞菌模式株ATCC35624无差异,同源性为100%,因此,鉴定该菌株CY0806为维氏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庆大霉素、新霉素等11种药物对细菌株CY0806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健康鲤鱼肠道菌群组成情况,为其饲料添加剂和水质改良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试验对鲤鱼肠道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化试验进行鉴定.结果:在鲤鱼肠道中分离出4种细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复方乌梅按1.0%饲料配比分阶段地投喂鲤鱼进行为期16 d的药效试验,于试验第9 d用温和气单胞菌进行攻毒,分别测定攻毒后的鲤鱼死亡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鲤鱼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全程给药组死亡率最低;红细胞数、NBT阳性细胞数、淋巴细胞吞噬活性均表现为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全程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器官指数和血红蛋白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复方乌梅能明显增强鲤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抗感染能力,并且全程给药组的免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用细胞核移植的方法,获得了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目鱼类之间的核一质杂种鱼胚胎.即以鳜鱼的囊胚细胞核作供体,以鲤鱼的成熟未受精去核卵细胞质作为受体进行核移植试验,使囊胚细胞核发生分裂,从而启动卵细胞质也发生分裂,导致重新进行个体发育.在获得的112个正常发育的核移植卵中,发生卵裂的107个,占95.5%发育至囊胚期的61个,占54.5%,发育至原肠期的6个,占5.4%,发育至神经胚期和胚孔封闭期的各1个,分别占0.9%.鳜→鲤核质杂种胚胎类似鲤鱼同期胚胎,其早期发育速度与鲤鱼相似而比鳜鱼快.各杂种胚胎发育期的胚盘形状及大小均类似鲤鱼,大于鳜鱼同期胚盘,且胚盘细胞较多,但比鲤鱼胚盘细胞小,这是鳜→鲤核质杂种胚胎发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作者认为核-质杂种胚胎的性状发育,受核受体物种的母性影响控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紫花苜蓿草粉和鲜草,研究苜蓿草粉及鲜草对禾花鲤生长性能、鱼肉品质、消化酶活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整齐一致的2龄禾花鲤1440尾,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80尾,分置于18个试验池中饲养。各处理饲粮中苜蓿草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4%,8%,12%,16%和0 鲜草,正试期50 d。研究结果显示:1)添加苜蓿草粉后,试验Ⅱ组的尾均日增重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Ⅲ组的上述2项指标高于对照组,试验Ⅳ组低于对照组,苜蓿鲜草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2)和对照组相比,添加苜蓿草粉显著(试验Ⅳ组)或极显著(试验Ⅰ、Ⅱ、Ⅲ组)提高了禾花鲤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随着苜蓿草粉添加水平的增加,肌肉中粗脂肪和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肌肉中水分含量呈先降后升的二次变化趋势,苜蓿鲜草组的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变化。3)添加苜蓿草粉后对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及淀粉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试验II组的酶活性最高。添加苜蓿鲜草对消化道各部位酶活性无显著影响。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经济效益均有所提高,但以试验Ⅱ组最好。以上结果表明,在鲤鱼饲粮中添加8%紫花苜蓿草粉对鲤鱼生产性能、鱼肉品质及消化酶活性指标有较显著的改善,但紫花苜蓿鲜草不适宜直接投喂鲤鱼。结合生产实际,建议在鲤鱼饲粮中添加8%紫花苜蓿草粉。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对黄河鲤和建鲤正反交F1生长性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乳酸杆菌含量为0(A01、A02对照组)、2×108cfu/kg(A11、A12)、4×108cfu/kg(A21、A22)、6×108cfu/kg(A31、A32)、8×108cfu/kg(A41、A42),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水温为27.5~28.0℃的条件下,选取平均尾重(8.25±0.15)g黄河鲤和建鲤正反交F1各600尾,随机分为10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进行56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各乳酸杆菌组的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水平在6×108cfu/kg时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大,且反交F1生长较快,饵料系数最低,添加水平再增加,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增加;以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为指标,采用二次多项式分析表明,黄河鲤、建鲤正反交F1饲料中乳酸杆菌的适宜添加水平为(5.8~6.0)×108cfu/kg。  相似文献   

16.
铅长期暴露对黄河鲤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核观察方法,研究了铅(PbCl2)暴露30 d对黄河鲤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毒Pb2+可引起黄河鲤微核率和核异常率指标发生显著变化,随着染毒Pb2+浓度的增加,黄河鲤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性变化。同一染毒浓度时染毒时间对于微核和核异常率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7.
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 orpha ceracessp.nov.)对家蚕为敏感性感染,感染中量(IC50)为1.2×104,可广泛寄生各种组织,其中丝腺与马氏管被严重寄生,病蛾胚传率为2.69%,孢子发育形态明显偏向二孢子母细胞(d is-porous)发育。以2×107~4×107粒孢子/mL对每尾红鲤(red carp)添食0.5 mL,饲养40 d后解剖全部鱼体,约有10%~20%的试验鱼出现了明显的组织病变,在寄生组织中观察到大量的梨形未成熟孢子和少量的成熟孢子,但未观察到八孢子囊(octosporous)形态,病变组织疑似孢子免疫荧光检测为阳性,3次独立重复试验均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表明高浓度裳卷蛾变形孢虫可能对红鲤发生了机会性感染。试验结果对探讨微孢子虫的感染与感染适应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将三聚氰胺腹腔注射鲤鱼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对鲤鱼脑、肝、肾和腮各组织的影响。对50条鲤鱼分别以1、10、100、1 000、2 000mg/L浓度的三聚氰胺腹腔注射,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以比色法测定肾脏SOD、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发现鲤鱼各组织中SOD、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始终高于对照组。三聚氰胺对各组织的影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表明三聚氰胺影响鲤鱼各组织功能,这可能与各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和丙二醛含量升高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Thelohanellus nikolskii infection of the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L.) has been a common parasitosis in the Central European fish farms since the first detection of the parasite about 20 years ago. This parasite, introduced from the Far East, causes intensive infection on the fins of fingerlings of the carp subspecies cultured in Europe (European carp, Cyprinus carpio carpio). This infection of the common carp occurs in the Hungarian fish farms every year. Until the present study, this parasite had not been recorded from the fins of koi or coloured carp (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 a carp of Far Eastern origin, which is cultured in Hungary as an ornamental fish. A recent survey conducted in common carp, koi and goldfish stocks demonstrated that T. nikolskii infection of low prevalence and intensity occurs also in koi populations, but its prevalence and intensity are markedly lower than in common carp kept in the same pond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observed differences are due to disparities in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two carp subspecies to T. nikolskii, and that the koi is less susceptible to this infection. Other signs of susceptibility can also be observed in the European subspecies, since in 15% of the fish plasmodium development was arrested at an early stage. Thelohanellus nikolskii infection could not be demonstrated on goldfish (Carassius auratus).  相似文献   

20.
鲤鱼肠道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江苏省某市菜市场采集商品规格(体重0.5~0.6 kg)的鲤鱼(Cyprinus carpio),利用SS选择培养基分离纯化获得107株肠道细菌,对其中2个典型菌株(编号CS-1、CS-2)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及药敏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CS-1、CS-2菌株均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均能利用葡萄糖产气,MR试验阳性、氧化酶和VP试验阴性;其中CS-1菌株吲哚产生阴性,硫化氢、半固体试验阳性;CS-2菌株则相反,初步鉴定CS-1为沙门氏菌,CS-2为志贺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S-1、CS-2两菌株对先锋必素、先锋霉素Ⅳ、头孢孟多、头孢噻吩、呋喃妥因、氧哌嗪青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对氯洁霉素、洁霉素、灭滴灵、利福平、红霉素等药物不敏感。该研究对水产品食品安全检疫及鱼类疾病防治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