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一)鸭舍保温我国北方鸭舍,都要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鸭舍应座北向南或向东南,地势较高,地面干燥。四周墙壁和顶棚最好加保温层。鸭舍的高度一般为3米左右。鸭舍的宽度为7~8米,长度依饲养的数量而定,一般不宜超过80米。入冬前要进行鸭舍的保温检修。门窗要设置保温帘,关闭能防寒,打开能通风换气。舍内地面可用稻草、麦秸、谷壳或木屑等作垫料,鸭子产蛋的地方,垫料铺设厚度可达5~10厘米。鸭舍垫料2周更换1次,使鸭舍保持温暖、清洁、干燥。  相似文献   

2.
冬天寒冷,气候恶劣,此期蛋鸭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不仅产蛋量下降,还会造成死亡,给饲养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产蛋鸭冬季管理措施介绍如下:1冬季加强产蛋鸭的饲养管理1.1防寒保温,勤换垫草冬季寒风侵袭,鸭舍的门窗要修缮,堵严洞穴和北墙,鸭舍屋顶最好加一个夹层或者在鸭舍墙上加草帘或塑料布,鸭舍温度控制在5℃以上。冬季鸭子在舍内时间较多,而且饲养密度较大,垫草容易潮湿,因此要勤换垫草,保持舍内干燥、温暖、清洁卫生。1.2冬季放牧,晚出早归冬季蛋鸭每平方米可饲养(8~10)羽,每天光照总时间应保持在16…  相似文献   

3.
(上接第22期第12页)4.防寒。俗话说:“保暖如保膘”。冬季鸭群要早收牧,迟放牧。鸭舍要做到断风、断雨、断雪,同时要勤换垫草,保持鸭舍干燥保温,冬季舍温应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4.
1非传染性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鸭舍、陆地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以及影响蛋鸭采食、嬉戏、产蛋、休息的湿热环境。蛋鸭产蛋的适宜温度是13~23℃,高于29℃的空气温度不仅使产蛋减少,也会对蛋重、蛋的大小和蛋壳品质带来不利影响。夏季鸭舍用油毛毡搭盖,鸭舍周围没有种植遮荫树木,容易引起鸭舍长时间高温,严重影响产蛋量,甚至中暑引起发病、死亡。冬季温度低,白天和夜晚温差大,如鸭舍的外围护结构缺乏良好的保温设施,冷空气吹到鸭身上,容易患感冒、  相似文献   

5.
冬季外界气温逐渐降低,蛋鸭除产蛋需要消耗能量外,还要消耗热能抵御寒冷.极易导致蛋鸭提前停产.因此,应提前做好蛋鸭入冬的准备和管理,以提高鸭农经济收入. 1 确保适宜的鸭场环境 冬季鸭舍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是蛋鸭产蛋率持续稳定的重要一环.鸭舍温度一般应保持在15~20℃.鸭舍宜宽敞、向阳、透光明亮、干燥清洁.饲养密度以每米不超过7羽为宜.设置陆地和水面运动场.鸭舍四周可用草帘围挂,外挂塑料薄膜或尼龙彩条膜布进行保温,做到四周不透风,舍顶不漏雨雪,舍内地面要常垫干草,以降低舍内湿气和臭气.中午气温高时,及时开窗通风透气.  相似文献   

6.
蛋鸭离岸网上半旱养是指在鸭舍内铺网片,鸭舍外建简易鸭子嬉水池的养殖方式,可实现离岸养殖,能节约稻草资源,降低投入成本,减少排泄物垫草污染量,减少鸭群病菌的感染机会,有利于增强鸭群体质,提高产蛋率和蛋的品质,避免了对水环境的污染,最终达到环保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冬季天气寒,日照时间短,使蛋鸭产蛋率低,甚至停产。因此要使蛋鸭冬季维持高产,必须精心饲养管理,加强防寒保暖。 1.防寒保暖。入冬前,应对鸭舍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关闭门窗,外挂草帘。鸭舍内墙四周产蛋区垫30厘米厚的稻草,每天傍晚鸭入舍前添加新草,8~10  相似文献   

8.
1、冬季产蛋鸭的饲养管理。冬季可利用塑料大棚、旧房舍养金定鸭。房舍要坐北朝南或西厢房,有利采光保温。可在运动场西侧建2m高围墙,防西北风。舍外运动场垫草,冬季中午时,产蛋鸭可以短时间在舍外运动、休息,增强体制,提高蛋品质。2、产蛋  相似文献   

9.
一、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1.饲养要点。(1)温度:通常是第一周30℃~27℃;第二周是26℃~24℃;第三周是20℃左右,其后30日龄的鸭舍温度保持在15℃~18℃为宜。(2)湿度:饲养的环境不能湿度过大,在喂过饲料或下水游泳后回来休息时,一定要睡在干燥洁净的垫草上。(3)空气:雏鸭体温高,呼吸快,如不适当通风,就会缺氧,严重时会造成中毒。  相似文献   

10.
1997年 ,我场饲养的 1 98只基础母狐窝均产仔成活 ( 60日龄 )达到 7 8只。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分别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1 改善狐舍环境 ①加强产仔窝箱的保温措施 :我场种狐舍产仔窝是由砖砌成 ,地面为水泥板 ,以前均是在母狐临产前 ,将窝内铺上一层厚垫草。但实践表明 ,窝内垫草极易被母狐扒向窝的四周 ,而使部分幼仔暴露于地面上 ,因受冻而影响成活。1 997年后 ,我们把产仔窝地面按其大小铺上一层木板 ,上面再加垫草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成活率 ;②采取种狐舍御寒和光照措施 :从 1 997年 1 2月中旬开始 ,将种母狐笼舍背面由顶部至地面风洞…  相似文献   

11.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尤以春季产蛋母鸭易发生此病,越是高产母鸭发病率越高。蛋鸭患了软腿病后,轻则造成掉蛋,重则死亡。(一)发生原因主要是鸭舍、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特别是舍  相似文献   

12.
正本人根据多年来的临床诊疗经验,总结蛋鸭产蛋下降综合征发病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非传染性因素1.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鸭舍、陆地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以及影响蛋鸭采食、嬉戏、产蛋、休息的湿热环境。鸭舍的温度。蛋鸭产蛋的适宜温度是13℃~23℃,高于29℃的空气温度不仅使产蛋减少,也会对蛋重、蛋的大小和蛋壳品质带来不利的影响。夏季鸭舍用油毛毡搭盖,鸭舍周围没有种植遮荫树木,容易引起鸭舍长时间高温,严重影响产  相似文献   

13.
1育雏前准备主要工作:①修建育雏室(面积15只/m2),检修保温及通风设施;冬春季进雏24h,室温应达25~28℃,检查保温效果;②彻底清洁、消毒栏舍和场舍,空置1~2周;③准备育雏工具、食槽、饮水器、竹围、垫草、精料、青饲料等,用具进行  相似文献   

14.
(1)鸭舍地点必须水源充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最好能有鱼池,有鱼池的鸭场,每公顷鱼池可喂2500至4000只鱼,并可在鱼池四周植树,以便鸭只遮荫。 (2)鸭舍设计应注意要能通风、隔热、保温良好。房舍面积,育雏时每平方米可饲养60—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生理特性原因,种鸭一般在凌晨3点以后即开始产蛋,种鸭饲养属黑白颠倒工种,员工作息制度与其它行业差异较大,导致种鸭养殖场招工困难,饲养员薪酬要求高。自动分离产蛋巢的推广使用可使员工作息制度回归正常,提高种蛋质量,节约垫草,减轻环保压力。1新型产蛋巢设计的由来传统种鸭饲养均采用地面平养方式,以3只存栏母鸭配置1个产蛋巢的比例,在种鸭圈舍四周修葺水泥蛋巢或摆放简易塑料筐做蛋巢,底层  相似文献   

16.
冬季气温低,日照短,且气候多变,易使蛋鸭产蛋下降甚至停产,影响鸭农的经济收入。为使蛋鸭持续产蛋,必须进行科学喂养,精心管理。1防寒保暖保持环境温度是蛋鸭冬季产蛋的关键。蛋鸭最适宜的温度是5~27℃。可采取如下保温措施:①关好门窗。北窗必须堵严,防止贼风侵袭,对简易鸭舍的周围要用较厚的塑料布围起来,以利采光、保温。②适当提高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7.5~8.5只,利用其体热增加舍温。③舍内厚垫干草,并要勤换,以免冷湿侵入鸭体。2补充光照光照可增强鸭的体质,促进脑垂体性腺激素的分泌,保持鸭群旺盛的产蛋能力。冬季日照短,应…  相似文献   

17.
(一)肉鸭舍建筑的要求1.场址选择要求安静、干净、偏僻、独立;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远离村庄、污水沟、厂矿企业。2.鸭舍要求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保温隔热性好,鸭舍的墙、顶要厚,舍内吊制顶棚,在夏季外墙与舍顶涂白,真正做到保温隔热,冬暖夏凉。3.肉鸭不喜欢强光,舍内墙皮与地面要硬化。肉鸭舍不要留天窗,两侧窗户要低,便于通风。鸭舍的  相似文献   

18.
正肉用种鸭经训练后,能适应一定的饲养管理规程,而且一经形成习惯就不轻易改变,产蛋种鸭更是如此。所以,要严格执行正常的饲养管理规程,如定期饲喂、定期集蛋、合理光照、准时赶鸭运动和就巢等,让种鸭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1一般饲养管理1.1从育成舍到种舍的适应种鸭在开始产蛋前至少2周,应从后备舍迁移至产蛋种鸭舍,使种鸭有一个适应新环境及其管理规程的过程,并且由限制饲喂逐渐到增加饲喂,并慢慢转为自由采食,所有的饲料和饮水必须新鲜、清洁,杜绝霉变和脏污现象。1.2划分生活区要训练种鸭习惯于将饲喂和  相似文献   

19.
顺昌县洋口镇某种鸭场饲养的山麻鸭于1997年3月5日~3月10日发生埃希氏大肠杆菌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现将发病及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病因分析该场饲养的山麻鸭种鸭5621羽,均处在产蛋高峰期,已进行鸭瘟防疫。3月5日~3月10日共发病516羽,发病率9.1%,共死亡402羽,病死率77.8%。曾用青霉素饮水治疗无效。其发病原因是:鸭舍潮湿、拥挤、养殖密度过大,每平方米超过12羽。鸭合卫生环境差,长期以来鸭舍的粪便、垫草从未清理,鸭舍从没消毒,空气十分污浊。鸭饮水及运动的池塘水长时间没更换,严重污染.造成重复感染。2临床…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原因羔羊秋季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如下:1.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秋季温度开始下降,羊舍地面阴冷潮湿,无垫草或垫草少,保温条件差(如产羔舍、育羔舍温度低于3℃,相对湿度高于90%)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因素容易侵入肠道,直接刺激胃肠道黏膜,从而导致羔羊腹泻。2.饲料与营养因素。饲料单一,精粗饲料搭配不当,营养不平衡;饲喂腐败霉变饲料;未遵循饲喂定时、定量、定温的原则;饲料转换过频;饮水不洁,防疫、消毒、驱虫、治疗用药不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