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叶培根 《养猪》2009,(6):43-43
国外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无疫情的情况下,载猪的密闭猪舍在寒冷季节和温暖季节舍内空气中细菌浓度分别是舍外空气的1100和500倍,半开放猪舍空气中的细菌浓度是舍外的110~580倍。这些细菌中1%为病原微生物,它们漂浮在空气中,极易被猪吸入肺部引起感染,也可能落到地面或设备上。在有疫情发生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有研究表明,在正常无疫情的情况下,饲养猪的密闭式猪舍寒冷季节和温暖季节舍内空气中细菌浓度分别是舍外空气的1100倍和500倍,半开放式猪舍空气中的细菌浓度是舍外的110~580倍,这些细菌中1%为病原微生物。猪舍带猪空气消毒可起到明显的效果(Poul Baekbo,1998年国际猪病兽医学会)。实验证实,采用广谱消毒剂进行汽雾消毒可显著降低病原经空气在猪舍内以及猪舍间传播的风险(Jake Waddilove,皇家兽医外科学院)。  相似文献   

3.
正在养猪过程中,猪舍和猪的体表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不断地滋生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可引起猪发生传染病。带猪消毒就是对饲养着猪的舍内一切物品及猪体、空间用一定浓度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或熏蒸,以清除猪舍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带猪消毒是现在养猪场户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猪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实践证明,坚持每日或隔日对猪群进行喷雾消毒,能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带猪消毒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杀灭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空气、饮水、饲料、用具或人体等进入猪舍。通过带猪消毒,能彻底全面地杀灭环境中的  相似文献   

4.
猪蓝耳病本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蓝耳病"、"猪瘟疫"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猪蓝耳病舍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而舍外病原的侵袭多为空气传播,因此切断空气传播渠道以及在舍内采取降低空气微生物浓度以及物理灭活空气微生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是以大肠埃希菌为指示菌研究猪舍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产生及向其舍外环境的传播。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分别在4个猪场舍内、舍外不同距离收集大肠埃希菌气溶胶,计算每个采样点大肠埃希菌的浓度;同时,采集猪的粪便,分离大肠埃希菌。利用ERIC-PCR技术,扩增其DNA条带,形成聚类图谱。通过每一个采样点大肠埃希菌遗传相似性分析及其浓度变化的比较,确认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模式。结果表明,4个猪场舍内空气中大肠埃希菌的浓度远远高于舍外大肠埃希菌浓度(P0.05)。52.4%粪便大肠埃希菌与舍内空气中的大肠埃希菌相似性可达90%以上;从猪场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多数大肠埃希菌(55%)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相似性可达90%以上。说明源于猪舍的微生物气溶胶能够传播到舍外环境或居民社区,具有流行病学及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病因分析 (一)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是引起仔猪腹泻病的主要因素如猪轮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C型产气荚膜杆菌等均能导致仔猪腹泻.如环境、猪舍存在或通过传播途径传入致病病毒、细菌,可能造成仔猪感染本病.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猪病的流行呈现出了的新特点,加上秋季又是猪病发生较多的季节,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现就这个季节猪的常见病防治问题作一下介绍,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1发病原因1.1饲养管理不当对于在开放或半开放猪舍饲养的猪只,正午过热的环境和夜间的凉爽形成较大反差,容易给猪造成应激,扰乱机体正常代谢。密闭猪舍通风不良,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加上秋季潮湿的空气,更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孽生,为疫病发生创造了条件。腐败变质的饲料、堆积发黄的青草,会使各种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1.2吸血昆虫传播猪舍不加盖纱网是农户养猪中非常普遍的现…  相似文献   

8.
猪舍内环境质量影响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水平,而空气中需氧细菌浓度和大肠杆菌浓度指示着猪舍的卫生情况和疾病流行情况。研究了不同季节猪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变化及其空气动力学直径。结果表明,猪舍内气载需氧菌和大肠杆菌浓度在冬季密闭饲养条件下最高,夏季敞开式通风条件下最低。猪舍环境中约有44.0%的气载需氧菌和45.91%的大肠杆菌粒径大于5μm可进入人和猪的上呼吸道,从而对人及猪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19.79%的气载需氧菌和22.65%的大肠杆菌粒径小于2μm,可直接侵入肺泡,严重威胁猪群和饲养管理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在季节交替或高温高湿时发生多种病原感染及继发感染引起的猪"高热病",该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以及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疾病。以发热、不食、皮肤发红和出现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病快、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而且20~80 kg以下的猪很容易发病,死亡率高,而且这场疫情病程长、治疗难度大,又正好发生在气温很高的季节,导致疫情扩散很快。自3月份以来,该病亦有发生,给  相似文献   

10.
新型猪源性H1N1流感病毒能引起人和猪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自2009年4月起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试验拟对其分离株的气源性传播特点进行研究。2011年1月,华东某地区出现流感疫情,本研究从病死猪的鼻腔棉拭子和肺脏中分离到1株新型猪源性H1N1流感病毒A/swine/Shandong/07/2011;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发病猪场舍内、外的空气样品中病毒含量;建立气溶胶传染模型来分析该株病毒在实验条件下气源性传播的特点。结果显示:猪舍内空气样品的阳性率为26.10%,病毒含量在3.14~5.72log10copies.m-3空气之间;舍外下风向10m处空气样品的阳性率为40.70%,病毒含量在2.24~3.77log10copies.m-3空气之间;在传染模型中,A/swine/Shandong/07/2011能够造成气溶胶感染组试验猪的感染,但感染率比直接接触组低。研究表明,A/swine/Shandong/07/2011株具有形成病毒气溶胶的能力,在实验条件下能够引起气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1.
<正>1病因猪蓝耳病病毒能引起病猪外周血液中单核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死亡,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特别是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可进一步加重蓝耳病疫情,猪蓝耳病传播迅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通过空气传播,也可垂直传播,致使猪群感染本病,并发生死亡。2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气溶胶是指空气中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所形成的胶体体系,它是畜禽舍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舍内病原微生物会导致养殖场畜禽疾病的发生,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微生物气溶胶及其在猪舍中的检测方法、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和造成的危害。旨在通过阐述,对封闭式猪舍内的微生物气溶胶影响生猪生产和健康的机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畜禽舍内环境质量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猪舍通风换气是控制猪舍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通风换气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气温高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气流使猪感到舒适,以缓和高温对猪的不良影响;二是在猪舍封闭的情况下,引进舍外新鲜空气,排出舍内污浊空气和湿气,以改善猪舍的空气环境,并减少猪舍内空气的微生物数量。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自然通风不需要专门设备,不需动力、能源,而且管理简便,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开放舍和半开放舍以自然通风为主,在夏季炎热时辅以机械通风。在密闭猪舍中,以机械通风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地区分布情况、季节性特征和混合感染病原类型,基于中国知网、NCBI等数据库,对2008-2018年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病例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国18个省市地区统计样本数量共计6951份,其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样本数3345(48.12%)份,混合感染阳性样本数1325(19.06%)份;我国中部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率高于其他省市;冬季(12~2月)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多发季节;细菌和病毒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主要病原,在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中,主要混合感染病原类型为大肠杆菌,在与病毒的混合感染中,可以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嵴病毒、猪Delta冠状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进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主要以二重混合感染(15.41%)为主,三重混合感染和四重混合感染分别占总样本数的3.25%和0.40%.本文归纳了近10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基本特征,为了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及提高疫病综合防控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值冬季寒冷季节,温度低、阳光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同时冬季又是猪体抵抗力较弱的季节,猪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发生,尤其是猪喘气病更加肆虐。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引起猪呼吸道疾  相似文献   

16.
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腹泻疾病的病原种类多、病情复杂,同时存在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以病毒引起的腹泻在养猪生产中多发,传染性强,危害严重.近年来,该病多呈季节流行性和地方流行性,常发生在夏秋季节,在一些地区和猪场流行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养猪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猪病毒性腹泻病临床中要特别注意,准确区别,根据不同的病毒采取相应防治方法. 1 猪传染性胃肠炎 1.1流行病学该病主要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猪和康复后带毒猪,从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及呼出气体排出的病毒,污染饲料、饮料、空气、用具等,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给易感猪.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但10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发病,则死亡率较高,而断奶猪、肥育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轻微,大多数能自然康复.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病高峰为1~2月份.一旦发病,在猪群里迅速传播,数日内可使大部分猪受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常与大肠杆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导致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17.
一、病因分析"(一)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是引起仔猪腹泻病的主要因素如猪轮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C型产气荚膜杆菌等均能导致仔猪腹泻。如环境、猪舍存在或通过传播途径传入致病病毒、细菌,可能造成仔猪感染本病。(二)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也是引起仔猪腹  相似文献   

18.
论谈一:蓝耳病的传播途径与空气传播 主持人:蓝耳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最主要的是哪种? 黄毓茂:猪蓝耳病可经过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传播途径传播,传播途径有两种,即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水平传播,指蓝耳病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气溶胶(空气)、针头、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及人工授精感染易感猪只.垂直传播主要指蓝耳病病毒通过怀孕后期胎盘感染胎儿.自然感染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为主,人为感染包括肌注、外伤感染和人工授精等.不同途径感染所需要的感染剂量不同.如:经口感染的半数感染量(ID50)为104.0~5.3个病毒粒子,气溶胶的ID50为10~103个病毒粒子,肌肉注射只要少于或者等于20个病毒粒子即可使猪只感染发病.从半数感染量角度看,肌肉注射更容易感染蓝耳病,提示人们注射疫苗时应保持针头清洁无菌并及时更换针头.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猪场饲养规模越来越大,大多采取密闭式圈舍饲养,舍内处于封闭状态下,空气流动性变差,尤其是冬季,为了维持舒适的环境温度,就会减少通风量,致使猪舍内空气污浊,氨气、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等气体浓度超标,负氧离子和新鲜氧气含量减少,在这些恶劣环境中,不仅有害气体对猪只呼吸道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诱发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而且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增加猪群感染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从6月中旬开始,在江西地区及周边地区不断发生猪病疫情,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50%~80%,给发生该疫情的猪场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多数专业人员认为该疫情病原较复杂,一般为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猪流感、伪狂犬等一种或多种病毒与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本刊得到相关信息后,立即联系养猪业内的相关人士,就此病的情况作了采访,现报道如下.由于本病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农业部及各科研机构对此病的调查、研究尚在进行中,因此大家的观点仅为养猪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