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退化草地植被生态恢复系统工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荣  袁清 《中国草地》2001,23(2):7-11
设计了生态环境适宜度分析及植被生态恢复系统工程决策专家系统的技术流程。应用多种数据源、多种决策分析方法,建立生态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库,确定生态环境适宜度评价模型,依据专家系统原理,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分析生态环境适宜度,决策生成植被恢复的布局方案和优化栽培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2.
禁牧舍饲对草原植被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禁牧舍饲,对草原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作用显著,植被覆盖度由禁牧前不足40%提高到95%以上;对农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关于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柠条林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柠条林是一条恢复植被的捷径,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意义,其原因是;生态适宜,选林成活率高;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生态价值高;提供饲料,燃料,肥料及工副业原料,可养蜂,榨油,入药,经济价值高高改善生态环境,为森林植被的进一步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浅谈人工草地建植的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大规模建植人工草地具有多种生态效应,是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盐池干旱风沙区退化草地禁牧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盐池干旱风沙区退化沙化草地上进行全面禁牧,植被盖度达60%以上.禾本科牧草多度增加,地上生物量上升;而劣质毒害草多度减少,地上生物量下降.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上围栏禁牧,植被明显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保护恢复干旱、半干旱荒漠化退化沙化草地植被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大规模建植人工草地具有多种生态效应,是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广皇竹草的栽种和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皇竹草 ,是近年来草业界培育出来的新型牧草品种。它是由美洲狼尾草和象草经过人工杂交选育出来的 ,现全国在部分地区正在推广种植。该草营养丰富 ,适宜多种草食动物采食 ,而且具有防风、固沙、保水等性能 ,适宜多种土壤、环境的生长 ,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的牧草品种。黔西南州属珠江水系上游 ,水土流失严重 ,多种森林植被乱砍滥伐 ,造成了很多山区岩石裸露 ,土质荒漠化 ,草原植被严重破坏等现象。国务院作出了禁伐天然林 ,坡度 2 5度以上区域必须退耕还林还草 ,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制性规定。为了响应国务院的号召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8.
九寨沟景区改建公路边坡景观植被恢复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寨沟是世界上旅游环境最佳的景区之一。九寨沟改建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关系到九寨沟景区景观生态重建与恢复的关键。本文在对九寨沟景区改建公路生态环境解析的基础上,采用高新的植被恢复技术(TS技术)对景区改建公路中产生的植被破坏的恢复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由于高、寒和旱的独特特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近年来,工程扰动、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加剧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日渐凸显,集中表现为植被退化、土壤贫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等。目前,为了尽可能避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已采用了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环境保护和植被恢复。本研究以青藏铁路工程植被恢复和"黑土型"退化草地治理两个典型案例为例,总结了青藏高原进行植被恢复的经验,提出了青藏高原植被恢复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对今后青藏高原工程扰动和草地退化后进行植被恢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土丘陵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其生态修复与植物景观营造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带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内蒙古黄土丘陵生态脆弱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遥感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采取人工植被修复措施后生态修复区治理前后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植被覆盖度、生态脆弱性指数以及水土保持能力随修复状况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取人工植被恢复措施使得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逐渐增强。经过10年的治理,两个修复区NDVI 0.5的平均面积占比从0.61%增加到34.52%;植被覆盖度>60%的平均面积占比增加了52.46%;微度脆弱区域面积占比平均上升至76.20%,水土保持能力较好的面积平均占比提高到59.07%,生态系统自恢复能力呈变好态势。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理论阐述,然后研究乌海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营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认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应从政府行为、法制建设、经济环境、社会信用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草地有毒植物对于生态环境和畜牧生产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立中国草地有毒植物数据库(The Database of Poisonous Plants on Grassland of China)是为了方便科研工作者在草地有毒植物研究过程中能快速从繁多的资料中查找到相关信息,数据库采用Visual C++ 6.0和SQL server 2000进行设计,包含系统管理和数据查询两大模块,主要实现用户管理和数据的录入、修改和删除操作,以及数据查询、查询结果显示和详细信息等功能。该数据的建立将为我国开展草地有毒植物中毒病预防与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数据,也为我国开展动物中毒咨询服务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氮循环及植物对氮素吸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同时,氮又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生长发育最受限制的营养元素之一。植物对氮素的选择和吸收利用均受其种类本身、生长环境、氮素形态等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就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及植物对氮素吸收利用特点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并结合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高速公路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总结了国内外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和常用的边坡防护技术,提出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有机结合的生态防护是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同时指出了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的生态恢复在技术模式、植物选择、施工与养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建立适用于不同路域的生态恢复模式、选用乔灌草有机搭配的乡土植物、加强有效监督机制与后期养护和环境评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前期研发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对开垦、轮牧和过牧3种不同类型生境中啮齿动物优势种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和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相对数量与8个不同植物因子动态关系进行定量非线性分析,借助MapGIS平台,利用3种优势啮齿动物种群相对数量与8个不同植物因子组成的数据库系统、3种优势啮齿动物种的图像信息组成的知识库系统、3种不同生境下19种不同生态模型组成的模型库系统,构成啮齿动物群落中种群相对数量与植物因子动态关系的推理机,通过程序设计语言VB (Visual Basic)进行MapGIS二次开发,在专家系统中予以设计并实现。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3S技术的甘南州生态健康与生态承载力耦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整体水平的主要特征之一,其定量分析已成为生态环境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的有效依据。本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对象,运用Landsat TM、ETM+等遥感影像数据及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3S(GIS、RS、GPS)技术对主要指标(如NDVI指数等)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处理,通过加速遗传层次分析法(AGA AHP)获得各指标权重,采用状态空间法定量研究2000-2008年甘南州各县(市)基于生态健康的生态承载力状况。结果显示,2000-2008年甘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弹性力持续下降和人类社会影响力上升是构成该区生态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过去近10年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不健康”状态;生态弹性力等级由“亚健康”下降至“不健康”;人类社会影响力由“病态”等级变为“不健康”等级,基于以上三者综合分析,近10年生态承载力总体为“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0年和2009年2个时期的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的解译结果,分析研究区近10年的景观格局变化,并结合气象数据,探讨景观格局在气候背景下的演变规律,揭示生态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0年来研究区林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还是呈退化趋势,表现为水域及低湿地草甸的大量减少和低地盐化草甸的增加;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区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加上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持续的干旱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差,农牧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指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限制或取消引起生态退化的各种干扰因子,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00、2008、2018年3期的Landsat数据,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sensing?ecological?index, RSEI)确定哈密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等级,运用3D趋势面探究生态环境质量各等级空间变化规律,利用移动窗口法分析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内部异质性及生态质量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 2000?2018年,哈密绿洲RSEI均值从0.223上升到0.396,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转好,但水平较低。2) 2000年生态环境质量中等、较好和优的分布较集中,均在东南–西北走向的轴线上;2008年生态环境质量极差与差等级区域明显减少,中等级、良等级和优等级区域增加范围较大,哈密绿洲整体扩展迅速;2018年生态环境质量中等、较好和优的范围相互交错,混合分布,且分布范围较大,生态质量不够稳定。3)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区域集中在绿洲的内部,且从内部到外部呈环状嵌套分布。2018年及2008年从内部到外部表现为:低值区–高值区–低值区–高值区;2000年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20.
对藏北典型区域那曲县进行了生态文明统计测度与评价,并对未来8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进行预测,为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对策与思路。采用生态模型评价的方法,在分析生态文明内涵、发展、描述、评估和评价的基础上,寻求了一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并能反映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要求的特征指标;以那曲县为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模型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目标进行了定量判断。引用协调发展程度计算模型,采用灰色系统方法(GM(1,1)模型)对那曲地区过去及未来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并预测。结果表明:那曲县生态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低,2001~2013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在初级协调发展类和勉强协调发展类之间,未来8年协调发展程度呈下滑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