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牛体人工植黄,是将特制的塑料网架,通过手术移植于活牛的胆囊内,并于其内注入经过人工培养的大肠杆菌即可。经12—18个月取出。在取出成熟牛黄的同时,可进行第二次植入。一般情况下,1头牛一次可产牛黄5~15克。以每克牛黄现价80元计算,1头牛一年多时间就可额外增加经济效益400~1000多元。1989年5月在西北农业大学手术室老师的指导和直接手术下,县兽医站协同我站成功地进行了牛体人工植黄术,植黄牛有公牛、母牛,也有怀孕牛,术后一切正常,1月后都正常使役,其膘情比  相似文献   

2.
人植牛黄的产量与地区和手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1974年就开始试验人工牛体培植牛黄,并获成功,我县从1984年开始推广这一新技术,至今全县植黄牛达960头,同时支援云南、福建、河南、内蒙、黑龙江等省20多个县,共植黄2898头, (一)牛黄产量与地区的关系为了检测牛黄产量,我们在植黄手术一年后,分不同地区(山区、丘陵、平川等)和不同饲养方式(放牧、半放牧、舍饲等)的牛群,开  相似文献   

3.
手术培植牛黄已被越来越多的养牛户所接受。我县近两年手术培植牛黄240例,成功231例,成功率为96.25%。手术植黄技术是把植黄菌连同黄床注入胆囊的一种无害的细菌接种。为了使植入的菌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以获得优质高产的产品。做好植黄事故的预防,避免意外损失,提高技术水平,保证牛黄产量和质量将是大有裨益的。我们现将实践过程中遇到常发事故和采取的紧急措施阐述于后,仅供参考。一、误切肠管。十二指肠紧靠肝脏,并同胆管相连,植黄牛经过手术前绝食,肠内空虚,仅有少量食糜,跟排空胆汁的胆囊相似,初做胆囊手术的新手,难以辨别真假,把十二指肠误认为胆囊切开植入黄床,造成肠梗阻,通常诱发肠切口感染,肠坏死,肠穿孔,使植黄手术失败,导致牛只死亡。预防措施是严格区分胆囊与肠管。两者的区别是:十二指肠为长管状,一侧附有肠系膜,  相似文献   

4.
综合防制人培牛黄术后粘连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防制人培牛黄术后粘连初探董建平,唐济民(陕西省永寿县畜牧站713400)笔者在人工植黄实践中,对298例植黄牛分别采取不同措施,综合防制植黄术后内脏粘连,并在取黄时对其粘连情况和产黄数量、质量进行了观察统计,结果发生粘连的有135例,占45.4%...  相似文献   

5.
1大产黄量永寿县豆家乡豆某饲养的1头5岁母牛于1988年10月19日施行人工植黄术,植黄后一切正常,于1992年10月1日施行取黄术,取出牛黄湿重172g,干后重54g,质量优良。此例到目前为笔者遇到的人工培植牛黄之最。另外笔者在屠宰场遇到1例天然牛...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养牛业的综合利用,现对推广培植牛黄技术的经济效益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总结分析报告于后。 1 推广的形式和内容 为了提高推广效果,通江县兽医防检站组织了八个植黄手术队,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与畜主签订了联产承包“协议书”,实行耕牛折价,三包(包赔偿损失、包手术植黄取黄、包联系牛黄销路),三定(定术牛护理、育黄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责任制度。技术上主要是在五岁以上黄牛胆囊内手术植入牛黄床及致黄菌,使牛黄在活牛胆囊内自然形成,育黄两年至三年,然后进行手术取黄或宰牛取黄。技术服务收费采取两种办法,由畜主自认其中一种。相信产黄者,植黄时一次收取手术费30~50元;不相信产黄的,植黄时只收取药物成本费,取黄时实行产品“二·八”分成(农户得八成)。取黄后又再植的只收再植手术费。  相似文献   

7.
牛黄是中药贵重药品之一,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在祖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牛胆囊埋核培植牛黄的研究,为交流经验,取得牛黄人工培植高产,现将自己经历150例植黄手术的经验和体会整理介绍如下。1 人工牛体培植牛黄的形成 牛黄本是牛的一种病理产物,实为胆结石。牛体植黄是用兽医外科手段,将异物(核体)埋  相似文献   

8.
牛黄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探索天然牛黄的染黄规律,对发现天然牛黄和开展人工植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从1985年以来,对麟游县境内的3个屠宰站、户(个体)和兽医部门发现的21例天然牛黄进行跟踪调查,根据染黄牛的生长地理环境、饲养方式及宰前病史等综合分析研究,初步对天然牛黄的染黄情况及其规律进行了总结,现整理如下,与同行商榷。一、自然概况麟游县位于渭北旱原丘陵壑沟区,山多  相似文献   

9.
培植牛黄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131头牛采用三种不同植黄方法,研究影响牛黄形成、增产的有关因素及牛黄形成机制。三种植黄方法牛胆汁中的胆汁酸、胆汁钙、胆红素、pH值均降低。牛胆囊内植黄期间胆汁粘蛋白、总蛋白含量升高(P〈0.01),胆汁粘度增大(P〈0.05),在牛腹腔模拟胆囊内(以下简称AG)和牛双胆囊(以下简称DG)内植黄期间胆汁粘蛋白、总蛋白含量降低,粘度变小。3种不同植黄方法牛胆囊内胆汁充盈度、胆汁郁滞量和胆道内压力不  相似文献   

10.
对影响培植牛黄产量的有关因素试验表明,埋植异物以塑料网架和10#菌株为宜;植黄方法以常规术为主;植黄时间愈长,其产量愈高。不论黄牛,牦牛以5-6岁龄较好,性别不限。培植牛黄质量检验表明,11批样品中符合药用标准的有6批,合格率为54.5%。至1191年底,推广应用植黄技术的施术牛达30905头,手术成功率99.6%,范围达12个地区包括83个县(市,区,场)中424个乡的946个村。  相似文献   

11.
牛黄的人工培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黄是十分贵重的药材。人工培植牛黄 ,是通过一定的外科手术 ,在牛胆系统内放置特制的异物 ,并注射一种特制的菌苗 ,经异物和菌苗的刺激后 ,在牛胆系统内形成牛黄 ,其质量与疗效 ,与天然牛黄完全相同。人工培植牛黄 ,不影响牛的使役、繁殖和出栏 ,是农家增加经济收入的好项目。具体技术如下 :1 选牛准备 为使植黄优质高产 ,最好选用 4~1 0岁龄的壮牛 ,品种、公母不限。术前 1 2h禁喂料水 ,检查牛的脉搏、呼吸及活动状态是否正常 ,有病或怀孕的牛不宜做手术。2 手术部位 在牛体右侧肝脏下缘的胆囊部位 ,即从牛肩胛 1 /3处往后划一直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人工培植天然牛黄的产量,寻找在我省自然、生态环境下产黄量高的菌种、网架和手术方法,我们从现有的植黄材料中,选择了四个菌种和三种网架,并采用二种不同的植黄手术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植黄牛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培植牛黄产量的影响罗炳泰,潘淑英(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动物科学系,阿拉尔843300)牛黄是名贵中药,70年代末期我国首次在牛胆囊内培植牛黄试验获得成功,80年代中后期我国广泛开展牛体胆囊内培植牛黄实验与推广。1992年福建植黄手术队...  相似文献   

14.
我县自1987年6月引进人工牛体培植牛黄新技术,至12月份先后在县牛场、东屏、英华、建平、保民、黑鱼泡、岔台、胜利等乡镇和镇南种羊场共植黄481头,均为当地黄牛。通过5~9个月的观察,现将有关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场1—0530号黑白花奶牛1989年12月7日产下一公犊后,于1990年2月15日出现发情并配种一次,后未出现发情,5月10日查空怀,6月15日干奶。该牛被毛光滑、膘情中等,出生后无疾病史,产奶量,从1胎至5胎呈下降趋势。临床症状:在排尿时,偶从阴道排出灰白色脓汁,体温37.8—38.8℃、呼吸11—21次/min、心跳83—89次/min,食欲、反刍正常,精神状态无异常。  相似文献   

16.
牛体牛黄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牛黄和人工培植牛黄,前者是牛肝胆系统自然形成的病理产物;后者是以外科手术为手段,在牛的胆囊内植入致黄因子,诱发机体形成的。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手术取黄过程中牛黄的损耗,一般提倡屠宰取黄,特别是对老龄牛、残、菜牛或其它利用价值不大的牛,更应如此。但是对生产利用价值比较高的牛,若因胆结石影响使用性能或人培  相似文献   

17.
于高山牧区对43头牛进行了人工诱生牛黄试验。经1年的观察,试验牛(?)情、产犊、泌乳、使役与同群放牧牛不认异常。抽样取黄7头,头头产黄,最多8.4g,最少2.2g,平均每头长黄(干重)4.73g。经用红外光谱和挂甲试验、显色试验、薄层层析试验鉴定,证明诱生牛黄与天然牛黄基本一致。此外,对人工诱生牛黄的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用散养黄牛研究了复植、不同育黄期限及无核育黄对牛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植可极明显地提高牛黄产量(P<0.01);育黄二年比一年牛黄产量明显提高(P<0.05);无核育黄确能形成牛黄微颗粒。  相似文献   

19.
牛黄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别是当前药源奇缺,人培牛黄技术研试成功,为解决牛黄来源,缓解供需矛盾创造了新的有效途径。1987年我县在兽医大学的帮助下,进行了人培牛黄的小区试验,手术牛71头。1988年在15个乡镇推广共手术牛671头。为了把这项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解决人培牛黄对牛体有无影响和是否成黄这个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从671头手术牛的实践和重点调查中,进行了初步探讨。一、材料与方法1.手术牛的选择。凡是人培牛黄的牛都要进行健康检查。选择年令在3岁以上,无疾病的健康牛,品种不拘,公母均  相似文献   

20.
牛黄是名贵中药材,且药源奇缺(70%靠进口),价格昴贵,获取天然牛黄的机遇率不足万分之一。因此,用人工方法获取天然牛黄的开发势在必行。每头牛产黄平均5—8克,一岁以上的牛不分牛的品种、用途均可种黄,种后无副作用,同时不影响生产种畜产品质量。这是一项经济效益高、见效快,能创汇的好项目,也是一项利用荒山草坡,变废为宝的治富之路。特别是对贫困山区开展这项工作意义更为深远。科委、民政局、农场局、畜牧局等单位,可将本省、市、区、县、乡分散和集体养的牛组织起来种黄,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愿意种黄者可与北京人工天然牛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