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口服茯苓多糖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将茯苓多糖按05、0、200、350、500 mg/kg的剂量添加到基础饵料中,饲养点带石斑鱼[(83.25±8.94)g]28 d。每7 d取样1次,测定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补体C3、补体C4、白蛋白/球蛋白(A/G)值,以及血液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吞噬能力。结果表明:茯苓多糖能降低点带石斑鱼血清A/G值,提高血清补体C3含量,提高血液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吞噬率。茯苓多糖对点带石斑鱼血清中ACP活力、LZM活力和补体C4含量影响不明显,但能降低血液白细胞吞噬指数。茯苓多糖能提高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建议饲料中茯苓多糖添加量为50~200 mg/kg,连续喂食28 d。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方法,研究饲料中不同含量的维生素E(VE)对点带石斑鱼存活率(SR)、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蛋白质效率(PER)、肝体比指数(HSI)、内脏体比指数(VSI)、肥满度(CF)、消化器官消化酶活力、多种组织器官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配制5种VE含量不同的等氮等能饲料,VE添加量分别为0、50、150、450、1 300 mg/kg,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每水平3个重复,每箱40尾。结果表明:对照组的WGR、SGR和SR均低于各添加组,VE的质量浓度为150 mg/kg组的WGR及SGR最高。VE并不影响鱼体的VSI和CF,却显著影响HSI(P0.05)。以WGR为指标,点带石斑鱼饲料中VE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mg/kg。在抗氧化性能方面,添加VE能明显提高肝、脾及血清中SOD和CAT活力,而对头肾、中肾及肌肉的影响不显著(P0.05)。VE添加量为450 mg/kg组中肝、脾及血清中SOD和CAT最高,相应MDA含量也最低。由此可见,VE对于点带石斑鱼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
孙颖  杨振才  赵兴 《中国饲料》2019,(17):84-88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料中预混料不同添加量对泥鳅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确定泥鳅饲料中预混料适宜的添加量。配制4组饲料,预混料含量分别为1.2%、1.5%、1.8%、2.1%,饱足投喂,试验期32d。结果显示:预混料对泥鳅的摄食率及鱼体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预混料含量的增加,摄食率及鱼体脂肪含量也逐渐增加;预混料对泥鳅的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抗氧化能力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但随着含量的增加,饵料系数有下降的趋势,而特定生长率、抗氧化能力和消化酶活力都有升高趋势。因此,泥鳅饲料中预混料的适宜添加量为2.1%。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在不同硒源及硒水平下,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幼鱼的生长性能、免疫酶活性和全鱼及脊椎骨硒含量的影响,确定斜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硒的最适需要量以及相对生物学利用率。选取810尾初重为(8.99±0.03)g的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分别以亚硒酸钠(Se-S)和蛋氨酸硒(Se-Met)为硒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3、0.6、0.9和1.2mg/kg的硒。基础饲料硒水平为0.48mg/kg,Se-S添加组饲料硒水平分别为0.82、1.15、1.32和1.79mg/kg;Se-Met添加组饲料硒水平分别为0.81、1.18、1.51和1.94mg/kg。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1)饲料中不同硒水平对斜带石斑鱼幼鱼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的成活率(SR)和饲料系数(FCR)无显著影响(P>0.05)。以Se-S为硒源,当饲料硒水平为1.15mg/kg时,WGR和SGR最高;以Se-Met为硒源,当饲料硒水平为1.18mg/kg时,WGR和SGR最高。2)斜带石斑鱼幼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受到饲料硒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3)鱼体和脊椎骨硒含量均随着饲料中硒水平的增加而呈线性升高,且脊椎骨硒含量低于鱼体。综上所述,分别以Se-S和Se-Met为硒源,SGR为评价指标,斜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硒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0.98和1.01mg/kg。在本试验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Se-Met的生物利用率比Se-S高,相当于Se-S的112.5%。  相似文献   

5.
黄柏对点带石斑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饵料中添加黄柏对点带石斑鱼[(84.11±0.5)g]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设对照组(0 g/kg,C)、低剂量组(5 g/kg,LD)、中剂量组(10 g/kg,MD)、高剂量组(20 g/kg,HD)4组,每组3个重复,连续喂食7、14、28 d后取样。试验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黄柏能显著提高血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NBT阳性细胞数,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一氧化氮(NO)含量,血清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活力(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显著降低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活力及丙二醛(MDA)、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AE)含量。黄柏对血红蛋白(HB)、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含量影响不显著。黄柏对点带石斑鱼的生理生化指标有着显著的作用,建议最佳添加剂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6.
配制核黄素含量分别为0.54、2.32、4.08、5.78、9.28和19.35 mg/kg的6种纯化饲料,投喂初始均重为(11.21±0.16)g的草鱼幼鱼8周,通过研究核黄素对其生长性能、肝胰脏中D-氨基酸氧化酶(D-AAO)与肠道中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以确定草鱼幼鱼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鱼。结果表明:0.54和2.32 mg/kg组草鱼幼鱼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核黄素含量的增加,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肝胰脏中D-AAO及肠道中消化酶活力均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当饲料中核黄素含量为5.78 mg/kg时,以上指标均达到最大值;5.78 mg/kg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0.54 mg/kg组(P0.05),但饲料中核黄素含量对脏体比、肥满度及全鱼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折线模型回归分析表明,草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为5.54 mg/kg;肝胰脏中D-AAO活力达到最佳时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为5.99 mg/kg。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表面活性素对斜带石斑鱼肝脏健康相关指标的影响,将360尾平均体重为(46.67±0.07)g的斜带石斑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25、50、100、150和200 mg/kg的表面活性素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对斜带石斑鱼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除200 mg/kg添加组外,其他各表面活性素添加组斜带石斑鱼肝脏丙二醛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仅200 mg/kg添加组过氧化氢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0 mg/kg和100mg/kg添加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 mg/kg添加组最高;各表面活性素添加组(200 mg/kg添加组除外)斜带石斑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仅100 mg/kg添加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表面活性素对斜带石斑鱼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改善斜带石斑鱼肝脏健康状况的饲料表面活性素适宜添加水平为100 mg/kg。  相似文献   

8.
试验设1个空白对照组、2个那西肽试验组(添加量2和3mg/kg)和1个黄霉素对照组(添加量20mg/kg),研究那西肽对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利用的影响。试验期为45d。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那西肽(2和3mg/kg)和黄霉素(20mg/kg)能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P<0.05),降低饵料系数(P<0.05);与黄霉素相比,饲料中添加2mg/kg那西肽能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P<0.05),降低饵料系数(P<0.05),添加3mg/kg那西肽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饵料系数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那西肽和黄霉素后对南美白对虾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以生长和饲料利用率为指标,在南美白对虾饲料中那西肽的适宜添加量为2mg/kg。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以车前草、藿香、刺五加、厚朴四种中草药按质量比制成的复方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生长、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2、4、6 g/kg的复方中草药,喂养初始质量为(84.53±14.00)g的鞍带石斑鱼60 d。饲养结果表明:生长方面,在试验60 d时,2 g/kg组的平均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酶活性方面,20 d时2 g/kg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内,2 g/kg组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 d时,6 g/kg组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2 g/kg的复方中草药添加量能有效促进鞍带石斑鱼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牛磺酸对草鱼生长、品质、消化酶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旨在研究牛磺酸对草鱼的营养效应。选用体长12.5~13.0 cm,体重38.1~38.9 g的草鱼432尾,随机分为8个处理组,每组54尾,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在饲料中添加0、200、400、600、800、1 000、1 400、1 800 mg/kg的牛磺酸,以0 mg/kg添加组为对照组,试验期30 d,研究牛磺酸对草鱼生长、品质、消化酶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牛磺酸促进草鱼生长(除1 800 mg/kg添加量外)。添加量为600 mg/kg时,特定生长率(SGR)、肌肉、肝胰脏RNA/DNA比值、饲料效率(FE)和蛋白质效率最高(P<0.05);(2)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后,草鱼体水分含量下降,体蛋白、体脂含量增加(P<0.05),灰分含量、内脏指数、肥满度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添加适宜牛磺酸(600~800 mg/kg),显著提高肝胰脏和肠道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P<0.05);(4)牛磺酸具有促进草鱼肝胰脏和肌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综合以上结果,草鱼饲料中牛磺酸的最适添加量为600 mg/kg。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一种对照饵料和添加不同水平酵母硒(添加量分别为0.3、0.6、0.9、1.2 mg/kg)的5种饵料,饲喂初始体重为(5.82±0.06)g的鱤幼鱼,观察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硒对鱤幼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饲养10周后发现,添加酵母硒能显著促进鱤幼鱼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但是,添加酵母硒对鱤幼鱼的体成分影响却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饲料中添加酵母硒能显著促进鱤幼鱼的生长,且最适添加量为0.36~0.38 mg/kg。  相似文献   

12.
牛磺酸对草鱼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罗莉  王琳  龙勇  郭建林  杨霞 《饲料工业》2005,26(12):22-24
在饲料中添加0、200、400、600、800、1000、1400、1800mg/kg的牛磺酸,饲养草鱼种30d,研究牛磺酸对草鱼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①牛磺酸促进草鱼生长(除1800mg/kg添加量外)。添加量为600mg/kg时,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转化率(FCR)和蛋白质效率表现为最好;②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后,草鱼体水分含量下降,体脂增加,体蛋白含量增加,灰分含量、内脏/体重比、肥满度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根据生产性能指标综合评定,我们建议草鱼饲料中牛磺酸最适添加量为600mg/kg。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XOS)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消化酶活力、肠道形态及细菌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0.67±0.02)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8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 XOS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肠道淀粉酶活力和肝胰腺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00 mg/kg组肠道和肝胰腺蛋白酶活力、400 mg/kg组肠道和肝胰腺脂肪酶活力、400 mg/kg组胃中蛋白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组对虾肝胰腺总蛋白含量、肠壁厚度和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肠道总菌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数量显著升高(P0.05),肠道弧菌(Vibrio)数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XOS能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消化酶活力,改善肠道形态,提高肠道总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弧菌数量。  相似文献   

14.
在实用饲料(含铜11.1 mg/kg)中分别添加0(对照)、5、10、20和40 mg/kg铜[以五水硫酸铜(CuSO_4·5H_2O)形式],制成5种试验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98.1±0.5)g的斑点叉尾42 d,研究实用饲料中补充铜对斑点叉尾生长和体色的影响。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10 mg/kg铜显著提高了鱼体的增重率(P0.05),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饲料铜添加量进一步增加到40 mg/kg,鱼体的增重率则较添加量为10 mg/kg时显著降低(P0.05),同时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肝脏和骨骼铜含量随着饲料中铜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其中20、40 mg/kg铜添加组的肝脏铜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 mg/kg铜添加组(P0.05),40 mg/kg铜添加组的骨骼铜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肌肉铜含量保持基本不变(P0.05)。饲料中添加0~40 mg/kg铜对斑点叉尾背部皮肤、肌肉色度值、总叶黄素含量及背部皮肤酪氨酸酶活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各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以及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0 mg/kg铜添加组具有最高的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他各组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斑点叉尾实用饲料中铜的添加量建议为10 mg/kg(饲料铜含量实测值为20.2 mg/kg)。  相似文献   

15.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7.46±0.29)g的欧亚鲈幼鱼为试验对象,投喂6种不同水平的维生素C(0、50、100、200、400和800 mg/kg)的试验饲料,饲养8周,探讨欧亚鲈幼鱼饲料维生素C的适宜含量。结果表明,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从0.0升高到100 mg/kg时,鱼体增重率呈上升趋势,添加量为100 mg/k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添加量继续增大,对鱼体增重率无显著变化(P>0.05);经折线模型分析表明,欧亚鲈鱼种达到最大生长时,饲料中的维生素C的最低添加量为93.58 mg/kg。欧亚鲈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0~200 mg/kg)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但添加量继续升高,则肝脏中维生素C达到饱和状态,经折线分析表明,肝脏中维生素C达到饱和时,饲料中的维生素C的最低添加量为149.27 mg/kg。急性胁迫前,各组血糖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胁迫后,血糖升高峰值最低和恢复最快的是饲料中维生素C为400~800 mg/kg。在本试验条件下,欧亚鲈幼鱼达到最大生长、肝脏维生素C饱和及抗拥挤胁迫的维生素C适宜添加量分别为93.58、149.27 mg/kg和400 mg/kg。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g的黄颡鱼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中添加100、300、500、700 mg/kg谷胱甘肽的试验饲料。饲养56 d后,利用氯化铵进行氨氮应激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黄颡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均在添加量为3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且100~500 mg/kg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饲料系数、肥满度和肝体比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300~700 mg/kg组全鱼粗蛋白质和100~700 mg/kg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3)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血清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尿素氮含量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4)氨氮应激后,试验组黄颡鱼死亡时间较对照组延迟,96 h时,各试验组黄颡鱼累积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100和300 mg/kg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可以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全鱼体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及抗氨氮应激能力。利用二次回归方程拟合特定生长率和谷胱甘肽添加量,得出谷胱甘肽在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57.69 mg/kg。  相似文献   

17.
一种复合益生菌对斜带石斑鱼生长及免疫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种由光合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按照20%、2%和78%质量百分比组成的复合益生菌拌喂斜带石斑鱼30 d,以探讨其对斜带石斑鱼生长及免疫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三个不同复合益生菌用量组石斑鱼的体增重率、体增长率和肥满度均有显著提高,饲料系数均显著下降;各免疫特性指标中,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总抗氧化酶(T-AOC)和溶菌酶活力显著升高,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极显著升高;复合益生菌饲料对哈维氏弧菌攻毒后石斑鱼的保护率显著提升。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复合益生菌饲料可有效促进石斑鱼的生长和体增重,降低饵料系数,显著提升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但10、30、50 g/kg等不同用量组间差异不显著,需要进一步确定复合益生菌的合适用量。  相似文献   

18.
方斑东风螺配合饲料中硒的添加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2.7±0.15)g的方斑东风螺幼螺900只,随机分到18个养殖箱,共分成6个实验组,每组3个重复。以鱼粉、豆粕为主要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Na2SeO3 0.00、.2、0.40、.60、.8、1.0 mg/kg,以添加0.0 mg/kg硒的饲料组作为对照组。在自然水温和盐度条件下养殖8周,以研究饲料中硒的添加水平对方斑东风螺生长和软体组织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硒的实验组增重率、壳增长率均高于对照组,添加量为0.8 mg/kg时达到最大值(P>0.05),饵料系数达到最小值(P<0.05),各组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之间肥满度也无显著差异,但硒的添加显著影响了软体组织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和组织硒的含量,添加量0.6 mg/kg组脂肪含量最低,0.8 mg/kg组水分最低、灰分最高。综合生长性能、软体营养成分和实验的实际情况,在饲料中添加0.6~0.8 mg/kg的硒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以维生素E实际添加量分别为20.50(对照组)、39.86、54.74、87.52和131.78 mg/kg的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34.27±0.26)g的加州鲈幼鱼8周,研究不同维生素E水平对其生长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维生素E添加水平的升高,加州鲈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逐渐升高,但当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为131.78 mg/kg时,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各维生素E添加组的脂体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肥满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的含量(P0.05),但对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E可促进加州鲈的生长,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含量。以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方程预测加州鲈饲料中维生素E的适宜添加水平为63.33~69.44 mg/kg。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等氮等能(蛋白质含量31.99%,能量11.27MJ/kg)的基础料中分别添加0mg/kg、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250mg/kg的二氢吡啶,制成6组试验饲料,养殖规格为5.53±0.11g的斑点叉尾鮰45天。结果表明:试验组饲料中二氢吡啶的添加量为150mg/kg时,斑点叉尾鮰的特定生长率最高(2.65%),饵料系数最低(1.6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二氢吡啶的添加量在150mg/kg时,试验鱼的粗蛋白含量达到最高为57.34%,而粗脂肪的含量达到最低为8.41%,其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二氢吡啶能够促进生长、提高蛋白质沉积,降低脂肪含量,并且有利于钙、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