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供给含不同脂肪酸组成(长链和饱和度)和化学组成(游离脂肪酸、脂肪酸钙盐和甘油三酯)的脂肪源对泌乳奶牛日粮消化能浓度和消化能采食量的影响。对照组日粮中添加2.9%的长链脂肪酸,3个处理组日粮中分别添加3%含饱和(C18∶0)游离脂肪酸(SFA)、脂肪酸钙盐(CaFA)和富含C16∶0的甘油三酯(TAG)的脂肪,主要用于替代日粮淀粉。研究结果表明,CaFA处理组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22.8kg/d)低于对照组(23.6kg/d)和TAG处理组(23.8kg/d),但与SFA处理组相当(23.2kg/d)。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日粮由于提高了泌乳奶牛乳脂率,乳脂校正乳产量高于对照组,但在脂肪处理各组间,生鲜乳产量和乳成分没有区别。4组日粮的干物质消化率、能量消化率、碳水化合物组分消化率及蛋白消化率没有影响。CaFA处理组日粮长链脂肪酸消化率最高(76.3%),对照组和SFA日粮处理组居中(70.3%),TAG日粮处理组最低(63.3%)。与对照组日粮相比,脂肪处理组日粮含更高的消化能(12.31MJ与11.89MJ),消化能采食量高于对照组,但脂肪处理各组间消化能采食量没有区别,这可能是由于供给脂肪的包被率较低或试验处理组之间干物质采食量和它营养成分消化率区别较小,导致各试验处理不同脂肪酸差异较大的消化率并没有在消化能采食量这个指标上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正热应激对奶牛的采食量、反刍功能、营养消化与吸收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生物学和环境之间某些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降低了乳产量和乳成分的含量。热应激情况下,由于饲料采食量的减少,纤维消化率的降低,以及瘤胃反式脂肪酸的产生,故乳脂率通常是降低的。不过由于热应激期间体脂的动用,乳脂率也偶有升高的现象。饲料采食量的减少使得氨基酸摄入量降低,加之热应激期间微生物数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月桂酸和豆蔻酸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生产和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及脂肪酸对椰子油的甲烷抑制效应的反馈。试验采用重复3×3拉丁方试验设计,6头按照瘤胃瘘管的奶牛(95+/-26.4DIM)被随机分到3个处理组中,分别为硬脂酸组(SA组),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硬脂酸240g;月桂酸组(LA组),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月桂酸240g;豆蔻酸组(MA组),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豆蔻酸240g。试验期28d。与SA组和MA组相比,LA组降低了瘤胃内96%原虫数,同时降低了乙酸和TVFA含量及微生物N外流量。各处理对瘤胃甲烷的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与SA组和MA组相比,LA组降低了35%干物质采食量,进而降低了产奶量,乳脂率也同样受到抑制,但对乳蛋白率没有影响。各处理组都相应的提高了所添加的脂肪酸含量,与SA组相比,LA组提高乳中C12∶0含量高达2倍,MA组提高乳中C14∶含量达45%。与MA相比,LA组降低乳中碳链小于C16的脂肪酸含量达16%。与SA组和MA组相比,LA组提高了乳中反式18∶1脂肪酸尤其是反式12和CLA同分异构体的含量。因此,LA降低了乳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了碳链长度大于C16的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与SA组和MA相比,LA组对瘤胃发酵、抑制微生物群落和降低DMI、乳产量及乳脂率的影响更大。但是LA组对瘤胃甲烷产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紫花豌豆替代部分日粮中豆粕和玉米对奶牛采食量、乳产量、养分消化率、尿氮和粪氮损失的影响,选用24头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依据胎次、日产奶量以及2周产奶量的变异相关性分为两组。两组试验奶牛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紫花豌豆日粮组,试验组采用15%的紫花豌豆(干物质基础)替代对照组日粮中近45%的玉米和78%的豆粕。紫花豌豆中含有25%粗蛋白质,泌乳净能约为1.98 Mcal/kg。试验持续70d。试验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对照组与紫花豌豆日粮组分别为25.9和26.3 kg/d)、乳产量(35.4和35.6 kg/d)、4%乳脂校正乳产量(33.0和34.6 kg/d)、乳脂率(3.54%和3.76%)和乳蛋白含量(3.00%和2.99%)以及产量、乳中有效氮含量(26%和24%)等在两种日粮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乳尿氮含量不受两组日粮处理的影响(分别为14.3和15.0 mg/dl)。日粮有机物和氮采食量不受日粮处理影响,但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降低,淀粉采食量升高。紫花豌豆日粮组的淀粉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2.1%和88.3%),而干物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相对于对照组有下降趋势。两组日粮条件下,尿氮和粪氮损失量无显著差异。牛奶感官综合评定结果显示,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豌豆替代15%日粮豆粕和玉米可安全饲喂高产奶牛,并对乳产量和乳组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肖浩 《四川畜牧兽医》2007,34(10):25-26
本文主要综述添加各种脂类对干物质采食量(DMI)、纤维素消化率、乳产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重点概述乳中乳脂及乳脂肪酸组成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选用12头经产荷斯坦中期泌乳牛,采用3个4×4拉丁方,研究“麦秸 玉米秸秆青贮”的粗饲料条件下,煮玉米、烫玉米和泡玉米对泌乳性能的影响。日粮中玉米全部粉碎,平均粒度为1.4mm。处理玉米比例为处理玉米与日粮总玉米的比值。试验1: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1/3、2/3和3/3煮玉米组,煮玉米比例不影响饲料采食量和乳成分含量,与对照组相比,1/3煮玉米提高乳产量3.9%(P<0.05),2/3和3/3煮玉米组不影响乳产量,煮玉米提高了干物质、有机物、能量、淀粉和粗蛋白质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降低了血浆葡萄糖浓度,提高了尿素氮浓度(P<0.05);试验2:处理组为对照组、1/3、2/3和3/3烫玉米组,烫玉米比例不影响饲料采食量和乳成分含量,与对照组相比,2/3烫玉米组提高乳产量6.4%(P<0.05),1/3和3/3烫玉米组不影响乳产量;试验3:处理组为对照组、1/3煮玉米组、1/3和2/3泡玉米组,与对照组相比,泡玉米和煮玉米不影响饲料采食量、饲料利用效率和乳成分,泡玉米不影响乳产量(P>0.05),1/3煮玉米提高了乳产量和饲料利用效率(P<0.05)。综合3个试验,粗饲料为秸秆类的情况下,中低产的中后期泌乳牛日粮中,将日粮总玉米的2/3进行沸水浸烫处理可提高乳产量和饲料利用效率,不影响饲料采食量和乳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前为止尚未有一种简单的方法能够估计奶牛甲烷产量,而本试验估测了甲烷产量与乳脂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以期通过奶牛乳脂脂肪酸组成预测其甲烷产量。本试验利用了包含10个日粮处理和50个试验观测动物的3个奶牛试验数据。试验日粮中分别添加了延胡索酸钙、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亚麻籽粕、亚麻油和丝兰粉。甲烷产量通过开路间接呼吸测热仓测定并以g/kg干物质(DM)采食量表示。乳脂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并以各脂肪酸占总脂肪酸量比例的形式表示。采用含有一个随机试验效应的单变量混合模型回归技术确定乳脂脂肪酸组成和甲烷产量间的关系。多变量模型通过利用以施瓦茨贝叶斯信息数据为基础选择脂肪酸的逐步过程推导出来的。试验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为(17.7±1.83)kg/d,乳产量为(27.0±4.64)kg/d,甲烷产量为(21.5±1.69)g/kg干物质。乳脂中C8∶0、C10∶0、C11∶0、iso-C14∶0、iso-C15∶0、C16∶0和anteiso-C17∶0与甲烷产量(g/kg干物质采食量)呈正相关(P<0.05),而iso-C17∶0、cis-9C17∶1、cis-9C18∶1、trans-1...  相似文献   

8.
补充脂肪酸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及能量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密歇根州大学的Harvatine等学者通过在日粮也倾向降低。UNS使乳脂下降但可相应地增加乳中中补充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来评价其对产奶量、乳t10、c12-CLA和C18∶的浓度。SAT和对照组的乳脂1成分及其浓度(包括脂肪酸和能量平衡)的影响。选是相似的,但UNS降低了短链和中链脂肪酸。瘘管和择8头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及8头无瘘管的奶无瘘管奶牛随着不饱和脂肪酸的增加,其消化能的牛,采用重复的4×4拉丁方设计进行21d试验。处理采食量随之降低。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可使瘘管牛体分为对照组和补充2.5%脂肪酸,分别为饱和脂肪酸重和净能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通过两期试验观察测定洱源养殖大户和个旧规模牛场奶牛采食苜蓿、一年生黑麦草和传统青绿饲料,以及不同比例的苜蓿和一年生黑麦草对秸秆类饲料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和饲料报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奶牛采食不同青绿饲料,在高比例粗饲料日粮中,对秸秆的采食量有显著影响,对乳脂肪、乳蛋白含量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但对奶产量和乳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奶牛的粗饲料报酬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在以精饲料为主要营养来源的奶牛,采食不同青绿饲料对秸秆采食量、奶产量、乳成分和饲料报酬无显著影响(P>0.05).(2)奶牛采食不同比例的苜蓿和一年生黑麦草,对秸秆采食量、奶产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 >0.05).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评估包被蛋氨酸对低蛋白质日粮奶牛泌乳性能、养分消化、血清生化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试验将体重为(634±38)kg、泌乳量为40 kg的2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奶牛。对照组奶牛饲喂低蛋白的基础全混合日粮,处理组奶牛饲喂低蛋白的基础全混合日粮+0.4 g/kg包被蛋氨酸。结果:对照组与处理组对奶牛采食量、泌乳量、4%脂肪校正乳及脂肪、蛋白质和乳糖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奶牛乳中蛋白质和乳糖成分也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奶牛的乳尿素氮产量、乳中脂肪和尿素氮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7.43%、3.87%和4.32%(P<0.05)。低蛋白质日粮添加包被蛋氨酸对奶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奶牛血清尿素氮浓度及瘤胃氨氮浓度分别显著提高8.45%和18.56%(P<0.05),但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及瘤胃pH和异戊酸浓度分别显著降低16.28%、2.38%和32.35%(P<0.05)。结论:低蛋白质日粮补充0.4 g/kg包被蛋氨酸对奶牛泌乳量、采食量和养分消化均无负面影响,但可改善乳脂肪和尿素氮含量,降低瘤胃pH。 [关键词]包被蛋氨酸|低蛋白|奶牛|泌乳性能|养分消化|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1.
试验利用饲喂红叶为主要粗饲料基础日粮的5头经产的芬兰艾尔郡牛,采用5×5拉丁方设计,每期试验21d用于评价添加植物油和亚麻芥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乳脂肪酸组分的影响。试验处理为5组:①精料中不添加脂类(对照组);②按29g/kg添加菜籽油(RO);③按29g/kg添加葵花籽油(SFO);④按29g/kg添加亚麻芥油(CO);⑤按29g/kg添加压制亚麻芥(CE)。试验动物随意采食红叶,每天饲喂的精料为12kg。试验处理对粗饲料和总的干物质采食量、全肠道消化率、乳产量和乳成分无影响。饲喂植物油会降低乳中中短链饱和脂肪酸(6∶0-16∶0)含量(包括奇数碳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增加乳中C18∶0和18碳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乳中顺-C18∶1、反-C18∶1、非共轭C18∶2、CL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的相对比例取决于日粮中添加的油的脂肪酸组成。饲喂菜籽油可能会增加反-C18∶1(Δ位于4、6、7、8和9)、顺-9C18∶1、Δ9,11CLA、Δ10,12CLA和C18∶2n-6脂肪酸的含量,而添加CO可能会增加乳中反-13–16C18∶1、Δ11,15C18∶2、Δ12,15C18∶2、反-9,顺-13C18∶2、Δ11,13CLA、Δ12,14CLA、Δ13,15CLA、Δ9,11,15C18∶3和C18∶3n-3含量.饲喂CO和CE会引起乳中C18∶0和顺-9C18∶1浓度降低并增加乳中反-10C18∶1、顺-11C18∶1、反-9,顺-11CLA、反-9,顺-13C18∶2和顺-11,反-15C18∶2占总脂肪酸的比例。乳脂肪酸对CO和CE的响应说明亚麻芥经压制后添加比游离添加对瘤胃内C18多不饱和脂肪酸氢化为C18∶0的速率降低。总而言之,以红叶为粗饲料的基础日粮中适量添加植物油对奶牛青贮饲料的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的消化和乳产量无影响,但会改变乳脂组分,主要表现为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反式脂肪酸含量,富集特殊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索共轭亚油酸(CLA)对奶牛乳脂肪球粒径(MFG)及分布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4头体况相近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83±34.6)kg,产奶量(27.2±2.4)kg·d-1),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低剂量组(L组)饲喂基础日粮+150 g·d-1 CLA,中剂量组(M组)饲喂基础日粮+300 g·d-1 CLA,高剂量(H组)饲喂基础日粮+400 g·d-1 CLA。连续饲喂5 d,测量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采用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测量乳脂肪球颗粒平均直径以及比例分布。结果发现,饲喂CLA对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CLA处理极显著降低了乳脂肪的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CLA处理组牛乳中脂肪球粒径D[3,2]和D[4,3]显著减少(P<0.05),并且随CLA添加剂量的增加,脂肪球分布比例呈现小脂肪球增多而大脂肪球减少的变化趋势。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CLA水平能够改变奶牛乳脂肪球粒径大小和比例,为阐明反式脂肪酸CLA造成奶牛低脂乳的内在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研究围产前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对其初乳质量、干物质采食量和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产前3周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10头牛。3组奶牛在产前饲喂含不同脂肪添加量的日粮,对照组不添加额外脂肪,试验Ⅰ组添加2%干物质基础的脂肪酸钙盐,试验Ⅱ组添加3%干物质基础的脂肪酸钙盐。脂肪酸钙盐主要成分为大豆油。3组奶牛饲喂相同的泌乳日粮。试验期从产前3周至泌乳12周。奶牛产犊时,测定初乳产量,测定初乳成分及Ig G含量。每周记录采食量,每天记录产奶量,每周采集奶样测定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产前3周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对其初乳产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增加了初乳中Ig G含量(P0.05)。试验Ⅱ组奶牛初乳中Ig G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奶牛高32.04%和12.40%(P0.05)。产前3周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对产前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增加了产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而且与脂肪添加剂量呈线性相关(P0.05)。试验Ⅱ组奶牛和试验Ⅰ组奶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以试验Ⅱ组奶牛具有最高的产奶量(P0.05)。因此,本试验结果表明,产前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以提高初乳质量,增加奶牛产奶量,本试验中以3%的添加剂量为宜。  相似文献   

14.
颗粒化棉籽可改善棉籽的性能。本试验旨在确定增大棉籽的制粒尺度或在小颗粒棉籽中添加去纤维棉籽,是否能限制棉籽油的释放比例而优化脂肪酸和纤维的消化,从而使乳脂肪量不受影响。本试验采用5×5拉丁方设计,每个试验期为3周,5个瘤胃瘘管牛饲喂:①棉籽壳(CSH)、棉粕加上动物脂肪和钙皂脂肪酸;②全棉籽(W CS);③小棉籽颗粒(SP;模直径0.44 cm);④大棉籽颗粒(LP;模直径0.52cm);⑤1/2小棉籽颗粒加上部分去纤维的棉籽(SPD)。日粮包括39.6%的精料、14.4%CS和46%草料(苜蓿干草∶玉米青贮,40∶60)(DM基础),平衡配方使其棉籽蛋白质、棉籽纤维和脂肪含量相同。在生产试验中,日粮处理为:①W CS对照;②LP;③SPD;④饲喂90%的SPD(SPD 90)。60头奶牛,平均泌乳期为105 d里,前2周饲喂W CS,然后在接下来的12周饲喂4种日粮中的一种。各组NDF全消化道消化率不受影响,但SPD组的N的消化率比其它组低。SP和LP组脂肪酸消化率(82.6%和82.3%)比CSH或SPD组(78.8%和75.3%)高,W CS组居中(81.1%)。SP和LP(奶中全脂肪酸含量分别6.58%和6.24%)组牛的trans-11C 18∶1比CSH、W CS和SPD(3.23%、3.79%和3.97%)组的高。SP和LP组乳脂中trans-10 C 18∶1含量(0.508%和0.511%)比W CS和SPD(0.316%和0.295%)组高;CSH组居中(0.429%)。根据NRC估计的瘤胃通过率,用半体内法估计W CS、SP、LP和SPD的全脂肪酸的消失率分别为17.7%、44.2%、46.6%和35.0%。在生产试验中,SPD和SPD 90组与W CS或LP组相比,产奶量不断增加,这表明日粮×周的交互作用。LP(2.74%)和SPD 90(2.85%)组乳脂含量比W CS或SPD(3.07%和3.08%)组低。LP组脂肪产量比SPD组低(分别为1.09和1.30 kg/d);W CS和SPD 90组居中(1.23和1.21 kg/d)。尽管SPD组的脂肪酸消化率低,但它似乎可使瘤胃中游离油的副作用最小化,故SPD组与W CS或LP组相比,DM I和奶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15.
选择头胎和二胎萨能奶山羊各18只分别随机分为三组,在采食相同精料、自由采食秸秆饲料的基础上分别采食相同数量的苜蓿、一年生黑麦草、传统青绿饲料,以及不同比例的苜蓿和一年生黑麦草.研究结果表明:(1)头胎奶山羊采食相同数量混合精料、苜蓿、一年生黑麦草后,对秸秆的采食量显著高于采食传统青绿饲料的山羊(P<0.05),但采食不同青绿饲料对产奶量、乳成分和单位奶产量、乳成分产量所需饲料消耗均无显著影响.(2)二胎奶山羊采食不同比例的苜蓿与一年生黑麦草,对秸秆饲料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乳脂、乳蛋白、乳糖含量,以及对每生产1kg奶、乳脂、乳蛋白和乳糖所需粗饲料和精饲料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反-10,顺-12CLA对山羊乳脂合成抑制作用的效果及机制.选用4只安装永久性真胃瘘管和做了颈动脉游离的崂山奶山羊,4×4拉丁方设计,4个试验处理为真胃灌注0、2、4和8 g·d-1含有反-10,顺-12CLA的共轭亚油酸产品.结果表明:①真胃灌注CLA对奶山羊产奶量、采食量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CLA灌注水平为4和8 g·d-1时,奶山羊的乳脂率和乳脂产量均显著降低(P<0.01),乳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但乳蛋白产量变化不明显.CLA处理对乳糖、无脂固形物(SNF)含量和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CLA处理显著降低了游离脂肪酸(NEFA)的乳腺吸收率(P<0.05).乙酸乳腺吸收率随CLA灌注量增加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7).丁酸的乳腺吸收率有上升趋势(P=0.07).③真胃灌注CLA显著提高了乳脂中C16脂肪酸的总含量(P<0.05),对乳腺从头合成脂肪(C4-C14:1)的含量和血液吸收脂肪酸(C16以上)的含量无显著影响.随CLA添加量的升高,乳脂脂肪酸中顺-9,反-11CLA(P<0.01)、反-10,顺-12CLA(P<0.05)、顺-9,顺-11CLA(P<0.05)和反-9,反-11CLA(P<0.01)的含量逐渐升高.④真胃灌注CLA降低了C14:1、C16:1和>C16脂肪酸的产量(P<0.05),对C16:0脂肪酸的产量没有影响,但表观值随CLA灌注量的增加而降低(P=0.19).与对照组比较,8 g·d-1CLA灌注组的C4-C14:1、C16+C16:1和>C16脂肪酸的产量分别下降了42.68%、36.15%和55.59%.⑤与对照组相比,CLA真胃灌注升高了C14:0/C14:1(P<0.01)、C16:0/C16:1和反-11C18:1/顺-9,反-11CLA的比例(P<0.05),表明CLA真胃灌注降低了△9-脱饱和酶的活性.⑥对8 g·d-1CLA灌注组与对照组(活体采样)乳腺组织中乙酰CoA羧化酶mRNA表达量的分析表明,CLA真胃灌注降低了乙酰CoA羧化酶mRNA的表达水平(P<0.01).反-10,顺-12CLA既抑制血液NEFA用于乳脂合成,也抑制乳腺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相似文献   

17.
试验为探讨苜蓿干草对延边奶山羊采食量、消化率、氮素利用及能量代谢等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延边地区自然干燥的苜蓿草以不同比例饲喂延边奶山羊.试验分为对照组(猫尾草干草)、处理1组(猫尾草干草∶苜蓿干草=4∶1)和处理2组(猫尾草干草∶苜蓿干草=3∶2).处理1组和处理2组干物质的采食量和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处理1组的干物质采食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处理组的氮素消化率和沉积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苜蓿干草含量增加而增加,处理2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处理1组的各消化能略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处理2组各消化能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是消化能利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在禾本科干草中添加40%的苜蓿干草能有效提高延边奶山羊的采食量、消化率、氮素利用及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乳产量和乳脂成分的影响及椰子油对甲烷生成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3×3拉丁方设计,试验动物为6头安装瘤胃瘘管的奶牛(日采食量为95±26.4),试验处理为:①对照组:240 g/(d.头)硬脂酸;②处理组1:240 g/(d.头)月桂酸(LA);③处理组2:240 g/(d.头)肉豆蔻酸(MA)。每期试验为28 d,试验处理间隔期间需去动物区系。添加月桂酸组与肉豆蔻酸和对照组相比,原虫数量降低96%,而且乙酸、总VFA和瘤胃外流微生物氮也低于其他处理组。各处理组间动物甲烷产生量无显著差异。LA处理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较其它两组降低了35%,故奶产量也降低,乳脂含量也有所降低。各处理组间乳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添加的各脂肪酸在牛奶中的相应含量也有所升高。LA组牛奶中C12∶0含量为对照组的两倍。MA组中C14∶0较对照组升高了45%。LA组牛奶中16碳以下脂肪酸低于MA组20%,LA组的反式C18∶1(除反-12 C18∶1)和CLA异构体较MA和SA组有所升高。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月桂酸,使乳脂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降低,而17碳及以上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升高。月桂...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评价日粮中添加含有不同脂肪酸成分的未保护的植物油或植物油商业抗氧化剂( Agrado)的混合物对奶牛的生产性能、乳脂脂肪酸成分及乳脂降低的影响.24头经产荷斯坦奶牛通过产奶量高低分为Agrado添加组、Agrado不添加组,抗氧化剂处理作为试验的主区.每个固定效应的处理组(高产奶量奶牛日粮中添加及不添加抗氧化剂、低产奶量组奶牛日粮中添加及不加抗氧化剂)中的6头奶牛作为拉丁方设计中21 d的裂区设计.试验拉丁方设计中裂区的日粮处理组的6头奶牛饲喂无油类添加的日粮作为对照组(control),日粮中添加5% DM的棕榈油(PO)或含高油酸的红花油(OSAF)或含高亚油酸的红花油(LSAF)或亚麻籽(LNSD)或玉米(CO).添加的油类替换全混合日粮中的玉米淀粉;所有处理组的日粮各营养成分如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相当,日粮中含有41.2%的苜蓿、18.3%玉米青贮、和40.5%精料混合物(均以干物质含量为基础).饲喂抗氧化剂Agrado不会影响乳产量、乳脂和乳蛋白产量及乳脂中脂肪酸的组成.添加植物油较对照组而言,动物的干物质采食量、乳产量和乳蛋白产量无显著差异.但PO组的乳脂含量及乳脂中中短链脂肪酸(C<16)的比例及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饲喂棕榈油能有效的维持乳脂产量(1.18 kg/d)及含量(3.44%).然而,富含亚油酸的植物油组(CO和LSAF)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乳脂产量(0.98、0.86和1.14 kg/d)和乳脂浓度(3.05%、2.83%和3.41%).OSAF和LNSD组的奶牛的生产性能相似说明油酸和亚油酸对乳脂降低的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20.
日粮不同精粗比例对中产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课题应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40头中等产奶量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Ⅲ和Ⅳ组为试验组,日粮精、粗比例依次为50%:50%、40%:60%、35%:65%和30%:70%,研究不同精、粗比例对奶牛TMR日粮采食量、产奶量、乳脂率以及其他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饲料比例的增加,试验各组采食量和粗饲料采食量都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产奶量也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并且日产奶量(Y,kg)与日采食量(X,kg)之间存在着显著(P〈0.05)的线性相关关系:y=0.66x-17.73,(r^2=0.76);试验组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和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乳脂率(Y,%)与粗饲料采食量(X,kg)之间存在显著(P〈0.05)的线性相关关系:y=0.046x+1.78,r^2=0.56;试验组其他乳成分含量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统计分析表明,试验Ⅱ组的4%校正乳产量最高,日粮采食量与校正乳产量比值最低,即综合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