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15年2月2日-4日,"现代桑蚕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及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研讨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本研讨会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亚热带蚕病防控岗位团队及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桑系和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主办,来自湖北、广西、广东等地30多家蚕桑、物联网、信息科技、食品安全、生物肥料、动物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生产中传统蚕桑产业的历史数据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急需引入智能化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技术,设计了基于数据分析的蚕桑智能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蚕桑数据的采集,而且更注重利用智能算法来处理和分析蚕桑数据,同时提供了业务逻辑上密切关联的数据表示。应用表明,蚕桑智能系统降低了员工录入数据的工作量,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生产效率,规范了操作程序,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使用物联网滴灌技术的桑园单位面积桑叶增产17%左右;蚕桑数据处理、大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完成了传统纸质数据无法完成的工作;产生的数据增值效果,能有效地实现和指导蚕桑产业的精准、高效、科学生产,有助于推动现代蚕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2月2~4日,"现代桑蚕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及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研讨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本研讨会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亚热带蚕病防控岗位团队及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桑系和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主办,来自湖北、广西、广东等地30多家蚕桑、物联网、信息科技、食品安全、生物肥料、动物养殖、生物技术以及卫生防疫等企事业单位的7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种生产岗位科学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育种岗位科学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桑育种与资源利用学科现有研究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3人,硕士1人。主要研究方向:①开展桑树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以及养蚕技术应用;②拓展桑树资源在果用、功能保健和药用、生态等方面的应用;③通过开展桑树基因组学研究、提升生物技术在桑树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平果市蚕桑产业发展前景,探究了平果市蚕桑高效种养技术,建议加强高效种植技术在蚕桑生产中的应用,加快高效养殖技术创新,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将蚕桑产业培育为平果市新兴特色优势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十五"以来在蚕桑产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机遇,对广西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做出分析,并相应提出积极开展蚕桑品种选育与创新研究、加强蚕桑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推进蚕桑资源多元化应用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蚕桑通报》2013,(2):5-5
"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种生产岗位科学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育种岗位科学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桑育种与资源利用学科现有研究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3人,硕士1人。主要研究方向:①开展桑树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以及养蚕技术应用;②拓展桑树资源在果用、功能保健  相似文献   

8.
徐彧 《北方蚕业》2013,34(2):52-54
针对成县蚕桑产业逐年萎缩的生产实际,分析了成县蚕桑产业在基地建设、技术队伍、生产设施及新技术应用推广方面的有利条件,指出了当前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劳动力紧缺、效益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桑园合理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养蚕批次、合理间作套种和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实施5年在稳定产业技术研究和推广队伍,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无缝连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分析了未来我国蚕桑产业遵循"生态型、多元化、高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我国蚕桑产业在"十三五"期间需要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为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江苏蚕业》2013,(2):17
<正>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蚕桑生产技术制约了蚕桑产业的稳定与提高,人工饲料育养蚕技术可以实现蚕桑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高产、高效。如东县蚕桑站在国内率先开展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实用化研究与应用工作,人工饲料共育小蚕累计超过了7000张,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持制订了《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规程》,2012年省农委将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作为蚕桑主推技术。为了总结如东县推广小蚕人  相似文献   

11.
加快蚕业产业化的步伐已经成为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农科教相结合加速推进了现代蚕业园区建设;加速了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辐射;提高了蚕业科技推广的到位率,加速实现了蚕桑生产的规模效益;能充分发挥科技和教育紧密结合的优势,提高厂蚕区蚕农的整体素质;通过建立蚕桑科技户和养蚕示范大户,促进了高效蚕业的发展和蚕业产业化的进程。因此,以农科教相结合为手段。走产,学,研和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是一条初步实现蚕业产业化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养蚕业分布的变化是产业经济规律作用下的结果。本文在分析养蚕业分布的历史变化和我国现有分布的基础上,认为市场需求、养蚕业的经济地位、生态和社会环境,以及科技和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养蚕业的分布,其中市场因素是最为基本的因素,经济地位是最为核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浅论提高蚕茧品质的蚕业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蚕茧品质的蚕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了蚕业高新技术的普及推广、蚕业生产的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雄蚕品种产业化、实施蚕业精品工程、名牌战略和开展现代蚕业园区建设等内容,而加快蚕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突破传统技术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是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4.
蚕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50年来,我国蚕业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蚕业生产向深度与广度拓展。21世纪是高新技术的世纪,技术创新将成为影响国家实力、行业潜力、企业活力的重要因素。新世纪的中国蚕业要致力于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要立足于技术创新,立足于技术与经济的进一步结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太湖地区蚕桑生产布局和现状布局格局,供因地制宜制定发展对策参考。文章对本地区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认为本地区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不仅有可能,也有必要。实现进一步发展目标的宏观对策是:调整蚕桑生产布局,加强技术开发和应用,改革蚕茧经营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李波 《北方蚕业》2011,32(1):11-15
论述了网络蚕业信息资源的分类、元数据标准,以及网络蚕业信息资源导航系统的信息组织方式与主要实现技术,结合实例介绍了基于动态页面技术的蚕业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江苏和浙江同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蚕桑发展面临相似的困难与问题,但近年来江苏海安、如皋等地通过家庭农场式等蚕桑基地建设新模式与产业化经营开展,取得了蚕茧基地稳定、质量提升、多元发展、效益增长的良好势头,其做法与经验值得浙江学习和借鉴。江苏经验在创新产业化经营、基地建设新路径、“精品蚕业”差异化发展、新型种养体系科技支撑等方面对浙江蚕业发展都有启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提高规模化奶山羊场智能化精准繁育技术,加速奶山羊的遗传进度和改良效果是智能化畜牧业的发展趋势。[方法]本系统运用C编程技术、Java编程技术、物联网信息化技术及数据融合技术,依据奶山羊个体生理信息、行为信息、个体表型、系谱分析、基因组数据、蛋白组数据及代谢组数据等进行最佳的配对组合,开发了规模化奶山羊场智能化精准繁育系统。[结果]内容包括 Web 服务器端及智能手机客户端,通过设置“智能模式”来实现对羊场环境和繁殖配对的智能化调节。[结论]在无须人工干涉的情况下,就可实现智能控制,从而加速遗传进度和繁育效果,在现代化奶山羊养殖领域必将得到快速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新阶段,相对传统农业具有明显的特征。目前,浙江蚕桑产业存在着综合生产率低、生产方式传统、现代科技支撑不足等瓶颈。在新形势下蚕桑产业要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创新生产方式为抓手,以提升生产基地为重点,努力巩固两大优势产业带,积极拓展两个增长点,充分挖掘两个功能为思路,并通过推进产业发展政策完善,集聚产区优化基地,突破原料茧生产窠臼,提高现代科技支撑水平,拓展产业增效新途径等措施,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保持浙江蚕桑在全国前列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蚕桑多元化发展是产业发展的方向,现主要集中于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附加值低,产业水平亟待提高。生物防治的安全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为产业的壮大提供了广阔市场前景。柞蚕卵繁育寄生蜂技术较为成熟,已经大量生产和推广。利用蚕桑副产物生产生物农药,开展生物防治,可成为蚕桑多元化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