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选择桂林罗汉果主产区永福县、临桂区、龙胜县的17个罗汉果种植基地作为试验点,以青皮罗汉果为试验品种,研究了在不同生育时期叶面喷施真希生物纳米硒肥的3种方案对罗汉果硒含量、皂苷V含量、果品等级、单株产量、主要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希生物硒肥富硒效果显著,在苗期和开花前两个时期喷施真希生物硒肥(方案1)、在苗期、开花前和初花幼果期三个时期喷施真希生物硒肥(方案2)、在苗期、开花前、初花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真希生物硒肥(方案3)罗汉果干果硒含量分别较对照高147.30%、295.44%和380.90%。其中方案2即在苗期、开花前和初花幼果期喷施真希生物硒肥和方案3即在苗期、开花前、初花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真希生物硒肥处理下罗汉果的平均硒含量分别为174.27 μg/kg和182.55 μg/kg(以干重计),均达到富硒标准。叶面喷施真希生物硒肥后,罗汉果特果加大果占比可提0.68%~16.95%,单株产量可提高1.72%~9.59%。仅在苗期和开花前两个时期喷施真希生物硒肥(方案1)可显著提高罗汉果皂苷V含量,在苗期和开花前两个时期喷施真希生物硒肥处理(方案1)和在苗期、开花前和初花幼果期三个时期喷施真希生物硒肥(方案2)对病毒病、芽枯病发生率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酵母硒对鸡蛋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酵母硒对鸡蛋硒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30周龄京白蛋鸡3,5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00只,设1个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对照组饲料中硒的含量为0.3mg/kg,以亚硒酸钠形式添加。试验组以福邦酵母硒替代亚硒酸钠,饲料中硒的含量为试验A组0.3mg/kg、试验B组0.4mg/kg、试验C组0.5mg/kg、试验D组0.6mg/kg,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对照组鸡蛋硒含量为0.285mg/kg,试验组鸡蛋硒含量在0.333~0.492mg/kg之间。因此,在蛋鸡饲料中添加酵母硒生产富硒鸡蛋,其添加量以0.3~0.4mg/kg最佳,饲喂1周后即可达到富硒鸡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4年生枳砧‘纽荷尔’脐橙为供试材料,200 mg.L-1的亚硒酸钠为喷施浓度,在大田条件下设置幼果期(T1)、膨大期(T2)及幼果期和膨大期(T3)3种叶面喷硒处理。结果表明,T3处理果实总硒及有机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且有机硒主要为硒代胱氨酸(SeCys2)、占比达98.1%;T3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葡萄糖及蔗糖含量,依次提高了20.3%、16.2%、13.6%和26.7%,且维生素C、总黄酮及总酚含量差异不显著。T3处理模式可作为赣南脐橙优质富硒栽培技术模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16,(8):18-21
以红皮红肉型火龙果为试验材料,通过蜜蜂授粉、人工自花授粉、自花授粉及不授粉4种处理,探讨不同授粉处理对火龙果果实发育和坐果率的影响,为提高火龙果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火龙果具有浓郁的香味,吸引了大量的蜜蜂为其授粉。通过对比发现,蜜蜂授粉与人工自花授粉对胚珠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自花授粉的子房在授粉5天后出现胚珠发育不一致,而不授粉的开始变干枯,到授粉9天就凋落。不同的授粉方式对坐果率的影响较大,不授粉的处理组其坐果率为0;自花授粉的坐果率为51.11%;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的坐果率分别为81.25%、97.62%,并且蜜蜂授粉、人工自花授粉果实体积增长速度大于同期自花授粉果实。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不同保鲜剂处理对火龙果保鲜的影响,以红肉火龙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乙醇、咪鲜胺、二氧化氯处理对火龙果贮藏期生理、营养指标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三种保鲜剂(乙醇、咪鲜胺、二氧化氯)均能显著地抑制贮藏期果实失重率、腐烂率、丙二醛、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延缓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VC含量的降低,提高POD和SOD酶的活性,延缓果实的衰老的进程。综合比较,二氧化氯的保鲜效果要明显好于乙醇和咪鲜胺,能够显著延缓果实衰老,较好地保持贮藏期果实的品质。因此,二氧化氯保鲜剂对火龙果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MS培养基、MS 2.0mg/LGA3培养基、纸床(双层无菌滤纸)对红肉火龙果种子进行萌芽试验。试验发现,接种后5d,纸床培养的火龙果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为95%;其次是MS 2.0mg/LGA3培养基,为89%;萌发率最低的是MS培养基上的火龙果种子,为81%。15d后,MS 2.0mg/LGA3培养基上火龙果幼苗的生长势高于其他两种培养方式,幼苗平均高度为1.5cm,子叶较厚,浅绿色。结果表明,MS 2.0mg/LGA3培养基为较为理想的火龙果种子萌芽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富硒麦芽硒在鸡蛋中的分布及蛋鸡对其相对生物利用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短期饲喂试验研究了富硒麦芽硒在鸡蛋中的沉积以及蛋鸡对其相对生物利用率。将30羽70周龄,产蛋率60%的伊莎蛋鸡随机均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含硒0.23mg/kg);B、C组为试验组,B组饲以基础日粮加亚硒酸钠,日粮含硒(0.70±0.03)mg/kg,C组饲以基础日粮加富硒麦芽,日粮含硒(0.72±0.02)mg/kg。试验过程中观察蛋鸡的生产性能,定期从各组鸡所产蛋中随机抽取5枚测定蛋清、蛋黄硒含量,计算总硒量。试验结束时,每组鸡全部扑杀,测定其全血、肝、肾硒含量和GSH-Px的活性。结果显示,日粮中加硒可提高鸡蛋、肝、肾硒含量和全血、肝、肾GSH-Px活性,但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与亚硒酸钠一样,饲喂富硒麦芽鸡所产蛋中的硒主要存在于蛋黄中;以亚硒酸钠的相对生物利用率为100%计,富硒麦芽硒提高肝、肾硒含量和GSH-Px活性的相对生物利用率分别为86.4%、98%、116%、111%。 相似文献
9.
10.
为筛选出适宜的火龙果果实套袋,以红肉火龙果品种“软枝大红”为供试材料,测定6种不同果袋类型对贵州北盘江流域干热河谷区火龙果主要经济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无纺布袋、白色纸袋、黑色无纺布袋对火龙果果实溃疡病的平均防效达95.24%;白色纸袋和黑色无纺布袋处理后平均单果重约增重10%,白色尼龙网袋处理后显著小于对照;白色纸袋、绿色和黑色尼龙袋处理后果实纵径小幅提升;白色尼龙网袋处理后果皮厚度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都可显著增加果实红色饱和度,白色无纺布袋处理可显著降低黄色饱和度。白色无纺布袋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仅黑色无纺布袋处理后滴定酸显著增加。同时套袋能防止果实蝇和昆虫、飞鸟为害。建议在该区域使用白色无纺布袋对火龙果果实进行套袋。 相似文献
11.
在华南红壤中,施用有机肥和硫磺在提高有机质含量的同时也能维持土壤酸度,有利于蓝莓的植株生长。为了探索最佳硫磺施用量,本研究以‘蓝雨’品种的组培苗为试材,设置了0.11%~0.56%的5个梯度,研究不同施用量对组培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磺施用量逐渐提高,土壤pH显著降低,且氮、磷、钙、铁的有效含量不同程度增加;5个硫磺处理均促进蓝莓的生长,但是0.22%施用量的促进效应最好,而0.33%~0.56%施用量的促进效应有所降低;MDA含量和SOD、POD、CAT酶活测定表明0.33%~0.56%施用量的植株存在一定的胁迫,推测可能与SO42?的累积有关。本研究表明,在华南红壤区栽培蓝莓,大量施用硫磺可能导致SO42?的累积而削弱硫磺对蓝莓生长的促进效应,建议施用有机肥时选择pH较低的种类,以减少硫磺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硒肥利用率,探索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吸硒特性,采用叶面施硒方法,研究硒肥对苜蓿产草量及吸收、转化、利用硒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施硒能提高苜蓿产草量,并随施硒量增加呈先升后降,以施硒100 mg·kg-1增产最好,显著高于未施硒苜蓿(P<0.05),但与施硒50,70和200 mg·kg-1苜蓿差异不显著;苜蓿吸收外源硒能力随施硒量增加而提升,而有机硒转化率及硒肥利用率随施硒量提高呈先升后降趋势;施硒苜蓿有机硒转化率均显著高于未施硒苜蓿(P<0.05),但施硒苜蓿间差异不显著,而硒肥利用率以施硒50 mg·kg-1最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土壤施硒方法,研究基施硒肥对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吸收、转化和利用硒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硒肥能显著提升紫花苜蓿吸收外源硒的能力(P<0.05);并随生育期延伸呈先升后降的倒\"V\"型变化,初花期吸收硒能力最强;而紫花苜蓿硒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而降低.基施硒肥显著提高紫花苜蓿有机硒的转化率(P<0.05),当施硒量≥0.45 mg·kg-1时,有机硒转化率 > 50%.紫花苜蓿有机硒转化率随生育期的发展呈下降趋势;紫花苜蓿对硒肥的利用率很低,不超过1.5%;并随生育期的进程先升后降,初花期硒肥利用率最高.施硒量与不同生育期苜蓿硒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基施硒肥与苗期牧草硒线性方程为:y=1.9912x+0.1827(R2=0.9696),基施硒肥与分枝期牧草硒线性方程为:y=1.7394x+0.1724(R2=0.9670),基施硒肥与孕蕾期牧草硒线性方程为:y=1.5045x+0.1542(R2=0.9694),基施硒肥与初花期牧草硒线性方程为:y=1.2547x+0.1588(R2=0.9835),基施硒肥与盛花期牧草硒线性方程为:y=1.0044x+0.1500(R2=0.9904). 相似文献
14.
施用有机肥能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果树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是生产优质果品和增加经济收益的重要措施。本文简要概述了果树生产中常见有机肥的种类、作用,以及有机肥对果树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并探讨了有机肥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树龄 10 年的“贵长”猕猴桃为供试材料,研究用不同肥料(常规用肥、专用肥、生物肥、生物肥 专用肥)作为猕猴桃壮果肥施用对果实品质、产量及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 种追肥处理对猕猴桃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其中0.25 kg 生物肥 1.0 kg 专用肥能显著地增加猕猴桃的单果体积、单果质量、产量和提高维生素 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改善猕猴桃后熟的贮藏性能,对糖酸比和果形指数也有改善作用,猕猴桃专用肥效果次之。用0.25 kg 生物肥 1.0 kg 专用肥作为猕猴桃壮果肥施用综合效果较为理想,可在猕猴桃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广东发展牧草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种植热带牧草发展很快,并形成了草果结合,70%以上的牧草都种在果园,以种豆科牧草为主,以刈割、加工、舍饲畜禽为主等三个特点,因而出现了一些矛盾。本文就此论述了种草与种果,牧草的产量与质量,种草与用草等关系。存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