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0%咪唑乙烟酸水剂的土壤处理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及其根瘤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咪唑乙烟酸水剂4个施用剂量(0.067 5、0.082 5、0.097 5和0.112 5 kg/hm2)的土壤处理对紫花苜蓿出苗率及生长状况的抑制作用明显。其中剂量0.112 5 kg/hm2咪唑乙烟酸的抑制作用最强,剂量0.082 5和0.097 5 kg/hm2的抑制作用次之,剂量0.067 5 kg/hm2的抑制作用最小。通过施药后3次取样表明,不同剂量咪唑乙烟酸土壤处理后苜蓿根瘤数目、干质量积累增长的抑制效应不同,高剂量条件下苜蓿受到较长时间的抑制作用;中间剂量和低剂量作用下随时间的推移可以解除对根瘤干物质积累的抑制作用,苜蓿根瘤等级状况可以得到恢复或改善。施药后10周,不同剂量咪唑乙烟酸可导致紫花苜蓿植株干质量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但植株全氮量差异不显著,范围在2.2~2.6 mg/g。因此,咪唑乙烟酸土壤处理对紫花苜蓿根瘤菌生长的安全用量不应高于0.067 5 kg/hm2。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在云南昆明小哨开展四年的牧草混播试验,提出了在云南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适宜刈割利用的牧草混播组合为非洲狗尾草+三得利紫花苜蓿以及三得利紫花苜蓿+将军菊苣+多年生黑麦草,建议混播播种量分别为:三得利紫花苜蓿15kg/hm2+非洲狗尾草7.5kg/hm2;三得利紫花苜蓿10kg/hm2+军菊苣5kg/hm%多年生黑麦草10kg/hm^2。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饲用燕麦的最佳播种行距和施肥管理模式,本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行距(20、25、30 cm)和不同复合肥施用水平(0、450、600 kg/hm2)下的饲用燕麦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行距增加,饲用燕麦干草产量下降,株高先增后降,干物质、淀粉、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和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先降后略有增加,其中行距20、25 cm处理干草产量分别较行距30 cm处理显著增加18.04%和10.72%(P < 0.05)|(2)随着复合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燕麦株高和干草产量及酸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先升高后略有降低,粗蛋白质含量增加,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其中施肥处理450 kg/hm2较0 kg/hm2干草产量显著提高了9.32%(P < 0.05)|(3)行距和施肥仅对整株燕麦中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存在互作效应,以行距25 cm、复合肥施用量0 kg/hm2的处理最低,其次是行距20 cm、复合肥施用量450 kg/hm2。综合而言,在本试验播种量150 kg/hm2的前提下,饲用燕麦在行距20 cm、复合肥(N-P-K为25:13:7)施用量450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干草产量和较好的饲草品质,其产量可达12.657 t/hm2。 [关键词] 饲用燕麦|行距|施肥|产量|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4.
不同投饵量对草地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减退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型肉毒素、燕麦配制成毒饵的不同投饵量,即A,0.45kg/hm2(8粒/洞)、B,0.56kg/hm2/(10粒/洞)、C,0.87kg/hm2(15粒/洞)和D,1.29kg/hm2(20粒/洞)对高寒草甸类草地高原鼠兔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C、D处理灭洞率最佳,分别达到93.5%和94.78%,经方差分析比较,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但C处理较D处理节省饵料0.2948kg/hm2,可降低投资成本0.58元/hm2。  相似文献   

5.
松嫩平原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松嫩平原,应用正交试验对苜蓿产量进行行距、灌水、施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30cm行距处理产草量最高,干草产量15389.66kg/hm2;灌水以3次和1次为好;施农家肥22500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磷酸二铵150kg/hm2和施复合肥150kg/hm2处理;施尿素112.5kg/hm2增产效果最佳,平均产干草14673.61kg/hm2;行距30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处理产干草19395.83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6.
周寿荣 Simon  U 《草地学报》1996,4(4):260-265
本项研究旨在为四川盆地亚热带低山丘陵区增产饲料发展牧业探索高效的旱地混潘冬性一年生牧草-玉米短期草田轮作系统。重复了三年,所有资料为三年的平均值和共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混播冬性一年生禾草和豆草与玉米轮作,即意大利黑麦草(20%)+紫云英(80%)→玉米、意大利黑麦草(30%)+南苜蓿(70%)→玉米和意大利黑麦草(25%)+长柔毛野豌豆(75%)→玉米三个轮作系统。在玉米产量稍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获得了很高的饲料价值(DM5.31~5.77t/hm2,TDOM4.06~4.36t/hm2,CP1.10~1.58t/hm2,ME3.18~3.39X104MJ/hm2,Ca33.62~52.49kg/hm2,P27.79~30.59kg/hm2),较充分地利用了禾草和豆草的共生互惠作用,提高了农田生态位的利用效率,从而获得较高的总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及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30 c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11 049 kg,比45 cm处理增产干草9.9%,差异显著(P<0.05);以灌水1次为好;施农家肥22 500 kg/hm2产干草11 403 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 kg/hm2增产干草17.1%(P<0.05)和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增产干草6.6%(P<0.05),施磷酸二铵比施复合肥增产9.8%(P<0.05);施尿素112.5 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75 kg/hm2和150 kg/hm2处理;处理6(行距30 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 kg/hm2,施氮肥112.5 kg/hm)2和处理2(行距15 cm,灌水2次,施农家肥22 500 kg/hm2,施氮肥112.5 kg/hm)2分别产干草11 818 kg/hm2和11 73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黑龙江省逊克县车陆乡,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15c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6483.3kg,比45cm处理增产干草10.04%;在苜蓿返青期灌水1次,增产效果最好,优于其他处理;施磷酸二铵150kg/hm2产干草6928.7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kg/hm2增产干草22.6%(P<0.01)和施有机肥22500kg/hm2增产干草11.04%,施有机肥比施复合肥增产10.5%;施尿素75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112.5kg/hm2和150kg/hm2处理;处理1(行距15cm,灌水1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75kg/hm2)产干草7637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产6.8% ̄48.7%,比处理3和处理4、5、8、9、7表现增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黑龙江省逊克县车陆乡,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15 c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6 483.3 kg,比45 cm处理增产干草10.04%;在苜蓿返青期灌水1次,增产效果最好,优于其他处理;施磷酸二铵150 kg/hm2产干草6 928.7 kg/hm,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 kg/hm2增产干草22.6%(P<0.01)和施有机肥22 500 kg/hm增产干草11.04%,施有机肥比施复合肥增产10.5%;施尿素75 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112.5 kg/hm2和150 kg/hm2处理;处理1(行距15 cm,灌水1次,施磷酸二铵150 kg/hm2,施氮肥75 kg/hm2)产干草7 63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产6.8%~48.7%,比处理3和处理4、5、8、9、7表现增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抗倒酯(TE)对人工种植的二年龄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长及种子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羊草分蘖期施用多效唑、矮壮素和抗倒酯均使羊草株高、穗长降低,而生殖枝数、基部茎粗、小穗数和种子产量增加,且以多效唑处理效果最明显。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浓度对羊草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当处理浓度为0.6,1.2和1.8kg/hm2时,多效唑处理种子产量比对照分别增长1.63,3.32和4.18倍(P0.05);矮壮素处理种子产量比对照分别增长16.10%,113.12%和161.43%(P0.05);抗倒酯在1.8kg/hm2处理下种子产量比对照增长103.98%(P0.05),其余浓度间种子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12个处理组合中,多效唑喷施浓度为1.8kg/hm2处理种子产量最高(260.6kg/hm2),其次为多效唑喷施浓度为1.2kg/hm2处理(217.3kg/hm2)。因高浓度(1.8kg/hm2)多效唑处理对羊草生长抑制较重以及土壤残留药剂较多等问题,在羊草分蘖期喷施1.2kg/hm2多效唑较适宜。  相似文献   

11.
高寒半干旱区油菜与豆科牧草混播草地施肥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与豆科牧草混播草地施肥效应表明,氮磷合理配施促进土壤水分消耗,干草、植物量和施肥产投比显著提高。坡梁地最高植物产量施肥量N为78.06kg/hm2,P2O5为61.15kg/hm2,最高干草产量施肥量N为76.65kg/hm2,P2O5为57.29kg/hm2,增产效果N>P2O5;旱滩地最高植物产量施肥量N为58.33kg/hm2,P2O5为55.68kg/hm2,最高干草产量施肥量N为53.60kg/hm2,P2O5为59.11kg/hm2,增产效果P2O5>N;且氮磷具有明显的正交互效应。氮磷合理配施还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坡梁地和旱滩地分别提高3.05和2.67kg/(mm.hm2)。  相似文献   

12.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设氮、磷、钾3个因素,4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秣食豆产量、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鼓粒期和N2P2K2(N 40 kg/hm2,P2O5 70 kg/hm2,K2O 50 kg/hm2)施肥水平下秣食豆饲用品质表现最佳,秣食豆鲜、干草产量最高,分别是39238.09和16209.12 kg/hm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4.47%、36.17%;粗蛋白、粗脂肪最高,分别为18.40%和2.60%,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7.02%、73.61%;粗纤维含量最低,较对照降低了18.46%。  相似文献   

13.
在“麦/玉/豆”套作模式下,以玉米杂交种川单418为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2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0,90,180,270,360 kg纯N/hm2,和不同施氮时期即底肥∶拔节肥∶攻苞肥=5∶0∶5,3∶2∶5和5∶2∶3对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低于270 kg纯N/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叶片、茎鞘的氮素和总糖积累以及碳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表现出增加趋势,超过270 kg纯N/hm2时会起抑制作用,2年均以施氮量为270 kg纯N/hm2时表现最优,其次是施氮量为180 kg纯N/hm2,施氮量为180和270 kg纯N/hm2时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各施氮处理叶片C/N从拔节期至乳熟期平均下降速率分别为26%,25%,21%,23%,且当施氮量为270 kg纯N/hm2时茎鞘C/N保持较低水平,叶片乳熟期仍然保持高效合成能力,有利于产量形成。不同氮肥配比对碳氮代谢影响表现为3∶2∶5>5∶0∶5>5∶2∶3,氮肥后移(3∶2∶5)促进叶片和茎鞘糖、氮积累,增强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与氮肥前移(5∶2∶3)相比差异显著。因此“麦/玉/豆”模式结合氮肥运筹能够协调并能明显改善玉米碳氮代谢,进而实现周年作物的可持续生产。综合总糖、氮素的积累以及碳氮代谢关键酶的表现,“麦/玉/豆”模式下以施270 kg纯N/hm2,基追比3∶2∶5为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干旱次生盐渍化土壤条件下,采用“3414”配方施肥方案,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红花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红花株高、分枝高、单株花球数、花冠和籽粒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配施N 180 kg/hm2、P 90 kg/hm2、K 120 kg/hm2的处理N2 P2 K2红花花冠和籽粒产量最高。分别对红花花冠产量和红花籽粒产量与氮、磷、钾肥料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均达到显著水平。在干旱灌区次生盐渍化土壤上,红花花冠理论最高产量为667.98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150.59 kg/hm2、P2O5 93.09 kg/hm2、K2O 98.75 kg/hm2;红花籽粒理论最高产量为2 644.47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169.50 kg/hm2、P2O5 94.60 kg/hm2、K2O 102.75 kg/hm2。  相似文献   

15.
红豆草草地生产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汪玺 《草业学报》2002,11(4):108-113
用测产、化学分析,动物消化代谢试验等方法,对不同生育时期红豆草草地的生产能力及光能利用率做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盛花期红豆草生产能力最高,干物质产量达10336.2kg/hm^2,绵羊对其干物质的消化率为63.33%,产可消化干物质5263.6kg;产粗蛋白1491.5kg,消化率67.24%,产可消化粗蛋白900.2kg;氮的代谢沉积率18.22%,盛花期红豆草能值为18196.5KJ/kg,可积累能量188.08GJ/hm^2,占红豆草生长期内太阳有效辐射的2.56%,占农作物生长季内太阳有效辐射的0.84%,占全年太阳有效辐射的0.62%,能量消化率为61.27%。积累的可消化能94.06GJ/hm^2,占红豆草生长期,农作物生长季和全年太阳有效辐射比率依次为1.28%,0.42%,和0.31%。  相似文献   

16.
大通县脑山地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技术试验推广结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通县脑山地区燕麦与箭豌豆混播试验推广结果表明 :每公顷产鲜草 63835kg ,其中箭豌豆鲜草量占总产量的 39.94% ,比单播燕麦 (平均产鲜草 60 0 0 0kg hm2 )增产 6.39% ,比单播箭豌豆 (平均产鲜草 4941 0kg hm2 )增产 2 9.2 % ;燕麦株高增长 5cm ,箭豌豆株茎增长 34.5cm。  相似文献   

17.
二倍体鸭茅农艺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钟声  杜逸 《草地学报》1997,5(1):54-61
采用横断山区野生的五份二倍体鸭茅与采自横断山和庐山的野生四倍体鸭茅进行农艺性状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倍体鸭茅生育期比四倍体长26天,拔节期延迟45天,以后的生长速度高于四倍体。但种子质量,分蘖力,再生性,茎叶比,抗热力等均不如四倍体鸭茅;分蘖期刈割,年均干草产量3650kg/ha,相当于四倍体的30%,粗蛋白质年均产量573kg/ha,相当于四倍体的26.5%,二倍体孕期干物质年产为3930kg  相似文献   

18.
摘要:2003-2006年元谋干热河谷对16个豆科牧草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除蝴碟豆(Centrosema pubescens)、大叶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和卵叶山蚂蝗(Desmodium ovalifolium)由于气候差异性不能结实外,其他牧草均能适应该地区种植。其中,银合欢属表现出产量高、叶量大、适口性好等特点。产量排列前3名的牧草为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K636、新银合欢和热研1号银合欢,干草产量分别为26 933.9、24 882.6和22 459.2 kg/hm2,羊对这3种牧草特别喜食。其次是提那罗新罗顿豆(Neotononis wightii),表现出叶量大、干鲜比低等特点,其干鲜比为0.27,茎叶比为0.73,羊对其特别喜食。卵叶山蚂蝗产量最低,茎叶比最高,其干草产量为920.8 kg/hm2,茎叶比为1.96,不适宜作该地区的牧草生产草种。克拉豆(Cratylia argentea)花期应注意防治害虫,提高结荚率。  相似文献   

19.
周俊  李泉林 《青海草业》2004,13(2):20-21,33
通过对阿尔冈金(Algonquin.)、金皇后(Golden Empress)、红豆草(sativa O.)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当年可以刈割两茬,产量分别为:53026.5kg/hm^2、54164.4kg/hm^2、36063.5kg/hm^2;第二年鲜草产量分别为65027.8kg/hm^2、65067.2kg/hm^2,66281.6kg/hm^2,红豆草种子产量1101.1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