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旨在探索共固定化细胞技术在生物饲料发酵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中以PVA复合凝胶为载体对混合细胞进行固定化,确定了混合细胞的共固定化条件为PVA最适浓度10%~12%,悬浮细胞浓度为1亿个/ml;最适的增殖培养条件为A2B2C2,即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00 r/min及最适pH值4.5,利用共固定化细胞技术进行生物饲料发酵生产要比传统工艺技术节省生产成本51%。说明共固定化细胞技术在生物饲料发酵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用褐藻酸钙对小球藻进行固定化培养实验,测定不同胶粒大小、胶珠密度、氯化钙浓度及不同接种量对该藻的影响,比较了自由化生长与固定化细胞的生长曲线。小球藻在褐藻酸钙凝胶中仍具有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能力。球径为3.5毫米,氯化钙浓度为3%时,细胞生长快,每50毫升培养液中加入200个胶珠时细胞生长量大。与游离的小球藻相比,固定化小球藻生长慢,但生长周期长。  相似文献   

3.
固定化酶便于运输和贮存,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酶应用技术。介绍了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包括传统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利用不同载体材料的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利用不同载体材料改性后的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型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游离细胞定位于材料的限定空间中,并使其保持生物活性且可反复利用的生物技术。应用在水处理和生物生产领域,它具有生物浓度易控制、耐毒害能力强、菌种流失少、产物易分离、运行设备小型化等特点。载体材料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阐述了固定化技术对载体材料性能的要求。对天然载体、合成高分子载体、人工无机载体、复合载体等不同载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各类材料各有其优点及其适用性。着重介绍了复合载体,认为复合载体应用范围更广泛。  相似文献   

5.
酶的固定化在化学、生物医学以及生物感应器等领域应用较广。固定化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体结构。丝素作为固定化酶载体材料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以不同的丝素形态作为固定化酶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非纳米丝素固定化酶和纳米丝素固定化酶(丝素纳米颗粒和丝素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聚乙烯醇(PVA)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生活污水脱氮的条件和效果,试验以PVA为包埋材料,以含2%CaCl2的饱和硼酸为交联剂,采用包埋和交联联用的固定化微生物方法制成固定化生物膜(PVA生物膜)并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中的NH3-N,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温度、pH值、进水浓度等因素对生活污水脱氮效果的影响,在优选条件下连续运行1个月,考察其对有机负荷冲击的抵抗能力。结果表明:随着HRT的延长,NH3-N去除率呈增大趋势,出水NH3-N质量浓度仍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温度约为27℃时,NH3-N去除率达到最高,污泥固定化后增强了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去除NH3-N的适宜pH值为6~9,固定化后,微生物对pH值的适应范围变宽。PVA是一种比较好的固定化细胞包埋载体,PVA生物膜能较长时间保持降解活性,并且PVA生物膜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7.
武光宇  杨萌  杨明月  鲁琳 《中国乳业》2021,(11):118-123
固定化的微生物系统可用于多种用途。然而,对固定化细胞生理特性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应用研究,阻碍了固定化微生物的实际应用。为研制具有扩大培养和固定化两种功能的载体材料,以微生物的数量作为检测指标,考察了复合载体的种类、配比、温度等单因素对载体吸菌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细菌ZX5及ZH9的储存温度均在40 ℃时为最佳,但ZX5的最适复合载体为C,而ZH9的最适复合载体为B,复合载体C的麦麸、锯末量均高于复合载体B,而硅藻土含量却远小于复合载体B,麦麸、锯末的透气性及养分含量要远高于硅藻土,由此可见,ZX5对氧气及养分的需求要高于ZH9;而真菌ZZ9的最适储存温度为30 ℃,最佳复合载体为A,其麦麸的含量占到50.0%,说明ZZ9对于养分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对头孢菌素合成酶无载体固定化工艺进行研究。本实验对头孢菌素合成酶交联聚集体制备的固定化温度、固定化时间、固定化PH进行考察。最佳制备条件为固定化温度为5摄氏度、固定化时间90分钟、固定化PH为7.头孢菌素合成酶转化试验转化收率为73.2%。  相似文献   

9.
大气恶臭污染物处理中固定化微生物方法的应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清理与降解效果。本文从阐述固定化微生物方法的应用背景与优越性入手,对于大气恶臭污染物处理中固定化微生物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家蚕丝素固定化糖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祥瑞  徐俊良 《蚕业科学》1999,25(2):113-119
茧丝经高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处理或用稀碱溶液处理后,制成了粉末状丝素和碱化丝素,并以此为载体,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了糖化酶。经对固定化酶性质和动力学参数等的研究表明:丝素能较好地固定糖化酶;每克干粉末状丝素固定化酶的活力约为1822 U, 固定化酶的最适p H 值比游离酶增加了10 到125 个单位,最适温度比游离酶降低了5 ~10 ℃;固定化酶具有较长的操作半衰期(14 ~18d) ;通过米氏常数的测定,粉末状丝素固定化酶的 Km 1 = 2 .53 ×10 -5 , 碱化丝素固定化酶的 Km 2 =315 ×10 - 5 。实验还发现: 在制备 固定化糖化 酶时, 酶的最适 浓度为 8 m L/ L,戊 二醛的 最适浓 度为03 % 。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固定化生姜蛋白酶,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生姜蛋白酶的最佳条件是海藻酸钠浓度为2%,CaCl2的浓度为2%,戊二醛的浓度为3%,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酶活力为53.48 U/g。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是60℃,最适pH值为6.0,与游离酶相比没有发生改变,但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对温度和酸碱适应范围更加宽泛。  相似文献   

12.
共固定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共固定化技术的优点及共固定化的形式、方法和常用载体材料,并对其应用现状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3.
Al_2O_3-脱乙酰几丁质作为酶固定化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邰宁文  吉鑫松 《蚕业科学》1997,23(3):158-162
Al2O3作核心的脱乙酰几丁质颗粒可用作酶固定化的载体。观察了脱乙酰几丁质的浓度、脱乙酰度和分子量对酶的固定化的影响。发现以浓度为2.0%、脱乙酰度为85.0%、分子量为1.34×106d的脱乙酰几丁质制得的载体用于固定化酶效果最好。所得固定化GOD具有较高的固定化酶活力、热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母细胞表达体系具备较为完善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分泌的机制.以酵母为基础的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真核蛋白展示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蛋白质识别、蛋白质的固定化和定向进化研究,成为了蛋白质工程研究的重要工具.根据与酵母细胞壁的外源目的蛋白融合部位的不同,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主要分为凝集素系统和絮凝素系统2大系统.将该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用壳聚糖作为载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来固定化木霉A10产纤维素酶.试验发现交联剂的最佳交联浓度为5%.通过L9 (34)正交试验,结果显示用该方案来固定化木霉A10号产纤维素酶是可行的,并且固定化效率最高为69.12%,最佳条件为固定化pH值为8、物料比为1:0.03、处理时间为12h.固定化后,酶对热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传统养殖污水的处理方法主要以悬浮态活性污泥法为主,随着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逐步改进了活性污泥法中水力停留时间长、抗冲击负荷差等弊端,但出水氮、磷和重金属的含量依然过高。随着新型菌、藻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功能藻类的加入解决了此类问题。本文就菌藻固定化技术进行综述,着重介绍最新的菌藻固定化技术及其特点、配伍反应器种类及其在养殖污水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以期为菌藻固定化技术在养殖污水治理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酶的固定化领域市场广阔,单一的固定化酶市场都在亿元规模以上。目前针对酶的固定化在专利技术布局及市场布局的研究较少。因此,对国内外专利申请的酶固定化技术进行分析,对该领域的专利技术现状作归纳和总结,并对我国酶固定化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方法:采用甲壳糖和0.25%戊二醛固定脂肪酶,并测定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pH在6.5~7.0之间时,固定化脂肪酶活性最高;在40℃时,游离脂肪酶和固定化脂肪酶均表现最高活力,但是固定化脂肪酶活力在30~50℃之间差异不显著,而游离脂肪酶活力在30~50℃之间差异显著。固定化脂肪酶在0.9%NaCl溶液中逐步释放的,前5次回收重复使用固定化脂肪酶,其活力基本变化不大(p>0.05),结论:甲壳糖和0.25%戊二醛交联作为载体固定脂肪酶最高活性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均比游离脂肪酶的范围大。  相似文献   

19.
用壳聚糖作为载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来固定化木霉A10产纤维素酶。试验发现交联剂的最佳交联浓度为5%。通过L9(34)正交试验,结果显示用该方案来固定化木霉A10号产纤维素酶是可行的,并且固定化效率最高为69.12%,最佳条件为固定化pH值为8、物料比为1∶0.03、处理时间为12 h。固定化后,酶对热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固定化酶的最适pH比原酶要低,往酸性方向移,且在弱酸性范围内受pH的影响较小;表观米氏常数减小。半衰期为35 d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丝素蛋白膜作为葡萄糖氧化酶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新颜  吉鑫松 《蚕业科学》1997,23(3):152-157
采用戊二醛共价交联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在丝素膜上,探讨了酶的固定化方法,研究了固定化酶膜的动力学性质,并与包埋法制备的酶膜进行了比较。共价法可获得高活力的酶膜(534u/cm2),固定化过程中使用甲醇或戊二醛处理对酶活力有轻微影响。固定化GOD最适pH值向中性偏移(pH7.0),最适温度为50℃,热稳定性提高,表观米氏常数比溶液酶降低,酶膜的贮存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