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同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宜农荒地区的旱灾发生程度和旱灾抗御潜力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出了宜农荒地的旱灾风险等级.主要结论为中国宜农荒地的面积大,但地区分布极不均衡,旱灾风险为巾等偏高;中北、东北、西南、青藏和新疆的宜农荒地的面积较大,是我国未来宜农荒地开发的重点区域.指出在宜农荒地资源...  相似文献   

2.
新疆北部开发区域宜农荒地开发与粮食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北部开发区域宜农荒地面积较大,达到83.96万ha,但质量较差的三等宜农荒地面积占69.3%,根据区域宜农荒地的特点,其开发战略为:近期抓好伊犁地区开发;当前开发重点是绿洲外围,在伊犁地区应重点防止土壤侵蚀,而阿勒泰地区应加强薄层土改造和防止盐渍化;目前土地开发应保证质量为前提。对于粮食基地建设其发展战略包括几个方面;(1)资金筹措采用多渠道;(2)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3)提高农业机械化程  相似文献   

3.
2000年对尉犁县生态园区进行了测图、土壤和生物资源调查,同时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主要类型有:盐土、盐化和碱化林灌草甸土、风沙土、草甸土等;土壤特性为:盐分含量大,特别是碱性强;土地资源评价:农耕地为一、二、三等宜农地,其余为二等宜农、宜林、宜牧地,限制因素为土壤盐、碱含量和质地;土地资源条件为:地下水位高、风沙大、部分土地受洪水淹没、农业灌溉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等;该区基本代表了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地区的土壤气候特性。土地开发利用原则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低产农田改良为辅,方案为:将受盐、碱限制的部分二等地和全部三等土地,进行退耕还林(草),共划分出6个区:生态胡杨林保护区、高效农业利用区、退耕还林防洪区、退耕还草改土区、旅游开发区、湿地保护区。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区水土应用现状及可持续开发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河西走廊区不同亚区在现状灌溉水平下均存在水资源不足矛盾 ,单位耕地耗水过多是造成水土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通过发展节水农业既可为宜农荒地开发提供相应水资源 ,同时有望解决水资源开发不合理造成的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研究表明 ,现状灌水水平下 ,河西走廊区共缺水 2 .61× 1 0 8m3,当节水率提高 5 %时 ,即可解决全区农业缺水问题 ,提高40 %时 ,可完全开发全区宜农荒地 ;不同亚区节水农业潜力不同 ,其中酒泉地区最大、金昌市最小 ;节水农业潜力开发应综合考虑人口、下游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问题 ,其中生态建设尤为重要。发展精致农业、节水农业 ,优化产业结构 ,控制人口数量是促进该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疆区域经济开发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增长极、核心-边缘、点-轴渐进扩散是关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及经济开发的理论,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并各有侧重地揭示了区域经济活动特点、空间组织、结构形态、演化规律和开发方式,不仅建立了区域经济开发与演进的主体理论,而且提出了十分有效的区域经济开发的主导模式。新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国家政策倾斜、发展战略推进和与周边国家、地区发展关系的改善,新疆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整体上呈现出沿边、沿桥、沿线开放和开发的态势;由于显著的地区差异性,新疆的区域经济开发在地域空间上有着明显的圈层和梯度结构,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区域和重要的经济开发带及产业开发区。文中运用量化分析对新疆市县进行了地域划分与评价,并提出了新疆区域经济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辽阔,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青藏高原除外)。在这一广阔的地域,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太阳总辐射量高,达140—160千卡/年·厘米~2;各类草场总面积25亿亩,占全国总草场面积的近60%;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丰富,仅内蒙古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宜农荒地面积达31515万亩,占全国宜农荒地的59.4%;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宜农荒地约占全国宜农荒地面积30%。加之光照热量丰富,又有较为充足的灌溉水源,所以历来为我国主要农垦重点地区之一。远至汉代,在今库尔勒以西及轮台就有屯田,唐代规模更大。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巴里坤及吉木萨尔一带。曾出现“轮台(今阜康)、伊吾(巴里坤)屯田。禾菽弥望”的兴旺景象。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之后,屯田由哈密一隅推及天山南北各地。北路主要在巴里  相似文献   

8.
新疆旅游开发空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空间资源优势评价方法,分析了新疆14个地州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分布差异,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并从旅游消费成本角度对各地州的旅游成本进行核算,按成本高低也分为四个空间等级。在此基础上对14个地州市的旅游开发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15年来新疆耕地开垦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0-2000年、2000-2005的新疆土地利用动态图及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GIS空间分析及遥感影像人工解译,提取新疆近15年的耕地开垦数据,并从现状、发展动态等方面对耕地开垦的时空格局和开发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开垦面积急剧增加,由绿洲向沙地、戈壁地区扩展;耕地开垦主要来源为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对草地的开发由低覆盖度草地转向高、中覆盖度草地;未利用地开垦的年均变化率最大,空间上由阿克苏、天山北麓山前平原、吐鲁番盆地转向全疆全面开发,由开发裸土地和盐碱地为主转向沙地、戈壁、盐碱地为主。耕地开垦在空间上由零星、分散转向连续、集中。除新疆中部和西南部少数区域,新疆大部分地区对林、草地的年均开垦速度有减缓趋势;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对水域的开发速度有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新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遇到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读,客观论证了新疆目前经济发展中选择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必要性;并从循环经济3R原则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造成新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疆应根据自身的问题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建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的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和田地区农田防扩林体系的实际观测资料,论述了绿洲农田防护林系统对改善绿洲小气候,尤其是对减弱大风风速,改善绿洲水份与热量状况,提高绿洲生态与经济效益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防护林对科尔沁沙地耕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防护林对不同地貌类型耕地的影响,选择科尔沁沙地奈曼旗境内坨耕地和甸耕地,对比分析了在有、无防护林情况下坨耕地和甸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有防护林耕地土壤理化性质优于无防护林耕地;② 防护林对坨耕地的影响大于甸耕地,其影响在样点1、样点2和样点3都有显现,且在样点1和样点2较为突出,而防护林对甸耕地的影响只在样点1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农田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首先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农田土壤盐渍化类型和分级;其次结合卫片探讨了农田盐化程度及分布状态;最后,主要围绕降低农田盐化土壤地下水位、改良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和减少蒸发强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措施,主要包括:水利工程改良、农业改良、生物改良、化学改良。  相似文献   

14.
地膜覆盖被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形成大量的微塑料,对农田土壤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宝鸡地区辣椒地、玉米地和猕猴桃地三种典型农田土壤中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农田土壤中微塑料41%~48%为<1mm粒径,其次为1-2mm和2-5mm粒径。其丰度范围为1974~3656个/kg,丰度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小;农田土壤中赋存形态各异的微塑料,如薄膜碎片状、粒状、丝状和孔隙状,其中以薄膜碎片占到70.6%~85.7%,微塑料类型78%为黑色,其次21%为白色,1%为蓝色;微塑料丰度与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Ks)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经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发现微塑料表面吸附了土壤中常见Si、Al、Mg、O等元素之外,还聚集了肥料中的主要成分N、C的氧化物和一些重金属元素Cd、Fe。由此可见,微塑料的赋存不仅降低了土壤水分的入渗能力,而且导致了土壤肥料和重金属物质的局部富集,影响了土壤溶质迁移过程,加剧了土壤污染。研究结果将在揭示微塑料对区域农田土壤面源污染及农田环境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河北南部平原地区农田用水现状,在ArcGIS的支持下,采用定量化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线性代数模型,对河北南部平原各个县近年来的农田用水情况进行估算和时空分析;然后结合河北平原各个县的农田用水实际,讨论灌溉方式和灌溉保证率对农田用水的影响,并在目前作物布局不变的基础上,对不同县的农田节水量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农田用水有增加的趋势,灌溉保证率对农田用水影响较大;建议对农田用水变化大、节水潜力大的地区先建立节水示范基地,然后逐步推广到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土地合理利用与绿洲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合分析柴达木盆地土地利用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就盆地土地合理开发利用与绿洲生态农业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如下见解:(1)立足盆地农业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型绿洲生态农业和市场农业;(2)盆地农业开发近期应以改造中低产田和恢复弃耕地为主,适度开垦宜农荒地为辅;(3)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盆地农牧业持续发展;(4)重视盆地天然草场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和保护,加快人工草场建设,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30年来长武县耕地数量与农业经济发展计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武县近30年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和耕地数量锐减的现实,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方法,对1980-2010年长武县耕地数量与农业经济数据进行计量关系分析,探索二者间的互馈效应.结果显示,农业经济受耕地数量减少的影响效应为正但不显著,近30年的脉冲响应均值仅为0.8,10年尺度上分别为0.4、0.8、1.6.而耕地数量受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为负,并随时间发展该负效应持续增强,10年尺度上均值分别为-0.3、-0.9、-2.8;30年来长武县耕地资源的变化并未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时期内最大贡献率仅为22%.而耕地数量减少主要受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后者对前者的贡献率时期内从最大值88.9%稳定到78%.表明耕地数量减少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上存在过度损失,农业经济的发展是耕地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发展农业经济亟需挖掘社会其它要素的作用,以保证耕地数量的持续稳定,避免不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8.
河套灌区典型农田防护林结构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灌区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对灌区两种杨树两种主林带间距内的防护效益、经济效益、节水效益方面选择若干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分两个时段对四种农田防护林模式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结果为主林带200m间距内综合效益优于100m间距内;小美旱杨防护林网优于新疆杨防护林网。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户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而农户对土地的流转意愿直接影响流转行为。通过对新疆和田地区7县1市43个乡镇的实地调研和524份农户调查问卷,建立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传统绿洲农业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对土地流转和土地政策的了解程度、家庭人口、户主汉语水平、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以及是否愿意在城里购房等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非常显著的因素;影响和田地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与我国中东部地区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地域差异。根据主要影响因素,从劳动力转移、土地政策实施力度、农民文化素质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西南干热河谷旱季休闲农田面积扩大的实际,选择旱季初和旱季末2个时段,研究24 h休闲农田温度与农田蒸发量的变化规律及协同关系。结果表明:休闲农田温度曲线和蒸发量累计曲线大致呈现波形函数曲线变化,随着土壤深度和农田覆盖物的增加,曲线依次向后推移,波幅也逐渐变小,表明农田覆盖物对土壤起到一定的稳温和保水作用,可明显降低农田土壤水分散失;休闲农田温度与农田蒸发量的协同函数均呈现正向协同关系,且协同系数普遍较大,随着土壤深度和地表覆盖物逐渐增加,协同关系逐渐减弱,而干旱却有利于协同关系加强,说明在气候干燥区,农田温度升高,农田蒸发量增大,温度与蒸发量的协同关系增强,农田温度仍然是农田蒸发的主要推动因素。故西南干热河谷地区要开发利用季节性休闲农田,就必须做好旱季农田土壤水分的保蓄,增加地表覆盖物,减少农田水分的无效蒸发,为休闲农田的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水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