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示范的做法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稻田耕沤治螟、选用抗病品种、灯光诱杀害虫,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水稻病虫为害,提高了产量和品质.示范区病虫防治效果提高了5~10个百分点,水稻产量增加9.33%,每667m2减少农药投入23.90元,减少用工费16元,合计每667m2增收187.32元.稻田天敌比非示范区增加50%.  相似文献   

2.
江西水稻农药减量技术集成优化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江西省水稻播种、水稻病虫害防控及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技术的概况。优先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优化新型药剂替代老药剂、高效植保药械替代传统施药机械、应用助剂等水稻农药减量技术,以统防统治方式,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效率和效益,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引领、加强宣传和创新融合等措施积极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本省农药使用量连年减少,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率、农药利用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3.
水稻生产农药使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波市6个水稻主产区的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明确了宁波市水稻生产中所用农药的种类、剂型及普遍使用的农药。调查结果显示,宁波市水稻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共63种,且以除草剂和杀虫剂为主,生物农药使用率低,使用的剂型仍以乳油等传统剂型为主。普遍使用的农药15种,其中除草剂4种、杀虫剂8种、杀菌剂3种。  相似文献   

4.
许红 《湖北植保》2001,(3):5-7,9
水稻螟虫主要指三化螟和二化螟 ,是湖北水稻生产中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的重要害虫。常年发生 1 56 7.53 khm2 ,占水稻播种面积的 6 1 .87% ,防治后仍损失万 t。其中 ,中稻每 6 6 7m2 病虫防治农药费用约 1 5元 ,防治螟虫需喷药 4次 ,农药费用 1 0元左右。尤其是 3、 4代三化螟分别为害中、晚稻 ,造成白穗 ,防治时选择高毒高残留农药 ,势必形成稻谷农药残留。在中国即将步入 WTO的前夕 ,稻谷品质和成本是中外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竞争的关键 ,如何提高稻谷品质、减轻螟虫发生为害、减少使用农药防治螟虫的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和农药残留将是…  相似文献   

5.
结果表明:5%锐劲特悬浮剂对水稻三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60ml/667m2、50ml/667m2、40ml/667m23个剂量防效分别达到88.70%,81.16%和76.96%,明显高于目前常用农药18%杀虫双水剂250ml/667m2;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防治白穗用药应掌握在水稻破口抽穗期  相似文献   

6.
水稻用农药中未经登记农药成分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41批在我省销售的水稻用药的普查,发现近50%左右的农药中检出有未经登记的隐性农药成分。通过按省份分布情况及所检出隐性农药的成分的检测分析,安徽、广西、江西、山东、江苏在我省销售的水稻用药检出率最高,主要检出成分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氟虫腈、辛硫磷等,以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主,占检出农药的70%以上。农药管理部门应从严肃加强监查和管理、保护水生生态环境、确保合理用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水稻用药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湖北植保》2010,(4):27-27
为确保水稻生产安全,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防治水平,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瑞士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联手,开展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减量用药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我国10个省水稻主产区筛选和示范推广防治水稻病虫草害的新农药品种,28个县50个试验区2年示范表明,试验区采用组合的减量用药技术比常规区每季水稻用药减少1~3次,每季用药量减少79.85%,水稻667m2产量增产11.68%。  相似文献   

8.
根据第七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建议,2004年2月24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组织有关农药科研、生产、应用和管理等单位共75名代表,在南京召开了菊酯类农药在水稻上应用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就菊酯类农药在水稻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尽管菊酯类农药在水稻上应用可能存在影响水生生物、带来水稻飞虱再猖獗与抗性风险等问题,但考虑到取代高毒农药的迫切性,并且国外已有某些菊酯类农药在稻田应用的实际情况,建议选择部分菊酯类农药开展限制性试验研究,为评价菊酯类农药在稻田应用的可行性提供科…  相似文献   

9.
2011—2013年在金山区进行了稻鸭共作对水稻病虫草害发生、土壤调节作用、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水稻种植,鸭稻共作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大幅度减少,农药、化肥成本减少80%以上,平均增加经济效益2 000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农药对稻飞虱防治效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用药成本.结果表明,25%吡蚜酮SC24ml/667m2防治早稻稻飞虱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用药10%吡虫啉WP25g/667m2,于稻飞虱若虫孵化高峰期施药,可提高防效25.22%,667m2减少用工20元,增加产量50.48kg,减少用药成本11元,667m2增加总效益131.96元.并且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稻害虫防治安全使用农药专家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电脑技术,将水稻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农药理化性质、稻田生态学特性和虫害防治经济指标等有关知识和数据经提炼形成电脑可处理的规则、知识和数据库,编制专家系统。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来指导农药使用者安全使用农药防治水稻虫害。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用丽春红为示踪剂研究了毒死蜱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随着水稻叶片的倾角变小,毒死蜱的沉积量相应地减少.用体积中径(VMD)为149.5 μm的雾滴处理,在设定叶片倾角为90°、60°、30°时,毒死蜱沉积量分别是直立叶片上沉积量的10.2、5.8、2.9倍.随着叶片倾角变小,雾滴VMD对沉积的影响增大,在90°、60°、30°、0°四个叶片倾角,用VMD149.5 μm雾滴处理的沉积量分别是用VMD 233.7 μm雾滴处理沉积量的1.5、2.1、3.3、5.5倍.在施药液量170~1.36×103L/hm2范围内,毒死蜱沉积量随施药液量的增加而减少.用浓度为800mg/L毒死蜱药液在水稻叶片上测定的最大稳定持留量约为4.66μg/cm2.结果表明,采用小雾滴与低容量喷雾,可显著提高毒死蜱在水稻叶片的沉积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贵州稻田病虫草害发生、危害和控制现状,实施稻蛙复合种养等稻田生态工程所取得的成效。系统分析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在水稻病虫草害控制中的贡献,以及稻蛙复合种养在贵州农药减施中的优势和劣势。实践证明,稻蛙复合种养是贵州水稻病虫草害控制中农药减施和稻田提质、增产的有效措施。探讨了农药减量化策略中,稻蛙复合种养在水稻病虫草害控制、农药减施和稻田提质、增产中的作用,以及水稻生产中农药减施增效的路径,提出了促进稻蛙复合种养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重庆稻区地形地貌多样,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渝东南、渝南稻区的秀山、涪陵、南川等区县分别处于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等"两迁害虫"迁入重庆稻区的"武陵山通道"和"大娄山通道",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危害较重.重庆稻区其他区县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为害较轻.本研究选择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差异较大的秀山、南川、涪陵、江津、开州、万州6个区县作为水稻病虫害农药减量增效试验示范基地,根据稻区水稻病虫害田间监测,推行"种植抗性品种、带药移栽、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农药减量助剂、统防统治"的农药减量技术模式.2019年在减少用药8%~53.08%的条件下,农药减量病虫害防控效果均不低于常规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主要病虫害防控均在90%以上,每667 m~2增收5.78~158.18元,水稻病虫害农药减量增效效果显著,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常年水稻播种面积320万亩左右,常年病虫发生面积600~800万亩次,大发生年份达1500万亩以上,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纹枯病、稻瘟病;某些年份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粘虫、细菌性基腐病等亦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成为获得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为了尽量减少农药用量,有效控制病虫危害,我市于1987年起研究试行病虫害总体测报技术,指导科学用药,提高病虫防治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常规施药机具喷施微生物农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微生物农药含有大量菌丝、菌核生物的特点,通过试验与测定,研究常规施药机具作业时产生的工作压力、流体速度、流道结构等参数变化对微生物农药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工作压力、液体流速的增加,活菌吸附定殖数逐渐增多;气体流速在35 m/s时,活菌的吸附定殖效果最好;水稻病害防治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试验表明,吡蚜酮25%悬浮剂等5种参试高毒替代农药对水稻均安全,对环境生态无异常破坏作用,药后7d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达61.90%~88.37%。吡蚜酮25%悬浮剂等5种参试农药都可作为高毒农药替代防治水稻褐飞虱上的品种,但以吡蚜酮25%悬浮剂、毒死蜱480克/升乳油、乙虫腈100克/升悬浮剂首选。  相似文献   

18.
茎叶喷雾是当前化学农药最常用的施药方式,但是存在着农药蒸发飘移、弹跳碎裂、因过度铺展而脱靶流失等缺陷,导致农药利用率低。通过研究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及传导性能,选择合适的农药研发根部施药的剂型与技术,能够降低环境因素对农药有效成分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农药的缓慢释放与剂量调控维持更长时间的药效,从而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本研究以室内营养土和营养液两种模式培育的水稻为模式作物,研究了三环唑、噻呋酰胺、己唑醇、氟环唑和嘧菌酯5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在水稻苗期植株中的吸收与传导行为。结果表明,这5种杀菌剂均可以被水稻幼苗根系吸收并向上传导,但效率存在差异。在营养土和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水稻幼苗根部的三环唑含量在4 h~2 d内明显高于茎叶部,施药5 d后三环唑在水稻中的转运因子值均大于1,说明三环唑具有良好的向上传输性能,而其他农药向上传输的能力较差。相比其他4种农药,三环唑更适合加工成根部施用的剂型,更易于通过水稻根部吸收后向上传输与分布,以有效防控茎叶部病害。该结果可为根部施用的药剂研发提供思路,为农药根部施药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18年和2019年两年对桐乡市农药使用量情况的抽样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市农药使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水稻上散户平均农药使用量较三类主体及规模以上种植户大。不同类型农药中除草剂使用量最大。井冈霉素依然是水稻病害防治中投入最多的杀菌剂。在水稻和经济作物上依靠科学用药来减少农药使用量的空间还很大。在化学农药还是防治病虫害最主要方式的条件下,如何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来降低农药使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强调病虫害的抗性问题和药剂的交替使用,加强部门合作,从补贴,农业保险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控,鼓励稻虾共生,稻鸭共生等复合种养,继续做好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荐工作,注重关键技术的集成和创新,推广更多先进适用的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真正达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水稻病害集成管理技术是根据水稻生长中后期多数真菌性病害的发生规律、农药产品特点、水稻生育特性把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综合防治进行整合,一次施药解决水稻多种病害,达到了高效、省工、省本、增产的综合效益.病害集成管理能有效维护稻田生态系统,控制农药施用量,减少打药次数,有效保障稻米生产安全,目前这种用药方式已得到老百姓的接受和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