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作为农村节能的重要工具,户用沼气池被广泛应用,对其碳减排效果的量化评估,有助于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的落实。对此,文中借鉴生命周期方法的研究思路,结合EIO模型和能源替代等方法,对我国户用沼气池在建设和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单个户用沼气池在建设阶段将产生0.645吨的碳排放,但是结合使用阶段的碳减排效应,其寿命内将净产生34.77吨碳减排当量,平均每年实现3.48吨碳减排当量,其中能源替代效应是主要减排原因。从全国层面来看,户用沼气池每年将产生1.32亿吨的碳减排当量,约占农村生活用能碳排放总量的15%,减排效果颇为显著。因此,推广和应用户用沼气池依然是有效的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碳排放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的生存、经济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我国2020年减排目标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能源生产...  相似文献   

3.
在IPCC和中国《省级温室气体编制指南》的基础上,计算了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和青海五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00-2012西北五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且CO2的排放量最多,其次是CH4和N2O,能源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最主要的,而煤炭的消费又是能源消费中最核心的;万元GDP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能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人均温室气体、单位面积温室气体均快速增长,2012年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是宁夏,其次是青海,新疆、陕西和甘肃;单位面积温室气体也是宁夏最高,其次为陕西、甘肃、新疆和青海,均高于应对全球气候目标的人均、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量。因此,西北五省将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任务。  相似文献   

4.
覆膜是干旱区农田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探究不同作物体系下,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对覆膜的响应,对于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小区试验,对玉米和棉花小区内的覆膜与未覆膜土壤(MM、MN、CM、CN)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原位观测.结果 表明:(1)覆膜显著增加了土壤温度与含水量(P<0.05)....  相似文献   

5.
参考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核证减排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克拉玛依造林减排项目温室气体(GHG)减排量。在林内设置2个固定样地,48个随机样地;在林缘外荒漠环境下设置1个固定样方,4个随机样方,分别计算人工林碳储量、荒漠碳储量、人工林内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泄露,从而计算该项目的 GHG净减排量。结果表明:2001—2009年,克拉玛依造林减排项目GHG减排量为432 751.59 t CO2,年均GHG减排量为54 093.95 t CO2。减排效果显著,表明在干旱区实施造林减排项目是可行的,该研究可为干旱区造林减排项目开发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造林碳汇项目工作的开展,对造林碳汇项目综合效益的评估显得愈加重要。采用综合指标体系法,立足于干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根据造林碳汇项目本身具有的特点和功能,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3方面选取代表性指标,建立了干旱区造林碳汇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这个评估系统不同于其他评价系统的是引入了温室气体排放指标,讨论了温室气体排放指标与传统固碳指标的差异,并给出了各个指标的计算方法。为干旱区造林碳汇项目开发和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阿克苏地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为例,采用经批准的方法学ACM0010对项目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项目流程、基准线和效益,得出了粪污处理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减排基准线和温室气体的计算公式和结果,可为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CROPWAT模型和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西北地区2005—2020年小麦生产的投入、环境风险和水分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氮、磷、钾平均肥料投入量分别为238、142、62.5 kg·hm-2;农药、柴油、种子、人工的投入量分别为4.35 kg·hm-2、1.26 L·hm-2、305 kg·hm-2、771 h·hm-2。西北地区平均小麦产量3.68 t·hm-2,排放温室气体3 589 CO2-eqkg·hm-2,土壤酸化潜值87.0 SO2-eqkg·hm-2,消耗能量3.3×108 J·hm-2。肥料投入对温室气体排放和能量消耗的贡献最大,分别达到86.5%和77.8%;农作阶段在土壤酸化潜值中贡献率最高,占比达90%以上。西北地区小麦生产平均需水量为331 mm,平均灌溉需水量为227 m...  相似文献   

9.
采用环境政策评估的一般模式,对大气固定源排放控制政策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实现情况并不乐观,工业固定源污染物减排效果不佳,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原因是:政策目标缺乏受体指标和管理水平等量化指标;年均值目标的确定缺乏管理意义;总量减排目标的确定缺乏科学论证;尚未明确固定源连续稳定达标排放的行动目标。大气环境管理体制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大气污染外部性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现行大气固定源排放控制政策缺乏系统性设计,相关政策协调性差,虽然明确了排污许可证核心地位,但法律效力仍然不足,排放标准制定以及监测、记录、报告缺乏规范。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夜市美食中,鸡排是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对鸡排碳足迹的考察在于让居民了解食物的选择与采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文中基于生命周期评估法,盘查鸡排从食材生产、运输、制作、废弃等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研究结果发现:一份鸡排平均重量为225g,其产生的碳排放量约为0.6582kgCO2eq.从生命周期观点来看,鸡...  相似文献   

11.
覆膜方式对旱作夏玉米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北半湿润易旱区雨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覆膜方式对夏玉米土壤水分、温度、生长、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平作无覆盖为对照(CK),设置4种覆膜方式:垄沟种植垄覆白膜(T1)、垄沟种植垄覆黑膜(T2)、连垄沟播白膜全覆盖(T3)和连垄沟播黑膜全覆盖(T4)。结果表明:与平作无覆盖相比,地膜覆盖显著增加了表层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促进了夏玉米生长;T1、T2、T3、T4处理产量比CK分别增加了19.32%、8.88%、25.59%、29.61%,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25.95%、14.71%、41.22%、44.20%;各处理N2O和CO2排放趋势一致,N2O排放峰值出现在苗期,T1、T2、T3和T4处理N2O各生育期排放总量分别比CK高178.26%、134.78%、334.78%、256.52%,T3与T4处理CO2各生育期排放总量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且各处理都显著高于CK;CH4排放无明显趋势,T1、T2、T3、T4处理都增加了CH4吸收总量;T1、T2、T3、T4处理温室气体增温潜势(GWP)均显著高于CK,T3与T4处理GWP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高于T2处理;T1、T2、T3、T4处理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比CK高151.93%、124.65%、246.53%、186.90%,T3处理GHGI显著高于T4处理。综合考虑产量与温室气体排放,连垄沟播黑膜全覆盖为该地区旱作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适宜的覆膜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基本需求,粮食从生产、加工、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处理等各阶段的能源消耗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开始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文中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利用实地调研数据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计算我国稻米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结果显示:每千克普通稻米的碳排放为1.1492kg,农业生产阶段为稻米碳排放的主要阶段,占据碳排放总量的47.46%,其次为使用阶段占27.91%、加工阶段和运输阶段各占18.28%和6.10%,废弃处理阶段最少不足0.26%;每千克有机稻米的碳排放为1.4042kg,同样是农业生产阶段为碳排放消耗的主要阶段,占据碳排放总量的49.52%,其次为使用阶段占22.84%、加工阶段和运输阶段各占14.96%和12.11%,最后为废弃处理阶段仅占0.57%。研究认为,每千克有机米的碳排放量显著高于普通米的碳排放量,这与有机米的产量较低有关。文中建议通过对稻米原料阶段的生长技术进行改善、大力推行农产品地产地消等方式降低稻米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3.
文中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利用金寨县高山有机米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并计算我国有机米在农业生产、加工处理、运输、餐饮消费以及废弃处理等环节的碳足迹。结果显示,每千克高山有机米的碳足迹为1.44kg,农业生产阶段为碳足迹消耗的主要阶段,占据碳足迹排放总量的45%。其次为餐饮消费阶段占22%、加工阶段和运输阶段各占15%、最后为废弃处理阶段仅占3%。同时,通过与国内其他稻米碳排放的比较,发现每千克有机米的碳排放量显著高于非有机米的碳排放量,这与有机米的产量较低有关。文中认为在发展有机米产业时,应在提升有机米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推广产地直销策略,以降低农业成本并逐步向低碳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清洁发展机制(CDM)对中国农村沼气工程经济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中国农村户用沼气池的不同适用对象分类对其运行成本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不同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以及在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出售这些减排权(CERs)可以带来的额外经济效益,对改善沼气工程直接经济效益的措施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沼气工程直接经济效益不高,在清洁发展机制(CDM)下通过出售减排权(CERs),经济性可得到改善。沼气项目对于燃煤的农户将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投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碳排放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文献在探讨我国农业碳排放时大多忽略区域之间的空间效应,从而导致研究结论缺乏说服力.文中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采用1993-2010年省际农业碳排放数据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如下:我国各省农业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表现在农业碳排放存在空间集聚性、空间正相关性、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农业经济增长导致农业碳排放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民文化素质则具有减排效应,而且这三个影响因素对邻近地区农业碳排放的作用大于本地区.  相似文献   

16.
温室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特色药剂殷耀兵高会东(河北省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57150)温室和塑料大棚给冬季蔬菜生产提供了适宜的空间,但和夏季露地蔬菜生产的环境条件相比,它具有温度低、温差大、湿度大、空间密闭、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放等特点。因此,病虫害发...  相似文献   

17.
拾零     
《干旱区研究》2008,25(1):113-113
一、《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上通过,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它规定从2008-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却以该议定书给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为由,在2001年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简称《方案》),于今年6月4日在北京正式发布。《方案》共分5部分:①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②气候变化对中…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浅层地温能潜力评价及其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经济、清洁的新型能源,我国可供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资源潜力巨大。文中提出了浅层地温潜力的评价方法,并结合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情况,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84个地级市)进行了浅层地温资源潜力评价,其总量为7.0×1011kWh/a,在此基础上,依据能量均衡原理,对可利用的潜在浅层地温能进行了可装备空调面积计算,其总量为1.7×104km2/a,则可供1.3亿人取暖,4.3亿人制冷,每年节约2.3亿吨标准煤,减少6.1亿tCO2、198万tSO2以及173万tNxOy温室气体排放,对于节约供暖(或制冷)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黑土稻田为研究对象,研究CH4控排的最优水肥配施方案,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并运用4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分析了控制灌溉条件下氮肥、磷肥、钾肥和灌水量对温室气体CH4生长季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增加可明显降低CH4生长季排放量,钾肥和磷肥作用不明显,灌水量在高水平时会促进CH4生长季的排放.结合产量,筛选出稻田甲烷减排20%~40%的综合水肥优化施配方案为:施氮量114.72kg/hm2,施钾量50.25kg/hm2,施磷量37.51 kg/hm2,分蘖末期土壤相对含水率为80%.  相似文献   

20.
文中通过大田实验设计马铃薯生育期无覆膜(N)、生育期全覆膜(NPM)及花期揭膜(NPMH)三种方式探究不同的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田土壤温湿度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期全覆膜与花期揭膜处理明显增加播种至开花期土壤5~25cm温度以及播种至苗期土壤5~25cm含水量;马铃薯生育期内,在无覆膜基础上生育期全覆膜与花期揭膜处理分别减少了43.6%(P<0.01)和51.6%(P<0.01)的N2O排放量,对应马铃薯产量分别增加31.2%和39.0%。花期揭膜处理在增产和减排等方面优于生育期全覆膜,是一种能够在半干旱地区推广的覆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