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中国创新,是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要求的积极探索,是凝练民族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基于线性文化空间视角,以黄河流域沿线九省为研究区域,推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内涵,运用熵值法、相对优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文化资源禀赋和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量二者耦合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截止2020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沿线九省文化资源禀赋综合评价值均值为0.44,整体水平偏低且空间差异显著;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数处于0.1-0.5之间,呈高低交替、错落分布的空间态势。2)文化资源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居于0.82-0.33之间,总体处于中低水平,由东向西表现为良好协调逐渐向轻度失调变化。3)旅游相对优先度测试表明旅游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的优先程度呈不平衡关系,旅游滞后型省份未能充分将文化资源禀赋转化为旅游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刘妍 《植物检疫》2021,(2):I0006-I0006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基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国情,其贯彻落实是推动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美丽乡村与美丽中国建设、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关键举措、有效途径与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植物医生》2006,19(2):12-12
2006年2月27日,全国农药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05年及“十五”期间农药管理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明确“十一五”期间工作目标和任务,部署了2006年农药管理工作。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在会上提出,“十一五”期间,要站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创新农药管理工作的思路、方法、制度和手段,构建农药管理的“6大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游憩涉入、地方依恋与旅游者保护行为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重点。基于地方依恋理论,文中以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北京段)中的什刹海和森林公园两个景区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析游憩涉入、地方依恋与旅游者保护行为三者的关系,并对比分析两个景区的地方依恋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游憩涉入对地方依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地方依赖作为中介变量正向影响游憩涉入与地方认同的关系。2)游憩涉入对旅游者保护行为中的环境责任行为和遗产保护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地方认同作为中介变量正向影响游憩涉入对旅游者保护行为关系。3)地方依恋中地方认同对旅游者保护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地方依赖对旅游者保护行为的影响不显著。4)大运河森林公园旅游者的功能性地方依恋水平、情感性地方依恋水平均高于什刹海景区。  相似文献   

5.
以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源,通过检索,结合常规统计方法分析,将中国绿洲研究发展进程分为4个阶段:早期阶段,发展、建设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及拐点阶段。1995年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绿洲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会议,总结了绿洲多年发展建设的经验与成果,丰富了绿洲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发展、壮大了绿洲学研究,大大推进了绿洲的各项事业。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向西开放"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开辟了"亚洲中部干旱区绿洲"、"绿洲现代化"等研究内容,拓展了"绿洲学科领域",从内涵与外延方面提升了绿洲研究素质,促进了研究工作再度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与环境建设,推进绿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然关联性研究是系统阐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理论突破口。基于本土案例的思考,以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案例地,聚焦青少年研学群体,借助Q方法,旨在回答该群体“通过什么”以及“如何”发展其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青少年研学群体自然关联性包括四个基本维度,即基于自然的自我意识、面对自然的主体情感、融入自然的积极体验以及针对自然的整体认知。研究总结提出了自然关联性的结构框架,用以呈现与解释青少年研学群体自然关联性的形成过程。上述结论充实并完善了自然关联性的概念体系,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本土文化视域下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延伸与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7.
研究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对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文献比较、实地调查、专家访谈获取的资料为依据,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分析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对接的契合点,探讨中国葡萄酒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延伸型、重组型、渗透型这三种融合模式适合于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在集群化运行机制下打造特色产品,推进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可促进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如何合理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城市建设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现实且重要的问题。文中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综合指数法、InVEST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栅格尺度对西安市2000-2020年建设用地扩张特点与生境质量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其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1)2000-2020年,西安市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张综合指数先持续增强后减弱,扩张形态偏离圆形,扩张模式以蔓延式为主,有向“东北-西南”方向扩张的趋势。2)西安市整体生境质量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在空间上有“北部低、南部高”的特点,且生境质量在等级上有分别向两极转化的趋势。3)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生境质量耦合协调度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N”型变化趋势,但多年均值为0.269,为中度失调状态。根据研究结果,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生境质量之间的耦合协调还处于相互拮抗期,未来在制定规划策略时,应将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两头抓,加快实现区域动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渡口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特色鲜明、真实完整的流域文化符号。扎根理论被誉为质性研究中最科学的方法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理论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性与解决性特征。文中利用扎根理论,依托实地调研访谈,结合新闻政策文本、网络点评内容、现有文献资料,获取开放式语句文本资料,分析讨论山西沿黄渡口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研究发现,山西沿黄渡口文化遗呈“线性分布”,具有“文化线路特征”,且“遗产丰富”、“内涵多元”,呈现出多重遗产价值,可以通过构建渡口文化线路实现整体跨区域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具体实现还需要政府举措的保障与社会各阶层的参与。文中提出了渡口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构建了渡口文化遗产线路,可为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8年以来, 我国在主要农作物真菌、卵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病害的病原菌致病机制解析、寄主植物抗病机理研究、主要农作物病害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 同时推进了抗病品种、纳米农药、免疫调节和生态调控等病害防控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根据国内外农作物病害综合防治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 我国需进一步重视农作物病害交叉学科前沿和新兴技术领域, 聚焦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主责主业, 强化农作物病害防控理论创新、技术创新, 创制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 创新集成区域绿色防控和跨区协同治理技术体系, 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植保力量。  相似文献   

11.
农户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文中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框架构建农户节约集约用水行为信息干预模型,运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4省区调查数据,探讨信息干预对农户节约集约用水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用水政策、水资源紧缺、水效标识、用水反馈等信息均对农户节约集约用水动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用水政策信息、用水反馈信息对于节约集约用水技能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用水反馈信息对节约集约用水的习惯型行为产生直接干预作用。2)节约集约用水动机对节约集约用水行为和节约集约用水技能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水资源短缺信息对节约集约用水行为干预路径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3)节约集约用水技能对节约集约用水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用水反馈信息、节约集约用水动机对投资型行为影响关系中分别起到完全中介和部分中介的作用。文中研究可为探索农户节约集约用水行为的干预路径和具体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纪念活动,回顾他为我国植物保护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以此铭记初心,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弘扬新时代农科文化。 郭予元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农业昆虫学家、植物保护学家。他始终扎根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立足生产实际,严谨治学、潜心研究,坚守在农业战线60年,攻克一道又一道科技难题。他引领性创建了适用于植保科学试验的一套统计分析方法,为我国植保数理统计学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创新性改变了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施药策略并集成综合防控技术。他系统性揭示了棉铃虫迁飞扩散机制及其与寄主植物-天敌的互作关系,促进了我国迁飞性害虫的基础研究,建立了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出多病虫复合群体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促进了农作物害虫综合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成果推广应用后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 传承先辈精神,感悟当代使命。 植物保护杂志策划推出了“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纪念专栏。希望以此缅怀郭予元院士,共同学习他学术报国、兴农为民的家国情怀,深入基层、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问题导向、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学术风范,以更饱满的热情推动植物保护科技高水平发展,迈向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1):182-188
旅游地学是中国地理、地质等学者在1985年提出的一个新学科概念。随着旅游地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独立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研究内容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学科体系是什么等根本性问题,不断困扰着旅游地学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文中重新审视了旅游地学过去35年研究内容与学科特征,结论认为:1)旅游地学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逻辑严密的学科体系,表现为研究对象泛化、研究内容碎片化、知识缺乏概念化等问题;2)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个被地质、地理、旅游等不同背景研究者共同认可、交叉研究的内核。通过理性分析和比较分析,指出旅游地学研究内核是地学旅游资源的精神愉悦体验,并据此提出了旅游地学"一心两翼"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3)基于研究内核,构建了旅游地学学科体系框架,分别是母学科模块、交叉学科模块、自足性分支学科模块、应用实践学科模块。4)提出促进旅游地学学科可持续发展建议,包括搭建旅游地学学科融合平台、构建老中青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建立旅游地学研究基金、加强与地学旅游产业界联系。  相似文献   

14.
国家公园的主要任务是生态保育和游憩供给,当地居民不仅是受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影响最直接的群体,也是国家公园建设过程的重要参与群体,其生产和生活均与国家公园紧密相连.因此,在国家公园背景下探究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的能力和意愿有利于推进国家公园游憩功能开发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中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为案例地,将处于不同发展水...  相似文献   

15.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文中基于公共政策变迁理论,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为研究对象,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对66份与农村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剖析农村人居环境的演进规律与主要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政策不断演进和完善,可划分为政策空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旅游发展空间战略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点-轴理论,并在充分考虑辽宁省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与旅游发展现状的背景下,文中通过旅游竞争力评价、旅游节点城市流强度测算以及城市规模分析、交通等级和地理区位分析等方法,在剖析辽宁省旅游发展面临的空间问题的同时,进一步为旅游发展空间战略构建提供了依据。综合分析之后,文中提出辽宁省应以丹东、锦州、大连、沈阳和铁岭为五大旅游增长中心,构建"五心、五团、25极;两主轴、三次轴,八外联轴"的旅游发展空间战略。辽宁旅游发展空间战略的目的是不断提升辽宁旅游竞争力,并实现省内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文中的研究既丰富了"点-轴"理论的内容,又对其他地区旅游布局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郭予元院士在小麦害虫预测和治理上的重要贡献,主要包括:在20世纪70-90年代,创新了害虫生物学与生态学有机结合方法,显著提升小麦害虫预测技术水平。从宏观到机理,突破了多项小麦害虫治理关键技术,包括小麦品种抗吸浆虫鉴定技术与抗吸浆虫机制,创新性提出吸浆虫成虫期防治及穗期保护策略;利用田间开放式控制虫量的办法建立小麦蚜虫防治阈值及复合防治指标;麦田天敌资源的保护及利用。面向小麦生产实际,创建小麦吸浆虫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吸浆虫穗期保护策略和技术、蚜虫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等研究成果一直传承至今,列入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本文还介绍了在后续小麦吸浆虫、蚜虫预测与防控研究与实践中,传承与发展郭予元院士的学术思想,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正《中国植保导刊》创刊40年来,遵循"立足学科前沿,引导行业发展,服务农业生产"的办刊宗旨,大力宣传报道植保工作一线的新动向、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成果,有效促进了学科基础理论的推广普及、重要实践问题的研究发掘和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在行政部门、推广体系和科研教学领域都享有广泛的知名度。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科技期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游客满意度是历史文化街区的现实问题。针对以往历史文化街区满意度研究中线性影响关系的假设局限,文中基于三因素理论提出非对称影响关系假设,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识别游客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的属性维度,并以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地,研究历史文化街区属性绩效与游客总体满意度影响关系。根据分析结果,游客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四个属性维度,分别为视觉审美、文化特色、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商业业态,历史文化街区属性绩效与游客总体满意度的非对称关系得到检验。视觉审美、旅游公共服务与游客满意度间存在负向非对称效应,属于基本因素;旅游商业业态与游客满意度为正向非对称关系,属于兴奋因素;文化特色与游客满意度基本呈现出线性对称关系,属于表现因素。历史文化街区的满意度三因素结构可为历史文化街区改善各属性绩效、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新时代下,我国已经迈入自然资源管理逐步走向全面统一管理新阶段,自然资源的整体共生性空前强化,多功能性需求逐步彰显,思索作为自然资源治理基础性工具的省级自然资源规划转向何处,对于思辨自然资源治理关键问题,明确自然资源治理目标方向,通过发挥省级资源规划战略引领、政治引导、目标考核等功能促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文中探讨了省级自然资源规划演进历程,从规划定位、内容、程序视角分析了规划转型特征,提出规划在从要素管控向系统治理转变过程中,面临“地位彰显-定位缺失”、“面面俱到-重点突出”、“编制程序规范-实施机制缺失”三重转型困境。文中指出实现“要素-系统”弥合的三条路径:规划定位上,编制省级自然资源规划应在细化落实国家级自然资源规划对省域自然资源治理目标任务安排的同时,衔接省级国民经济规划对省域自然资源治理的战略部署;规划编制思路内容上,应基于系统治理思维下的“资源-管理-建设”三重规划属性统筹考虑规划编制重大问题;规划编制实施程序上,应基于“总结问题-定位障碍-实施方案-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加强制度建设与实施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