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材质水窖储水水质及其变化规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水窖窖体材质对储水水质净化效果及其雨水水质自净规律的影响,合理选择水窖窖体材料,实验研究了在红粘土、水泥、混合材质模拟水窖中,贮存雨水水质指标pH、DO、CODMn、细菌总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红粘土水窖的水体自净作用较强,耗氧速率常数K红粘土﹥K混合材料﹥K水泥;随窖水自净作用的进行,CODMn和细菌总数先增大后缓慢降低,最后趋于某一常数,DO变化近似氧垂曲线;CODMn降解速率与其浓度呈一级反应关系;红粘土、水泥和混合材质水窖自雨水贮存120天后,在监测指标中,细菌总数分别下降了98%、65%、67%,CODMn分别下降了58%、34%、46%。红粘土水窖对有机物自然降解和微生物数量控制方面均优于其它水窖,推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红粘土作为窖体材料。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西北村镇分散式水窖微污染窖水的水质特性,探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03-BAC)处理微污染窖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活性炭挂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微生物适应期、生物膜生长期、生物膜成熟期.煤质活性炭在生物膜成熟期对窖水中CODMn、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1.02%、77.21%,适合作为生物活性炭工艺(BAC)的填料.预臭氧最佳投加量为3mg/L,03-BAC出水各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03-BAC工艺适合处理西北村镇分散式水窖微污染窖水.  相似文献   

3.
甘肃部分农村窖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甘肃部分农村窖水卫生状况,本调查采集了来自会宁县、甘谷县和陇西县内7个不同乡镇的窖水,用平板稀释法和发酵法对采集的窖水水样进行了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的测定,并观察从窖水中分离出的菌落、菌体形态,分析窖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及优势菌.分析结果显示:7个乡镇窖水的细菌总数均超标严重,其中少数乡镇窖水的大肠菌群被个位数检出,从窖水中分离出来的微生物种类包括各种杆菌、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以及耐氧厌氧菌和霉菌,说明这种饮用水存在卫生安全隐患,要加强净化和消毒.水窖集雨水的方式导致环境对窖水的水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饮用者要有保护窖水卫生的意识,尽量减少窖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在对水窖较为普遍的窖体破坏、塌窖等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一种防止水窖超蓄塌陷的水窖入水口自闭系统.此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能及时自闭入水口且关闭效果好,保证水窖蓄水不超过限制水位,从而保障水窖的结构稳定,延长水窖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5.
针对宁南山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暴雨频繁且集中,易产生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而建立的以水窖蓄流为主的“微水源型蓄流节灌农业新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不同土体质地的三种窖型结构及建窖工艺,三种不同档次的节水灌溉配套技术,及微水源型蓄流节灌农业的增产节水试验效果及推广情况。  相似文献   

6.
以永定河补水地下水水样测试结果为基础,采用不同水质评价方法对补水期间永定河沿岸地下水进行质量评价,根据补水期间各采样井参评指标的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降维处理结果,筛选最适评价方法,并进行研究区域地下水水质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从参评指标关注度、水质类别分布连续性、评价结果与水质变化情况一致性等方面考虑,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取小取大算子能够更准确的反映补水期间永定河沿线地下水水质的优劣变化。短期内生态补水未对研究区域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布特征产生影响。与地表水水力联系密切的上游河段水质最好;下游河段次之,整体表现出Fe、Mn等背景指标浓度偏高的现象;中游河段水质较差,人为污染指标NO-3-N浓度偏高。受扩散稀释作用的影响,随着补水工作的进行,研究区域Ⅴ类井(NO-3-N高值区)消失,水质整体向中间水质Ⅲ类水过渡。  相似文献   

7.
对于水资源比较短缺,环境脆弱的干旱区而言,河流水质时空演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克里雅河进行全程定点采样,室内分析得到了关于克里雅河水质全磷,全氮,可溶性盐,导电率,矿化度和酸度等观测指标。为了更好的解释各个观测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观测指标在河流水质沿程变化过程中的变化特征,采用了多元统计分析法对观测值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8.
小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型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箱模型也称Tank模型,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流域水文模型,模型将复杂的降水径流过程简单概化为流域的蓄水与出流关系进行模拟。针对皂河小流域的降水、径流和水循环等水文特性,建立了4层串联水箱模型,模拟流域的降水径流过程,计算流域径流量,并结合河流水质模型,综合模拟河流流量及主要水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各项指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水箱模型用于小流域的径流模拟结果较为准确,可与水质模型耦合使用,综合模拟小流域的水文水质变化。  相似文献   

9.
宁夏阅海湿地水质评价及其空间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区研究》2021,38(3):640-649
为了进一步查明水深、芦苇分布、进水口、排水口分布等因素对宁夏阅海湿地水质的影响程度,于2019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分别对阅海湿地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了14个水点采集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湿地水质的空间分布差异性特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阅海湖泊水质指标季节分布特征为,各水质指标大多介于Ⅲ~Ⅳ类水质。其中,5月水质最差,11月相对较好,8月居中。(2)阅海湖泊水质指标空间分布特征为,5月阅海水体在浅水区属于Ⅱ类水质,在芦苇区、入水口、深水区属于Ⅳ类水质;8月在深水区、芦苇区属于Ⅳ类水质,在入水口属于Ⅰ类水质,在其他区域均属于Ⅲ类水质;11月在入水口属于Ⅳ类水质,其余区域属于Ⅲ类水质。(3)阅海湖泊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与旅游活动、人工补水、鸟类栖息繁衍等外源输入、自然和人为原因对湖泊底泥的扰动有关。研究结果对阅海湿地等干旱区水资源的管理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开都河水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开都河水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沿河选取了15个采样点,对各采样点的水温、pH、电导率(EC)、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氯离子(Cl-)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等9项河水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开都河水体整体水质较佳,自净能力较强,但仍有一定的差异;空间上,中上游水理化性质较好,但上游水体活力较差,因此,应加强上游水源的保护;黄水沟水文站与其他观测点相比水质较差,可能是因为汇入此处的各支流水质较差。主成分分析表明,pH、EC、DO、ORP、Cl-、NH_4~+-N和BOD5主要影响中上游河水理化性质,下游水质则主要受NO_3~--N的影响。聚类分析将河流分为中上游与下游2类,下游的高人口密度及污染物的不断积累,是造成下游水质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黄土高原水资源现状分析,提出了采用消能淤泥坑,通过直接、间接将路面雨水引入农田"土壤水库"或时空可调节的自压式集流水窖等贮水设备中,并采用一定的耕作农艺措施将路面雨水利用到农田中的方法和技术.多年的甘肃定西试验和实践表明,使用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效率,而且简单易行,是黄土高原地区农业雨水资源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该技术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渭河入黄河段水污染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05-2009年渭河潼关断面水质数据对渭河入黄河段水质进行分析,主要污染指标为COD和NH3-N.分析结果表明渭河入黄水质总体有所好转.关停造纸厂、浓缩果汁处理新技术等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是渭河潼关断面水质好转的主要原因.根据渭河河段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保障生态基流、产业结构调整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柏结合的水污染控制措...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地区水安全的多指标物元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环境指标的P-S-R模型,选取了21个反映中国西部地区水安全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权重系数,建立了类型识别的物元评判模型.以陕西和云南2省为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当地水资源实际情况相符,表明物元评判模型在区域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是可行的.通过分析评判结果,得出陕西省属于资源型、水质型兼工程型缺水地区,而云南省则是工程型缺水地区.提出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建设节水型社会,并以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为指导原则,建立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体系和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人水和谐相处,保障西部地区水安全,为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4.
根据集对分析理论,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采用简化改进后的联系度的确定方法,对土默特左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土默特左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总体质量中等偏上,但对于已受到污染及处于中等程度的水质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比较,该方法评判结果更能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状况,评价结果合理、客观。  相似文献   

15.
同位素D与18O在水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章光新  何岩  邓伟 《干旱区研究》2004,21(3):225-229
回顾了环境同位素的应用发展简史,重点阐述了环境稳定同位素D与^18O的应用原理和标准,以及在水资源形成与水环境演化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将RS技术应用在灌溉管理决策中,根据作物的不同受旱情况,以作物生长状况及土壤水分含量为评价指标,综合评定出灌区各支渠的需水优先等级,从而给出合理的动态配水方案,使灌区实现节水增效的良性循环目标。  相似文献   

17.
石羊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羊河流域开发利用状况,按照水权的动态变化特性,将石羊河流域水权的演变分为历史水权、现状水权与未来水权。在分析流域历史水权形成的基础上,选择应用较为广泛的层次分析法(AHP)以及综合指标的筛选原则,建立了基于AHP的石羊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模型。该模型涉及社会、经济、资源、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以石羊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为对象,建立了一种半结构化、多层次、多目标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指标体系。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石羊河流域现状水权分配中,与甘肃省水利厅制定的分水方案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结合对2010年各项评价指标的科学预测,再次应用该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对流域未来初始水权的分配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