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南宁全年种有烟苗的条件下,烟蚜种群数量高峰期分别出现在1月上旬至3月下旬和5月中旬至6月上中旬。蚜茧蜂AphidiusgifuensisAshmead是烟蚜重要寄生性天敌,其种群数量年内也出现两个高峰期,且均分别在烟蚜发生峰期之后。采用几种复配型杀虫剂防治烟蚜,防效均达93.73%以上,其中20%(8817-Ⅱ号)乳油对蚜茧蜂羽化率的影响比50%甲胺磷乳油小  相似文献   

2.
南宁市烟蚜其天敌—蚜茧蜂的发生和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宁全年种有烟苗的条件下,烟蚜种群数量高峰期分别出现在1月上旬至3月下旬和5月中旬至6月上中旬,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是烟蚜重要寄生性天敌,其种群年内也出现两个高峰期,且均分别在烟委生峰期之后。  相似文献   

3.
烟蚜的防治方法谭荫初(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长沙410125)烟蚜Myzusperricae(Sulzer),又名桃蚜,是烟草产区最常见而又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且有日益严重发生趋势。烟蚜繁殖迅速,在湖南每年发生20~30代,以卵在桃树枝上越冬,4月份有翅蚜...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4种主要捕食性瓢虫对烟蚜的控制效能及其与优势寄生性天敌烟蚜茧蜂的取食竞争作用,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六斑月瓢虫和龟纹瓢虫对烟蚜的捕食效能和异色瓢虫与烟蚜茧蜂的取食竞争作用。结果表明,4种瓢虫捕食烟蚜后均能正常完成发育,发育历期分别为异色瓢虫(17.11 d)七星瓢虫(16.25 d)六斑月瓢虫(13.69 d)龟纹瓢虫(12.73 d),其中异色瓢虫的4龄幼虫期最长,达4.15 d,显著高于其他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六斑月瓢虫和龟纹瓢虫完成生长发育对烟蚜的总捕食量分别为687.0、635.6、359.2和253.2头,各瓢虫间差异显著。在烟蚜茧蜂和异色瓢虫的共存系统中,增加异色瓢虫的数量,异色瓢虫和烟蚜茧蜂对烟蚜的个体控制数量均会降低;增加烟蚜茧蜂的数量,显著降低了种内的个体寄生量,但对异色瓢虫的控蚜作用无明显影响。该研究结果将为合理利用天敌昆虫组合控制烟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科技文摘     
自然变温条件下烟蚜 [Myzus persicae(Sulzer)]生物学特性研究福州地区的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在自然变温条件下,在平均气温18~28℃温度段内,雌性成蚜寿命(Y1)与温度(X)的函数关系为:Y1=80.1741X-0.7605;同一温度段内成蚜的生殖数(Y2)与温度(X)的函数关系为Y2=0.0193X2.1387。本研究同时测定福州地区的烟蚜发育起点温度为7.5℃,有效发育积温为93.0℃。赵景玮(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病虫生物防治研究所,福州350002)摘自武夷科学,1994,11(11)韭菜黄叶病病原细菌的鉴定在桂中韭菜上发现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对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取食感染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烟株的适应性,利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记录了烟蚜在感病烟株与健康烟株上的取食行为,并测定了烟蚜茧蜂对取食2种烟株烟蚜的寄生率以及烟蚜茧蜂的羽化率、发育时间及性比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健康烟株相比,烟蚜在感染PVY烟株上的第1次刺探取食持续时间显著延长,且口针遇到阻力的次数(F波)和总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烟蚜在感病烟株木质部的吸食时间(G波)显著长于健康烟株。感病烟株上烟蚜在韧皮部阶段的分泌唾液时间(E1波)较在健康烟株上显著缩短,而被动吸食汁液时间(E2波)显著延长。烟蚜茧蜂寄生取食感染PVY烟株的烟蚜,虽然能成功完成其生活史,但适应性与寄生取食健康烟株烟蚜的蚜茧蜂存在差异。在感染PVY烟株上,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率为33.67%,显著低于对照的64.67%;且僵蚜体重明显下降,羽化的成蜂个体较小;成蜂存活时间1.48 d也极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25 d。表明烟蚜茧蜂对取食感染PVY烟株烟蚜的适应性较低,PVY可通过烟蚜为介体间接降低烟蚜茧蜂的适应力。  相似文献   

7.
山东烟区烟青虫和烟蚜及其天敌的发生动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在山东烟区 ,烟蚜主要发生于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 ,烟青虫种群数量在 6月中旬至下旬较高。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食虫蝽、隐翅虫和蜘蛛 ,但是发生数量低、数量高峰明显滞后于害虫数量高峰。优势寄生性天敌有寄生于烟蚜的烟蚜茧蜂和寄生于烟青虫幼虫的棉铃虫齿唇姬蜂及中华卵索线虫。烟蚜茧蜂和烟蚜种群数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 ,5月底到 6月中旬益害比大于或接近 1 ;齿唇姬蜂对烟青虫 1~ 3龄幼虫的寄生率 6月份为 74 0 % ,7月份为 4 9 8% ;中华卵索线虫仅发生于 7月中旬 ,对 3龄以上烟青虫幼虫的寄生率为 35 2 %。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代数烟蚜茧蜂的寄生效应,在室内续代饲养8代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密度及不同代数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率和羽化率。试验结果表明:烟蚜密度为50头/株、25头/株时,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率较高,分别为19.33%、14.67%。烟蚜茧蜂的寄生率与雌蜂密度呈正相关,且雌蜂密度为3头/株时对烟蚜的寄生率最高,为28.67%,而其羽化率不受雌蜂密度变化的影响。从F1代到F8代,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率逐渐下降。其中,F1代的寄生率高达64.00%,F8代的寄生率为46.40%。前7个世代烟蚜茧蜂的羽化率均在87.50%以上,但F7与F8之间的羽化率差异显著,其羽化率分别为87.50%、69.64%。所以,室内续代饲养的烟蚜茧蜂,其各项能力均会显著下降,7代后更为明显。因此,在室内续代饲养7代后要及时复壮,以保持烟蚜茧蜂对烟蚜的正常寄生力。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体色生物型烟蚜Myzus persicae取食行为的差异,明确其在烟田的分布特征,利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测定了红色型、绿色型和褐色型3种体色生物型烟蚜在烟草上的取食行为。结果表明:红色型烟蚜刺探取食之前对烟草寄主所花费的识别时间最短,为2.20 min,极显著短于褐色型烟蚜的10.09 min。绿色型烟蚜在刺探过程中pd波平均持续时间为7.45 s,显著长于红色型烟蚜的6.85 s,极显著长于褐色型烟蚜的3.95 s,但3种体色生物型烟蚜的pd波次数无显著差异。首次刺吸至第1次出现E2波所需时间,绿色型和褐色型烟蚜均约为红色型烟蚜的2倍。韧皮部取食阶段,3种体色生物型烟蚜分泌唾液(E1波)的时间无显著差异;红色型烟蚜被动吸食汁液(E2波)时间为112.28 min,显著长于绿色型烟蚜的70.02 min和褐色型烟蚜的75.15 min。褐色型烟蚜在木质部主动摄取汁液(G波)的时间最短为8.58 min,与另外2种体色生物型烟蚜差异显著。表明3种体色生物型烟蚜各自具有不同的取食策略,但总体而言红色型烟蚜对烟草的适应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烟蚜茧蜂是蚜类害虫的优势寄生性天敌,室内大规模扩繁条件下,开展了烟蚜茧蜂对7种寄主蚜虫的寄生率与子代发育特征研究,比较了以不同寄主繁育的烟蚜茧蜂在体型大小、回接寄生率、羽化率和性比等重要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棉蚜和禾谷缢管蚜的寄生率极低,分别为0.5%和0;对烟蚜和麦二叉蚜的寄生率较高,分别为53.13%和51.83%,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利用麦二叉蚜繁育的烟蚜茧蜂羽化率为90.34%,雌蜂发育历期为11.47 d,雌性比例为61.08%,与利用烟蚜繁育的烟蚜茧蜂无显著差异,且其对烟蚜亦有较高寄生率。结合考虑扩繁周期、成本、时-空利用率等因素,麦二叉蚜有望作为扩繁寄主应用于烟蚜茧蜂的规模化繁殖生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贵州省德江、长顺、麻江、湄潭、清镇和兴仁共6个烟区的烟蚜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并进一步测定了贵州6烟区烟蚜种群对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与相对敏感种群相比,湄潭烟区烟蚜种群对灭多威表现为低抗,其余5烟区烟蚜种群均处于低抗以下水平;长顺烟区烟蚜种群对阿维菌素表现为低抗,其余5烟区烟蚜种群均处于敏感水平;德江、湄潭和清镇烟区烟蚜对乐果表现为低抗,其余3烟区均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6烟区烟蚜种群对啶虫脒、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均处于低抗以下水平。啶虫脒与乐果的交互率最高,达到77.46%,灭多威与吡虫啉的交互率最低,为30.11%。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食蚜瘿蚊在烟蚜及其蜜露下的产卵选择性,研究了在不同密度烟蚜和不同密度烟蚜蜜露条件下食蚜瘿蚊的终身产卵量和产卵偏好性。结果表明,食蚜瘿蚊产卵期与烟蚜密度无关。但终身产卵量随着烟蚜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多。200头/株烟蚜是食蚜瘿蚊产卵量的最优密度。仅存烟蚜蜜露条件下,产卵期与终身产卵量均与不同烟蚜密度排泄的蜜露有关,在300头/株最大密度烟蚜排泄的蜜露下产卵量最高。而在烟蚜和蜜露共存时食蚜瘿蚊偏好在具有烟蚜的植株上产卵。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不同寄主植物繁蚜,继而繁育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的潜力,促进烟蚜茧蜂扩繁,从烟田采集供试烟蚜与烟蚜茧蜂,比较了烟草、萝卜、油菜和小白菜共4种常用寄主植物的繁蚜-繁蜂能力和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的寄生潜力。结果显示:(1)烟草和萝卜的单株繁蚜速率较快、繁蚜量大,表明两者的繁蚜能力强于小白菜和油菜;(2)4种寄主植物上的僵蚜羽化率没有显著差异,烟蚜茧蜂对烟草和萝卜繁育烟蚜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小白菜和油菜,表明在烟草和萝卜上繁蜂能力强于油菜和小白菜;(3)烟草上繁育的子代蜂寿命及其后足胫节长度均显著大于在其他3种寄主植物上繁育的寄生蜂的相应参数,表明烟草上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的营养状态优于在其他3种寄主植物上得到的烟蚜茧蜂。总体而言,烟草的繁蚜-繁蜂能力和子代烟蚜茧蜂的寄生潜力均强于其他3种寄主植物,更适用于烟蚜茧蜂扩繁;萝卜上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的寄生潜力不及烟草,但明显优于小白菜和油菜,可作为一种烟蚜茧蜂繁育的替代寄主植物,用于提纯、复壮烟蚜和烟蚜茧蜂。  相似文献   

14.
云南主要烟区烟蚜种群解毒酶活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的α-NA羧酸酯酶、β-NA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比较了云南5个主要烟区田间烟蚜种群的4种酶的活力频率分布,结果表明,云南5个烟区的烟蚜田间种群的α-NA羧酸酯酶、β-NA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高活力个体均以楚雄和昆明种群较高,昭通种群和丽江种群较低。谷胱甘肽转移酶在5个烟区烟蚜种群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5点调查法,对江西省南昌市烟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烟蚜在烟草整个生长期均有发生,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呈双峰曲线,第1个蚜量高峰期出现在6月初。第2个蚜量高峰期出现在6月末至7月初,且蚜量雨后显著降低,雨后高温则又明显增加。烟青虫和斑须蝽在5月初开始发生,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均呈单峰曲线。烟青虫虫量高峰期出现在5月末至6月初,斑须蝽虫量高峰期则在6月中旬。烟田内主要天敌有烟蚜茧蜂、蜘蛛类、瓢虫和草蛉。天敌与烟蚜、烟青虫具一定的虫量跟随关系,其中烟蚜茧蜂和草蛉分别在烟草生长前后期与烟蚜跟随关系明显,蜘蛛则在烟青虫发生后与其跟随关系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利用滞育特性可显著延长烟蚜茧蜂扩繁产品的货架期,探究烟蚜茧蜂滞育相关蛋白的表达特点,可促进对天敌昆虫滞育机理的了解。本文利用以iTRAQ为核心的蛋白定量技术,对提取的烟蚜茧蜂全蛋白进行酶解、标记、质谱检测、查库鉴定及定量分析,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对烟蚜茧蜂滞育前期和滞育期的差异蛋白进行分析。定量鉴定蛋白1268个,其中滞育组差异表达蛋白601个,上调表达蛋白278个,鉴定肽段物种主要集中在膜翅目,占56.5%;下调表达蛋白323个,鉴定肽段物种主要集中在双翅目,占52.9%。对差异表达倍数分析发现,滞育烟蚜茧蜂有4个上调表达8倍以上的蛋白与脂代谢相关:脂质运载/胞质脂肪酸结合蛋白(gi_322794737)、C型凝集素(gi_607305114)、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W4X351_ATTCE)、芳基贮存蛋白α亚基(gi_332018934)。iTRAQ技术结合LC-MS/MS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能有效地分析烟蚜茧蜂滞育相关蛋白;烟蚜茧蜂滞育相关蛋白差异表达较为复杂,可针对上调表达倍数高的蛋白进行后续功能分析,深入开展昆虫滞育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烟蚜茧蜂是防治烟蚜的优良天敌昆虫,近20年,我国烟蚜茧蜂大规模扩繁技术日臻成熟,以其防控农作物蚜虫的生产应用也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在扩繁实践中发现饲养多代后,烟蚜茧蜂的寄生力、生活力、体型、体质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降低了烟蚜茧蜂种群的生命力,成为连续大规模扩繁烟蚜茧蜂的生产瓶颈。在实验室前期的烟蚜茧蜂退化试验中,我们发现室内续代饲养的烟蚜茧蜂在第7代后种群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现象,生产上需适时采取复壮措施。为探索烟蚜茧蜂的复壮技术,对烟蚜茧蜂退化种群进行了饲喂清水、蔗糖、蜂蜜、葡萄糖的营养复壮和引入福建、云南、河北野生种群的杂交复壮,测定了烟蚜茧蜂复壮后的寄生力、羽化率、成虫寿命、体型等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营养复壮对烟蚜茧蜂的寿命、寄生力有一定的复壮效果,其中10%蜂蜜水的复壮效果最好,但是均大幅低于杂交复壮效果;杂交复壮对烟蚜茧蜂的寄生力、羽化率、成虫寿命、体型均有显著的复壮效果,其中引入野生种群的雌蜂比引入野生种群的雄蜂的复壮效果好,引入云南地区的野生种群比引入福建、河北的野生种群的复壮效果好,引入云南野生种群雌蜂连续杂交两代后,寄生力能恢复到退化种群F0代的88.21%,之后连续扩繁两代,寄生力均能够保持在复壮后水平。试验证实河北地区的烟蚜茧蜂在室内扩繁退化后,引入云南地区的野生雌蜂连续杂交两代,能够有效地对退化种群进行复壮。  相似文献   

18.
栽培措施对烟蚜和烟草花叶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蚜(Myzus persicae)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受不同烟草品种、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影响。其中烤烟G140上的烟蚜发生量最多,病毒病发病率亦较高,NC89烟上蚜虫量少,病毒病发病率亦较低: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和降低氮肥使用量可以减轻烟蚜特别是有翅蚜的发生。大田调查及罩笼试验,均表明有翅烟蚜发生量与烟草花叶病毒病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8349),进一步证明江苏烟区烟蚜是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的主要传播者。药剂试验表明,苗期连续用氧化乐果防治可有效地控制烟蚜的危害,并能减轻烟草花叶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邵武市烟田烟蚜及其天敌的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又名桃蚜。该虫食性杂,除为害烟草外,还为害其他170多种作物。在烟田,烟蚜的发生数量大,为害时间长,以若、成蚜聚集在烟株的叶背和幼嫩的组织上,刺吸汁液,使叶片卷缩、变形,烟株生长缓慢。被害烟叶烘烤后缺乏光泽,难于回潮,且易破碎。烟蚜分泌的蜜露又常导致烟叶诱发煤烟病,影响烟叶的品质。此外,烟蚜还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播媒介。烟蚜的为害成为烟叶生产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十几年来,对烟蚜的防治一般都采用化学农药,不但未减少烟田烟蚜的数量,而且使烟蚜产生抗性而更不易被杀死。这样,人们才重新认识到天敌的重…  相似文献   

20.
不同寄主植物上烟蚜DNA多态性的RAPD-PCR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RAPD-PCR技术研究了桃树、油菜和烟草上烟蚜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用相似性指数(SI)和Nei的遗传距离(D)及聚类分析对本研究筛选的三个引物OPX-04、OPX-06和OPX-19的扩增结果进行比较,除OPX-06的D值聚类可将各寄主植物上的烟蚜分开外,其余均可将样本分为两类,即来自桃树的烟蚜和来自油菜、烟草上的烟蚜。这说明与桃树的烟蚜相比,在DNA水平上,油菜上的烟蚜与烟草上的烟蚜更为接近。结果还表明,在烟蚜的体色方面,与黄绿色相比,红色与褐色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