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浓度NH4HCO3、Cu SO4·5H2O和Fe Cl3·6H2O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2龄幼虫活性的影响,在盆栽条件下将化合物处理后的2龄幼虫接种番茄,通过根染色和根系冰冻切片法观察2龄幼虫的发育状况和根系内巨细胞的形成,并测定了番茄根系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50mmol/L NH4HCO3、1.4mmol/L Cu SO4·5H2O和1.4 mmol/L Fe Cl3·6H2O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后,番茄根系内2龄、3龄及4龄幼虫数量均显著小于对照;根系内丙二醛、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根系活力显著增强;经NH4HCO3处理后,根系内巨细胞形成缓慢,14 d时出现巨型细胞空洞现象。3种化合物处理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显著,处理后的线虫对番茄植株致病力减弱,表现为NH4HCO3抑制作用最强,Cu SO4·5H2O次之,Fe Cl3·6H2O最弱。  相似文献   

2.
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对不同类型盐离子的趋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类型盐离子的趋化性,在琼脂糖平板培养基上测试了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对37种无机盐和11种有机盐的趋化反应。结果表明,Cl-和SCN-盐对南方根结线虫均有排斥作用;对南方根结线虫有排斥作用的NO-3盐为Ba(NO3)2、NH4NO3、Mn(NO3)2;H2PO-4或HPO2-4盐为KH2PO4、K2HPO4;CO2-3或HCO-3盐为 Na2CO3、K2CO3、(NH4)2CO3 和KHCO3;OH-盐为KOH和 NaOH;有机酸为C2H4O2、C3H6O3和C4H6O6。含有相同阳离子的不同盐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吸引或排斥作用不受影响。阴离子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排斥作用大小为SCN->NO-3>Cl->OH->CO2-3> H2PO-4>有机酸>SO2-4。只有KCl、Ba(NO3)2、NH4NO3、Mn(NO3)2、(NH4)2CO3、C2H4O2和 C4H6O6对线虫的趋化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他被测试的41种盐浓度对线虫的趋化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铵类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内寄主体外测定了铵类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J2)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南方根结线虫J2有不同程度的致死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致死效果均显著增加。其中NH4HCO3对J2作用最为敏感,浓度为0.025 mol/L(25 ℃,pH 7.95)时校正死亡率达53.5%,浓度达到0.05 mol/L(25 ℃,pH 8.20)时校正死亡率可达100%,而其他化合物只有在高浓度时致死效果才显现出来。致死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NH4HCO3<(NH4)2SO4<NH4CNS<NH4NO3 <NH4H2PO4<NH4Cl<(NH4)3PO4•3H2O<(NH4)2HPO4。同时测定了南方根结线虫J2的酸度适应范围是pH4.1~11.0。  相似文献   

4.
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处理南方根结线虫离体卵与幼虫,测试其对线虫卵和卵块孵化以及对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活动能力、侵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均对线虫卵和卵块的孵化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阿维菌素5 μg/mL处理24 h对卵孵化抑制率高达82.57%,而硫线磷40 μg/mL处理24 h对卵孵化抑制率为73.05%;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处理48 h对2龄幼虫的LD50分别为7.346 1、13.345 6 μg/mL;在阿维菌素2 μg/mL和硫线磷3 μg/mL处理中,2龄幼虫在沙柱中的平均移动距离仅为0.04 cm和0.05 cm,而对照处理的线虫平均移动距离为1.04 cm;在阿维菌素2 μg/mL和硫线磷50 μg/mL处理2龄幼虫48 h后,对番茄根部的侵入率为0.12%和0.45%,而空白对照处理线虫的侵入率达21.85%。  相似文献   

5.
 通过Snef1216发酵液处理番茄根系和包衣种子,研究番茄抗南方根结线虫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作用方式。结果显示:处理番茄根系且接种15 d,应答根系内根结线虫的数量减少47.5%,且巨细胞出现空泡;包衣番茄种子,接种4、8和12 d,根系内2龄幼虫分别减少54.1%、3.4%和41.7%,接种10、20和30 d,根系内2龄、3龄、4龄幼虫和雌虫的数量也均比对照组番茄明显减少。表明Snef1216发酵液诱导了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NH4HCO3、CuSO4.5H2O、CsCl、NH4NO34种无机盐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囊、卵孵化及其幼虫存活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测试了4种无机盐在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各种无机盐均对线虫卵、卵囊孵化有抑制作用,对2龄幼虫有致死作用。随着无机盐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线虫卵、卵囊孵化的抑制率和2龄幼虫的死亡率显著提高。其中0.05 mol/L NH4HCO3对线虫卵囊孵化的抑制效果最好,处理16 h达81.17%,24 h后达100%;对线虫卵孵化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处理16 h达93.33%,24 h后达100%。各种无机盐在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内均对2龄幼虫有致死效果,且半致死中浓度LC50不同,其中CuSO4.5H2O的LC50最小,NH4HCO3和CsCl次之。表明CuSO4.5H2O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有较强的致死活性,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对CsCl的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南方根结线虫拮抗链霉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生物测定和温室防病试验 ,对分离自江苏省南京、淮阴和上海三地 3 0份土样的 3 44株放线菌菌株进行筛选 ,得到了 1株对南方根结线虫有较高生物活性的链霉菌菌株LH1 2 1。其培养滤液在离体条件下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有较强的触杀作用 ,4h内击倒率达 1 0 0 % ,1 2h内致死率达 1 0 0 % ;番茄植株上的活体防病试验表明 ,2ml/株培养滤液对根结和卵块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52 .8%和 63 .5%。遗传稳定性试验表明LH1 2 1菌株能稳定产生杀线活性物质。LH1 2 1培养滤液主要通过直接触杀二龄幼虫或干扰其侵入植株而达到防治目的。根据形态、培养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 ,将LH1 2 1鉴定为玫瑰暗黄链霉菌  相似文献   

8.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在线虫的生长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探索利用RNAi技术沉默南方根结线虫mapk-1基因来抑制线虫的生长发育。根据mapk-1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通过体外转录合成约550bp的dsRNA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卵进行RNAi以沉默mapk-1基因。试验结果表明,将南方根结线虫的卵块浸泡在含有2mg/mL dsRNA的M9缓冲溶液中,24h后卵块孵化出的2龄幼虫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无dsRNA),但孵化出的幼虫死亡率高达90%,而对照组的死亡率低于5%,说明mapk-1基因的沉默抑制了卵块的孵化和线虫的生长,同时将孵化的幼虫接种番茄,14d后番茄根部无根结产生,35d后无卵块产生;而浸泡72h后卵块孵化出的2龄幼虫几乎全部死亡,并且孵化的线虫数量明显少于对照。提取导入dsRNA的卵块的RNA进行半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mapk-1基因的mRNA被降解。  相似文献   

9.
聚多曲霉Snef210对南方根结线虫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根结线虫病在我国乃至世界危害日益严重,安全防控该病害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农业生产问题。本研究筛选到一株可毒杀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生防真菌Snef210,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Bain.et Sart.) Thom et Church。该菌株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J_2)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原液处理24 h后校正死亡率达90.1%,处理3 d后对卵孵化的抑制率达92.8%。盆栽试验中,与对照相比,菌株发酵液10倍稀释液土壤处理对番茄根部的根结减退率为66.7%。聚多曲霉代谢产物丰富,多用于抗菌和抗肿瘤的研究,本文首次发现其对南方根结线虫有效,是一类潜在的控制植物线虫病害的新型生防因子。  相似文献   

10.
无机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作用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体外生物测定方法检测碳酸氢铵、硫酸铜和氯化铁在供试浓度下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J2)存活的影响,以及药剂对其运动行为、个体发育、呼吸及体液外渗等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在LC90浓度下使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50% 致死时间不超过10.14 h,90%致死时间不超过22.66 h,离体条件下均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存活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了其运动行为,使其体长缩短、透明尾变长。并且,药剂处理均降低了线虫的呼吸作用,线虫悬浮液的电导率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26份芸芥种质的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26份芸芥种质的耐盐性差异,本试验采用6个不同浓度盐溶液,包括0, 0.2%, 0.4%, 0.6%, 0.8% 和 1.0% NaCl处理芽期芸芥,测定了发芽率、胚根长等指标;筛选出0.6%、0.8% NaCl溶液处理苗期芸芥,测定了幼苗生长及耐盐生理相关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评价不同芸芥材料的耐盐性。 结果表明:(1) 0.6%盐胁迫所造成的芸芥萌发抑制率接近50%,0.8%盐胁迫基本造成了生长的停滞(发芽率8%),因此认为这两个浓度是盐胁迫抑制芸芥生长的阈值。(2) 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正常种苗率变小,其均值变化为57.62%~34.45%;苗高、根长、根鲜重、苗鲜重均下降,其中各指标的变幅分别为0.99~0.77 cm,0.69~0.44 cm,0.0034~0.0023 g,0.0244~0.0176 g。(3) 根据隶属函数总平均值大小将参试材料进行耐盐性分类:耐盐性较强的材料(0.6133≤隶属值总平均值≤0.7261),包括08武芸3-1等;耐盐性中等的材料(0.4274≤隶属值总平均值≤0.5911),包括临洮芸芥等;耐盐性较弱的材料(0.3894≤隶属值总平均值≤0.0280),包括13芸芥68-3等。(4) 耐盐材料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耐盐性较差的材料。总之,26份芸芥种质材料对NaCl溶液胁迫的耐受性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苗期各指标筛选出的耐盐材料,可进一步用于耐盐育种与耐盐基因挖掘。  相似文献   

12.
木霉耐盐突变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高效耐盐木霉突变菌株,以盐碱土中分离的一株深绿木霉T-YM作为原始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处理,并筛选了突变菌株的最佳诱变条件,利用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测定了突变菌株耐盐指标生长速率、产孢量和菌丝生长量。结果表明,与对照(野生型菌株)相比,当诱变时间为3 min时能够显著提高深绿木霉T-YM突变菌株菌落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分别增加17.69%和28.82%;诱变时间为0.5 min和5 min时能够显著提高突变菌株菌丝生长量,分别增加42.22%和46.67%。利用10 mg·mL-1 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时,与对照相比突变菌株菌落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菌丝干重整体高于野生型菌株,尤其当诱变时间为3 min时,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其产孢量平均增加51.18%,诱变时间为0.5 min时其菌丝干重平均增加23.65%;NaCl胁迫(10 mg·mL-1)下,诱变处理0.5 min获得的正突变菌株经传代接种培养后其耐盐性较为稳定。因此,紫外诱变可作为一种选育高效耐盐木霉突变菌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青海省海北站、德令哈、河北乡、下藏科和班玛县5个地理种源麻花艽种子为材料,检测干旱胁迫、盐胁迫和混合胁迫下麻花艽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结果显示,胁迫下麻花艽材料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但不同地区受胁迫的影响不同,干旱胁迫下德令哈地区幼苗的株高最高,为2.36 cm;盐胁迫和混合胁迫下河北乡地区幼苗的株高最高,分别为2.49 cm和2.28 cm。不同胁迫下不同地区的幼苗生理特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对照相比,仅干旱胁迫下德令哈地区幼苗的MDA含量降低了69.07%,其可溶性蛋白增加了46.52%;单纯干旱胁迫下,海北站地区幼苗的POD和CAT活性分别增加了234.39%和86.39%;单纯盐胁迫处理下,海北站地区幼苗的POD和CAT活性分别增加了340.53%和127.86%;混合胁迫下德令哈地区幼苗的SOD和CAT分别增加了6.44%和51.20%。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分析发现,5个地理种源麻花艽的抗旱性综合评价顺序为:德令哈>海北站>下藏科>河北乡>班玛县,耐盐性顺序为:海北站>下藏科>德令哈>班玛县>河北乡,混合胁迫抗性顺序为:德令哈>下藏科>河北乡>海北站>班玛县。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麻花艽对胁迫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德令哈和海北站地区麻花艽对胁迫的耐受性更强,推测可能与长期生长的自然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检测近缘毛壳菌Chaetomium subaffine菌株LB-1的生防效果及其生长适应性,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含毒培养基法和菌落直径法测定其对6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分析其生长的温度、致死温度、光照、pH范围和对干旱胁迫、盐胁迫的抗耐性。结果表明,菌株LB-1对供试的玉米大斑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和马铃薯晚疫病菌均具有拮抗作用,PDA平板对峙培养抑制率分别为63.38%、60.59%、60.05%、52.53%、50.46%和44.10%。菌株LB-1的培养液对6种供试病原菌菌落扩展也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且供试病原菌在含菌株LB-1培养液的PDA平板上形成的菌落瘠薄稀疏,菌丝层溶解明显,其中对玉米大斑病菌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0.45%,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抑制作用最弱,抑制率为12.33%。菌株LB-1生长的温度范围为4~37℃,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60℃;pH范围为5~13,pH 7时生长最好;持续光照对菌株LB-1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当PDA平板中PEG 6000含量低于25%,NaCl含量低于1 mol/L时,菌株LB-1均能够较好地生长。表明菌株LB-1是1株具有广谱抑菌特性的生防近缘毛壳菌,对光照、温度、pH有很好的适应性,对干旱及盐胁迫有极强的抗耐性。  相似文献   

15.
不同抗盐机制对柽柳适应盐渍环境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0(对照),50,100,150,200 mmol/L 浓度的NaCl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短穗柽柳(Tamarix laxa Willd.)扦插苗.结果表明:根际NaCl浓度从50 mmd/L上升到200 mmol/L时,根系对Na 的排斥量从占理论吸收值的87%上升到93%.随着根际NaCl浓度的上升,体内盐分通过盐腺分泌的绝对量始终是增加的.在根际NaCl浓度为50 mmol/L时,植株的泌盐效率最高,随着根际NaCl浓度继续增加,相对分泌能力反而下降.白天吸收到植物体内的Na 有48%~53%在当天就被盐腺分泌出去.Na 总累积量随着根际NaCl浓度增加而增加,总累积与总吸收的比值在0.47~0.52之间.说明,根系拒盐是柽柳最重要的抗盐机制,而盐腺分泌的Na 量相对于柽柳植株地上部积累的Na 量而言可以达到50%.即,泌盐作用对柽柳地上部抗盐能力提供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于2020年5月—2021年2月以苹果野生型WT植株和MdGH3-2/12的RNA干扰转基因植株(RNAi)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方法测定了盐胁迫条件下苹果植株的表型、生长量、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及活性氧(ROS)含量变化,初步解析了MdGH3-2/12在苹果响应盐胁迫中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1)与WT植株相比,RNAi植株叶表面出现更多的褐斑和坏死,且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其3个株系(GR-1,GR-9,GR-10)根系活力分别为WT植株的93.8%、77.5%和90.0%;植株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更大影响,Pn、Ci和Gs都显著降低,其中Pn值分别下降至WT植株的62.9%、77.41%和83.6%。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也显著下降,3个株系分别为WT植株的97.0%、96.4%和97.5%;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下降至WT植株的90.7%、86.2%和81.9%,MDA含量分别为WT植株的1.15、1.25倍和1.16倍;REL含量分别为WT植株的1.23、1.39倍和1.48倍;叶片气孔开度在盐胁迫下也分别缩小了35.0%、39.0%、55.0%和46.2%。(2)与WT植株相比,RNAi植株株系体内Pro含量显著增加,3个株系分别为WT植株的7.1、10.3倍和6.3倍;叶片中ROS积累显著高于WT植株,H2O2含量分别为WT植株的1.6、1.8倍和1.8倍,而抗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各材料(WT,GR-1,GR-9,GR-10)盐胁迫组的SOD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2.4、1.2、1.7倍和1.9倍,这表明与WT植株相比,盐胁迫下RNAi植株各株系不能有效清除ROS,对植株造成了更大伤害。(3)盐胁迫后各材料植株的Na+/K+比值分别为0.497、0.558、0.525和0.577,RNAi植株株系显著高于WT植株,但是相关离子转运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WT植株,致使Na+不能及时外排,植株受到钠离子毒害,从而导致其耐盐性降低。以上结果表明,MdGH3-2/12在苹果植株应对盐胁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MdGH3-2/12[STBZ]基因干扰后苹果植株在盐胁迫下受到的伤害更大,植株对盐胁迫的抗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以萝卜幼苗为材料,研究了0.15 mol/L NaCl胁迫处理不同时间其根系的生长速度、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并观察了根尖细胞核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萝卜幼苗根系生长速度减慢,根系活力降低,胁迫时间超过48 h时,二者均迅速下降,表现得更为明显;萝卜幼苗根系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则不断增大,胁迫48 h时达到最大,之后POD活性迅速降低,相对电导率随之降低;根尖细胞核由原来规则的圆形转变为各种不规则形状,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盐、碱胁迫对燕麦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砂培‘定莜6号’燕麦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 Cl和Na HCO3(0,50,100,150,200 mmol·L-1)胁迫对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Na Cl胁迫下,随着处理浓度增加,燕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q P)和Hill反应活力明显下降,非光化学猝灭(NPQ)、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叶黄素循环脱环氧化状态(A+Z)/(V+A+Z)显著提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气孔限制值(Ls)先升后降,胞间CO2浓度(Ci)先降后升。(2)在Na HCO3胁迫下,随着处理浓度增加,燕麦叶片叶绿素含量、Pn、Gs、Tr、Ls、Fv/Fm、ΦPSⅡ、q P和Hill反应活力显著下降,Ci、NPQ、Y(NPQ)、Y(NQ)、(β/α-1)、(A+Z)/(V+A+Z)明显增大,类胡萝卜素先升后降。(3)在相同Na+浓度下,Na HCO3胁迫的燕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Pn、Gs、Tr、Fv/Fm、ΦPSⅡ、q P和Hill反应活力下降及NPQ、Y(NPQ)、Y(NO)、(β/α-1)、(A+Z)/(V+A+Z)增加的幅度大于Na Cl胁迫。表明盐、碱胁迫均对燕麦幼苗光合系统造成了伤害,但碱胁迫的伤害程度大于盐胁迫。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TCP7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以耐旱品种‘Desiree’和干旱敏感品种‘Atlantic’为材料,通过自然干旱和200 mmol·L-1 NaCl溶液对盆栽苗进行胁迫处理。采用PCR法克隆得到StTCP7基因,CDS区长741 bp,启动子区含有响应干旱诱导的作用元件,蛋白序列与窄刀薯TCP7相似度最高,同源性为98.2%,共编码1个含24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含有1个TCP保守结构域,属于碱性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上。利用qRT-PCR方法,对干旱和盐胁迫下StTCP7基因在‘Desiree’和‘Atlantic’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StTCP7基因表达存在器官差异和品种间差异,在‘Desiree’中的表达量表现为根(1.02)>茎(0.33)>叶(0.29),在‘Atlantic’中的表达量为叶(4.62)>茎(3.72)>根(1.00)。干旱胁迫下,StTCP7基因在‘Desiree’根和叶中的表达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W3(土壤含水量为35%~45%)时达到峰值,其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27倍和1.87倍;该基因在‘Atlantic’根部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W3(35%~45%)时达到峰值,其表达量为对照组的1.39倍,叶中表达量呈持续上升趋势,W4(15%~25%)时达到峰值,其表达量为对照组的2.52倍。盐处理下,随胁迫时间的增加,StTCP7基因在‘Desiree’根部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6 h时达到最高,为对照组的2.16倍;叶中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3 h时达到最高,为对照组的4.54倍;该基因在‘Atlantic’根部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胁迫3 h时达到最高,为对照组的2.12倍,叶中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在48 h时达到峰值,其表达量为对照组的4.04倍。综上所述,马铃薯StTCP7基因响应干旱与盐胁迫,且在根和叶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可为StTCP7基因在马铃薯非生物逆境响应中的功能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宁杞1号’为试验试材,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盐胁迫为主因素(100 mmol·L~(-1) NaCl),以解钾菌(B1,B2,B3)为副因素,对枸杞幼苗根系总长度、投影面积、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根尖数、根系活力、活性氧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和转化酶(INV)活性进行测定,综合评价不同处理中枸杞根系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解钾菌与盐胁迫对枸杞幼苗根系超氧阴离子(■)含量和SOD、CAT、POD活性均无显著性影响,而对其他指标具有明显的影响。不同处理组合中,B1处理枸杞幼苗根系总长度最长,分别比CK(不添加NaCl和菌剂)、B2、B3、NaCl-CK、NaCl-B1、NaCl-B2、NaCl-B3处理长101%、89%、65%、112%、105%、122%、181%。B2处理中枸杞根系的投影面积、表面积和体积最大及转化酶活性最高;NaCl-B1处理中枸杞幼苗根尖数最大,根系活力最强,GSH-Px和SS活性最高;NaCl-B2处理中枸杞幼苗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和SPS活性最高;NaCl-B3处理中枸杞幼苗根系H_2O_2含量最低,分别比ck、NaCl-CK、B1、NaCl-B1、B2、NaCl-B2、B3处理低24.3%、34.3%、3.9%、41.1%、17.3%、36.3%、14.3%。通过对枸杞幼苗根系17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排在前三名的依次为NaCl-B1、B2、NaCl-B2处理。因此,解钾菌对枸杞幼苗根系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无论是否存在盐胁迫,接种B1或B2单一菌种效果均优于其混合菌种B3。盐胁迫下,接种B1解钾菌更有利于枸杞根系的生长发育;非盐胁迫下,接种B2解钾菌更有利于枸杞根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