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改良剂对苏打碱土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新型土壤改良剂对碱土快速改良的效果,筛选出田间应用最佳的改良剂用量,采用田间试验与土柱淋溶模拟相结合方法,设A_0(不加改良剂)、A_1(改良剂5 t·hm~(-2))、A_2(改良剂7.5 t·hm~(-2))、A_3(改良剂15t·hm~(-2))4个处理,研究不同用量改良剂对盐碱土pH值、水溶性盐总量、碱化度、土壤养分变化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_0处理相比,用新型改良剂处理均显著降低了0~40 cm土层pH值、水溶性盐总量和Na+含量(P0.05),且随改良剂用量增加,呈现降低趋势。田间试验中施用改良剂的土壤碱化度由34.55%(A0)下降至18.20%(A_3)(P0.05),同时降低了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的含量(P0.05)。经改良后,水稻空瘪率显著降低(P0.05),水稻的有效分蘖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提高(P0.05),其中,A_2处理水稻增产近三倍(290.8%)。综合改良效果与产投比,改良剂适宜施用量为7.5 t·hm~(-2)。  相似文献   

2.
生物炭、有机肥连续施用对盐碱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究生物炭和有机肥连续施用3 a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度盐碱土改良效果及对水溶性盐基离子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采取田间小区试验,共设置CK(仅施N 550 kg·hm~(-2)·a~(-1),P_2O_5 120 kg·hm~(-2)·a~(-1))、C1(5 t·hm~(-2)·a~(-1)生物炭)、C2(10 t·hm~(-2)·a~(-1)生物炭)、C3(20 t·hm~(-2)·a~(-1)生物炭)、N1(7.5 t·hm~(-2)·a~(-1)有机肥)、N2(10 t·hm~(-2)·a~(-1)有机肥)6个处理。结果表明:(1)生物炭对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提升效果优于有机肥,C3处理增幅最大,C2处理略小于C3,较CK增幅达17.98%;20~40 cm土层,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呈下降趋势(降幅4.39%~9.23%);土壤含水率变异程度表征C2处理具有更稳定的保水性能。(2)生物炭处理明显降低了各层土壤含盐量(降幅3.56%~9.80%),C2处理较CK降幅达9.80%,有机肥处理降盐效果欠佳。(3)在0~40 cm土层中,各处理表现出降低Na~+含量(降幅4.59%~12.51%)、钠吸附比(SAR降幅12.67%~23.61%)及碱化度(ESP,降幅16.05%~30.06%)的效果,其中生物炭处理对Na~+的降低效果优于有机肥,C2处理较优,有效地抑制了Na~+的毒害,但对Ca~(2+)、Mg~(2+)含量提升及SAR、ESP值降低的效果略差于有机肥。(4)生物炭对小麦增产效果优于有机肥,且C2处理效果最优,增产率达20.97%。综上所述,生物炭在提高土壤持水能力、作物产量和盐碱地综合改良方面优于有机肥,且C2处理较优。因此,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度盐碱土采用10 t·hm~(-2)·a~(-1)的生物炭施用量进行改良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设置垄膜沟播(R)、平作全覆膜(P)和平作秸秆覆盖(S)3种不同覆盖栽培模式,以传统平作(CK)为对照,通过3 a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农田土壤碳氮及其组分变化、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覆盖3 a后,R和P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储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S处理则呈上升趋势且每年的增幅逐渐增大;各处理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均表现为S>R>P>CK,全氮储量表现为S>CK>R>P,S处理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分别较CK提高3.4%和7.5%;与CK相比,R和P处理可提高土壤碳氮比,在0~20 cm土层平均分别提高7.9%和9.6%(P<0.05),而S处理0~20 cm土层土壤碳氮比平均降低了9.9%(P<0.05);各覆膜处理(R和P)均较CK显著降低了0~40 cm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而S处理较CK处理0~60 cm土层DOC和DON含量2 a平均均提高6.2%;各处理收获期硝态氮含量在0~100 cm剖面中的垂直分布与CK无明显差异;各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均...  相似文献   

4.
辽西半干旱地区深松中耕对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辽宁西部阜新旱作农业示范区进行田间试验,探讨了深松中耕对这一地区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中耕能够提高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及0~20 cm土层土壤全N、P、K含量,以提高0~10 c m土层土壤全N含量最为显著(P<5%);能够增加0~2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及0~30 cm土层土壤有效钾含量,以增加0~10 cm土层土壤有效钾含量最为显著(P<5%);显著增加10~3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P<5%);增加了玉米产量,增加幅度为7.80% .  相似文献   

5.
降碱抑盐改良剂对重度盐化碱土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宁夏银北重度盐化碱土为研究对象,连续4 a监测脱硫石膏、糠醛渣、醋糟和菌肥单独或配合施用对土壤pH值、全盐和其他理化性状的改良效果及对水稻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改良4年间T2(单施脱硫石膏)或各改良剂配合施用的处理(T3~T6)在0~20 cm土层pH值比T1(CK,不施用改良剂)降低,其中T5(脱硫石膏+糠醛渣+醋糟+菌肥)相对降幅最大,T6(脱硫石膏+菌肥)降幅最小,T3(脱硫石膏+糠醛渣+菌肥)和T4(脱硫石膏+醋糟+菌肥)差异较小;土壤碱化度和电导率变化趋势与pH值相似,但降幅明显大于pH值降幅。(2)4年间T2~T6处理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比T1分别平均增加了1.30、3.97、4.03、5.16 g·kg-1和2.15 g·kg-1;不同处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有机质相似,但增幅均大于有机质。(3)4年间T2处理水稻保苗率显著高于T1,但普遍低于改良剂配合施用的处理,T5保苗率最高,T4保苗率略优于T3;改良剂配合施用对株高提升效果不及保苗率明显;各改良剂均能提高作物穗长、每穗粒数和结实率,降低空秕数;T2~T6处理4年产量平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77.92%、118.48%、128.93%、158.10%和102.13%,T4纯收入最高,其次为T5。整体来讲,施用脱硫石膏+糠醛渣+醋糟可以显著降低土壤pH值、碱化度和EC、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实现土壤降碱抑盐、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青海省山旱区马铃薯发展的新途径,研究了缓释复混肥料对地膜覆盖马铃薯产量、土壤硝态氮含量、硝态氮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 050 kg·hm~(-2)缓释复混肥(RZ70)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为47 240 kg·hm~(-2);较农民习惯施肥(NXG)处理增产2 175 kg·hm~(-2),增产率为4.83%;较马铃薯专用肥(MZY)处理增产5 085 kg·hm~(-2),增产率为12.06%。马铃薯从苗期到成熟期,农民习惯施肥(NXG)和马铃薯专用肥(MZY)处理显著提高了0~100 cm各土层硝态氮的含量,1 050 kg·hm~(-2)缓释复混肥(RZ70)处理显著降低了0~100 cm各土层硝态氮的含量。马铃薯生长季0~100 cm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硝态氮含量在团棵期出现了一个峰值,且主要集中在20~40 cm土层。随着马铃薯的生长发育,0~100 cm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差异逐渐减小,至成熟期趋于稳定并降至最低。农民习惯施肥(NXG)处理下,马铃薯整个生育期0~1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呈现降低的趋势;除了习惯施肥(NXG),马铃薯整个生育期0~1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一致。1 050 kg·hm~(-2)缓释复混肥(RZ70)处理下,氮肥利用率最高,达到了53.70%。较农民习惯施肥(NXG),增幅为3.38%~40.85%;较马铃薯专用肥(MZY)施肥处理,增幅为5.01%~33.25%。该结果可为缓释复混肥料在青海省马铃薯种植中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2 a大田随机区组试验,探究缓释与普通尿素分层配施对土壤氮素含量、玉米根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机理。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普通尿素1次施肥PU1 (5~10 cm土层)、普通尿素传统2次施肥PU2 (5~10 cm土层,60%种肥+40%追肥)、普通尿素1次分层施肥PU3 (5~10 cm土层20%N+15~20 cm土层30%N+25~30 cm土层50%N)、不同土层深度缓释与普通尿素配施PCU1~PCU4 [均为5~10 cm土层20%N(普通尿素)+15~20 cm土层30%N(配施)+25~30 cm土层50%N(配施),其中PCU1~PCU4的15~20 cm和25~30 cm土层PCU∶PU分别为3∶7、3∶7,5∶5、5∶5和3∶7、5∶5,5∶5、3∶7]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PU1、PU2、PU3相比,缓释与普通尿素分层配施处理在玉米生育后期(吐丝期和灌浆期)土壤中NO~-_3-N含量提高了4.21%~133.44%,NH~+_4-N含量提高了17.09%~72.95%;叶片SOD、POD、CAT、可溶性蛋白分别提高了9.22%~26.75%、7.72%~23.35%、7.66%~22.96%、11.67%~32.98%,MDA降低了2.34%~37.53%;根系SOD、POD、CAT、可溶性蛋白分别提高了7.93%~22.75%、19.09%~42.13%、9.71%~60.98%、12.42%~103.57%,MDA降低了3.01%~31.6%。缓释与普通尿素分层配施玉米产量在2017年和2018年比其它处理分别提高2.32%~26.16%和1.32%~22.36%,经济效益增加1.67%~31.84%和0.33%~27.49%,各处理中PCU4处理产量最高,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为13 899.08 kg·hm~(-2)和12 439.35 kg·hm~(-2),经济效益分别为17 022.25元·hm~(-2)和14 832.65元·hm~(-2)。综合来看PCU4处理是最佳的缓释尿素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膨润土对燕麦苗期土壤水分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膨润土对黄土高原旱作土壤保水改土效果,设计试验:施用量0 kg·hm~(-2)(CK)、6 000 kg·hm~(-2)(D1)、12 000 kg·hm~(-2)(D2)、18 000 kg·hm~(-2)(D3)、24 000 kg·hm~(-2)(D4)、30 000 kg·hm~(-2)(D5);2011年一次性施入,2012—2015年研究其对燕麦苗期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各施用量均能提高燕麦出苗率,2012年D2、D3处理最佳,较对照提高了11.41%、8.93%;2013年D3、D4处理表现较好,较对照提高了8.39%、5.56%;2014年表现为D4、D5处理较对照提高了10.25%、8.32%;2015年表现为D4、D5处理较对照提高了8.71%、7.48%。同时,发现施用膨润土可提高苗期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尤以10~20 cm土层变化最显著,较对照提高1.21%~40.76%。施用膨润土能显著增加2012—2015年0~1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可分别较CK增加2.92%~31.42%、5.05%~47.15%、4.75%~45.89%、2.73%~49.91%、6.67%~70.00%。可见,膨润土能够显著改善耕层土壤的保水性和持水性、改善土壤生物性学性状,且其效果具有一定的长效性,随着施用年限增加,高施用量处理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灌溉和生草对猕猴桃园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灌溉和生草对猕猴桃园土壤质量的影响,于2016—2017年在陕西省眉县猕猴桃园试验地分别布设地面灌溉+除草(Ⅰ)、地面灌溉+自然生草(Ⅱ)、滴灌+除草(Ⅲ)和滴灌+自然生草(Ⅳ)4种处理,对试验地0~50 cm土层的土壤机械组成、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利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对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Ⅲ处理使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砂粒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0.02~0.24g·cm~(-3)和0.36%~5.25%,使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黏粒质量分数和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分别增大了0.17%~7.17%、0.59%~2.53%、0.99%~7.15%和0.01~0.13;Ⅳ处理在0~30 cm土层中的速效磷和碱解氮与Ⅰ、Ⅱ处理无差异,显著高于Ⅲ处理10.75~109.55 mg·kg~(-1)和20.74~78.91 mg·kg~(-1)(P0.05),可使0~50 cm土层的速效钾、速效磷和碱解氮分别达到猕猴桃施肥标准的丰富、中等及中等水平;与其他处理相比,Ⅳ处理可使0~50 cm土层土壤黏粒质量分数增加了1.21%~2.66%,土壤粉粒质量分数减少了0.81%~1.41%,使土壤分形维数显著增加(P0.05),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最大,达0.619。因此,滴灌+自然生草(Ⅳ)的管理方式是猕猴桃园土地可持续性利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N2O排放对生物炭添加和土壤水分的响应,开展为期30 d的室内培养试验,设置5个土壤盐渍化水平(S0、S1、S2、S3、S4:盐分添加量分别为土壤质量的0%、0.25%、0.5%、0.75%、1%)、2个生物炭添加方式(B0:不添加;B1:添加量为土壤质量的5%)和2个水分条件(W0:60%田间持水量;W1:100%田间持水量)。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对N2O累积排放量具有显著影响,盐分含量越高则降幅越大,与S0处理相比,S1、S2、S3、S4处理N2O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43.9%、66.5%、91.9%、93.2%。土壤水分对N2O累积排放量具有极显著影响,水分含量越高则累积排放量越大,与W0处理相比,W1条件下各盐分处理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3.0%、84.8%、187.4%、729.4%、306.7%。生物炭添加对N2O累积排放量存在一定影响,与B0处理相比,低水含量下,B1处理累积排放量增幅为3.4%~20.6%,高水含量增幅...  相似文献   

11.
棉粕腐植酸肥对土壤团聚体、酶及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小麦新春38号作为供试品种,设置3个处理:空白对照、等养分复合肥和等养分棉粕腐植酸复合肥,研究了棉粕开发的腐植酸水溶性肥料对土壤团聚体、酶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较,腐植酸肥处理使土壤团聚体含量向2~0.25 mm和2 mm粒级有显著转移;土壤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对蔗糖酶活性差异不明显;可显著提高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腐植酸肥处理能平均提高全生育期0~20 cm土层碱解氮37.27%、速效磷42.24%、速效钾37.02%,20~40 cm土层碱解氮提高15.55%、速效磷提高61.52%、速效钾提高57.36%。与等养分复合肥处理相比,腐植酸肥处理使不同土层土壤团聚体百分含量向2~0.25 mm和2 mm粒级均有转移;前期抑制土壤脲酶活性,后期提高壤脲酶活性,提高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差异不明显;可提高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腐植酸肥处理可平均提高全生育期0~20 cm土层碱解氮5.92%、速效磷8.8%、速效钾4.29%,20~40 cm土层碱解氮提高1.9%、速效磷提高15.39%、速效钾提高8%。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下黑土水热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连续监测东北典型黑土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下的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农田黑土水热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NTS)可显著提高0~50 cm土层水分含量,其中免耕在0~20 cm土层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最高值分别比少耕(RT)和传统(CT)高3%~10%,尤其是可提高作物播种期表层土壤含水量。0~1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RT土壤温度均高于NTS和CT,其中5 cm土层土壤温度日平均最高值较NTS和CT分别高3.04℃和5.27℃。三种耕作措施下的水热动态表明,少耕是我国东北旱作黑土区最佳的保护性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3.
The adsorption of diuron and isoproturon by a clay loam soil at 35% (3-16 kPa) and 62% (1 kPa) soil moisture content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glass microfibre filters capable of sampling soil solution for herbicide analysis. Adsorption was rapid, with 40–80% of the final (24 h) sorption being achieved within 2 min. These equilibria were achieved more rapidly for diuron, which was also the more highly adsorbed. Adsorption of both herbicides was favoured by low soil moisture initially, but was enhanced by higher soil moistures at sorption times greater than 30 min. However, increasing the soil moisture from 31% (10 kPa) to 62% (1 kPa)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final soil sorption capacity. Regarding the water status in the soil, it is thought that adsorption took place in small pores (<3 μm). Herbicides diffused rapidly into small pores and adsorption by wet soil was delayed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bout 30 min).  相似文献   

14.
农田耕种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连续耕种5、10、15、20、30年农田土壤的4种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得出结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灌溉、耕作、施肥等人类生产活动改变了酶在各土层间的活性格局。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随年限的增加总体趋势增加,有机质和土壤水分变化类似,一致表现出"N"形的变化趋势,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呈现"M"形的相似变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连续6年定位试验,探究较长时间施用生物炭对土壤保水作用的影响,以期为塿土区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参考。田间试验于2011年开始,设4个生物炭施用梯度:对照,不施生物炭(B0);5 t·hm-2(B5);10 t·hm-2(B10);20 t·hm-2(B20)。在2017年测定了土壤含水量、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和水分累积蒸发量等。结果表明:生物炭能够显著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且随着生物炭施入量的增加,各指标变化幅度也增大,B20与B0处理相比,土壤容重减少了8.28%,毛管孔隙度增加了20.17%,饱和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了22.17%和14.86%;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B20与B0处理相比,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了19.00%,团聚体破坏率和不稳定团粒指数分别降低了11.34%和9.61%;生物炭还可有效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B10和B20处理的土壤累积蒸发量分别比B0处理减少了7.45%和10.18%。结合逐步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发现,生物炭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是其促进土壤持水能力的主要原因。土壤孔隙度和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土壤饱和含水量的主要因子,影响土壤毛管持水量的主要因子为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毛管孔隙度,而毛管孔隙度与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则解释了绝大部分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变化。研究表明生物炭施用可以显著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塿土持水性能,增加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作物种间不同的根部隔离处理对线辣椒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有效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栽培的线辣椒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均高于单作栽培。与膜隔处理相比,网隔与无隔处理的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有提高,其中以网隔处理最高。各处理根际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均低于非根际土壤,但碱解氮含量表现为根际土壤高于非根际土壤。网隔处理中尼龙网减缓了玉米根系对线辣椒根系营养的直接竞争,同时玉米根系根际效应使其根际、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数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主要因子,与土壤酶活性显著相关。有机质、碱解氮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呈极显著相关,有效磷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呈正相关。土壤真菌数量、脲酶活性与有效钾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滑带土的显微结构分析对揭示滑面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原状土与滑带土中的黄土及红黏土进行了SEM和CT试验,探讨了原状土与滑带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对比分析了原状土与滑带土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滑带黄土颗粒的平均体积小于原状黄土,而滑带黄土的孔隙比大于原状黄土,并且占主导比例的粒径和孔隙直径的范围比原状黄土更广;滑带黄土相较于原状黄土,其颗粒和孔隙均表现出占主导比例的中间颗粒和孔隙减少,占非主导地位的颗粒和孔隙比例增大;在滑带土交界面附近黄土一侧孔隙发育更高,而红黏土一侧裂隙发育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以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区的褐土为研究对象,对连续17年免耕、12年免耕和传统耕作条件下土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长期免耕对褐土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7年免耕和12年免耕土壤(0~20 cm)有机质分别比传统耕作处理土壤提高35.7%、26.7%,达极显著差异水平;②17年免耕处理土壤...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碱积盐成土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田试验结合玉米室内模拟盆栽,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姚伏镇大兴墩村的盐碱土在施用硫磺、石膏、有机肥、PAM等不同改良剂后,土壤水分及相关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4种改良剂均有效降低了土壤容重,土壤空隙度随之增加,土壤物理结构的改善与水分利用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了盐碱土的改良;(2)硫磺的最佳用量在675~900 kg/hm2之间;(3)就4种改良剂综合而言,PAM表现出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灌耕风沙土养分贫瘠,保水保肥性能差等突出问题,采用田间微区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生物炭对灌耕风沙土土壤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1)不施炭(CK);(2) 22.5 t·hm-2生物炭(1%BC);(3) 67.5 t·hm-2生物炭(3%BC);(4) 112.5 t·hm-2生物炭(5%BC);(5) 225.0 t·hm-2生物炭(10%BC)。五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炭能显著降低灌耕风沙土土壤容重降低了2.8%~12.6%;生物炭施用显著增加灌耕风沙土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钾及阳离子代换量含量,分别增加了7.9%~28.6%、47.2%~148.3%、8.9%~29.6%、6.7~19.8%;生物炭施用玉米产量提高了10.2%~42.1%。研究表明,施用生物炭能有效改善灌耕风沙土的土壤质地和养分状况,提高灌耕风沙土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