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多效唑·甲哌 FEE7 微乳剂防止小麦倒伏和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二棱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20%多效唑·甲哌鎓微乳剂375 mL/hm2,可以显著抑制茎秆基部节间伸长,增加各节间充实度,其中赤霉素(Gas)和生长素(IAA)降低,可显著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和降低田间倒伏率.处理还协调了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的关系,增产幅度6.2%~28.6%.增产原因可能在于促进籽粒灌浆强,增加籽粒中内源Gas、IAA、细胞分裂素(CTKs)的水平,增强了籽粒库活性,同时促进茎叶中干物质向籽粒运转.  相似文献   

2.
30%矮壮素·烯效唑微乳剂对水稻抗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30%矮壮素 ·烯效唑微乳剂对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和增产的效果,进行了两年的田间试验和全国多点药效试验。在拔节初期进行药液喷雾处理的结果表明:该30%矮壮素 ·烯效唑微乳剂能够显著降低水稻节间的赤霉素(GAs)含量,显著缩短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度;提高节间单位长度干物质重,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穗粒数增加8.3% ~10.5%,空秕率降低3.8% ~12.4%,水稻产量增加2.0% ~5.3%。全国药效试验结果统计也表现出相似结果。表明30%矮壮素 ·烯效唑微乳剂具有防止水稻茎秆倒伏、增加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玉米倒伏和增产被认为是相互制约的2个因素,而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可以合理协调两者间的关系。以先玉335玉米为试材,研究了1种新的膦酸盐类化合物N,N-二乙基-2-己酰氧基-乙胺(2-氯乙基)膦酸盐(DHEAP)对春玉米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于拔节初期叶面喷施该新化合物的水溶液,可:1)降低玉米株高,显著降低基部伸长节间长度和穗位高度,增加节间直径,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增强玉米植株第2和第3节间的抗折力,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3)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因年份和施药剂量不同而存在差异,总产量增幅在3%~8%之间。通过测定玉米伸长节间内源激素含量,发现DHEAP处理能显著降低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s)的含量,提高脱落酸(ABA)含量,从而极显著地降低GAs/ABA的比值。推测这可能是该化合物调控玉米植株性状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长期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9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不覆盖和秸秆覆盖4 500 kg·hm~(-2))和施氮量(0、75、150、225、300 kg·hm~(-2))对冬小麦群体动态、产量三要素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显著降低冬小麦越冬期分蘖数和春季总茎数,越冬期分蘖数最多降低24%,春季总茎数最大降幅为40.7%;秸秆覆盖导致单位面积穗数减少,平均降幅5.6%,但穗粒数有增加趋势,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与无覆盖相比,秸秆覆盖的冬小麦籽粒产量略有降低。无论秸秆覆盖与否,小麦越冬期分蘖数、春季总茎数以及单位面积穗数均与施氮量呈抛物线的关系,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则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施用氮肥使小麦籽粒产量最高增幅接近70%;在供试条件下,秸秆覆盖无增产效应。相比秸秆覆盖,同样小麦产量水平下,常规栽培需氮肥较少。  相似文献   

5.
以甜玉米金玉甜1号为试验材料,于吐丝期叶面喷施胺鲜酯(DTA-6),研究其对甜玉米叶片光合特征、籽粒粒重、糖分积累、光合作用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和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 BPCase)及蔗糖代谢相关酶蔗糖磷酸化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动态变化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DTA-6处理显著提高了甜玉米籽粒灌浆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改善了PEPCase和Ru BPCase的活性;DTA-6处理显著促进了籽粒SPS和SS活性表达,处理后12 d籽粒中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8.4%、8.8%和8.9%;DTA-6处理显著促进了籽粒灌浆速率,提高了穗粒数和粒重,增加了产量,其中鲜穗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5.8%、9.6%和11.9%。研究结果证实,DTA-6可以显著改善甜玉米产量和品质形成,为其在甜玉米高产优质栽培中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冠菌素对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以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为材料,在八展叶时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 (0、0.01、0.1、1和10 μmol/L) 冠菌素 (COR),研究了COR对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 μmol/L COR处理后,先玉335的株高和穗位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7.0%和19.9%,郑单958分别降低了20.8%和18.2%,单株叶面积、节间抗折断力、穗下第8~14节间长度和节间最大直径与对照间亦差异显著。且随着COR浓度的增加,先玉335和郑单958的株高、穗位高、单株叶面积和穗下第8~14 节间长度均逐渐降低;第8~14节间最大直径和节间抗折断力逐渐增大。经1 μmol/L COR处理后,2个供试玉米品种的产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较对照均有所增加,其中先玉335的产量较对照增加了9.9%,郑单958增加了4.3%。综上所述,COR可以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不同品种玉米对COR的敏感性不同,其中先玉335抗倒伏的最适COR浓度为10 μmol/L,郑单958抗倒伏的最适COR浓度为1 μmol/L。  相似文献   

7.
大豆冠层截获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决定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通过对蛋白质、脂肪含量不同的三个大豆品种在生殖生长期进行光处理,研究田间条件下,群体光富集和遮阴对大豆干物质分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照相比,光富集后大豆积累的光合产物更多地分配到库;而遮阴后大豆积累的光合产物更多地分配给了源.光富集显著增加大豆单株产量、荚数和粒数,不同品种(系)单株产量增加幅度为27.7%~71.7%、单株荚数增加幅度为33.3%~71.1%、单株粒数增加幅度为35.5%~85.7%;遮阴显著减少大豆单株产量、荚数和粒数,不同品种(系)单株产量降低幅度为34.4%~49.7%、单株荚数降低幅度为43.0%~47.7%、单株粒数降低幅度为33.4%~52.6%.生殖生长期光富集有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籽粒脂肪含量的趋势,而遮阴有降低籽粒内蛋白质含量和增加籽粒脂肪含量的趋势,品种间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冬小麦品种长武134(抗旱性强)和陕253(抗旱性弱)为材料,研究干旱对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主茎及其组成节间花前积累干物质的转运及其对穗粒重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长武134主茎穗粒重降幅小于陕253;干旱缩短了小麦花后旗叶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PAD)和叶绿素含量缓降期(RSP),长武134受影响程度较小.长武134除穗下节外,其余各节间及茎杆干物质转运量及对籽粒贡献率降幅均大于陕253;干旱提高了陕253穗下节和倒二节干物质转运率,降低了倒三节和下部节干物质转运率,茎杆干物质转运率无明显变化;长武134除穗下节外其余各节间及茎杆干物质转运率均明显低于对照,而且距离穗部越远的节位降低幅度越大.上述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不同节位干物质转运能力变化与距离穗远近有关,花前茎杆干物质转运并不能补偿籽粒产量的损失,花后旗叶光合功能期延长是小麦抗旱高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2020年进行了芸乐收(0.01%芸苔素内酯+25%吡唑醚菌酯+75%肟菌·戊唑醇)在水稻上的应用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小区试验结果显示,芸乐收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效,对叶瘟防效77.6%,对穗颈瘟防效79.6%。并且能提高水稻的分蘖能力,增加田间有效穗,有效增加粒重,实产比对照增产198.2kg/667m~2,增产率44.0%。大田示范显示,水稻施用芸乐收,与常规用药对照,平均667m~2增产146.09kg,平均增产率24.69%。主要表现为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的增加,而且水稻籽粒鲜亮饱满、出米率高,商品性和品质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在玉米拔节期对12个常用玉米自交系喷施200 mg/L的乙烯利,探讨了乙烯利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节间伸长和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后,除郑58、L6M、K12、豫自87-1和8085泰5个自交系各性状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余自交系表现为株高和穗位高降低,基部第3、4、5节间长度缩短,内源激素生长素(IAA)含量、赤霉素(GA4)与脱落酸(ABA)的比值降低,ABA含量升高,且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GA4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不同玉米自交系的形态指标(株高、穗位高和第3、4、5节间长度)和内源激素(IAA含量、ABA含量及GA4/ABA比值)均存在很大差异,相对变化百分数从6.41%到102.64%不等。各指标均能反映出不同基因型玉米植株对乙烯利的敏感性,其中,敏感性相对较强的有昌7-2、浚928、Mo17和丹340;相对较弱的有郑58、L6M、K12、豫自87-1和8085泰。  相似文献   

11.
Secondary plants may be added to a cropping system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pest control. In a recent article (Parolin P, Bresch C, Brun R, Bout A, Boll R, Desneux N, Poncet C (2012) Secondary plants used in biological control: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st Management 58, 91–100) we defined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secondary plants used to enhance biological control: companion, repellent, barrier, indicator, trap, insectary, and banker plants are intentionally added to agricultural systems in order to improve pest management through either top-down or bottom-up processes.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focus on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econdary plants and on the mechanisms which contribute to reducing the presence of pests. If we understand and integrate the effects that such plants have on pests and beneficial arthropods, together with the multitrophic interactions in which these organisms are involved, the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s in crop systems can be reduced and enhanced productivity in agro-ecosystems achieved. Here, we identify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nd the prerequisites for, plants which can enhance crop protection in agro-ecosystems.  相似文献   

12.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is a well-defined ecological unit with hot and dry summers and relatively cold and rainy winters. Its climate is very changeable and the seasonal irregularity renders agriculture particularly hazardou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diseases or the behavior of pathogens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are discussed briefly,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some important crops such as olive, grapevine, citrus, date palm and cereals, as well as certain woody trees like chestnut, elm and cypress. 1 Lecture presented at the First Israeli-Italian Phytopathological Symposium, Bet Dagan, Israel, February 13–15, 1989.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乌鲁木齐绿化树木和花卉的发和现状,整理出乌鲁木齐现有化植物和花卉植物名录,隶属于57科173种(截至1991年3月),本文并对今后的引种驯化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紫外辐射对植物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外(UV)辐射作用于"病菌一植物"病害系统影响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UV辐射对植物病原菌孢子的萌发、芽管伸长、菌丝生长等光生物学效应,不同种属的菌种对UV辐射存在不同的响应机制;二是寄主植物从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对UV作出响应,导致植物的抗病性发生变化.研究证实,中、短波UV辐射可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减少病害的发病率;长波UV辐射对病菌孢子的萌发有诱导作用,可提高病害发病率.根据UV辐射水平、病菌侵染程度及植物抗性品种等因素的影响,UV辐射对不同植物病害系统也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该文作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辐射对植物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紫外(UV)辐射作用于"病菌一植物"病害系统影响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UV辐射对植物病原菌孢子的萌发、芽管伸长、菌丝生长等光生物学效应,不同种属的菌种对UV辐射存在不同的响应机制;二是寄主植物从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对UV作出响应,导致植物的抗病性发生变化.研究证实,中、短波UV辐射可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减少病害的发病率;长波UV辐射对病菌孢子的萌发有诱导作用,可提高病害发病率.根据UV辐射水平、病菌侵染程度及植物抗性品种等因素的影响,UV辐射对不同植物病害系统也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该文作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辐射对植物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当前主流的测序技术,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以及非序列依赖性等特点。本文详细阐述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检测植物病毒的流程,并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于植物病毒检测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介绍了利用该技术发现的新的病毒或类病毒,尤其是一些已被欧洲和地中海国家植物保护组织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的病毒。目前,有些国家已应用该技术筛查进口植物材料携带的病毒,这对我国的口岸检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香料植物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内蒙古香料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内蒙古香料植物共有245种,隶属于54科,132属,其中野生植物194种,栽植物51种。本文从香花资源、乔灌木香料资源、草本香料资源、辛香料和烟用香料资源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分布较广、资源较多的香料植物的利用价值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野外调查,发现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共有荒漠植物23科81属131种,其中双子叶植物20科63属109种;单子叶植物3科18属22种。在这些植物中,有可食用植物23种,饲用植物18种,药用植物18种,观赏植物7种,纤维植物6种,鞣质植物3种,制碱植物2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在新疆与内地间建立植物检疫检查站的必要性,分析了建立检查站在完善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促进和强化植物产地检疫、全面加强重大植物疫情的分区治理、推进完善植物检疫监管和实行区域协作、联防联控等植物检疫工作方面的作用,认为植物检疫检查站在阻截有害生物传播蔓延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四种药用植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四种药用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根提取物黄芩苷、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和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R.Br.]的全草丙酮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蘑菇青霉病菌(Tenicillium sp.)和蘑菇根霉病菌(Rhizoqus sp.)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四种药用植物对所供试菌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黄芩苷对灰霉和根霉的抑菌作用显著,抑菌率均达到80%以上;蒲公英、白屈菜和博落回的丙酮提取液在0.1 g/ml的浓度下对蘑菇根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