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培育出的耐盐丰产小麦新品系“101”、“78”,在耐盐比较试验中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在硫酸盐溶液浓度为1.5%时,发芽率高于轮抗6、德选1和对照新冬17;在以氯化物一硫酸盐为主的盆栽试验中,土壤盐分含量为1.5%时,“101”、“78”的三叶期死亡率、旗叶干尖长度低于轮抗6、德选1和对照新冬17,产量高于轮抗6、德选1和对照新冬17。在轻度-中度盐渍化地上,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益;在中上等肥力的地上,和其他丰产性品种相比,具有较好的效益。“78”属弱冬性,冬前晚播不影响产量,是接棉花茬、玉米茬的优良小麦。  相似文献   

2.
溴甲烷在草莓田的替代及减少其散发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溴甲烷是一种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发展中国家将于2015年淘汰。在我国溴甲烷消费量最大的地区,河北省满城县实施了中-意“溴甲烷土壤消毒替代技术及能力建设项目”。试验结果表明:威百亩和威百亩+VIF,采用化学灌溉技术施药,是有前景的溴甲烷替代品,2001~2002年威百亩和威百亩+VIF处理“达赛莱克特”品种的产量分别为26816kg/hm^2和23672kg/hm^2,而溴甲烷处理的产量为28346kg/hm^2;威百亩和威百亩+VIF处理“理念”品种的产量分别为19844kg/hm^2和15989kg/hm^2而溴甲烷处理的产量为19657kg/hm^2;2002~2003年威百亩和威百亩+VIF处理“达赛莱克特”品种的产量分别为23073kg/hm^223446kg/hm^2而溴甲烷处理的产量为25285kg/hm^2威百亩和威百亩+VIF处理“全明星”品种的产量分别为:29594kg/hm^227677kg/hm^2而溴甲烷处理的产量为32191kg/hm^2产量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威百亩、威百亩+VIF与溴甲烷均无显著差异。溴甲烷+VIF采用热法施药,其产量与溴甲烷无明显差异,但溴甲烷+VIF能减少溴甲烷25%的用药量。太阳能消毒+生物防治制剂的产量高于空白对照,有一定的防病增产效果,但显著低于溴甲烷处理的产量,不能作为溴甲烷的替代品。进口品种“理念”和当地主栽品种“全明星”对土传病害的抗性较差,在长势、产量方面均显著差于新引进品种“达赛莱克特”。虽然“达赛莱克特”对土传病害有一定的抗性,但与溴甲烷和威百亩处理区比较,空白对照区的产量仍显著低于药剂处理区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小麦杂交组合早代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00个杂交组合F0代种子盐水发芽实验、F1代植株盐土盆栽试验,研究了杂交组合亲缘与早代后裔耐盐性的关系,旨在寻求耐盐品系选育的最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母本为高代耐盐材料的298个组合中,F0代种子发芽组合数占49.33%,母本同亲缘组合较好的耐盐材料×(耐盐材料×本地材料);F1代植株成穗组合占总组合数的6.33%,在成穗19个组合中,最好的2个组合母本亲缘外地材料×耐盐材料;倒3叶干尖比较小的组合母本亲缘为外地材料×耐盐材料;收获粒数较好的为外地材料×耐盐材料,表现最好的为耐盐材料的3交;平均单穗粒数在30以上的组合为4个,3个为多交。由此可见含有耐盐材料母本亲缘的单交,有利于提高F1代植株的耐盐性;含有耐盐材料的母本亲缘的3交,有利于提高盐土中F1代产量。  相似文献   

4.
新疆耐盐冬小麦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新疆耐盐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在 2 0 0 0——2 0 0 2年布置了耐盐小麦的区域品比试验。参试材料 :新冬 1 7、1 0 1、78、加 1 63、872 4 ,土壤含盐0 .8— 1 .2 5 %。通过发芽试验、盆栽试验、小区试验进行小麦耐盐比较 ;利用盐碱地和非盐碱地进行区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1 0 1在 Na CL盐水中发芽的盐分浓度的临界值大于 1 .5 % ,盐敏感性小麦的盐分浓度的临界值小于 1 .0 % ;盐土盆栽中 ,常规品种适应的土壤盐分浓度的临界值在 0 .9— 1 .1 %之间 ,耐盐品系 1 0 1、78的临界值在 1 .3— 1 .5之间 ;在盐碱地上的区域试验中 ,土壤当盐分在 0 .8—— 1 .2 5 %之间时 ,耐盐小麦 1 0 1产量达 45 0 0 kg/ha,比对照增产 41 % ;在非盐碱地上 ,1 0 1产量达 60 0 0 kg/ha,具有较好的丰产性。  相似文献   

5.
山西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经过4年攻关研究,建立起3套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模式:(1)种养结合良性循环模式。土地生产率较单作玉米高49.7%,绵羊当年育肥羔羊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较对照组高3.0%和1.4%。应用增肉剂羊只115d 总增重11.3kg,较对照组日增重增加14.1%;改良草地产草量可达12000kg/hm^2~14400kg/hm^2。(2)“甘薯-加工-养殖”产业化发展模式。在平常年份产鲜薯75000kg/hm^2以上;生产的淀粉地膜,可降低覆膜成本27.9%。新研制的甘薯低糖脯有酸甜味型和怪味型两种,研制的即食粉丝,增值率在10倍左右。(3)旱地生态果园双向控制模式。与现行的清耕果园相比,0cm~60cm的土壤水分含量高3.1%;0cm~40cm土壤有机质含量高0.17%,速钾高9.1mg/100g土。4年后,土壤容重降低0.20g/cm^3,天敌数量多3倍以上,害虫减少95%以上,果实发病率减少80%以上。平均一级果品产量27000kg/hm^2,增加纯收入1338元/hm^2。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干旱年份下钾、锌、锰配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数学回归模型,知三因子作用大小顺序为:钾>锰>锌。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晋南中肥力地冬小麦产量>4500kg/hm^2。在95%置信区的最佳农艺组合方案是:氯化钾395.700-508.35kg/hm^2,硫酸锌74.85-104.1kg/hm^2,硫酸锰78.75-103.35kg/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农艺措施5因素5水平正交组合设计试验与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黄土旱原甜菜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农艺措施各因素对甜菜块根产量的作用效果依次为播种期>磷底肥>氮底肥>氮追肥>密度,块根产量45t/hm^2的优化方案为播期4月5日以前,密度7万株/hm^2,底施纯磷104.8kg/hm^2,底施纯氮135.1kg/hm^2,追纯氮138kg/hm^2,早播和增施磷肥,氮磷配合有利于提高甜菜产量和恢复甜菜后茬肥力,应用保全苗新技术,能克服保苗障碍因素,一保全苗,双丰311和苏垦8312多倍体杂交种是适宜西部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甜菜生长后期打叶一般减产8.9-26%,降糖0.6-1.3度,是既减产又减糖的不良习惯,应坚持去掉。  相似文献   

8.
覆盖补水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覆盖补水条件下,设置了不同覆盖方式、不同补水时期、不同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等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穴播产量较高,较对照增产41.3%,比膜侧条播增产21.1%。在覆盖基础上,底墒较差时,越冬前补水较对照增产30.5%;底熵较好时,拔节期补水较对照增产15%以上。在覆盖补水前提下,将常规的一次性施肥分别改为拔节、越冬和孕穗3个时期追肥,拔节期追肥产量比对照增产14.3%;越冬追肥增产9.0%。不同化肥施用量,N300P300K240产量较CK增产20.0%;次为N150P300K120及N150P225K120,再次为N225P225K180和N150P150K120。在不同施氮水平(纯N75kg/hm^2-300kg/hm^2)和不同施K2O水平(KWO60kg/hm^2-240kg/hm^2)中,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P2O575kg/hm^2-300kg/hm^2)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培育的耐盐小麦“石冬 5号”除了高度“耐盐”外 ,还具有丰产、抗旱、抗寒等特点。在“硫酸盐”或“氯化物——硫酸盐”类型土壤的盐分含量 1 5g/l时种植“石冬 5号”,生长接近正常 ,保苗面积可以达到 85% ,产量可以达到 30 0 0—— 3750 kg/ha;在含盐量小于 1 0 g/l的盐渍化的上种植 ,产量可以达到 450 0—— 60 0 0 kg/ha。“石冬 5号”新疆南北农区盐渍化地种植 ,发展速度很快 ,到 1 999年为止 ,种植面积超过 1万公顷。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抗旱新品种试验与关键水灌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华北高产粮区冬小麦存在大水大肥大播量的问题,选用旱麦莱农9214和莱州3279为试材,高水肥品种济麦19号为对照,经过2年试验推广证明,这2个品种在干旱偏枯年和平水偏丰年灌1-2次关键水,每公顷平均产量7766.25kg,比灌4次水的对照田济麦19号(平均单产6765kg),增产1001.25kg,增产率14.8%;总耗水量平均3585.66m^3/hm^2,水分生产率2.17kg/m^3,耗水系数.462m^3/kg,节省灌溉用炎2752.5m^3/hm^2,节水率68.62%,小麦降耗增收1542-3434.4元/hm^2,实现了节水、高产,低耗、高效农业,达到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旱地冬小麦水分亏缺补偿效应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1994年~1997年,从有限供水节水角度对冬小麦需水关键期水分亏缺补偿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为冬小麦需水关键期,此时灌水可增产1878kg/hm^2,增产幅度为42.96%;不同的灌水量未引起小麦产量的显著差异,显示有限补偿供水的高效性;有限补偿供水和一定的农艺措施相结合可实现作物的大幅度增产,每毫米供水的边际产量达20.30kg/hm^2~26.23kg/hm^2。此结果可作为制定高效经济节水方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优质高产玉米PZH-15为研究材料,在N、P、K配比一致的前提下,设计不同的肥料用量处理,研究和分析了其对玉米生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60kg/hm^2的施肥范围内,肥料能显著增加玉米植株的株高、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和籽粒产量,提高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同时硝酸还原酶活性、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与玉米最终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将施肥量从360kg/hm^2降至315kg/hm^2,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但处理间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在本实验条件下,磷肥和钾肥用量分别为P158kg脯、K236kg甜,氮肥为N315kg/hm^2,且于抽穗期深施追肥是协调养分总量供应与时段分配,兼顾产量和效益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丘陵旱地冬小麦覆盖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2000年对丘陵旱地冬小麦进行了覆盖施肥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施有机肥和覆膜或盖草较不施和裸地的处理耕层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0.22%-1.05%和1.29%-4.11%;以有机肥16500kg/hm^2和33750kg/hm^2、尿素240kg/hm^2和360kg/hm^2、磷酸二铵371kg/hm^2和555kg/hm^2、硫酸钾149kg/hm^2和222kg/hm^2、覆膜或盖草为最佳组合,其经济效益达极显著水平,而覆膜与盖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为此认为,深耕结合施有机肥、适量化肥和盖草是丘陵旱地小麦保护增产的经济有效措施,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对土地生产力贡献相对重要的人工生产要素有化肥,有效灌浆面积、劳动力和农业物质消耗量。其中有效灌溉面积的贡献值为0.6655,化肥为0.3898,在现有耕地土壤肥力和灌量条件下,每增加1kg的标准化肥,土地产出可增加4.9753gk,每增加1hm^2有效灌面积,土地产出可增加3526.5kg粮食。实现“九五”末新增粮食15000万kg的开发目标,需增加有效灌面积4.25万hm^2或增加标准化肥3014.89万kg,从投资角度相比,增加化肥投入较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容易实现开发目标。在整体开发进程中,化肥投入可控制在345-1020kg/hm^2,无机能投入亦控制在28605-82350MJ/hm^2。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公正地评价氮肥对整个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国际水稻研究所试验场分别设立0、100和200kg/hm^2三个氮肥水平,测定了水稻主要特性参数和叶冠层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动态,同时以果蝇蛹作为替代猎物的方法在田间模拟评价了叶冠层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结果表明,虽然施用200kg/hm^2氮肥稻田的稻株高度、叶面积和稻草干重显著比施用100kg/hm^2氮肥稻田的高,但每丛分蘖数和稻谷产量则没有明显差异。在水稻叶冠层中,肖蛸、圆蛛、黑肩绿盲蝽、稻红瓢虫和捕食性螅等为稻飞虱主要捕食性天敌。肖蛸在水稻孕穗期的数量最高,圆蛛的种群随水稻的生长而下降,但黑肩绿盲蝽、稻红瓢虫和捕食性螅的数量却均随水稻的生长而增加。施用氮肥后稻田中肖蛸和稻红瓢虫的种群数量显著减少。在水稻孕穗期,叶冠层上蜘蛛网的数量和蜘蛛网总面积均随氮肥施用量的提高而显著减少。在水稻孕穗期和乳熟期,不施用氮肥稻田中的捕食性天敌对替代猎物果蝇蛹的捕食能力显著高于其它两个施用氮肥的稻田中的捕食能力。而在乳熟期施用100kg/hm^2氮肥稻田的捕食能力又显著比施用200kg/hm^2氮肥稻田的高。结果说明过量施用氮肥可削弱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12种药剂防治麦蚜及对天敌安全性田间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30g/hm^2、啶虫脒11.5g/hm^2、辟蚜雾150g/hm^2、赛丹450g/hm^2对麦蚜防效高,药后7d的防效均在99%以上,且对捕食性天敌无害,可以作为综合防治麦蚜的药剂大面积推广应用。每hm^2喷液量为600kg。  相似文献   

17.
干旱沙区春小麦水肥优化管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春小麦大田种植裂区分布正交试验中,通过调控农田耕作层土壤水分,矿质营养元素氮、磷、钾和有机肥的施用量及施配方式,确定适合于干旱沙漠环境的最佳农田水肥管理模式。结果表明,干旱沙区淤灌沙壤土春小麦农田的最佳水肥施配方案是:春小麦全生育期灌水量为5397m^3/hm^2,底肥施用无机肥总量(N P2O5 K2O)为272kg/hm^2,配施比例为N:P2O5:K2O-99:173:0(kg/hm^2),有机肥14993kg/hm^2(其中,有机质;K2O-4708kg/hm^2;35kg/hm^2),2次追施氮肥70kg/hm^2。在试验条件下获得最高籽粒产量为3250kg/hm^2,收获指数达到40%,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为1.5g/kg,单位水收获量为0.6kg/m^3。  相似文献   

18.
喷灌冬小麦农田土壤NO-3-N分布特征及作物吸氮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传统地面灌溉(畦灌)为对照,2002~2003和2003~2004两个生产年度田间试验分析喷灌对冬小麦农田土壤NO3^-—N分布和作物吸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土壤NO3^-—N含量蜂值迁移较浅,土壤NO3^--N主要分布在冬小麦主要根系分布层0~40cm土层内。与喷灌相比,在冬小麦根系层下部,地面灌溉土壤NO3^-N存在不同程度的累积。试验期间地面灌溉土壤NO3^-—N累积淋失量分别为8.68kg/hm^2和7.70kg/hm^2,喷灌条件下没有明显的土壤NO3^-—N淋失,最大累积淋失量只有地面灌溉条件下的3%。2003和2004年喷灌冬小麦地上部分吸氮量分别为235.7kg/hm^2和161,7kg/hm^2,分别比地面灌溉高7.0kg/hm^2和34.7kg/hm^2。与地面灌溉相比,喷灌有利于冬小麦后期吸收氮素,喷灌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吸氮量年际之间的差异都小于地面灌溉。  相似文献   

19.
豫西旱肥地冬小麦钾素增产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1998年在豫西旱肥地进行的冬小麦施钾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增加了小麦对钾素的吸收,刺激了植株生长,提高了成穗率、穗粒数及千粒重,降低了小穗不孕率,增产幅度为10.6%-25.8%,钾肥的产量模型为:Y=4224.83+9.5420X-0.0228X^2,最高产量(5223.18kg/hm^2)施肥量为209.25kg/hm^2,经济合理施肥量为158.65kg/hm^2,施肥利润983.97元/h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异源养殖废水农业利用对耐盐能源植物(菊芋)栽培体系土壤性状、植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利用Watersuit直观模型对系统作了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异源养殖废水灌溉土壤有明显积盐趋势,尤其是高盐度的对虾养殖废水,土壤盐分高达2.69 g/kg;而钠吸附比(SAR)海参养殖废水最高,其值为7.4 (mmol/L)1/2;异源养殖废水灌溉菊芋茎叶生长受到抑制,但能明显促进根系生长;与淡水灌溉相比,除对虾养殖废水块茎产量受到影响外,其他两个养殖水处理块茎产量均无明显差异;以菊芋块茎产量作为基准,其耐盐临界值为24.65 dS/m.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适宜盐度养殖废水补充灌溉菊芋,可保证土壤安全和取得较高块茎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