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瘟病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山东各地区姜田随机采集土样30份,利用稀释分离法分离到放线菌菌株621株。采用琼脂移块法测定这些菌株对姜瘟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拈抗作用,共筛选出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菌株53株。选择抑菌活性最强的菌株Y7进行进一步研究。菌株Y7孢子丝顶端呈小螺旋形或钩状,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在5种供试培养基中,菌株Y7只在燕麦培养基上产生黄色色素。该菌株能利用麦芽糖、葡萄糖、果糖、L(+)树胶醛糖、半乳糖和山梨糖,不能利用蔗糖、木糖、肌醇、纤维二糖和山梨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Y7为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tes lavendulae)。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发酵条件是小米培养基pH7.0,28℃,培养14d。  相似文献   

2.
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筛选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菌株,分别从海南省临高县南宝镇新营农场、皇桐村及美台镇美梅村采集感病土壤和健康土壤进行微生物分离,并以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等9种病原菌为靶标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含药介质法对拮抗菌的抑菌活性进行评价,同时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6个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得到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93株和放线菌133株,其中T3-G-59菌株对9种病原菌具有广谱抗性,菌丝生长抑制率为43.58%~86.43%,孢子萌发抑制率为42.22%~81.11%,其中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6.43%和81.00%,经鉴定该菌株为多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polychromogenes,表明该多产色链霉菌T3-G-59菌株具有应用于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是一种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侵染引起的维管束系统性病害。本试验对从海南省东方、八所、黄流、三亚和广东省湛江、徐闻、海安等香蕉种植地采集的根际土样进行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得到放线菌菌株139个。通过纸片扩散法,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8个。进一步试验表明,其中4个菌株不仅对香蕉枯萎病生理小种4号的菌丝生长有良好稳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另外14个不同专化型病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分别将这8株放线菌发酵上清液与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孢子悬浮液混合12h后,有6株放线菌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超过8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株放线菌对香蕉枯萎病防效达86%以上,极显著地高于恶霉灵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4.
番茄叶霉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蔬菜地田间土壤中筛选出对番茄叶霉病具拮抗作用的22株菌株,其中14株细菌,8株放线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表明,细菌X14菌株和放线菌F15菌株的发酵液及其离心后上清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100%。菌丝生长抑制试验表明,X14菌株对番茄叶霉病菌的平均抑菌直径为22.2mm,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利用离体叶片法测定对番茄叶霉病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14菌株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为79.8%~89.0%。对X14菌株发酵条件研究,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NH4NO3,最适pH为6.0。  相似文献   

5.
苹果树腐烂病菌拮抗放线菌JPD-1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从苹果树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放线菌,利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筛选拮抗活性较高的菌株,通过菌株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并采用离体枝条烫伤接种法测定所筛选获得的拮抗菌株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从苹果树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28株放线菌,其中菌株JPD-1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拮抗作用最强,抑制率为72.50%,该菌在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培养7 d时菌落生长旺盛,气生菌丝白色,基生菌丝深粉红色,无可溶性色素产生;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JPD-1鉴定为公牛链霉菌Streptomyces tau‐ricus。菌株JPD-1发酵滤液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率及对离体枝条上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效均随稀释倍数的增大而减弱,发酵滤液原液使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膨大、末端畸形,抑制率为78.14%,对离体枝条上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效为76.37%。表明分离到的放线菌菌株JPD-1可以用作苹果树腐烂病的生防材料,具有很好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GA1-2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香蕉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对香蕉尖孢镰刀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放线菌,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从四川省会理县干热河谷小麦根际土壤中进行放线菌分离,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孢子萌发法进行筛选,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四川省会理县干热河谷小麦根际土壤筛选获得一株对香蕉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菌丝和孢子萌发都有很强抑制作用的菌株GA1-2,对FOC4菌丝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36.34%和94.81%。菌株GA1-2与薰衣草灰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lavenduligriseum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率达99.85%,且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也与薰衣草灰链轮丝菌基本相符,因此将菌株GA1-2初步鉴定为薰衣草灰链轮丝菌。  相似文献   

7.
从济南周围地区10多种作物田采集到土样20份。经室内分离、纯化,获得生防菌菌株85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含细菌培养等方法,筛选出对黄瓜灰霉病原菌具有一定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3个对黄瓜灰霉病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RB-2,RB-3,RB-9。其中,菌株RB-3抑菌能力最强,抑菌圈直径达15.8mm。通过放线菌发酵液对孢子萌发的影响,显微镜观察抑菌作用表明,拮抗菌RB-9对抑制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生长抑制作用最强,孢子萌发率仅为1.25%;其次为RB-2,孢子萌发率为7.28%;RB-3的发酵液影响最小,孢子萌发率为10.59%。后期针对不同温度、不同pH条件下对放线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作了初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平板涂布法利用3种培养基从青岛即墨市田横镇泊子盐场盐池底泥样中共分离纯化出15株放线菌,对分离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发现这15株放线菌分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和1个新属,其中Streptomyces属为优势菌属;菌株CXB832与Nocardiopsis arabia DSM 45083T和Haloactinospora albus DSM 45015T最接近,同源性分别为95.4%和94.9%,根据其表型和分子特征可以初步判定该菌株为放线菌新属。培养基及培养温度对盐池环境中放线菌的分离效果均有影响,利用淀粉酪素培养基在37℃分离的放线菌种类和数量较多。在15株放线菌中,分别有12株、3株、2株和1株放线菌产淀粉酶、酯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水稻白叶枯病天然生防药剂,本研究利用共培养和牛津杯法分离筛选植物根际土壤放线菌,共分离纯化获得65株放线菌菌株。在8株能够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放线菌菌株中,Sr-63菌株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拮抗能力最强,其发酵液抑菌圈直径为46.4 mm ± 2.3 mm。优化发酵条件后,Sr-63菌株发酵液抑菌圈直径可达50.0 mm ± 1.2 mm;依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Sr-63为玫瑰轮丝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verticillatus)。抗菌谱实验结果表明,Sr-63菌株发酵液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大豆细菌性斑疹病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以及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4种植物病原细菌也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水稻白叶枯病防效实验结果表明,Sr-63菌株发酵液对水稻白叶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Chai Nat 2'、‘KDML105'、‘Khao luang' 3个水稻品种的病斑抑制率均达到了90 %以上,且Sr-63菌株的发酵液防治效果优于化学农药叶枯唑。  相似文献   

10.
地黄根圈土壤拮抗放线菌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研究中药地黄根圈土壤拮抗性放线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用常规方法从地黄根圈土壤中分离获得42株放线菌。采用琼脂块法进行初筛,用纸片扩散法和生长速率法对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DHR11进行抑菌活性复筛,通过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研究其分类地位,并采用正交设计对从6种培养基中筛选的最佳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4株放线菌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中菌株DHR11对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抑菌活性最高,抑菌圈直径达30mm,抑菌率达52.5%;菌株DHR11发酵9天时抑菌活性最高;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蔗糖15 g、可溶性淀粉25 g、大豆粉10 g、酵母膏7.5 g、K2HPO40.5 g、自来水1000 m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7.5,接种量15%(v/v),摇床转数220 r/min,装瓶量80mL/250 mL,28℃发酵9天。根据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DHR11为加利利链霉菌Streptomyces galilae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