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与病菌毒性的监测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1991~1994年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结果表明,11,15号小种这几年的优势小种,315号小种有上升的趋势,用毒性频率分析的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表明,V1,V3,V5及V8等毒性的当前白粉菌群体中已基本固定(毒性频率接近100%),小麦白粉菌对Pm4a的毒性频率呈较快的上升趋势,说明Pm4a基因的使用应该审慎,白粉菌对Pm21为目前最有效的抗白粉病基因,对北京,西南及江浙三地区小区白粉菌  相似文献   

2.
大麦白粉病菌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属大麦专化型活体寄生菌Blumeria graminis f.sp.hordeiBgh)引起的真菌病害,在全球大麦种植区普遍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大麦白粉病菌与寄主之间存在着“基因对基因”的关系,分化为不同的生理小种或致病型。由于病原菌基因突变、重组和流动以及寄主的选择作用,大麦Bgh种群毒性、致病型频率和分布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应用分子标记已对30多个Bgh无毒基因位点进行了连锁作图分析,已克隆了Bgh无毒基因AVRk1AVRa10Bgh全基因组测序现已完成。文章综述了大麦白粉病菌的侵染循环、遗传分化及其无毒基因的定位、克隆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基于病原菌毒性进化和基因组解码信息获得持久控制大麦白粉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毒性基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1999~2002年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毒性基因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粉病菌小种种群结构复杂,1999~2002年共鉴定出33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均为15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40.48%、22.22%、29.03%、30.30%,其次为11号和5号小种。毒性基因V3e、V3f、V5、V8的毒力频率较高,在50%以上,而V2、v4a、V4b、V12、V16、V19的毒力频率较低,低于20%。供试的小麦白粉病菌菌株含3~7个毒性基因的较多,其中含4个毒性基因组合的比例最高。为25.84%。  相似文献   

4.
寄生于枫杨白粉病菌上的重寄生物,经过调查研究,确定为芽枝孢(Cladosporium)的一个种。经与近似的重寄生芽枝孢比较,存在形态上和培养特性方面的区别,因此,确定应另立新种,称为粉霉芽枝孢(C.erysiphicola sp.nov.)。该菌不但能寄生于枫杨白粉病菌上,还能侵染枸杞白粉病菌及小麦白粉病菌等。对上述几种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的侵染,出现穿入孢子、缠绕菌丝、腐蚀孢子及使孢子萎缩等现象,有希望作为一种生物防治剂。该菌在培养基PSA及PDA上生长繁殖良好,其分生孢子除在不同营养液中萌发外,在蒸馏水中也能萌发。萌发的温度在27℃左右。  相似文献   

5.
对2004和2005年采自东北春麦区及山东、河北冬麦区的小麦白粉病110个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群体毒性频率测定;同时,测定了上述地区及与上述地区白粉病流行密切相关区的91份重要的生产和后备品种(系)的抗性及基因。结果表明:2004和2005年东北春麦区,2005年山东、河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优势小种均为15号小种,出现频率为13.7%~16.0%,其次为415号和11号小种,出现频率为7.8%~12.0%。2004和2005年小麦白粉病毒力频率分析中,V3a、V3b、V3c、V5、V7、V8和V17的毒力频率均高于73.5%;V2、V4、V12、V16、V19和V21的毒力频率最低,为0~27.4%。上述白粉病流行相关区生产和后备品种(系)总体抗性不强,抗性较强的品种(系)推导出抗病基因主要为Pm21、Pm2 6及未知复合抗性基因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6个小麦新品系所含的抗白粉病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将感病品种Liaochun10分别与SM 20121、SM 203390、SM 20125、SM 200332、SM 20126、SM 20005杂交和自交,并将这6个品系互配成半双列杂交组合。用小麦白粉菌15号小种的单孢堆菌系对各杂交组合的亲本、F1、F2代群体及F3代家系进行了苗期抗病性鉴定。遗传分析表明,供试的6个品系对小麦白粉菌15号小种的抗性均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等位性分析推断:SM 20121、SM 203390、SM 20125和SM 200332含有抗白粉病基因Pm12;SM 20126含有抗白粉病基因Pm21;SM 20005含有抗白粉病基因Pm16。建议将这6个品系作为优良抗病亲本利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全国统一的9个鉴别寄主离体叶片法鉴定侵染型和Gilmour八进制法命名小种,对2004--2008年采自东北春麦区的辽宁、黑龙江等省不同县市的298个小麦白粉病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及毒力频率分析,并利用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22个小麦品种(系)对参试菌株进行毒力频率测定.结果表明:2004--2006年优势小种为生理小种15号,出现频率分别为13.7%、15.6%和20.3%;2007年优势小种为17号小种,出现频率为10.2%;2008年411号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频率达20.6%;2004--2008年毒性基因V4b、V2+6、V4+8、V12、V16、V18、V20、V21、V22和V23毒力频率较低,在0~28.0%之间,其对应抗性基因Pm4b、Pm2+6、Pm4+8、Pm12、Pm16、Pm18、Pm20、Pm21、Pm22和Pm23抗性较强,可作为有效的抗病基因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三唑酮和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乙嘧酚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喷雾离体叶段法测定了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而三唑酮最高的防治效果仅为72.17%;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乙嘧酚的敏感性EC50分别在0.087~1.901、0.058~1.402、0.186~3.014、0.222~6.005、0.006~1.742μg/mL之间,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的敏感性均呈连续单峰曲线,可作为小麦白粉病菌对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的敏感基线。研究表明,三唑酮与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乙嘧酚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海南省苦瓜白粉病的病原菌、生理小种及苦瓜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结合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解析白粉病菌及生理小种种类,通过显微镜观察白粉病菌侵染过程,并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探讨苦瓜对白粉病的主要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采集自海南省6个市(县)的苦瓜白粉病病原菌均为单囊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属生理小种2F,该菌在侵染苦瓜叶片时有4个关键时期:接种后4 h为分生孢子萌发高峰期,8 h为附着孢形成高峰期,16~24 h为次生菌丝形成高峰期,5 d为分生孢子梗形成高峰期。将其接种于苦瓜抗、感品系,对白粉病的抗性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苦瓜对白粉病的抗性,其中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且会受到环境变异的影响。根据苦瓜抗性遗传规律,F2代主基因遗传率最高,受环境影响最小,在苦瓜的白粉病抗性育种中,以早期世代F2代作为有效选择世代。研究表明白粉病菌侵染叶片的前2 d是白粉病防治的最佳时期,所以在白粉病易发的物候期,可将防治时间提前1~2 d。  相似文献   

10.
黄瓜白粉病菌接种及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建立了孢子悬浮液接种黄瓜子叶测定黄瓜白粉病菌杀菌剂敏感性的简便方法。比较了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涂抹法和喷雾法接种黄瓜幼苗子叶的效果,结果表明,涂抹法发病率高,均匀度更好;测定了接菌后不同时间施药,白粉病菌对己唑醇、腈菌唑、三唑酮、甲基硫菌灵和百菌清等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接菌后96h施药较为敏感,测得的EC50较小。最后确定接种及毒力测定方法为:接种时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分散悬浮,孢子浓度为15×10倍显微镜下每视野30~40个,接种后96h施药,发病后直接利用病斑数来计算毒力测定结果。该方法可用于黄瓜白粉病菌抗药性监测和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