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海洋真菌的筛选及其对离体荔枝果霜霉病和炭疽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北部湾红树林区的近海海底沉积物与海水样品中分离出64株海洋真菌,以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荔枝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拮抗对象,发现有8株菌株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MF-3、MF-13、MF-15和MF-16的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制效果较好,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94%以上;菌株MF-3和MF-16的发酵滤液对荔枝炭疽病菌抑制效果较好,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70%以上.用菌株MF-3、MF-6、MF-8、MF-13和MF-9的发酵滤液进行荔枝离体果防病保鲜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保鲜处理2~4d后,鲜果的褐变指数小于对照组,其中菌株MF-9防褐变效果最好.在26~32℃下,用5株菌的发酵滤液分别浸泡鲜果1d后接种荔枝霜疫霉,3d后菌株MF-6、MF-8、MF-9和MF-13处理的发病率分别是68.3%、71.67%、66.18%和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2%和烯酰玛琳的84.2%(P<0.05),能推迟鲜果晚发病1d.接种炭疽菌3d后,菌株MF-6处理的发病率仅为64.44%,与多菌灵(62.76%)和代森锌(62.54%)效果相当.形态学观察结合分子鉴定,确定菌株MF-3、MF-6、MF-8、MF-9和MF-13分别为布雷正青霉Eupenicillium brefeldianum、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阿达青霉Penicillitun adametzii、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短棒曲霉Aspergillus clavatonanicus.  相似文献   

2.
拮抗真菌HTC的鉴定及其对辣椒疫病的生物防治潜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拮抗真菌HTC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的拮抗机制,采用平板对峙、形态学鉴定和18S rDNA序列比对分析等方法对菌株HTC进行了鉴定,并研究其发酵液与抗生物质粗提液对辣椒疫霉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经鉴定,菌株HTC为金色毛壳菌Chaetomium aureum。在平皿对峙试验中,菌株HTC的红色分泌物能抑制辣椒疫霉菌丝的生长,抑制率为59.1%,后期HTC菌丝可缠绕并降解辣椒疫霉菌丝。发酵液与抗生物质粗提液对辣椒疫霉不同发育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发酵液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高达97.58%,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均高于70%。浇灌发酵液后,可提高辣椒苗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并明显促进辣椒苗生长,鲜重和干重增加32.27%和18.09%。研究表明,金色毛壳菌菌株HTC是一株具有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发掘新疆盐环境中生防活性放线菌,以棉花黄萎菌为靶标,从805株新疆盐环境放线菌中筛选获得14株拮抗菌,其中菌株TRM42561抑菌活性最强,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菌的抑菌圈直径达26.33 mm,且对6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抗菌谱广。室内抑菌活性表明,拮抗菌TRM42561发酵液对棉花黄萎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3.75%,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8.7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TRM42561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显著,在3次施药后的第15和30 d,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33.06%和41.65%。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拮抗菌TRM42561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  相似文献   

4.
由黑腐球壳菌Didymella bryoniae引起的瓜类蔬菜蔓枯病是一种重要真菌土传病害,造成瓜类蔬菜生产上重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蔓枯病菌DB-20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拮抗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蔓枯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的室内抑制作用,拮抗细菌和蔓枯病菌同时接种后,测定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拮抗细菌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辣椒溶杆菌Lysobacter capsici NF87-2对蔓枯病菌菌丝生长的室内抑制率为81.6%,菌株NF87-2及其次生代谢物对蔓枯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59.4%和67.2%。蔓枯病菌DB-20处理的京欣一号西瓜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分别为48%和38%,菌株NF87-2+DB-20同时接种处理组的西瓜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分别为83%和82%。菌株NF87-2发酵液及其代谢产物对黄瓜蔓枯病的盆栽防治效果分别为81.6%和66.5%。辣椒溶杆菌NF87-2是一株具有较好生防应用潜力的拮抗菌株,有望开发成防治瓜类蔬菜蔓枯病的生物杀菌剂。  相似文献   

5.
荧光假单胞菌拮抗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机制及控病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烟草根际生防细菌对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的抑菌机制,从重庆地区连作烟田健康烟株根际土壤分离获得5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拮抗菌株。通过平板对峙及代谢产物抑菌试验筛选对烟草疫霉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P-72-10菌株抑菌效果最强,抑菌带半径达13.0 mm,相对抑制率为68.57%,且该菌株代谢产物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对抑制率达25.39%~46.03%;显微观察发现该菌株可引起烟草疫霉菌丝的分支增多,菌丝顶端膨大呈畸形,多数菌丝中间或顶端细胞的细胞壁加厚、原生质浓缩和产生类似厚壁孢子的细胞。在温室盆栽条件下P-72-10菌株对烟草黑胫病也表现出良好的控病效果,对抗病和感病品种的相对防效分别为53.57%和66.37%。  相似文献   

6.
链霉素对几种卵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链霉素(Streptomycin)对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药剂含量为200-600单位/ml的PDA培养基上接种7d后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87.5%-92.2%、78.2%-82.2%。用孢子萌发法测定,链霉素对荔枝霜疫霉菌和白菜霜霉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孢子囊有推迟萌发时间、降低萌发率的作用。200-600单位/ml链霉素液处理孢子囊24h萌发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48.6%-60.8%、5.3%-10.6%,芽管的长度随药液浓度增加而缩短。200-400单位/ml链霉素防治采后荔枝霜疫病、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分别为95.8%-97.1%、89.6%-91.7%。200-400单位/ml链霉素防治盆栽辣椒疫病、小白菜霜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2.4%-87.7%、61.8%-68.1%。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FOC)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采用稀释涂布平板和平板生长对峙法从健康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对FOC具有强拮抗能力的拮抗细菌,并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全细胞脂肪酸分析及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相似性对拮抗能力最强的菌株进行鉴定,同时测定拮抗菌无菌过滤发酵液对FOC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评价其发酵液对盆栽和大田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从健康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23株对FOC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其中菌株FJ17-4对FOC抑菌作用最强,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FJ17-4抑制FOC引起菌丝畸形、扭曲、膨胀、皱缩、缠绕等异常现象。10%无菌过滤液对FOC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70.96%和85.40%。50倍发酵液、菌体悬浮液和无菌过滤液盆栽防治效果分别为70.20%、58.87%和47.80%,大田防治效果分别为69.53%、58.46%和36.12%。综上,FJ17-4能有效抑制FOC,对黄瓜枯萎病具有显著的生防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自主分离的生防菌株寡雄腐霉Pythium oligandrum GAQ1对辣椒疫病的生防效果及其防御机制,通过平板拮抗和盆栽防效试验测定寡雄腐霉菌株GAQ1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菌丝的拮抗作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和对辣椒的促生效果,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菌株GAQ1处理后辣椒抗性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寡雄腐霉菌株GAQ1的菌丝可以缠绕并吸附寄生在辣椒疫霉菌丝表面或穿入菌丝体内,使辣椒疫霉菌丝细胞死亡;菌株GAQ1发酵液处理辣椒离体叶片再接种辣椒疫霉后产生的病斑直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离体防效为30.79%;接种菌株GAQ1菌丝球后,辣椒疫病的病情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盆栽防效达69.16%;经菌株GAQ1处理辣椒后可诱导相关抗性基因PR1、WRKY40、WRKY53、ACCO和GST的相对表达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菌株GAQ1可诱导辣椒植株产生不同程度的防御系统应答。菌株GAQ1对辣椒具有良好的促生效果,处理后第5周其株高、株重及根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0.11%、33.23%和24.72%,其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光光度和盆栽方法,分别测定长枝木霉菌T115D对大豆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T115D发酵液的不同处理均可诱导大豆叶片PAL、POD、PPO、SOD和CAT的活性增强,并且比单独接种疫霉菌处理的酶活持续时间长、峰值高;提前接种木霉有孢子发酵液后,第2 d再挑战接种大豆疫霉菌的处理诱导效果最好,PAL、POD、PPO和CAT 4种酶的活性在处理后第5 d达到最大值,分别是Petri培养液对照处理的2.5、6.6、4.8和3.5倍。菌株T115D发酵液不同处理均可降低大豆疫病的发生。发酵液喷雾处理中,提前1 d接有孢子发酵液,第2 d接大豆疫霉菌处理的防效最好,其防效为73.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发酵液灌根处理中发酵液和疫霉菌同时灌根处理的防效最好,其防效为51.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菌株T115D发酵液不同接种量对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以接有孢子的发酵液15 mL最高,防效为达70.9%。  相似文献   

10.
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 8种内吸性杀菌剂对大豆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甲霜灵、甲霜灵锰锌、安克锰锌、杀毒矾、霜脲锰锌、克露和加瑞农为有效杀菌剂 ,霜霉威不具有抑菌效果。甲霜灵的 EC50 值为0 .4 870 μg/ m L,抑菌效果最好 ,安克锰锌、甲霜灵锰锌的 EC50 值分别为 1.4 2 6 1μg/ m L和 1.76 97μg/ m L,效果次之。在活体条件下 ,甲霜灵和甲霜灵锰锌能完全抑制大豆疫霉菌对感病大豆品种的侵入 ,并具有较长的药效期 ,安克锰锌、杀毒矾和霜霉威虽然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药效期很短。大豆疫霉菌菌株间对甲霜灵锰锌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但这种差异与菌株来源没有相关性 ,EC50 平均值为 1.830 2μg/ m L ,没有发现耐药性菌株。在我国黑龙江省目前缺乏有效抗病品种的情况下 ,建议应用甲霜灵锰锌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柑橘绿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00~2006年间采自浙江衢州、杭州、金华、丽水的65个柑橘绿霉病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菌株对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嘧菌酯对供试菌株 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EC50值均呈单峰分布,分别介于0.020 1 ~0.260 0 μg/mL和0.005 3 ~0.079 4 μg/mL 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042 6 μg/mL 和0.025 0 μg/mL。敏感性频次分析结果表明,该65个菌株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对嘧菌酯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其EC50平均值0.042 6±0.030 4 μg/mL 和0.025 0±0.012 9 μg/mL可分别作为柑橘绿霉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对嘧菌酯的敏感基线。  相似文献   

12.
苹果树皮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对腐烂病的生物防治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苹果树皮中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对25年生富士苹果健康树皮中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并通过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保护作用试验测定其内生真菌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分离到的126株内生真菌分属于13个属,主枝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对峙试验中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菌率在40%以上的有24株,其中87.5%的菌株为链格孢属真菌。Al 6的培养滤液对腐烂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为83.76%;Al 58对其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大,抑制率为82.42%;Al 67产生的挥发物质对腐烂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大,为24.41%。田间试验结果显示,用拮抗性内生真菌预先占位接种苹果树枝干,能有效抑制腐烂病菌的侵入和病斑的扩展,Al 107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防控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辣椒炭疽病,自辣椒上分离得到内生细菌,通过平板拮抗和辣椒离体生防试验筛选对胶孢炭疽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于室内测定其对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效及接种后辣椒内抗病活性物质含量以及防御酶活性。结果显示,从辣椒上共分离纯化获得46株细菌,其中菌株SQ-6对胶孢炭疽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61.11%,显著高于其他45株。结合菌株SQ-6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将该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SQ-6菌株的50%无细胞滤液可引起胶孢炭疽菌菌丝畸形、断裂等,对其抑制率为57.87%。SQ-6菌株的10%、50%发酵液和10%、50%无细胞滤液均能显著降低由胶孢炭疽菌引起的辣椒炭疽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中50%无细胞滤液的防效最好。SQ-6菌株能够提高辣椒内Vc、酚类和黄酮类物质含量,诱导辣椒内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丙氨酸解氨酶(p...  相似文献   

14.
杧果炭疽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寻找对杧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有效的生防菌株,从瓜叶白粉病病斑上分离得到104株细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16株拮抗细菌,分别测定其在8种不同培养基中的抑菌活性,筛选出有较强抑菌作用的9A、26A和4N菌株进行室内、果园防病试验,并对具有较好防治作用的9A、26A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拮抗菌9A、26A和4N分别在南瓜汁、红薯汁和马铃薯汁培养基上的抑菌活性最高,对杧果炭疽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8.83%、87.83%和85.87%;室内9A、26A和4N菌株菌液处理离体果实,24 h后接种炭疽菌分生孢子液,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均达100%,与咪鲜胺对照组相同;在果园9A和26A的防病效果分别为98.4%和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防效78.8%,而4N的防效只有58.2%。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 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9A和26A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研究表明,菌株9A和26A具有较好的生防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丁香酚对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香酚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田间分离得到的7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丁香酚的敏感性,同时测定了丁香酚对B.cinerea 03 孢子和菌核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丁香酚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灰葡萄孢不同菌株对丁香酚的敏感性不同,EC50值在29.97 ~83.62 μg/mL之间;丁香酚可抑制灰葡萄孢产孢,但对孢子萌发无影响,可抑制其菌核的产生和萌发。荧光染色结果表明丁香酚能破坏灰葡萄孢菌丝细胞膜。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丁香酚处理前后菌丝培养液中K+浓度和OD260值变化,结果显示处理后K+浓度和OD260值均升高。综上所述,细胞膜可能是丁香酚对灰葡萄孢菌丝的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16.
8种杀菌剂对核桃炭疽病病原菌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核桃炭疽病是目前危害山东省核桃生产的主要病害。为筛选防治该病害的高效药剂,在确定了最适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的基础上,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8种常用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的毒力,评估了温度对咪鲜胺和戊唑醇毒力的影响,检测了17个胶孢炭疽菌菌株对咪鲜胺和戊唑醇的敏感性,同时评价了这2种杀菌剂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在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8℃下,供试8种杀菌剂中,咪鲜胺、戊唑醇和三唑酮对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平均EC50值分别为0.07、1.45和3.04 mg/L;异菌脲、代森锰锌和咪鲜胺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平均EC50值分别为21.07、25.14和25.18 mg/L。咪鲜胺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受温度影响较小,而戊唑醇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随温度降低而增强;供试17个菌株对咪鲜胺和戊唑醇均有较高敏感性,平均EC50值分别为0.08 和 1.03 mg/L。建议在核桃炭疽病发病的不同时期,轮换使用咪鲜胺、戊唑醇、三唑酮、异菌脲和代森锰锌等杀菌剂,以有效控制该病害。  相似文献   

17.
嘧菌酯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嘧菌酯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其对菌丝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嘧菌酯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作用强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抑制菌丝生长的剂量-反应曲线与抑制菌丝呼吸的剂量-反应曲线趋势相似,但菌丝在经嘧菌酯处理5~7 h后呼吸速率恢复到对照水平,相比之下,嘧菌酯却能一直抑制菌丝的生长。因此,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番茄早疫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比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更为适宜。水杨肟酸与嘧菌酯在抑制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方面有协同作用,对菌丝生长的平均协同系数为7.24。随处理时间延长,药剂对菌丝耗氧的抑制作用下降,但仍抑制菌丝生长。研究表明:呼吸作用对药剂的敏感性随着处理的延长而下降的机理不是因为旁路氧化途径增强, 也不是因为基质中药剂效力的下降,而是存在其它机制。  相似文献   

18.
嘧菌酯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了嘧菌酯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丝生长、菌核产生和菌丝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嘧菌酯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药剂处理浓度在1.0 μg/mL 时能显著抑制其菌核产量。旁路氧化酶专化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对嘧菌酯的抗菌活性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协同增效系数达到3.27~14.13倍。药剂处理后48 h内,嘧菌酯抑制菌丝生长的剂量曲线与抑制菌丝呼吸的耗氧速率曲线趋势相似;48 h以后,单位质量菌丝耗氧速率上升,且高于空白对照,而菌丝的生长量并没有增加,表明菌丝体正常呼吸作用受嘧菌酯抑制48 h 后会发生耗氧增强的生理应急反应。水杨肟酸在嘧菌酯处理后1 h内对菌丝呼吸没有抑制作用,但在嘧菌酯处理1 h后对菌丝呼吸表现为抑制作用,表明油菜菌核病菌菌丝在以细胞色素为载体的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到嘧菌酯阻断后,可以诱导耗氧更高的旁路氧化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丽轮枝菌致病力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云南省5个三七主要产区的34株三七圆斑病原菌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 (R. Hartig) Deighton对嘧菌酯、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并对不同敏感性菌株进行了生存适合度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嘧菌酯及苯醚甲环唑对所有供试槭菌刺孢的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种杀菌剂的EC50值分别在0.03~1.91 mg/L、0.18~2.36 mg/L和0.45~2.15 mg/L之间,即该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对高于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低敏感性菌株的致病力和菌丝生长速率与敏感性菌株间无显著差异,说明供试槭菌刺孢菌株在当地均具有较高的生存适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