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甘蓝根肿病的人工接种体系与抗源材料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  王超  张晓烜  王帅 《植物保护》2015,41(5):121-126
试验分别比较了不同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浓度以及不同土壤pH条件下人工接种甘蓝根肿病后甘蓝的发病情况,筛选出一套甘蓝根肿病苗期抗性鉴定与评价的最佳接种体系:最佳接种方法为菌土法;最佳孢子接种浓度为1.6×108个/g基质,最佳土壤pH为6.0。利用最佳人工接种体系,对东北农业大学甘蓝课题组提供的20份甘蓝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其中抗病(R)材料3份,中抗(MR)材料9份,感病(S)材料7份,高度感病(HS)材料1份。  相似文献   

2.
番茄枯萎抗病性室内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明确番茄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中浸根接种的最佳苗龄为两片真叶期,此龄期根系发育多,拔苗后须根自然伤断,浸根接种率高。浸根接种随即移栽的与浸根2、5、10min的,它们之间发病差异不大。包括接种液浓度107孢子/ml和土温28℃~30℃在内的苗期人工接种方法,仅14天便可准确鉴定番茄品种(材料)对枯萎病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3.
西瓜品种资源对枯萎病和蔓枯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国内外引进和育成的78份西瓜品种资源进行了枯萎病和蔓枯病的人工接种双重抗性鉴定,筛选出Smokylee、 Summit、 Sugarlee、Calhoun Gray、 Dixielee、TexaW5、 Conqueror等9份高抗枯萎病的单抗种质,及AU Sweet Scarlet、 AU Jubilant、 AU Producer、W6 9、W23 18和W23 47 为中抗蔓枯病兼抗枯萎病的双抗种质,并对双抗种质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接种方法、不同接种苗龄、不同接种浓度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番茄白粉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番茄苗期接种白粉病最好的方法是喷雾法,接种苗龄为四叶期,接种的最适浓度为106孢子/mL。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所提供的54份番茄材料进行白粉病苗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54份材料中,有抗病品种4份、中抗品种16份、感病品种17份、极感病品种17份。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快速、有效的青花菜根肿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将芸薹根肿菌Pla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人工接种于高感根肿病青花菜自交系90196,研究了接种菌液浓度、接种寄主苗龄、接种基质p H和接种方法等对人工接种鉴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根肿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随着接种菌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接种菌液浓度为3×108CFU/m L时,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分别为97.22%和86.11,可以反映寄主真实的抗性水平;接种寄主苗龄为2~6叶期均能使植株发病,但2~3叶期发病效果最佳;接种基质偏酸性(p H 5~6)有利于根肿病的发生;使用伤根灌菌法进行鉴定,青花菜根肿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最高,分别为100.00%和88.10,优于蘸根法和浸芽法。用已知抗性水平的12个自交系和8个杂交种进行验证,鉴定结果表明该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可客观反映供试材料的实际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及抗源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已报道的七种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在同一条件下对两个感病和两个抗病品种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草酸浸根(叶)法用于白菜型油菜鉴定效果不好;不同生育期的油菜对菌核病抗性有差异,应该以花期鉴定为主,苗期鉴定为辅;在花期以麦粒叶腋接种、琼脂块叶腋接种和牙签茎杆接种,接种后发病程度依次为牙签>麦粒>琼脂块;三种花期接种方法与大田接种鉴定的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8000),这三种方法均能有效反映抗、感品种的差异,其中花期牙签茎杆接种法与大田接种鉴定法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r=0.9140)。根据抗性鉴定方法比较的结果,选用花期牙签茎杆接种法,以中油821为对照,对四川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G1自交系的44份油菜育种材料进行鉴定、筛选,得到12份高抗材料,其中有5份材料的抗性极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辣椒疫病抗性的浸根接种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卫  张慧 《植物保护》2020,46(6):159-163
为建立规模化的辣椒疫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 将辣椒疫霉人工接种于抗疫病辣椒品种‘ICPN21-03’和感病辣椒品种‘B16144’, 研究了接种菌液浓度?接种时期?病情调查时期和接种方法等对人工接种鉴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菌液游动孢子浓度为10个/mL时, 感病品种病情指数为73.37, 可以满足寄主发病的需要; 1 ~ 10真叶期接种均能使植株发病, 但5 ~ 6真叶期接种能反映抗感病品种真实抗性; 接种5 d调查抗感病品种病情指数分别为9.32和73.37, 可明显区别抗感病品种?使用浸根法进行鉴定, 需菌量小, 对接种环境要求小?用37个辣椒品种进行验证, 鉴定结果表明该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可很好地对辣椒品种进行抗性水平分级鉴定?  相似文献   

8.
水稻恶苗病抗病性筛选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1-1992年对水稻恶苗病进行不同鉴定方法,单一菌株与混合菌株接种,抗生分级标准,品种抗病性鉴定及F2代抗,感分离比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芽期浸菌接种法能明显区分不同品种(系)的抗感水平,且简便易行,适用于大量品种的筛选;采用不同地区混合菌株接种可扩大致病谱,其平均致病率也接近单一菌株的平均值,划分出抗生分级标准0-9级;据对204份品种(系)的鉴定,水稻品种(系)间抗性有明显差异,苗期抗  相似文献   

9.
甘蓝对TuMV和黑腐病的抗性鉴定可采取分株分别接种和同株不同部位分别接种两种方法,鉴定结果基本一致。筛选出8020-2、8364等5份对TuMV免疫的抗原材料和23202-1、20-2-5-2等5份对TuMV、黑腐病具有复合抗性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防治茎瘤芥根肿病,本研究通过采用田间自然诱发和室内人工接种根肿菌的鉴定方法,对14份材料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筛选出5份可作为茎瘤芥抗根肿病育种材料创制的抗性资源:‘中芜’‘CR云’‘华双5R’‘CR春丽’和‘CR-英雄’用两种方法鉴定均表现高抗或免疫根肿病。利用‘CR云’作为抗根肿病基因的供体亲本进行茎瘤芥抗根肿病材料的创制,获得茎瘤芥和白菜种间杂交的F1,结合形态学鉴定和根肿病抗性鉴定确定为真杂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甘蓝软腐病离体接种后发病效率的影响,建立了一套甘蓝软腐病抗性的快速鉴定方法。结果发现,用浓度为6.4×10~8 cfu/mL的软腐病液体培养基悬浮液,采用针刺法接种苗龄为5~7叶期植株的离体叶片,接种后空气湿度为90%以上是最有利于软腐病发病的方法。利用该方法鉴定27份栽培甘蓝,发现高抗材料3份,抗病材料8份,耐病材料8份,感病材料8份。  相似文献   

12.
应用尖孢镰刀菌毒素滤液鉴定大豆品种抗病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尖孢镰刀菌粗毒素不仅能使大豆根部产生类似病菌侵染引起的症状,而且能抑制大豆幼根的生长和对大豆幼苗具有致萎作用;用毒素滤液处理大豆胚根和幼根,测定大豆不同品种抗病性,用盆栽土壤作对照,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利用毒素滤液测定不同品种对大豆根腐病的抗病性,可应用于大量的初筛工作。  相似文献   

13.
Fusarium wilt of basil (Ocimum basilicum), caused byFusarium oxysporum f.sp.basilici, i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Greece. Foliage inoculation of young plants resulted in a downward movement of the pathogen to the crown and roots and 20–30% plant mortality. Of 14 commercial basil cultivars evaluated for possible disease resistance using young plants, six out of eight large-leaved cultivars were found resistant, while all six small-leaved ones were susceptible. http://www.phytoparasitica.org posting Feb. 23, 2004.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甘蓝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onglutinans)转化子致病力评价方法,从接种方法、甘蓝品种、苗龄、病原菌接种体浓度等几方面探索,建立了一种评价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致病力差异的体系。结果表明:蘸根法和伤根法均适于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致病力的评价,其中伤根法更优;其他适合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致病力评价的因素有:甘蓝品种为‘中甘21’,苗龄为三叶期,甘蓝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浓度为孢子含量1×106个/mL。该致病力评价方法的建立为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致病力衰弱或增强突变体的筛选提供了方法支持,也为下一步尖孢镰刀菌致病机理的解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 of root-knot nematode (RKN) (Meloidogyne incognita) onVerticillium dahliae and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 in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was investigated. Two different inoculation methods were used, one in which inoculum was added to the soil, so that nematode and fungal inoculum were in close proximity; the other, inoculation into the stem, whereby the two inocula were spatially separated. Invasion of the roots by RKN enhanced disease severity, as measured by the height of vascular browning in the stem, following inoculation with either wilt pathogen. The effect of RKN on Fusarium wilt was more pronounced than that on Verticillium wilt. Nematode-enhanced infection byF. oxysporum is a well known effect but there are few reports of enhanced infection byVerticillium due to RKN. Relative resistance of a number of cotton cultivars to both wilt diseases, as measured by height of vascular browning, was similar to the known field performance of the cultivars. The use of vascular browning as an estimate of disease severity was therefore validated. http://www.phytoparasitica.org posting Feb. 3, 2003.  相似文献   

16.
三大棉种对棉花主要病害抗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633个陆地棉、海岛棉、中棉三大棉种的品种资源和42个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陆地棉品种,在田间病圃和温室接菌,进行对枯萎病、黄萎病、苗病、铃病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中棉对枯萎病、苗病,铃病均有较高的抗病能力,但对黄萎病抗性较差;海岛棉对黄萎病有很高的抗病能力,但对枯萎病、苗病、铃病抗性均较差;陆地棉对棉花4种主要病害的抗病性能高于海岛棉,但低于中棉。经生物统计分析,仅发现陆地棉抗枯萎病与抗苗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推荐中棉12、陕1155、86-2、86-3、冀合3016五个兼抗枯、黄萎病,并对苗病、铃病也有一定耐病性的品种,供各地多抗育种选用。  相似文献   

17.
大豆枯萎病菌尖孢镰孢遗传多样性及大豆品种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大豆枯萎病菌的群体遗传特征及明确大豆种质对大豆枯萎病的抗性,对抗病育种、抗性品种的合理布局以及制定更有效的病害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采自我国不同地区的大豆枯萎病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到10个多态性随机引物,共扩增出75条RAPD条带,其中55条为多态性条带,占73.3%。利用UPGMA法对DNA扩增图谱进行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68为阈值,55个分离物可分为9个遗传聚类组,表明我国大豆枯萎病菌具有丰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所划分的群体与分离物来源地不相关。同时,对上述分离物进行致病性分析,发现我国的大豆枯萎病菌具有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进一步利用3个代表性分离物对来自我国不同大豆产区的180个大豆品种(资源)进行抗大豆枯萎病鉴定,发现皖豆28、中黄13、中黄51、中作X08076和5D034等5个品种对大豆枯萎病具有良好抗性,占供试材料的2.8%,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香石竹不同品种对镰刀菌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续2年以土壤接种方法对30个香石竹品种进行田间镰刀菌枯萎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30个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其中高抗品种占所鉴定总数的16.7%,中抗占40.0%,中感占13.3%,高感占30.0%。在所有鉴定的品种中,红色品种抗性较低,70%属感病品种;复色品种抗性较高,89%为抗病品种。依相对抗性指数,两个年度间的相对抗性无显著差异,鉴定结果可靠,建议将此方法作为我国香石竹对镰刀菌枯萎病田间抗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Bs-15嗜铁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改良M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葡萄糖为碳源,以色氨酸为外源氨基酸,在pH 7.2、装液量100 mL/250 mL、37℃、200 r/min下培养,可获得较高产量的嗜铁素。盆钵试验结果表明:若同时接种 Bs-15和枯萎病菌,Bs对枯萎病菌的防效为44.44%;若施用Bs-15 2 d后再接种枯萎病菌,防效可达56.94%。说明Bs-15可能通过产生系统诱导抗性增强了对枯萎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还表明,Fe离子可大大降低Bs-15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防效仅为12.50%和23.43%。另外,经Bs-15浸种处理播种后第14,21,28和40 d的甜椒苗比对照增高27.24% ~54.53%;与对照相比,处理组中有50%的甜椒开花时间提前了17.26 d,平均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36.92%和49.68%。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s-15在甜椒枯萎病防治及生长促进作用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芝麻枯萎病病原菌致病力室内鉴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芝麻枯萎病(Sesame Fusarium wilt, SFW)是由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sesami (Zap.), FOS)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 是世界芝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测定FOS致病力, 本文选用郑芝98N09等4个芝麻品种, 在苗期对15个FOS菌株的致病力强弱进行了室内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 采用1×106个/mL分生孢子悬浮液与无菌蛭石和无菌土壤按V1∶V2∶V6比例混合接菌(即最终接菌浓度为1.4×105孢子/g土壤), 在接菌后第7 d幼苗开始出现枯萎病症状, 调查菌株致病性的最佳时间为接菌后第25 d~28 d;在供试15个FOS菌株中, 对4个品种均表现为强致病力的菌株有8个(DI>50), 均表现为弱致病力的菌株有5个(DI<20);不同芝麻品种对不同菌株的抗性有一定差异。该方法可应用于芝麻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和芝麻种质抗枯萎病特性评价, 并为后续的机理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