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疆旅游开发空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空间资源优势评价方法,分析了新疆14个地州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分布差异,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并从旅游消费成本角度对各地州的旅游成本进行核算,按成本高低也分为四个空间等级。在此基础上对14个地州市的旅游开发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属于资源初级品出口地区,因此从消费角度分析西北地区的生态占用并不能真正反映该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利用生态空间占用理论与方法,从生产角度对西北地区生态空间开发占用进行估算,并与区域实际生物承载力进行比较,反映西北地区生产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在目前世界平均单产下,西北地区人均生产占用生态空间为3.834hm2,人均生态容量为1.645hm2,西北地区人均生产生态空间占用超出了实际可利用的生物承载能力,出现了生态赤字;西北地区生产生态赤字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能源开发占用生态空间过大引起的,其他类型生态用土地均有盈余,其中西北地区生态空间盈余较多的是草地,说明西北地区对草原利用开发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以关中地区为研究尺度,选取2007-2011年数据构建关中地区旅游城市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运用SPSS19.0软件和ArcGIS9.3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研究表明:关中地区旅游城市旅游生态位总体表现为地域空间差异较大;综合生态位从东到西呈现倒"U"字型分布,南北向为南高北低的趋势;有明显的极化现象,呈现层次分明的3层等级结构;通过分析构建了以省会城市为核心城市,次级旅游集散地和服务中心为节点城市,旅游中转中心为网络城市而构成分工不同的单核地旅游网络空间协作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旅游发展空间战略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点-轴理论,并在充分考虑辽宁省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与旅游发展现状的背景下,文中通过旅游竞争力评价、旅游节点城市流强度测算以及城市规模分析、交通等级和地理区位分析等方法,在剖析辽宁省旅游发展面临的空间问题的同时,进一步为旅游发展空间战略构建提供了依据。综合分析之后,文中提出辽宁省应以丹东、锦州、大连、沈阳和铁岭为五大旅游增长中心,构建"五心、五团、25极;两主轴、三次轴,八外联轴"的旅游发展空间战略。辽宁旅游发展空间战略的目的是不断提升辽宁旅游竞争力,并实现省内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文中的研究既丰富了"点-轴"理论的内容,又对其他地区旅游布局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旅游者角度为切人点,利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数据,对徐州市旅游者人口统计学、旅游动机和偏好、旅游客源地空间分布以及旅游者空间路径选择等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徐州市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应针对客源市场加大宣传促销、完善旅游交通线路设计、加强旅游区域合作等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省际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与解决经济、生态、旅游三大系统协调关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中国31个省区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区域经济-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基础上,运用加权TOPSIS对各省三大子系统及综合发展排序予以评价;其次,借鉴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生态-旅游三大系统耦合协调指数的省际差异;最后,引入空间自相关法对各子系统排序值及耦合协调度在我国的空间集聚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与旅游两大系统发展排序值的省际分布具有相似性,经济-生态-旅游综合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在我国呈沿海地区>西部内陆>中西部省区,经济、旅游系统与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属显著集聚分布,而生态环境与经济、旅游系统间不存在显著空间关联与发展冲突。  相似文献   

7.
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口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乡村地域空间的人口聚居点,其形成和发展受自然条件和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本文基于历史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对历史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秦安县域乡村聚落的数量增长与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乡村聚落的分裂演变进行了理论假设与分析;运用GIS方法,对乡村聚落的区位演变和空间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空间扩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8.
运用城市地理学中的经典理论-中心地理论,选取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两项衡量旅游目的等级的指标,研究了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和演变态势。研究发现,交通条件对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的影响显著。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60个城市的入境旅游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入境旅游目的地呈现"三棱锥体"形态。北京入境旅游目的地形成了以北京为棱锥顶,以天津、青岛和大连为棱锥底的"三棱锥体"形态;上海入境旅游目的地形成了以上海为棱锥顶,以南京、杭州、苏州为棱锥底面的入境旅游目的地格局;广州入境旅游目的地体系目前还处于发育当中,二、三级入境旅游目的地仍在不断变化。文中运用中心地理论探讨入境旅游流空间形态和机制,旨在为入境旅游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力求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入境旅游流特征,进而为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和各省市旅游政策的制定等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口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乡村地域空间的人口聚居点,其形成和发展受自然条件和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本文基于历史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对历史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秦安县域乡村聚落的数量增长与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乡村聚落的分裂演变进行了理论假设与分析;运用GIS方法,对乡村聚落的区位演变和空间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空间扩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10.
区域旅游产品开发及其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本文从旅游系统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并认为驱动因子主要有旅游资源、可进入性、空间竞争、旅游者消费行为、开发者、经营者、区域环境。  相似文献   

11.
区域旅游开发的空间布局研究--以正蓝旗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行区域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的研究有利于旅游资源合理布局、加强区域内外旅游合作、促进区域关系的和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城镇体系塑造、旅游景观道设计、旅游景区规划、旅游线路的组合是区域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的主要内容 ,以正蓝旗为例加以实证说明。  相似文献   

12.
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一种景观,绿洲的封闭性、分散性,惟水性,使得每一绿洲都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景观场域,文中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基础,以绿洲自然景观为基底,以绿洲为元场,以清真-巴扎-社会空间文化景观为子场,诠释、演绎了绿洲旅游文化景观的生成机理、结构模式、演变机制,以期为绿洲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RM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应用昂普理论,从资源、市场、产品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存在许多问题,应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丝绸之路相关景区点的结合,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宣传的渠道和方式,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相应的保障机制,实现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空间作为旅游活动的载体,旅游空间结构布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旅游资源,更好地实现区域旅游合作,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在分析了陕西旅游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开发中的"点-轴"系统理论,通过测算和分析确定了重要旅游节点等级和发展轴线以及旅游区,构建了"一个中心、两个发展主轴、三大旅游区"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5.
"点-轴"理论作为区域旅游开发的基础性理论之一,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文中以旅游资源大省-山西省为例,在分析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交通网络结构、旅游市场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具体测算了全省11市的城市外向辐射能力和综合能力,并利用SPSS17.0软件中聚类分析,确定了旅游节点等级、发展轴线及旅游区,建构了山西省"一核心,三主轴,四片区"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6.
旅游发展生态安全的动力学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规模旅游发展给旅游接待地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旅游的"影响研究"逐渐成为旅游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特别是旅游环境影响的研究。旅游影响与生态安全研究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去寻求旅游可持续发展方法,不同的是,生态安全研究还要追求系统分析和生态综合。文中创造性地构建了旅游发展生态安全的动力学机制:目标—资本—状态—权力—精神的合理耦合与系统搭配。此机制的构建,为旅游发展生态安全研究框架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利于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热点。本文在分析生态旅游的产因及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敦煌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今后应注重发展生态旅游的观点,生态旅游是敦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但考虑到敦煌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发展生态旅游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最后详细探讨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策略,为今后敦煌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系统概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目标及原则 ,评述了当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 ,如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审计、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等 ,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最后 ,简单概括了建立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迭部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迭部以其优美的自然生态和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甘肃省旅游的新亮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决定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开发利用前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迭部各景区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各景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结果,并对此进行分析和论证,指出当前旅游地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最后,就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凉城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凉城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凉城县旅游业获得快速发展,但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当行为也制约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以资源调查和评价结果为依据,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种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成果可为凉城县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