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文中在对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人工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筛选了16个群落优势种,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16个优势种、共120个种对的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人工植物群落优势种负关联种对数显著多于正关联的种对数;2)16个优势种种对间关联率较高,且正负关联比均小于1,说明该区大多数人工植物群落比较脆弱,群落结构简单,应加强其科学管护;3)正关联的种对主要体现了种对间生物学特性相近,对生境的生态适应性相似和相互重叠的生态位;而负关联的种对间往往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条件的适应性相异或存在相互竞争。乔木层中小叶杨与油松,灌木层中乌柳与柠条锦鸡儿,草本层中沙生冰草与披碱草等种对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植被恢复中不宜混种。而不同层间的小叶杨和沙棘、沙生冰草,油松与达乌里胡枝子、新疆杨与柠条锦鸡儿、鹅观草等种对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植被恢复中适宜混种;4)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聚类分析结果和植物种的生态习性及分布范围,将16个优势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2.
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的种间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方差比率(VR)法、Ochiai关联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相关系数,对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典型群落的25个主要植物种进行种间关联和种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分别为该地区乔、灌、草本层的优势种。②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物种的总体联结性为不显著的负联结,大多数种对间呈不显著关联和无关联,物种趋向于独立分布。③相关性分析表明草本与其他物种的相关对数值高于乔灌木,结合Spearman相关系数、列联表的χ2检验值,可将研究区25种主要植物分为4个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3.
艾比湖湿地植物种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X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了艾比湖湿地主要植物种的种间关系。总体关联度显示植物种间独立性较强;在19个主要植物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植物种对数较少,共计15对,为总种对的8.77%;显著负相关植物种对极少,Spearman秩相关检验中为5对,占总对数的2.92%,X2检验中只有1对;研究结果清楚地反映了植物种间关系以及它们在资源利用和生态位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102个样方调查数据和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晋西皇姑梁小流域12个群落的12个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乔灌层Levins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为油松、柠条锦鸡儿、沙棘。12个优势种组成的66个种对中,Pianka重叠指数≥0.4的种对占总对数的45.45%。呈极显著和显著关联的种对数较少,正负关联比均小于1。说明该小流域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种间资源竞争较激烈,仍处于演替的初、中期阶段。优势种华北落叶松与沙棘,沙棘与鹅观草呈显著正相关,它们均为地带性物种,生态适应性强,可作为皇姑梁小流域人工植被恢复的优选物种进行混种,而油松与小叶杨、小叶杨与沙棘或柠条锦鸡儿等种对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植被恢复中不宜混种。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果,将12个优势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5.
相关分析及其在农作物病虫测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美军  唐启义 《植物保护》2008,34(3):133-135
介绍了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常用的Pearson相关分析,多序列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3种相关分析方法的原理、参数估计以及统计检验的方法。结合两个实际例子介绍了多序列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Pearson相关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CA群落多元统计分析等,系统研究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与丘间低地过渡带物种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物种间表现出有选择性的种间积聚,但偏流动沙丘一侧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乌丹蒿(Artemisia wudanica)的分布相对独立,说明沙蓬和乌丹蒿占有相对独立的生态位。丘间低地一侧黄柳[WTBX](Salix gordejevii)和小红柳(Salix microstachya[WTBZ] var. bordensis)主要分布于丘间低地北部,占有相似的生态位,而山竹岩黄蓍(Hedysarum fruticosum)主要分布于丘间低地南部,与前两个物种生态位相分离。Pearson相关性检验与Spearman秩相关检验的结果基本一致,负相关种对数高于正相关种对数,存在生态位分化,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演替阶段。  相似文献   

7.
采用方差比率法(VR),2×2列联表的χ~2和W检验、Ochiai联结指数(OI)、去趋势对应分析(DCA)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天津滨海盐碱区,湿地植被恢复后群落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物种关联性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物种间整体上表现为显著正关联(VR=2.725>1);χ~2检验正负关联种对比为0.22,总体趋于独立和随机分布(但显著种对中正负关联种对比为1.18,且显著正关联的极显著率达到85%);OI指数多集中于0.2相似文献   

8.
放牧和割草条件下瑞香狼毒种群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科尔沁草地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瑞香狼毒植株的生物学特性异同。结果表明:两种生境中的瑞香狼毒在某些特性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叶片厚度、叶片体积和叶片自然含水量均以割草地大于放牧地,但叶片饱和含水量放牧地却比割草地大。两种生境中瑞香狼毒的其他特性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与牲畜对有毒植物不采食有关。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种生境中两两特性间的相关关系可知:两种生境中的构件特性间大多数为不相关,而且两生境的正负相关的成对特性也不尽相同。其中,茎干重与地上干生物量之间均表现出最强的正相关性,它们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放牧地)和0.990(割草地),而叶片自然含水量与叶片干物质含量则表现最强的负相关性,其Pearson相关系数均为-0.998。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两组相关特性之间的R2值均大于90%,这说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极强。  相似文献   

9.
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塔里木河下游的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和依干不及麻4个监测断面的样地植被状况进行调查,在2×2列联表基础上,采用方差比率法(VR),应用联结系数(AC)、c2检验与M.Godron稳定性测度方法对植被群落进行了种间联结分析与稳定性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 总体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4个断面中没有出现显著正联结的植物群落,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演替目前尚未达到稳定水平,且阿拉干与依干不及麻断面的植物群落正处于发育初期。② 植物群落种间关系不显著,分布松散,更倾向于独立分布。群落的结构不稳定,存在于同一个样地内种对之间的依赖性不强,个别区域植物群落物种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与排它作用。③ 根据已有的种间关系,可将塔里木河下游的植物群落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湿地植物叶片蒸腾作用与叶性状的关联性研究,对揭示植物叶片叶脉网络性状、叶片形态构建模式与植物体内水分平衡间的内在联系至关重要。以黑河中游湿地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为研究对象,按胡杨林距离水域的远近分别设置:Ⅰ(离水域30~110 m,土壤含水量(SMC)58.23%)、Ⅱ(离水域160~240 m, SMC 40.53%)、Ⅲ(离水域290~370 m, SMC 28.36%)3个样地,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胡杨叶片蒸腾速率(Tr)与叶性状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逐渐减小,胡杨林的高度、胸径和郁闭度均逐渐降低,光合有效辐射(PAR)显著增加;(2)胡杨叶片的叶脉密度、叶厚度、净光合速率(Pn)、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逐渐增加,而叶脉直径、叶面积和比叶面积逐渐减小;(3)3个样地胡杨Tr与叶脉密度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4)在样地Ⅰ和样地Ⅲ,胡杨Tr与叶脉直径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在样地Ⅱ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为适应土壤水分的梯度性变化,胡杨种群通过优化叶性状的资源投入以调控叶片蒸腾耗水,实现对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和光合碳同化产物的合理分配,体现了干旱区内陆河湿地植物对特殊生境的生态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1.
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关键影响因子关系到草原生产力的波动和稳定性。实地测定锡林浩特草原22个样地27种共82株植物的光合指标和环境影响因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决策系数分析等方法,分析各因子与草原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锡林浩特草原区植物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净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呈线性相关;在影响草原植物的环境因子中,净光合速率随大气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大,而空气温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由通径分析可知,水分利用效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大气相对湿度成为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决策系数表明,锡林浩特草原区植物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4个生理因子是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决策变量,而环境参数中的空气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则成为净光合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影响草原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因素有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和大气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组成及主要种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塔里木河下游38个植物样地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代表性的植物有胡杨、多枝柽柳、刚毛柽柳、黑果枸杞、花花柴、骆驼刺等14种,物种较为贫乏。通过重要值分析,确定各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2×2联列表,应用方差比率(VR)、X2统计和r检验等方法对上述14个优势种群间的总体相关性、各种对间联结显著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塔河下游各物种的总体关联性为不显著的正联结,种间绝大多数不存在显著、极显著的正联结或负联结,无相关的较多,总体上趋于独立分布。显示出该群落的年轻性和不稳定性,与先锋林地的特点相吻合。另据分析结果可将塔河下游物种分为3个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马栏林区顶极群落的种间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黄土高原子午岭马栏林区辽东栎群落中,设置30个10 m×10 m的样方,对所有调查的69种木本植物进行种间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处于演替顶极阶段的辽东栎群落总体关联性呈显著正关联,符合演替进程的特征。通过点相关系数、X~2检验、r检验分析,显示种对间的关联性比较弱,即大部分是非显著的,种对间关系松散。正负关联性和关联强度的分析表明,种对间还存在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处于环境的容许范围内,即群落基本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4.
风沙侵袭影响下绿洲边缘植物群落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为研究区,运用Ripley’s K(t)函数点格局分析,研究风沙侵袭影响下植物群落结构和点分布格局的变化。风沙侵袭对植物组成种类无影响,均由骆驼刺、柽柳和花花柴组成,但自内侧向外围随着风沙侵袭强度加大,植株密度和盖度会明显降低,组成比例上从以骆驼刺为主向各种群均匀发展,并且骆驼刺的树冠面积随之显著增加,柽柳和花花柴的树冠面积显著减小。种群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3个种群在30 m的空间尺度上均以聚集分布为主,随风沙掩埋强度增加,3个种群分布类型从聚集变为随机,且聚集分布的尺度范围及聚集峰值所在尺度逐渐减小。研究区内各种群间以负关联为主,随风沙侵袭强度加大,各种群间的负关联程度及尺度范围均呈减弱趋势,最终变为不关联或部分尺度上较弱负关联。风沙掩埋的直接干扰和植物适应性及种间关联关系是种群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强烈的风沙掩埋抑制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促使群落退化,所以绿洲边缘的流沙深入区是过渡带建设及保护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5.
银川平原沟渠边坡土壤理化性状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银川平原沟渠边坡植物群落的生态序列更替,在沟渠边坡从堤坝顶部到坡底设置了A区、B区和C区3个样区,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分析,结合经典统计学方法,对沟渠边坡土壤含水量、全盐、pH值、有机碳(SOC)、碱解氮(AN)、有效磷(AP)等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植被的相互反馈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银川平原沟渠边坡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A区、B区、C区的土壤含水量依次呈现递增变化规律;A区、B区、C区的pH值分别介于8.18~10.37、8.29~9.79、8.08~9.75之间,盐碱化程度较高;土壤全盐表聚效应显著,其中以B区0~10 cm土层富集效应最显著(P0.05),形成了明显的"盐带";SOC、AN、AP分别在B区的0~30、0~30、0~10 cm土层富集效应显著(P0.05),形成了明显的"肥区"。土壤理化性状间的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土壤理化性状的空间差异,其中,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是植物群落更替效应的本源,进而影响了土壤理化性状。土壤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和植物群落的生态序列梯度相伴而生、相互制约,共同维护着银川平原沟渠湿地的植物多样性和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艾比湖湿地盐生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艾比湖湿地盐生植物区系和常见群落的土壤盐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艾比湖湿地盐生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共有31科73属144种,分别占新疆盐生植物39科128属358种的79.5%、57.0%和40.2%,占中国盐生植物73科239属566种的42.5%、30.5%和25.4%;艾比湖湿地盐生植物地理成分在科的分布有4个类型4个变型;属的分布有9个类型7个变型,其中古地中海成分明显,没有区系特有成分。常见盐生植物群落冠下土壤盐分含量均显著低于裸地,能有效改良盐碱地。  相似文献   

17.
于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在西北中部旱作雨养农业区以冬小麦‘康庄974’为试验材料,设秸秆带状覆盖(SM)、地膜覆盖(PM)和无覆盖对照(CK)共3个栽培处理,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灌浆期土壤水分和温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粒重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生育期推进,花后旗叶相对含水量(RWC)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且PM较SM降、升幅度明显。与CK相比,覆盖显著提高花后旗叶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开花时间越长,SM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的幅度越大,而PM主要提高花后7 d旗叶抗氧化能力。SM和PM的粒重分别较CK增加14.3%和19.1%(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SW)是影响旗叶生理活性的关键因子,提高SW,有利于增加RWC(r=0.84**),从而提高旗叶抗氧化能力,其中RWC和抗坏血酸酶(ASA)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2**);ASA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4**),和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种间关系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塔里木河下游的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和依干不及麻4个监测断面的样地植被状况进行调查,在2×2列联表基础上,采用方差比率法(VR),应用联结系数(AC)、χ2检验与M. Godron稳定性测度方法对植被群落进行了种间联结分析与稳定性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总体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4个断面中没有出现显著正联结的植物群落,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演替目前尚未达到稳定水平,且阿拉干与依干不及麻断面的植物群落正处于发育初期。②植物群落种间关系不显著,分布松散,更倾向于独立分布。群落的结构不稳定,存在于同一个样地内种对之间的依赖性不强,个别区域植物群落物种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与排它作用。③根据已有的种间关系,可将塔里木河下游的植物群落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19.
银川平原湖泊湿地芦苇种群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以银川平原湖泊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个水深梯度,即Ⅰ(0~5 cm)、Ⅱ(5~25 cm)、Ⅲ(25~50 cm)、Ⅳ(50 cmⅣ150 cm),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分析,探讨芦苇种群生物量、株高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不同水深环境的响应,分析不同水深梯度株高与生物量的协同适应能力。结果表明:水深对生物量、株高的影响极显著(P0.01),生物量随着水深的增加呈现波动增加趋势,株高对水深增加的响应为非线性正相关;不同水深梯度对生物量、株高的累积速率表现出不同的极显著差异(P0.01)。各水深梯度生物量累积在时间序列上为单峰形曲线,株高变化规律为先单调上升后维持不变。水越深生长速率越快,生物量和株高的累积效应越明显;芦苇种群对水深梯度变化的生态适应能力并非线性,水深过高(50 cmⅣ150 cm)或过低(0~5 cm)对芦苇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水深(5~50cm)株高与生物量的耦合程度高,芦苇长势良好。该研究为确定芦苇生长最佳水深阈值区间和有序推进银川平原湖泊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麦光合特性对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采用美国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实地设置不同CO2浓度,分析了CO2浓度升高对小麦产量贡献较强的两个时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特性的影响,预测了未来高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小麦水分利用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育期(扬花期和灌浆期)随着CO2浓度增加,净光合速率,叶片胞间CO2浓度,叶片水分利用率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气孔限制值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小麦不同生育期(扬花和灌浆期)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叶片胞间CO2浓度,叶片水分利用率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与叶片胞间CO2浓度的相关系数最高;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扬花期阶段呈现显著正相关,在灌浆期呈现负相关;而与气孔限制值在两个时期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