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农业、生态以及建设用地三方面入手建立了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RS和GIS技术及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等方法建立各级指标的评价模型,并采用"三维魔方"矩阵组合法对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基于网格系统实现评价结果的可视化空间表达。以山西省汾阳市为例,对所建立的模型与相应的技术方法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市土地划分为生态林业用地区、生态农业用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业生产区和经济发展建设区5个区域,占地面积分别为345.26、219.50、396.52、80.52、136.68 km~2,占全市比例为29.3%、18.6%、33.7%、6.8%、11.6%。结果与该县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表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是可行的,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结合新疆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以棉花为评价目标,建立了棉花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石河子总场为试验区,借助该区土地信息系统选取了8个直接指标和7个综合指标,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直接指标进行量化,采用极限法和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利用计算机完成了该区棉花土地适宜性评价。在确定直接指标权重过程中引进了一种新兴的数学分析方法--投影寻踪回归技术,实践证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矿山环境质量集对分析定量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业活动扰动原有的环境结构,加速环境的物质循环,影响整个矿区的环境系统。矿山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与掌握其内在变化规律是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基础。文中通过建立自然禀赋维,生态环境维以及人文指数维三维定量指标体系,并基于集对分析的"宽域式"函数结构,确定矿山环境质量指标和相应指标质量标准集合之间的联系度函数,建立矿山环境质量集对分析定量评价模型,运用新模型对三维指标体系的15个指标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了黑龙江七台河煤矿的整体环境质量等级为Ⅱ级,其中生态环境维是影响矿山环境质量主要因素。评价结果与模糊数学法评价结果基本相符。模型评价应用表明:集对分析法不仅体现矿山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信息处理中的相对性,也包涵模糊综合法的模糊性,计算过程较为简便且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4.
银川平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整体上对银川平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银川平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评判依据,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选定25个参评因子,利用指数法、差异驱动法和线性加权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的确定,最终得出银川平原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结果表...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建立一套客观、适用、可操作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区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经济系统、人口系统和社会系统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应用灰色系统评价方法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具体实例证实模型是科学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了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个维度建立汽车客运站绿色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将云模型与物元模型相结合,构建了云物元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客观赋权法-熵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以青岛市汽车客运站为实例,对其绿色等级进行评价检验。结果表明:青岛市汽车客运站的绿色水平处于"二星级",与实际情况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客观指标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首先建立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个子系统,继而下面又划分了8个评价因子和51个评价指标。另外根据目前我国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有关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以及相关文献等对指标体系进行了等级划分,即分为5个等级,并制定了评判标准。同时引入BP神经网络模型,以西北5个省会城市为例,采用2005年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评价模型切实可行,从而可为量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优劣和检测城市的"宜居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甘肃省生态系统分为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两大类 ,社会经济系统指标体系由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为环境压力构成 ;自然生态系统由水环境、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和土壤生态系统四个次一级系统组成 ,每个次一级生态系统由各自所属指标体系来系统评定。利用因子分析法、Delphi法和头脑风暴法经过多次综合专家意见最终确定 2 6项指标作为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 (AHP)定量各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评价表明 ,甘南州、陇南地区、张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较好 ,甘肃中部广大黄土高原地区次之 ,河西走廊的武威市、金昌市和嘉峪关市环境质量最差。评价结果真实地反映了甘肃省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说明该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 ,能够用于不同地区之间或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环境质量对比与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渭北旱原北部县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渭北旱原北部县域林业发展特点,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森林资源状况、生态功能、社会经济效益和保障体系4个综合层面的47个指标.采用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频度分析法及软系统归纳集成法等确定指标和分值,并以永寿县为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永寿县林业可持续发展处于转型期林业阶段,评价结果与永寿县林业发展现状基本相符.渭北旱原北部县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较好地反映研究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可为综合评价县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长武县土壤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包括土壤养分、环境因子、微量元素和生物酶活性等在内的14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运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的综合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以GIS为平台,划分并绘制了长武县土壤质量等级分布图,实现了县域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