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3种种衣剂对玉米种子保护作用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沙培、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3种种衣剂对山农饲玉7号幼苗的安全性、病害防治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戊唑醇5.4%种衣剂(药种比为1∶100)对山农饲玉7号幼苗期株高、初生根长和分蘖较其他2个种衣剂有显著促进作用。吡虫啉·戊唑醇5.4%种衣剂(药种比为1∶50、1∶100)对粗缩病和纹枯病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3.5%、87.1%、80.0%、71.7%。测产结果进一步证明,吡虫啉·戊唑醇5.4%种衣剂处理平均产量达6891.9kg,增产率达11.5%,显著高于其他2个种衣剂处理。  相似文献   

2.
不同拌种剂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基腐病是陕西小麦生产上的新病害,近年发生呈加重趋势。通过试验筛选对该病有较高防效的拌种剂品种,结果表明,20%吡·戊·福美双悬浮种衣剂、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个处理控制小麦茎基腐病效果较好,对白穗的控制效果达78.04%~89.89%。其中,前两个处理对小麦灌浆初期茎秆发病的控制效果也较好,防效分别达89.12%和84.43%。测产发现20%吡·戊·福美双悬浮种衣剂的保产效果最高,较对照增产55.12%。  相似文献   

3.
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水稻蓟马的防治结果表明:用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包衣稻种后,在秧苗期不用防治蓟马,并且出苗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防治小麦全生育期土传病害,分别在小麦播种期、返青期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案开展了田间防治示范。结果表明,播种期用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1.9%戊唑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1%吡唑醚菌酯·灭菌唑悬浮种衣剂、23%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结合返青期喷施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125 g/L氟环唑悬浮剂,收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不仅可有效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降低白穗率,还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增产率达14.61%~21.43%。  相似文献   

5.
2017—2018年,在山东齐河、河南临颍两地开展以复合型种衣剂拌种防控小麦病虫害的示范。结果表明,示范所用复合型种衣剂(23%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1.9%戊唑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0%嘧菌酯·咪鲜胺铜盐·噻虫嗪悬浮种衣剂以及10%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7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混用)处理小麦种子后,均对出苗安全;对地下害虫、蚜虫及纹枯病均表现出较高防效,特别是对蚜虫,防效达80%以上;各拌种处理的单产较不拌种对照增加5.3%~14.5%。  相似文献   

6.
应用600g/L吡虫啉FSC、44%吡虫·氟虫腈FSC、300g/L氯氰菊酯FSC、60%戊唑醇FSC、4.23%甲霜·种菌唑ME 5种药剂不同配方包衣‘先玉335’和‘金庆’2个玉米品种种子,验证各药剂对当地玉米出苗的安全性、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对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玉米种子包衣后对出苗安全,且有很好的保苗、壮苗、增产作用,增产率最高可达19.6%。吡虫啉400、500、600、80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以及吡虫·氟虫腈240、48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对丝黑穗病防效均可达84%以上。吡虫啉80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以及吡虫·氟虫腈240、48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对‘先玉335’玉米上的蚜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81.6%以上。吡虫啉500、60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以及吡虫·氟虫腈48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对‘金庆’玉米上的蚜虫防治效果较为突出,防效可达81.1%以上。  相似文献   

7.
咯菌腈对西瓜幼苗生长及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有效成分为咯菌腈的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西瓜种子后对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其植株体内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衣剂包衣对种子发芽率以及幼苗的子叶宽度、侧根数和百株鲜重无显著影响;幼苗子叶长度和株高分别增加了4.8%和7.5%,植株体内丙二醛的积累量下降了7.7%,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2.2%;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62.9%、46.5%、35.6%和44.1%,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说明咯菌腈处理西瓜种子后发芽安全,并能促进幼苗生长,提高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醚唑种衣剂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醚唑(Difenoconazole)种衣剂、敌萎丹悬浮种衣剂(Dividend 150FS)分别处理小麦种子后对小麦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以及与植物抗病性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药剂处理均能使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株高、根长和百株鲜重显著增加,幼苗体内MDA积累减少,SOD、POD、CAT和PPO活性显著提高,但对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无明显影响。说明醚唑种衣剂包衣处理小麦种子具有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延缓小麦衰老和诱导小麦产生抗病性的作用,为防病增产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试验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评价其对小麦的安全性以及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010年~2013年连续开展了小麦药剂拌种试验.试验表明,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拌种有利提高小麦出苗率,有效预防小麦病虫为害,促进麦苗生长和分蘖,提高麦苗植株素质,对小麦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噁醚唑种衣剂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口恶醚唑 ( Difenoconazole)种衣剂、敌萎丹悬浮种衣剂 ( Dividend150 FS)分别处理小麦种子后对小麦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 MDA)以及与植物抗病性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过氧化物酶 ( POD)、过氧化氢酶 ( CAT)和多酚氧化酶 ( PPO)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2种药剂处理均能使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株高、根长和百株鲜重显著增加 ,幼苗体内 MDA积累减少 ,SOD、POD、CAT和 PPO活性显著提高 ,但对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无明显影响。说明口恶醚唑种衣剂包衣处理小麦种子具有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延缓小麦衰老和诱导小麦产生抗病性的作用 ,为防病增产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盆栽试验和小区试验,分别研究了抗旱拌种剂对玉米幼苗生长、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抗旱拌种剂能够促进玉米幼苗的根系发育,增加玉米幼苗鲜重和干物质重,提高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且在药种比为1∶14时效果最佳。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抗旱拌种剂能够使玉米水分含量、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0.40%、0.84%和0.03%,粗脂肪含量和粗淀粉含量分别降低0.13%和0.88%;使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 cm、0.24 cm、0.7行、3.3粒、79粒、1.89 g和14.20%,秃尖较对照组短0.38 cm。由此可见,抗旱拌种剂能够促进玉米幼苗生长,改良玉米果穗性状及籽粒营养品质,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分散剂、乳化剂及增稠剂,利用湿法砂磨法,将OH11发酵液研制成30%悬浮种衣剂,将研制的玉米种衣剂不同药种比包衣后测定对玉米根长、苗长、鲜重指标影响,并通过菌土混合法,测定了药剂对玉米茎基腐防效。结果显示,30% OH11发酵液悬浮种衣剂最佳配方为OH11发酵液30%、木钠0.8%、PEG4000 3%、XG0.2%、红染4%、成膜剂3%,水余量。该种衣剂药种比1:200、1:500包衣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不大,1:200时对玉米茎基腐(腐霉菌)防效达93.55%,1:500防效达80.51%,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0%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9.16%)。结果显示30% OH11发酵液悬浮种衣剂能够很好的应用于玉米茎基腐(腐霉菌)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生物拮抗菌Trichoderma harzianum(T22)处理对玉米(Mo17)实生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对病原菌Colletrichonum graminicola的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用拮抗菌T.harzianum处理后能明显地提高玉米苗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显著的诱导玉米叶片和根系中防御相关的酶活性和蛋白含量。用病原菌C.graminicola接种玉米叶片后观测发现,处理的实生苗叶片上病斑直径明显小于不处理的对照。尽管拮抗菌T.harzianum诱导植物抗病性的作用已被证实,但该研究更进一步揭示了T.harzianum处理玉米种子后植株的抗性应答与促进实生苗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以及诱导抗性相关的酶。  相似文献   

14.
姚丽霞  李春 《农药学学报》2009,11(3):381-387
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钠基膨润土共混膜。结果表明:以质量浓度2%的聚乙烯醇(PVA)、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及0.3%的钠基膨润土(Na-B)制得PVA-SCMC-Na-B共混膜,其成膜时间为7 min、粘度为480 mPa · s,对棉种的包衣均匀度为98%,包衣脱落率为 0.15%,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吸水溶胀性,而且共混膜对微生物的生长及抑菌活性、种子发芽率几乎无影响,可为新型绿色生物种衣剂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FS)对旱直播水稻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11%的氟唑环菌胺·咯菌腈·精甲霜灵FS和18%的噻虫胺FS对三系籼型杂交稻广8优1973进行包衣,通过标准发芽试验、Q2测定、田间农艺性状调查、考种及测产,比较研究了两种FS在旱直播条件下对种子活力、水稻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11%氟唑环菌胺·咯菌腈·精甲霜灵FS和18%噻虫胺FS以药浆体积与种子质量比(药种比)为1:50的比例(即1 mL药剂处理50 g种子)将药剂稀释后进行拌种,处理后的标准发芽势、发芽率及萌发启动时间(IMT)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其理论萌发时间(RGT)相较于空白对照(CK)显著缩短,且氧气消耗速率(OMR)相较于CK每小时分别提高了1.33%和1.38%,呈显著性差异,说明经过FS处理的种子可以促进水稻种子呼吸,能够有效提升水稻种子活力,其中经过18%噻虫胺FS处理的水稻种子IMT、RGT及OMR值的表现均优于11%氟唑环菌胺·咯菌腈·精甲霜灵FS处理;在旱直播条件下,水稻种子按药种比1:50经过两种FS处理后,其田间表现均优于CK,其中:成秧率提升27.6...  相似文献   

16.
赤霉素GA4+7种子引发处理对玉米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外源赤霉素处理玉米种子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可为通过外源激素调控玉米生长和种子加工技术开发提供依据。以玉米种子‘郑单958’为材料,设置10、60、120 mg/L 3个质量浓度的GA4+7[m(GA4):m(GA7)=40:60]进行浸种后回干的引发处理,以常规不处理的种子为对照,测定了大田试验玉米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面积及光合产物积累量及光合色素含量。结果表明:GA4+7种子引发处理可提高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单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光合色素含量,同时可降低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有效降低初始荧光(F0),增大最大荧光(Fm)、PSⅡ的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实际量子效率(F/Fm'),提高百粒重和籽粒产量,其中以60 mg/L的GA4+7处理(G2)效果最明显。在三叶期、七叶期与拔节期,G2处理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提高74.3%、42.6%和39.6%(差异显著,P0.05),单株叶面积分别提高30.9%、48.5%和24.1%(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19.6%、46.9%和52.9%(差异显著,P0.05),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21.5%、12.1%和11.1%(差异显著,P0.05),百粒重和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6.0%和9.7%(P0.05)。  相似文献   

17.
拮抗内生细菌B20-006菌株对玉米主要防御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笔者通过对玉米纹枯病拮抗内生细菌筛选研究发现,利用拮抗内生细菌B20-006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效最高达67.9%。同时通过抗利福平B20-006突变菌株回接再分离及利用免疫胶体金银染色技术证明,B20-006菌株可通过根系侵人,具有沿维管束进行转运的能力。为进一步明确其生防机理,本文系统研究了B20—006菌株与宿主玉米相互作用过程中主要防御酶系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酯酶等的比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黄腐酸抗旱营养剂对小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黄腐酸旱地龙拌种、浇灌以及喷施对小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拌种时间为30 min时可提高小麦的发芽率和促进小麦苗期生长;浇灌试验中,正常供水条件下,浓度为600倍的稀释溶液相比对照可显著降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17.7%和15.6%;而干旱胁迫下,稀释480倍处理相比对照显著提高叶绿素a含量达24%;浇灌FA可显著提高田间玉米花粒期株高和Chla+b,分别提高7%和17%,喷施处理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5%和28%,而浇灌处理提高了62%和45%;浇灌FA显著提高田间小麦苗期和返青期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球孢白僵菌在玉米中的定殖分布规律以及不同施用方式和处理浓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球孢白僵菌,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了球孢白僵菌在玉米根部、茎部和叶部的定殖情况,同时检测了不同接种方式在球孢白僵菌不同处理浓度下对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在玉米不同组织部位上的定殖有着明显的差异,各球孢白僵菌接种处理中,均以叶部定殖的白僵菌孢子数最多,而茎部均未观测到孢子定殖;玉米根部仅在浸种和灌根处理中可见少量孢子。球孢白僵菌不同接种方式对其在玉米中定殖率的影响差异较大,灌根处理定殖率最高,为76.7%;其次为浸种处理,为73.3%;茎部注射处理及叶面喷施处理定殖率较低,分别为43.3%和36.7%。研究表明,不同施用方式及接种浓度球孢白僵菌孢悬液对玉米生长指标有一定的影响,球孢白僵菌可通过不同接种方式在玉米植株中定殖并扩散,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1×106~1×107孢子/mL球孢白僵菌孢悬液浸种或灌根,对玉米苗的促进生长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