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玉米灰斑病(Cecrospora zeae-maydis TehonPaniels)又叫玉米尾孢菌叶斑病,是我国北方玉米产区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病害。恩施自治州位于鄂西南山区,常年种植玉米10万hm2以上,为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玉米灰斑病在恩施玉米产区发生流行,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现已成为恩施地区玉米生产中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之一。2013年,恩施州植保站在恩施市  相似文献   

2.
在华农实验农场设置病圃,分区块重复分别接种大、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褐斑病和自然发生斑点病。从1980~1982年鉴定生产上推广的玉米杂交种和其亲本,以及培育中的材料共260份。其中多数抗3~4种病害;少数不抗到抗1~2病害,以至抗5~6种。湖北省低山地区推广三系杂交种“唐五”中抗到抗大、小斑病、茎腐病、褐斑病、斑点病,感纹枯病;二高山地区推广单交种“恩单2号”中抗大斑,中感小斑,中抗到中感茎腐、纹枯,中抗到抗褐斑和斑点。在培育中的新自交系“唐Mo17Ht_1cms-S”和“77cms-C”中抗到抗6种病害。根据国内外资料分析了抗小斑病材料“Mol7”含有加性显性抗病基因,并兼抗褐斑病;抗大斑病材料中包含Ht类加性显性抗病基因,以及抗茎腐病的多抗基因。又根据调查,讨论了进一步培育多抗材料,结合宽窄行套种、改夏播为春播、增施氮磷钾肥料、培土作垅等耕作栽培制度,保持和提高玉米品种的多种病害抗病性。  相似文献   

3.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深秋 《植物医生》2004,17(4):18-19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近年来继褐斑病大发生后早期落叶病中又一严重病害. 1发病特点 与褐斑病、灰斑病、圆斑病等早期落叶病比较,有以下特点:1)发病早、扩展流行快.2)抗药性强.  相似文献   

4.
恩施自治州地处湖北省山区,玉米种植面积很大,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玉米的常年种植中,玉米灰斑病一直是我州玉米上的一种常见病害。由于许多玉米品种对灰斑病的抗性逐年丧失,以及在生产中高氮肥栽培和后期管理不足等各方面原因,玉米灰斑病已经逐渐成为我州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玉米灰斑病的危害程度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中高海拔山区,玉米灰斑病危害严重,对玉米的产量造成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不同玉米自交系对小斑病和灰斑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小斑病和灰斑病是我国玉米主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这两种病害都喜温暖、潮湿的环境,且主要在玉米抽雄后发生.其中灰斑病自1991年在辽宁丹东、庄河大发生后,目前已蔓延到全国各玉米产区.由于目前缺少抗灰斑病的杂交种,其为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对于小斑病,20世纪60年代,由于大面积推广感病杂交种,小斑病的为害日趋严重:70年代后,随着抗病品种的推广,小斑病的发生和为害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由于抗病性品种的大面积单一化种植和全球的气候变暖,玉米小斑病在我国的发生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鉴于其对玉米生产的潜在威胁,笔者对10个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小斑病和灰斑病的抗性分析,以期明确不同玉米自交系的抗性差异,为抗病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玉米北方炭疽病是一种世界性玉米病害,也是中国北方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主要就该病害名称由来、田间症状特征与鉴定、致病菌生物学特性、致病力分化、遗传转化与靶基因敲除方法、影响发病条件、品种抗病性鉴定与抗病性遗传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玉米北方炭疽病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玉米北方炭疽病是一种世界性玉米病害,也是中国北方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主要就该病害名称由来、田间症状特征与鉴定、致病菌生物学特性、致病力分化、遗传转化与靶基因敲除方法、影响发病条件、品种抗病性鉴定与抗病性遗传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玉米北方炭疽病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玉米病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当前我国玉米大、小斑病已得到控制,但玉米茎腐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及病毒病等病害仍发生普遍,且日趋严重,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对上述病害生产上应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和提高栽培管理水平为主,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玉米灰斑病菌生理分化的鉴别寄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灰斑病现已成为北方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但国内外关于玉米灰斑病菌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 Daniels致病力分化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尚未建立该病菌生理分化的鉴别寄主系统,无法明确我国是否存在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类群或生理小种及优势菌群和分布,限制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种合理布局和抗病育种工作,因此研究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鉴别寄主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者采用田间成株期鉴定技术,对不同的玉米灰斑病菌菌株进行致病力划分,研究其鉴别寄主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冀北玉米大斑病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又名玉米条斑病、玉米煤纹病、玉米斑病、玉米枯叶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苞叶,是北方春玉米产区主要病害之一,几乎年年都有发生. 近年承德地区种植的豫玉22号等玉米品种发病较重,植株发病率100%,减产达30%.  相似文献   

11.
王力  王光辉  李宗 《广西植保》2003,16(4):18-19
当年栽培的芦笋发病较轻 ,病害亦少 ,基本不用药剂防治 ,而栽培老区病害较重 ,主要有褐斑病、茎枯病、根腐病、紫纹羽病等病害发生 ;现就生产中芦笋病害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作简要介绍。1 褐斑病 Cerccsporq asparagi  该病在我国发生较普遍 ,但为害较轻 ,其危害程度不及茎枯病。主要症状为 :病斑发生在茎秆、分枝及拟叶上 ,典型的病斑边缘红褐色或紫红褐色 ,中央淡褐色。在潮湿条件下 ,病斑表面生有灰黑色霉层 ,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 ,病斑逐渐扩展呈不规则形 ,严重时分枝枯黄 ,拟叶提早脱落 ,病株早衰。  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该病发生 ,…  相似文献   

12.
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推广品种抗性对未来病害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05,自引:2,他引:10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方式改变和新品种推广,我国玉米病害的发生也有所改变。在春玉米区,丝黑穗病仍然持续严重为害,大斑病呈加重趋势;在夏玉米区,局部地区小斑病发生较重,而矮花叶病普遍发生较轻;以往的次要病害已成为重要病害:如,南方锈病在夏玉米区南部严重发生,瘤黑粉病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土传病害日益加重,细菌性病害发生渐多。对玉米主要推广品种、近年国家和主产省份审定品种的抗病性分析表明,在北方春玉米区,由于品种抗性水平降低、个别感病品种的推广及病原菌致病力变异,大斑病在近年仍将呈现较重发生趋势;丝黑穗病的发生则由于推广抗病品种和种子包衣技术而有所减轻,但局部地区仍会严重发生;由于缺乏抗病品种,灰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生将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在北方夏玉米区,小斑病暴发的可能性较小,但已有强致病力菌株出现;由于推广品种普遍对茎腐病抗性水平较低并受耕作制度的影响,茎腐病和苗枯病将成为主要病害;多数品种对南方锈病缺乏抗性,南方锈病发生面积将继续扩大,发病程度也将增加。  相似文献   

13.
玉米疯顶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疯顶病是近年来我国北方玉米产区出现的一种新病害,河北省尚未见报道。发病株增生、畸形,变态雄穗、苞叶和叶片内存在大量卵孢子。  相似文献   

14.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玉米病毒病害,在我国北方和江浙等地较为多见,在华南地区尚鲜有报道。玉米是广西隆安县第二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1.2万公顷,21世纪初以来,玉米粗缩病在广西隆安县部分乡镇发生危害,发生面积及范围逐年扩大,对玉米生产构成了潜在危害。作者通过分析隆安县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实况和特点,总结玉米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玉米灰斑病是祥云县山区、半山区玉米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2006~2008年对全县玉米主要种植区的10个乡(镇)进行系统调查,并就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熟期,8~9月份为发生为害高峰期.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玉米品种、海拔、种植密度及方式、施肥等影响病害发生程度.当地常用化学防治药剂中,以苯醚甲环唑类、丙环唑类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中后期是玉米病害的多发期和高发期,对玉米产量和质量构成严重威胁。试验筛选验证当前主要防治病害的进口杀菌剂对玉米中后期病害的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进口杀菌剂30%苯甲·丙环唑、30%苯甲·丙环唑、10%苯醚甲环唑、18.7%丙环·醚菌酯、25%吡唑醚菌酯和丙环唑对玉米中后期的玉米大小斑病、弯孢霉菌叶斑病、纹枯病、褐斑病的防效良好,产量增幅较大,且10%苯醚甲环唑和25%吡唑醚菌酯防效与产量高于其他三种菌剂,更值得推广,可根据每种杀菌剂的性价比进行筛选使用。  相似文献   

17.
对2006-2014年峨山县3个主栽玉米品种灰斑病的发生流行规律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同一品种不同播种期对病害发生流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开始发病及进入暴发流行期时间存在差异,病害发生严重度也不同。表现为发病越早的品种,受害的严重度越高。总体看,本县玉米灰斑病于7月上、中旬进入喇叭口期开始发病,当温度适宜、降雨量偏大、相对湿度偏高时,有利于灰斑病的发生与流行,8月中、下旬进入抽雄期至灌浆期时迅速暴发流行。播种期的早晚与病害的发生流行轻重和最终玉米产量的高低关系密切。株发病率、病情指数随播种期的推迟而上升,最后,导致的产量损失率随之也逐渐上升。玉米灰斑病发病始期在7月上旬,抽雄期至成熟期玉米灰斑病病情发展最快。  相似文献   

18.
为了监测我国玉米灰斑病菌的种群及其分布,本研究于2016年-2019年从全国17省(直辖市)87地市(自治州)采集了1 341份玉米灰斑病样本,分离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共分离到菌株4 186株,从中鉴定出玉蜀黍尾孢Cercospora zeae-maydis 3 272株、玉米尾孢C. zeina 914株。结果表明,引起我国玉米灰斑病的病原菌有玉蜀黍尾孢C. zeae-maydis和玉米尾孢C. zeina两个种,而且这两个种在我国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和安徽地区的玉米灰斑病菌均为玉蜀黍尾孢;河南的西、南部和陕西的中、南部是玉蜀黍尾孢和玉米尾孢混合发生;湖北、四川和湖南虽然分离到了玉蜀黍尾孢和玉米尾孢两种菌,但以玉米尾孢为主;贵州和云南的玉米灰斑病菌均为玉米尾孢。  相似文献   

19.
玉米新病害──弯孢菌叶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新病害──弯孢菌叶斑病戴法超,高卫东,吴仁杰,金晓华(中国农科院品资所,100081))(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俗名拟眼斑病,1994年秋在北京郊区县夏玉米上有较大面积发生。该病害是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之后,在北京地区新发生的一种重...  相似文献   

20.
聊城市玉米锈病突发原因及综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玉米上的常见病害,北方少有发生,一般年份仅在玉米成熟后期叶上出现零星病斑,不构成产量影响。但在1998年该病在鲁西北的聊城市突然爆发,使玉米后期早衰,造成减产。该病突发,有以下特点:1.发病时间早。据笔者调查,8月15日始见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