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耕种方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免耕条播、深松条播、旋耕条播、机械撒播等4种耕种方式下冬小麦强势粒灌浆特性,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进程,对籽粒灌浆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方程拟合决定系数均在0.9942以上,Logistic方程能真实反映籽粒灌浆进程.旋耕条播、机械撒播耕作深度相同,各阶段灌浆速率较一致,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均低于深松条播和免耕条播,但二者株行配置方式不同,机械撒播渐增期略高于旋耕条播,快增期、缓增期均低于旋耕条播,但3个阶段灌浆持续期分别比旋耕条播高0.05、0.57 d和0.71d.耕作、种植方式主要通过影响籽粒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天数影响粒重,耕作方式对灌浆速率影响大,株行配置对灌浆持续期影响明显.耕种方式对强势粒、弱势粒灌浆特性影响效应不同,机械撒播强势粒渐增期灌浆速率高达0.95 mg·d-1·粒-1,持续时间仅为9.95 d,快增期、缓增期灌浆速率仅为2.11 mg·d-1·粒-1和0.59 mg·d-1·粒-1,但持续时间长达12.27 d和15.27 d,强势粒千粒重高达41.65 g,虽然强、弱势粒综合千粒重仅为40.2g,但该模式有效穗数高,经济产量高达7 599.0 kg·hm-2.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铁含量的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铁含量差异的机理,采用土培方法,对北方35种不同基因型小麦进行籽粒含铁量筛选,并分析比较其农艺性状的差异以及籽粒铁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5个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铁含量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变化范围为30.5~43.4 mg/kg(施铁)和22.6~40.9 mg/kg(不施铁)。土施和叶面喷施铁肥有提高小麦籽粒铁含量的趋势。籽粒高铁基因型与低铁基因型之间在产量、生物量及其他农艺性状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并与是否施铁有关:施铁时,高铁基因型小麦籽粒产量呈低于低铁基因型的趋势;与此吻合的是,高铁基因型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也低于低铁基因型,其中千粒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蘖数和株高有类似的规律。小麦籽粒铁含量与籽粒产量、茎叶干重、颖壳干重、收获指数和穗粒数均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小麦籽粒铁累积量与茎叶干重、颖壳干重、穗粒数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穗粒重和千粒重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对180份苦荞种质资源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0份苦荞种质间株粒重和株粒数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均高于60%。根据苦荞种质性状间的遗传差异,对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2.729%,第1主成分反映籽粒形状,第2主成分反映产量,第3、4主成分分别反映籽粒大小和株型。聚类分析把180份苦荞种质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可以作为选育矮秆、特异粒形品种的优良亲本;类群Ⅱ可作为选育高秆品种的优良亲本;类群Ⅲ可作为选育高产、大粒品种的优良亲本。从矮秆、高产和大粒3个方面,筛选出矮秆材料灵石苦荞、安泽苦荞、苦荞60、苦荞62,高产材料二各苦荞、武乡苦荞、苦荞27、老鸭咀苦荞、苦荞34、苦荞35和大粒材料泸西苦荞、额角瓦齿、姚安苦荞1、苦荞61,共14份优异苦荞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以陕西关中目前推广的啤酒大麦品种西安91—2为对照,对引进后筛选的啤酒大麦材料斯库拿、D-63、D-67和酿造二条等4个大麦品种(系)进行适应性鉴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筛选出的4个大麦品种(系)均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4个大麦品种(系)均能正常成熟;产量均比对照西安91—2增产,其中斯库拿比西安91—2增产30%以上。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斯库拿和酿造二条的单位面积穗数比西安91—2多,千粒重比西安91—2大。D-63和D-67的穗粒数明显多于西安91—2。  相似文献   

5.
沈糯9号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生育特性及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地糯玉米主栽品种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为对照,在5个种植密度下对沈糯9号及两个当地对照品种的鲜穗产量、鲜籽粒产量、穗部性状、植株性状及熟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三个品种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各密度下鲜穗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均显著高于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籽粒深度、行粒数、百粒重及株高与京科糯2000相当,显著高于垦粘1号,但穗位显著低于京科糯2000;沈糯9号熟期较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分别晚6 d和早9 d。综上所述,沈糯9号在产量、穗部性状及田间长势均优于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且填补了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之间的熟期空白,因此,沈糯9号在黑龙江省东南部乃至全省的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筛选云南传统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感性差异,为进一步研究白背飞虱的抗虫水稻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分析比较了13个来自云南元阳的地方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等级,不同品种对白背飞虱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白背飞虱在各个品种上的取食量和产卵差异.[结果]在13个传统品种中,‘红皮糯谷’、‘绿脚谷’和‘车甲谷’无论在苗期还是分蘖期对白背飞虱的抗性等级均较一致.上述品种中,白背飞虱在‘红皮糯谷’、‘绿脚谷’和感虫对照‘TN1'上24 h的蜜露斑面积测定结果均>45 mm2,单雌产卵量超过90粒,孵化率高于80%;而在‘车甲谷’和抗虫对照‘RHT’上24 h的蜜露斑面积测定结果均<20 mm2,单雌产卵量均低于60粒,孵化率不足57%.白背飞虱若虫的发育历期在各供试品种之间的差异不明显.[结论]白背飞虱在‘红皮糯谷,和‘绿脚谷’上的取食量、单雌产卵量和孵化率均较高,可以初步确定为感虫品种;而在‘车甲谷,上的取食量、单雌产卵量和孵化率均较低,初步确定属于抗虫品种.  相似文献   

7.
耐冷品种的选育是农业生产上解决低温冷害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以240份糜子资源为供试材料,研究了10℃低温胁迫(将25℃环境视为对照处理)对糜子萌芽期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描述统计分析、相关线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估各糜子品种资源对冷胁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240份糜子资源在10℃冷胁迫下,萌发期各项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对照处理,但不同品种的降幅存在显著差异,各指标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20.59%~100.03%,表明参试糜子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分析表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发芽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对芽鲜重、相对活力指数和相对根鲜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上述耐冷性状存在很大关联。主成分分析表明,前 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 87.22%,第1主成分主要与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有关,第2主成分主要与芽鲜重和根鲜重有关,第3主成分主要与根长和芽长有关。糜子资源耐冷性综合得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景泰疙瘩红’等22个品种为高度耐冷品种资源、‘张川麻糜子’等138个品种为耐冷品种资源、‘札达糜’等64个品种为冷敏感品种资源、‘PAN 21’等16个品种为高度冷敏感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贵农22 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农22 是由簇毛麦、硬粒小麦以及普通小麦杂交选育而成的普通小麦品种,其对我国目前所有已知条锈菌生理小种均表现高度抗病。为了明确其抗条锈性遗传基础,并对抗条锈基因进行分子作图,本研究选用条锈菌重要小种CYR29、CYR30、CYR32、CYR33 和Su11鄄11,对贵农22 与条锈病感病品种辉县红或铭贤169 杂交F2 代、BC1 F1 代、BC1 F2 代进行抗锈性遗传分析,并对贵农22 控制Su11鄄11 抗病性的1 对隐性基因进行SSR 标记。结果表明,贵农22 至少含有3 对抗条锈病基因。利用272 株贵农22 / 铭贤169 BC1 F2 群体筛选到2 个与贵农22 控制Su11鄄11 抗性的隐性基因连锁的SSR 标记Xwmc44 和Xcfa2147,遗传距离分别为5. 1 和7. 3 cM,并将抗病基因定位于小麦1BL 上,暂命名为YrGn22。基因来源、抗病性分析以及分子检测结果表明,YrGn22 不同于1BL 上的已知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3、Yr9、Yr21 和Yr29,可能是1 个新基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LSD法对华北平原不同灌水条件下(设4个水分处理:0水、1水、2水和3水)两品种(科麦一号和石家庄8号)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了观测,并对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及其生态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探讨品种间的差异.研究发现:所有灌水处理0~14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大,而0水处理的0~40 cm和80~140 cm土层含水量变化比较活跃,其幅度低于灌水处理.品种间相同水分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一致,除1水处理科麦一号变幅较大外,其他3个处理均以石家庄8号变幅较大.科麦一号与石家庄8号均以3水处理的产量最高,比0水处理分别增产44.44%、42.88%,但由于该处理灌水充足,小麦相对晚熟耗水量大,致使收获前土壤含水率急剧下降.在各水分处理中,产量构成要素穗数皆以3水最高;穗粒重皆以1水最高(两个品种穗粒重1水与2水差异不显著);千粒重皆以0水最高.穗粒数以1水最高.收获指数皆以0水最高.科麦一号对水分较为敏感,但耗水量明显小于石家庄8号.要达到经济高产的目标,科麦一号灌2水较为合适,石家庄8号需灌3水.  相似文献   

10.
2018年和2019年,在田间条件下采用目测法系统调查研究了福建省南部山区鲜食玉米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3种重要叶斑病的季节性流行动态, 测定了不同玉米品种的病情严重度及几种杀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在试验调查的4个玉米种植季节, 3种叶斑病的病情指数随种植时间均呈“S”型曲线, 至乳熟期(R3)病情指数达到最大值, 大喇叭口期(V12)至籽粒建成期(R2)是病情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但不同年份、不同季节3种病害的时空流行趋势、植株不同叶位病级分布规律及其最终病情各不相同。当玉米生育期平均温度高于23.0 ℃时, 有利于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的发生, 而平均温度低于23.0 ℃条件下则有利于大斑病的流行。供试的20个玉米品种对不同病害表现的抗性差异较大, 其中对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表现为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合计分别占65.0%、55.0%和25.0%。此外, 从12种杀菌剂处理中, 筛选出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00 g/L氟硅唑乳油、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混剂(商品剂量5∶8)对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防效分别达70.0%、82.0%和85.0%以上。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鲜食玉米叶斑病的预测预报及合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易旱区,以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栽培模式和施氮对冬小麦灌浆过程中籽粒体积、粒重和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体积随灌浆进程的麦化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籽粒体积在灌浆起始阶段快速增长,之后缓慢增长至最大值,后期快速下降;对不同灌浆期籽粒体积和最大籽粒体积,小偃22大干小偃503,不同栽培模式其大小顺序为:集雨面栽培>全程覆膜>常规栽培,施氮对其影响不显著,各处理达到最大籽粒体积时间变化在24.3~25.7 d间,差异不大.各处理粒重均呈"S"型变化趋势,符合Logistic 生长模型;小偃22的最大粒重大干小偃503;而不同栽培模式的最大粒重表现为:地膜覆盖栽培>常规栽培、集雨面栽培;施氮对小偃503最大粒重有促进作用,而对小偃22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从总体上看,小偃503的灌浆速率大干小偃22;常规栽培和集雨面栽培的灌浆速率大于覆膜栽培;施氮对灌浆速率的影响与对粒重的影响相反.不同小麦品种粒重的差异与灌浆进程有关,在灌浆前期小偃22与小偃503粒重差异不明显,在中后期,小偃22与小偃503粒童差异逐渐增大,灌浆结束时小偃22粒重显著大干小偃503.从收获时粒重和全灌浆期平均粒重看,均以集雨面栽培最大,全程覆膜栽培次之,常规栽培最小,与最大粒重有所不同.籽粒含水量随灌浆过程推进几乎均呈直线下降,但小偃22籽粒含水量大干小偃503;栽培模式和施氮对籽粒含水量影响较小.小麦粒重与籽粒体积和含水量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50年来榆林地区粮食生产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地区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脆弱,又是能源富集区。建国以来土地整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产能力逐步提高,但是仍然属于落后地区,"三农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利用多年统计资料分析了榆林地区粮食生产和消费变化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榆林地区的粮食产量逐步提高,但仍不稳定,波动较大。而且榆林地区的粮食生产与外部联系越来越密切。影响因素有人口、基本农田建设、科技投入、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因素等。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 imidacloprid was evaluated against four psocid pests of stored grain. This research was undertaken because of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psocids in stored grain and the need to identify methods for their control. The mortality and reproduction of adults of 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adonnel, L. entomophila (Enderlein), L. decolor (Pearman) and L. paeta Pearman in wheat treated with imidacloprid were determined. There were five application rates (0.5, 1, 2, 5 and 10 mg AI kg(-1) grain) and an untreated control. There wer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application rate on both adult mortality and reproduction for all four species, but the effect of imidacloprid was sometimes more pronounced on reproduction. Imidacloprid was most effective against L. bostrychophila, with 100% adult mortality after 7 d at 5 mg AI kg(-1), 14 d at 2 mg AI kg(-1) and 28 d at 0.5 and 1 mg AI kg(-1). No live progeny were produced at 2 mg AI kg(-1). For L. decolor, there was 100% adult mortality after 28 d at 10 mg AI kg(-1) and no live progeny were produced at 2 mg AI kg(-1). For L. entomophila, there was 100% adult mortality after 14 d at 10 mg AI kg(-1) and 28 d at 2 and 5 mg AI kg(-1). No live progeny were produced at 10 mg AI kg(-1). At 10 mg AI kg(-1) there was 100% mortality of L. paeta adults after 28 d exposure and no live progeny developed. Because reproduction at some application rates occurred only in the first 14 d of exposur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pplication rate leading to population extinction was 1 mg AI kg(-1) for L. bostrychophila, 2 mg AI kg(-1) for L. decolor and L. entomophila and 5 mg AI kg(-1) for L. paeta. This study shows that imidacloprid has potential as a grain protectant to control all four Liposcelis species in stored grain.  相似文献   

14.
区域粮食供需平衡及安全态势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83~2002年陕西省粮食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Cobb—D oug lass生产函数,在SPSS软件环境中,构建粮食单产非线性回归模型,并结合粮食需求层次结构模型,对陕西省粮食供需能力做出中长期预测。在模拟粮食生产波动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粮食安全线的衡量标准,并对陕西省粮食安全态势予以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但近年来安全态势有所下降;粮食最低播种面积安全线应控制在230万hm2左右;农户存粮处于极不安全态势;粮食库存安全线应为69万t左右。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旱作对籽粒灌浆特性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汕优63水稻,在旱作条件下,研究水稻灌浆特性和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覆膜旱作(T1)和露地旱作(T2)生育期和有效分蘖终止期较常规水作(CK)延迟,籽粒最大干重到达时间提前,T1、T2以强势粒灌浆为主,弱势粒很少灌浆,CK灌浆强势粒和弱势粒并重.抽穗前对干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影响不大,生育后期有较大抑制作用,不同处理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大小不同.单株有效分蘖数虽较常规水作有所增加,但分蘖成穗率、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降低,导致产量降低.旱作汕优63应该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促进弱势粒的灌浆并提高其结实率.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陕西省的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耕地的数量、质量在时空上存在较大差异 ;科技进步等人文因素对各个区域的粮食单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些都直接影响到陕西省 1 1个区域的粮食生产水平的分异。本文从陕西省各个区域 1 949~ 2 0 0 2年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及粮食播种面积等农业统计资料出发 ,分析了陕西省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 ,并简要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 ,从而为陕西省的农业发展 ,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寻求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理想方案的目标,以德惠市为例,定量刻画了影响粮食生产的关键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粮食生产之间的作用关系,构建了粮食生产系统的SD模型.根据最初拟设的4种情景,模拟了单要素变化下粮食生产能力的变动趋势,并结合多个单要素情景模拟结果,提出了更符合实际需求的多要素变化情景(综合情景).根据模型运行结果,提出了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1)保障水资源供给能力;(2)德惠中长期粮食安全目标是保持总量在200万吨左右;(3)水田比例应以不超过35%为宜;(4)城市化年均增长率应以1个百分点为上限.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陕西省粮食生产基地县粮食供需状况及其区域粮食安全,在2009年9月份对陕西省三个粮食生产基地县(富平县、武功县和凤翔县)1218户农户的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和储备等现状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三县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储备量、耕地利用效率和农业技术等方面在陕西省均居于前列,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调查...  相似文献   

19.
Soybean Rust. By Kenneth R. Bromfield. 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Monograph no. 11, 1984, pp. 65. ISBN 0–89054–062–4. Price $10.50 (A.P.S. members $ 8.00).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Volume 1. Molecular and Genetic Perspectives. Edited by Tsune Kosuge and Eugene W. Nester. New York: Macmillan, 1984., ISBN 0–02–949470–2. Price $38.00.

Coffee Rust in the Americas. Edited by R. A. Fulton. 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Symposium Book No. 2, 1984, pp. 120. ISBN 0–89054–064–0. Price $18.00 (APS members $14).

Acarology VI, Volume 2. Edited by D. A. Griffiths and C. E. Bowman. Proceedings of the V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carology held at Edinburgh University, Scotland, 5–11 September 1982, pp. 647–1296. Chichester: Ellis Horwood Limited. ISBN 0–85312–604–6. Price £49.50. (Distribut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Index Phytosanitaire 1985: France, Afrique Méditer‐ranéenne et Tropicale. Association de Coordination Technique Agricole. Price 98 f (in France), 91 f (overseas, without tax).  相似文献   

20.
麦蛾在淮北地区1a发生5代,只有越冬代的化蛹、羽化高峰期短而整齐,使发生在小麦大田生长期的一代麦蛾的落卵高峰集中,且此时正值小麦扬花至灌浆初期。利用期距法和气温预报可准确预报发生期,选用高效农药进行统一防治,可达到控制全年为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