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刺桐姬小蜂危害鸡冠刺桐荚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志粦  康林  余道坚  焦懿  杨伟东  邵志芳  邱少松 《植物检疫》2006,20(4):207-208,F0004
刺桐姬小蜂能危害刺桐树的叶、叶柄、嫩芽和幼枝,作者最近观察到该虫还能危害鸡冠刺桐花和荚果.刺桐姬小蜂寄生在新抽出的花蕾和新结的幼果中,作者从荚果中找到了该虫的幼虫、蛹及正在羽化的成虫.该虫在深圳可全年发生.本文总结了受害鸡冠刺桐荚果虫瘿的种类与形成过程,指出虫瘿能导致荚果出现条形果、锤形果、打结形果、细腰形果、肿大形果等类型,并对各类型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是重要外来入侵害虫,危害刺桐属多种植物。本文调查研究了金脉刺桐嫩枝上刺桐姬小蜂虫瘿的数量分布和空间格局。结果显示,金脉刺桐嫩枝上靠近生长点(芽头)一端刺桐姬小蜂虫瘿数量较多,15 cm以内占90%以上,距离越远越少,其虫瘿数量比率(Y)和枝条长度(X)关系方程为Y=72.577e-0.138X。对频次分布的分析结果显示,刺桐嫩枝上虫瘿主要以虫瘿集体形式出现。获得的虫瘿空间格局主要参数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数I、聚块性指数M*/M等均显著大于1,表明虫瘿是聚集分布且聚集程度较强。建立的Iwao M*-M方程为M*=1.75+3.51M、Taylor幂函数法则模型为lg s2=0.554+1.828lgx珋。  相似文献   

3.
刺桐姬小蜂的发生、危害与检疫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刺桐姬小蜂是一种新入侵的有害生物,专一危害刺桐属植物。近两年陆续在美国夏威夷、中国台湾等地严重发生,2005年7月中国大陆首次发现该虫。本文分别介绍了刺桐姬小蜂的发生、传播、危害、鉴定、生物学特性和防控检疫等。  相似文献   

4.
杂色刺桐叶片上刺桐姬小蜂虫瘿的分布与抽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调查并分析了杂色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inn.)叶片上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虫瘿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叶片上的虫瘿主要分布于靠近叶柄的主脉两侧下部区域,多以1~2个虫瘿联体的形式存在;杂色刺桐叶片上刺桐姬小蜂虫瘿呈聚集分布,分布形式为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且个体群大小随着虫瘿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虫瘿具有密度依赖性,聚集是昆虫本身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的。根据Iwao的方法,本文还确定了虫瘿最适抽样模型和最适抽样量,并列出了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溴甲烷熏蒸对刺桐姬小蜂的检疫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刺桐姬小蜂的死亡率随熏蒸剂量增加而增高。在同一剂量处理下,虫瘿外刺桐姬小蜂的死亡率显著高于虫瘿内刺桐姬小蜂的死亡率。当熏蒸剂量≥40 g/m3时,刺桐姬小蜂幼虫、蛹和成虫均全部死亡。在推荐熏蒸剂量处理下,刺桐植株未受到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刺桐姬小蜂检疫与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是2005年7月在中国大陆发现的重要外来入侵物种,对刺桐属植物造成严重为害,已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观察了该虫的羽化、取食、寿命、产卵、越冬等生物学习性;研究了该虫检疫处理和田间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新入侵害虫--刺桐姬小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是一种新入侵害虫,近两年来,该虫陆续在中国台湾和美国夏威夷等地发生.2005年7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广东省深圳市某景区的杂色刺桐上首次发现刺桐姬小蜂.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刺桐姬小蜂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和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溴甲烷熏蒸对刺桐姬小蜂的检疫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剌桐姬小蜂的死亡率随熏蒸剂量增加而增高.在同一剂量处理下,虫瘿外剌桐姬小蜂的死亡率显著高于虫瘿内刺桐姬小蜂的死亡率.当熏蒸剂量≥40 g/m3时,刺桐姬小蜂幼虫、蛹和成虫均全部死亡.在推荐熏蒸剂量处理下,刺桐植株未受到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深圳刺桐姬小蜂的发生与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hrinae Kim)2005年7月在深圳首次发现。2005年8月,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第538号公告,将刺桐姬小蜂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和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并采取限制刺桐植物进口和检疫控制措施。因此,深圳市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市范围的刺桐姬小蜂疫情普查和扑灭行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刺桐叶片在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成瘿过程中几种酶的变化情况,测定了虫瘿初始形成期、成长分化期、成熟期和开裂期4个发育阶段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虫瘿的形成显著提高了寄主叶片的SOD、CAT、POD、PPO活性;其中SOD、CAT、PPO活性主要体现在虫瘿组织上,开裂期酶活性均达到最大,分别为对照的5.36、5.28、19.73倍;PPO活性随虫瘿发育不断增加,而SOD、CAT活性分别在成熟期、成长分化期都有所下降;POD活性则主要表现在非虫瘿组织上,且每个时期显著高于对照,到开裂期为对照组的2.16倍。结果表明了刺桐对刺桐姬小蜂的为害产生了一定的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的检疫处理方法,研究了γ-射线辐照处理对刺桐姬小蜂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0.05、0.1、0.2、0.3和0.4kGyγ-射线辐照处理20min后,刺桐姬小蜂幼虫化蛹率和蛹的羽化率均显著降低。成虫活动减弱、寿命缩短,交配次数、怀卵量和产卵量随处理剂量增高而降低,γ-射线辐照处理虫瘿后,刺桐姬小蜂羽化出蜂数和出蜂率随处理剂量增加而显著减少。雌雄成虫对γ-射线的抵抗力不同,在相同剂量辐照处理下,雄虫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雌虫。处理剂量越高,性比就越高。  相似文献   

12.
林木害虫刺桐姬小蜂风险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黄茂俊  刘建锋  蔡卫群 《植物检疫》2006,20(1):22-24,F0004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l Kim)是我国大陆新发现的有害生物,根据刺桐姬小蜂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经济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刺桐姬小蜂为我国风险中度偏高的有害生物。作者提出了检疫管理及除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土寄生蜂对移殖天敌昆虫泽兰实蝇的寄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泽兰实蝇(Procecidochares utilis Stone)是我国入侵杂草紫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昆虫。为摸清本土寄生蜂对泽兰实蝇的寄生情况,在云南昆明市选取林下和开阔地等两种生境,分别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与邻接格子取样法,调查了紫茎泽兰的生长及感染虫瘿情况;通过饲养与解剖虫瘿,观察了寄生泽兰实蝇的本土寄生蜂种类及其寄生率。结果表明,共有6种寄生蜂从虫瘿中羽化,对虫瘿的寄生率达70%以上;其中大部分虫瘿被3种寄生蜂寄生。虽然在开阔地生境中紫茎泽兰株高和每株枝条数显著大于林下生境,植株和枝条感虫(瘿)率也显著高于林下,但寄生蜂对虫瘿的总寄生率、各种寄生蜂的寄生率在两种生境之间差异不显著。解剖表明,每虫瘿羽化出的寄生蜂数随虫瘿横径的增大而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4.
2003年2月,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执行吉隆坡——郑州(MH4851)航班现场检疫时,截获一位来自马来西亚旅客携带的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从莲雾的虫瘿里培育出许多成虫,随将标本收集起来。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3年的研究鉴定,该虫定名为:棒角莲雾姬小蜂(Anselmella malacia Xiao & Huang),其论文首次发表在http://www.phytoparasitica.org网站的Phytoparasitica34(3):261—264。  相似文献   

15.
刺桐姬小蜂在中国的适生区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运用CLIMEX的气候相似系数法,对入侵害虫刺桐姬小蜂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有18个省区45个市、县(地区)适合该虫生存,大体分布于18.14°N~36.00°N,98.30°E~121.36°E范围内,这些地区也是刺桐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  相似文献   

16.
新入侵害虫刺桐姬小蜂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一种外来的小型蜂类入侵我国台湾省和广东省,对大量栽种作为行道树和庭园绿化的刺桐属(Erythrina)植物造成重大为害。经鉴定该小蜂为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erythrinaeKim),在台湾称为刺桐釉小蜂。刺桐姬小蜂属膜翅目寡节小蜂科(姬小蜂科)啮小蜂亚科,原产地未明确,但很可能是非洲。标本采自非洲的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法属留里旺岛和亚洲的新加坡。2004年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研究院(CSIRO)的Kim等定为新种。该小蜂2003年开始在台湾省发现,2005年在广东省深圳市发现。在夏威夷群岛,2005年4~7月在瓦胡岛(Oahu)等4个岛屿相继发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种外来的小型蜂类入侵我国台湾省和广东省,对大量栽种作为行道树和庭园绿化的刺桐属(Erythrina)植物造成重大为害.经鉴定该小蜂为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在台湾称为刺桐釉小蜂.刺桐姬小蜂属膜翅目寡节小蜂科(姬小蜂科)啮小蜂亚科,原产地未明确,但很可能是非洲.标本采自非洲的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法属留里旺岛和亚洲的新加坡.2004年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研究院(CSIRO)的Kim等定为新种.该小蜂2003年开始在台湾省发现,2005年在广东省深圳市发现.在夏威夷群岛,2005年4~7月在瓦胡岛(Oahu)等4个岛屿相继发现.该蜂是Quadrastichus 属中首次发现的造瘿者.Quadrastichus属中大多数种为肉食性,是一些昆虫的天敌.鉴于刺桐姬小蜂已入侵中国内地,并在深圳市造成局部为害,现对该小蜂进行简要的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寄生于红圆蚧的3种寄生蜂生长发育,产卵和寿命。结果表明,印巴黄蚜小蜂发育最快,岭南黄蚜小蜂次之,盾蚧长缨蚜小蜂最慢。前两者偏好寄生较大的3龄蚧虫;而盾蚧长缨蚜小蜂则偏好较小的2龄蚧虫,从不同龄期羽化的该虫生产卵量也不同。建立一个温度与发育速率的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9.
松突圆蚧寄生蜂室内大量繁殖和林间释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松突圆蚧寄生蜂的繁殖和利用是防治该虫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室内用马铃薯、南瓜和柠檬等果实饲养茶钹盾蚧、夹竹桃蚧和红圆蚧虫作寄主,大量繁殖林间优势种长缨盾蚧丽蚜小蜂、爱友丽蚜小蜂和范氏黄小蜂,以及从日本引进的匀鞭蚜小蜂,均能在提供的寄主和条件下寄生、发育和繁殖。  相似文献   

20.
于1985年4月3日在晋祠的杨树树干表面采集95个杨白潜蛾(Leucoptera susinella Herrich—Schaffer)的越冬茧。4月8日至6月16日相继羽化出杨白潜蛾以及三种寄生蜂,潜蛾黄姬小蜂Cirrospilus(Atoposomoidea)sp,潜蛾姬小蜂Pediobus Pyrgo Walker和潜蛾阿跳小蜂Ageriaspis sp。总的寄生率为65.26%,它们的性比是2:1或3:1。在未被寄生的虫量中老熟幼虫的死亡率为51.61%。三种寄生蜂,尤其是潜蛾姬小蜂对这种害虫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