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渭北旱地小麦高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
旱地冬小麦全程微型聚水两元覆盖栽培技术,是夏闲期采用“微型聚水两元覆盖技术”,种麦时仍保持微型聚水两元覆盖形式不变,沟下,垄上均种小麦的一种新的旱地小麦栽培技术,它集地膜覆盖和残茬覆盖之所长,能将冬小麦整个生产年度的降水最大限度地蓄积并保存于土壤之中,从而使小麦生长健壮,分蘖增多,根系发达,成穗数增加,穗粒数增多,千粒重提高,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是渭北旱原进行旱地冬小麦高产或超高产栽培的一条  相似文献   

3.
旱地春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水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2002年在宁夏西吉县对旱地春小麦膜侧栽培技术及其膜下加盖秸秆和单纯秸秆覆盖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技术措施都具有明显的节水增效作用,以膜下加盖秸秆效果最为突出。它不仅能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平抑地温,提高降水利用率,而且增强了植株活力和群体动态发育,抑制田间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质,保证了农田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4.
旱地小麦渗灌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97年~1999年对旱地小麦在不同播种方式与渗灌条件下的产量形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膜上穴播较传统的露地条播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与对照相比渗灌则表现出极显著的增产效应,与露地条播相比,渗灌加覆盖的增产幅度明显大于渗灌与覆盖分别较露地条播的增产幅度之和,说明了两项技术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不同栽培措施在经济效益上的反应也与产量结果相似。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形成了旱地小麦渗灌覆盖栽培技术。与传统的露地条播相比,渗灌覆盖栽培技术平均增产1601.2kg/hm^2,增产率达38.0%。在计水成本的情况下,本项技术提高纯收益969.6元/hm^2,在不计水成本的情况下,则提高1362.0元/hm^2。研究还进一步表明,旱地小麦生产潜力巨大,需做好栽培技术的优化工作,并要注意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塬旱地小麦草肥覆盖耕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6.
7.
8.
9.
覆盖补水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覆盖补水条件下,设置了不同覆盖方式、不同补水时期、不同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等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穴播产量较高,较对照增产41.3%,比膜侧条播增产21.1%。在覆盖基础上,底墒较差时,越冬前补水较对照增产30.5%;底熵较好时,拔节期补水较对照增产15%以上。在覆盖补水前提下,将常规的一次性施肥分别改为拔节、越冬和孕穗3个时期追肥,拔节期追肥产量比对照增产14.3%;越冬追肥增产9.0%。不同化肥施用量,N300P300K240产量较CK增产20.0%;次为N150P300K120及N150P225K120,再次为N225P225K180和N150P150K120。在不同施氮水平(纯N75kg/hm^2-300kg/hm^2)和不同施K2O水平(KWO60kg/hm^2-240kg/hm^2)中,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P2O575kg/hm^2-300kg/hm^2)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11.
旱作麦田秸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59,自引:10,他引:59  
研究了秸秆覆盖春小麦田土壤温度、水分、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表层(0~10cm)土温变化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低温时有增温作用,高温时有降温作用;覆盖有一定的抑蒸保墒作用,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9.61%~20.93%,其保水作用主要发生在上层土体0~40cm,并随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强;覆盖后0~40cm土体中土壤全N、全P在一个生长季节后变化不明显,但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有所增加;覆盖处理后小麦生育时期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均高于对照,形成了不同时期新的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变了土壤生物学活性。适量秸秆覆盖有利于寻求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水热组合,具有良好的农田综合效应,可提高产量12.47%~29.63%。  相似文献   

12.
不同耕作方式对黄土高原旱地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通过冬小麦田间试验,研究了免耕、深松、翻耕三种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收获时,免耕与其它处理相比,增大了土壤容重、土壤硬度,其土壤干筛法>0.25 mm团聚体含量比深松和翻耕每层平均增加3%和5%,但较冬小麦耕作处理前每层平均下降5%;免耕条件下,湿筛法>0.25 mm团聚体含量比深松和翻耕每层平均增加11%和32%,较冬小麦耕作处理前每层平均下降42%;免耕可增加土壤蓄水量,收获期土壤蓄水量为373.1 mm,较深松和翻耕提高17%和8%;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冬小麦收获期水分入渗速率逐渐减少;且不同耕作方式水分入渗速率为免耕>深松>翻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当前小麦生产面临的问题,从品种的角度论述了高产节水小麦在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指出节水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是解决西北地区干旱危害的根本性措施和最简捷有效的途径。结合小麦育种实践,提出利用聚优杂交、欠缺性选择,多生态水、旱交替选育,生理特性筛选及分子标记筛选等选育高产节水小麦品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旱农区地膜蚕豆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旱农区农田生态条件下,采用常规与二次回归结合的设计方法,多点同步研究影响地膜蚕豆高产与品种、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配比间的关系和相关效应,并在试验基础上同时进行生产示范验证。根据试验示范结果,选用相应分析程序进行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地膜蚕豆每公顷产量高于4500kg,纯收益大于1500元的技术方案23套。该方案95%置信域;选择良种加拿大321,每公顷保苗21万株,施优质农肥6万kg,化肥纯N 49.3kg~70.7kg,P2O5155.7kg~200.7kg,K2O 65.7kg~86.8kg;优化施肥的中心组合是:每公顷施优质农肥60000kg,化肥纯N 60kg,P2O5 178.2kg,K2O 76.3kg;N,P2O5,K2O的比约为1:2.97:1.27。  相似文献   

15.
旱地小麦品种筛选鉴定及其形态特征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18 a对旱地小麦品种筛选鉴定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经验,提出在区域化试验鉴定的基础上,采用田间直接鉴定与干旱棚鉴定、实验室鉴定相结合的抗旱性鉴定方法。并归纳出一套以抗旱性指数为主,结合株高、穗下节长、穗粒数、千粒重的敏感系数等形态指标及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体系,对小麦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判分析。同时对旱地小麦品种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形态特征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种植绿肥和施氮对旱作冬小麦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绿肥和氮肥双因素完全设计方案,其中绿肥作物在夏季休闲期种植,包括长武怀豆、苏丹草、怀豆+苏丹草混播和裸地休闲(对照)4种处理;氮肥于冬小麦播前施入,包括0、60、120 kg·hm-2共3个水平;观测指标包括土壤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休闲期种植怀豆、苏丹草、怀豆+苏丹草混播均显著提高了以上4种土壤总体酶活性,0~10 cm和10~20 cm土层增幅分别达12.9%~59.3%和6.19%~48.8%。土壤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在不同绿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种植怀豆较种植苏丹草和混播显著提高了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施氮肥对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4种土壤酶活性均随着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加。氮肥与绿肥对纤维素二糖水解酶活性具有交互影响。黄土高原旱作种植系统休闲期间可以考虑通过种植绿肥作物尤其是豆科绿肥来提高肥力。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长期定位施肥对黄土高原渭北旱塬麦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以长武国家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1984—2018年)为平台,调查裸地(L)以及不施肥(CK)、施氮磷肥(NP)、单施有机肥(M)、氮磷肥配施有机肥(MNP)的小麦田土壤线虫群落数量、组成结构和生态功能指数,并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小麦田土壤线虫数量显著高于裸地,而CK、M和MNP处理使小麦田中土壤线虫数量比NP处理提高了31.63%~56.20%;(2)施肥减缓了长期种植小麦导致的食细菌线虫(特别是头叶属)相对丰度的下降,单施有机肥的处理(M)植食性线虫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同时,相比于CK,施用有机肥的M和MNP处理杂食/捕食线虫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18.4%和8.24%,表明有机肥对杂食/捕食线虫的促进作用;(3)长期施肥处理土壤线虫Shannon多样性指数(H)和指示土壤健康状况的瓦斯乐卡指数(WI)分别为1.80~2.19和0.36~0.68,相较于裸地(H=2.36;WI=1.57)有所下降,但M和MNP处理的线虫成熟度指数(MI)和结构指数(SI)均高于其他处理(L、CK和NP处理),表明施用有机肥有助于土壤食物网维持复杂的结构和成熟稳定的状态;(4)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全氮、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以及可溶性碳的变化是影响土壤线虫数量和群落特征的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依托黄土塬区4 a绿肥填闲种植田间定位试验,开展不同填闲作物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各组分有机碳在团聚体中分布影响的研究,为阐明填闲种植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库的物理保护机制提供依据。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冬小麦夏闲期种植长武怀豆(SB)、苏丹草(SG)、怀豆/苏丹草混播(Mix)和裸地休闲(CK)。利用干筛法将全土筛分为>5 mm、2~5 mm、0.25~2 mm和<0.25 mm等4个粒级,分别测定土壤和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进而计算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及有机碳贡献率。结果表明:绿肥种植对土壤团聚体分布有显著影响,各绿肥处理均有利于0~1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但对亚表层土壤团聚结构影响较小。与CK相比,在0~40 cm各土层,SB、SG和Mix处理均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颗粒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提高幅度分别为7.9%、8.0%和7.9%,其中SB更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固存,且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两者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各有机碳组分含量存在差异,与CK相比,SB和Mix均显著...  相似文献   

19.
田间试验研究了填闲种植和施氮对旱作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设双因素处理随机区组设计,填闲作物采用黑麦草单播(R)、长武怀豆单播(S)、黑麦草与怀豆混播(SR)以及裸地休闲(NC),氮肥水平设0、60、120 kg·hm-2三个水平。结果表明,与裸地休闲相比,长武怀豆单播和与黑麦草混播夏闲期降水贮存效率分别降低了9.2%和7.7%,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减少了19 mm和15 mm,进而导致后续小麦产量的显著下降;而黑麦草单播对土壤水分和后续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种植小麦前施加氮肥可以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收获指数和千粒重,同时可增加次年填闲作物生物量,但会加速土壤水分消耗、降低降水储存效率。从土壤水分和作物生产角度考虑,旱作冬小麦种植系统休闲期间可以考虑种植黑麦草以增加覆盖,提高肥力,但不建议填闲种植耗水量较高的怀豆等作物。  相似文献   

20.
The benefits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CA) and associated technologies are not equal for all agro ecosystems. This study used a field experiment to examine winter-wheat yield and weeds under conservational and conventional system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Spain. The three tillage treatments were conventional tillage (CT), minimum tillage (MT) and no-tillage (NT).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influenced wheat yield, yield components, soil water content and weeds. When the autumn-winter rainfall was abundant and constant (69.7% of annual rainfall), wheat grain yield (4465?kg?ha?1) and yield components (3897?kg?ha?1 of straw biomass and 584.5 ear m?2) were highest. Wheat grain yield was highest with NT: 3549.9?kg?ha?1 (compared to MT: 2955.1?kg?ha?1 and CT: 2950.3?kg?ha?1) and ear number per m2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with MT (332 no ear m?2, compared to 426 and 411.6?ear?m?2 in CT and NT-systems respectively). Soil water content, at earing stage, was the highest in NT (27.36% of soil moisture) while MT showed the lowest content (11.83% of soil moisture). The higher weed measurements (means of 2.557 plants m?2; 1.443 species m?2 and 2.536 g m?2) was with higher annual rainfall (488?mm).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it was the dominant presence, in MT-wheat plots, of Lolium rigidum Gaudin (with means from 4.87 to 7.71 plants m?2), which reduced the ear number per m2. Our study revealed that in the short term, under semi-arid conditions, only the adoption of NT system (rather than MT) showed economic benef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