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塔里木河干流胡杨和柽柳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其垂直分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干、英苏、喀尔达依等地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sp.)的根际微生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不同种植物之间,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比例不同。胡杨和柽柳的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大小次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②胡杨和柽柳根际微生物总数及各类群数量垂直变化规律为:在60~100 cm土层中呈现递减趋势,在100~160 cm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并达到峰值,然后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③胡杨和柽柳在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胡杨根际微生物总量为柽柳的2倍,胡杨的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是柽柳的2倍、8倍和2倍。④胡杨和柽柳的根系在不同的深度,根际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不同,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和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花棒林内,对不同林龄(5a、10a、20a)、不同深度的根际与非根际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明显差异:在数量方面细菌占绝对优势(52.92%),放线菌次之(33.33%),真菌最少(13.75%)。在种类方面根际微生物的种类大于非根际。不同深度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变化为:细菌为0~10cm>20~30cm>10~20cm>30~40cm;真菌为0~10cm>10~20cm>20~30cm>30~40cm;放线菌为0~10cm>30~40cm>10~20cm>20~30cm。随着林龄的增加细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呈上升趋势;放线菌表现为5a和10a大致相当,20a最少。  相似文献   

3.
科尔沁沙地几种灌木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五种典型灌木(小叶锦鸡儿、小红柳、差巴嘎蒿、达乌里胡枝子和冷蒿)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表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远高于非根际土壤,差异显著。五种灌木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表现为:差巴嘎蒿>小红柳>小叶锦鸡儿>冷蒿>达乌里胡枝子;真菌为:小叶锦鸡儿>小红柳>差巴嘎蒿>达乌里胡枝子>冷蒿。灌木根际细菌所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高于非根际,放线菌所占比例较低。五种灌木微生物根际效应R/S:小红柳>冷蒿>差巴嘎蒿>达乌里胡枝子>小叶锦鸡儿。根际效应R/S是比根际微生物数量更好的反映沙地灌木对根际微生物影响的指标,它从根际与非根际两方面综合对土壤进行评价,具有更深刻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由玉米、草带、辣椒构成的不同间作群体对云南山区旱坡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玉米和间作辣椒的草带根际微生物数量均高于其它间作和单作处理,其草带的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自生固氮菌数量平均值分别是玉米顺坡单作和辣椒单作的4.49倍和22.00倍,3.91倍和6.10倍,6.15倍和26.29倍,4.75倍和5.72倍;间作草带的玉米和辣椒其各类根际微生物数量均高于玉米和辣椒单作;玉米间作辣椒行比为4∶4和6∶6模式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多于2∶2模式。总的来说,玉米间作辣椒、玉米间作草带和辣椒间作草带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多于各作物单作,为进一步改善旱坡地土壤根际微生物环境和明确间作群体根际土壤微生物效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盐胁迫对干旱区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比自然状态下水盐胁迫对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抖落法,对艾比湖东南区域不同群落内根际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根际土壤酶的活性增加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受到抑制;不论是根际或非根际土壤,高盐分含量限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增加中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显著正相关,且大都呈现出碱性激活的特点;植物的存在降低了环境的胁迫,极大改善了根际土壤的微环境。不同样地及不同土壤剖面层中土壤酶活性的限制因子不同,分析酶活性限制因子时要区别对待、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以临泽县4种生境(沙丘生境、盐渍生境、盐渍-沙丘过渡生境、沼泽生境)芦苇根茎和芦苇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生境下芦苇根茎生长发育指标、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水分、盐分含量,分析了不同生境下根茎生长发育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含水量及含盐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对比4种生境下芦苇根茎发育,从盐渍生境,到盐渍-沙丘过渡生境、沙丘生境,再到沼泽生境,根茎节间距呈缩短趋势,而节直径、根茎长度及不定芽数呈增长趋势,根茎含水量和根茎生物量、株高、基径也呈增加趋势。(2)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在4种生境之间差异显著,盐渍生境下芦苇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最多,细菌、放线菌数量最少;沼泽生境芦苇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最少,细菌、放线菌数量最多。(3)相关性分析表明,芦苇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对芦苇根茎数量特征的驱动作用不同。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B/F值是芦苇根茎长度、根茎节直径、根茎生物量、根茎含水量、株高、基径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真菌是芦苇根茎节间距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B/F是芦苇根茎不定芽数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细菌、放线菌、B/F值为正向驱动,真菌为负向驱动。  相似文献   

7.
接种根瘤菌对豌豆根际细菌数量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根箱法对豌豆接种根瘤菌,用尼龙筛网将根系及离根不同水平距离的土壤分层隔开,研究豌豆根际细菌的动态变化以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 接种匹配性好的根瘤菌剂可以提高土壤中根际细菌数量与豌豆产量,接种ACCC16103根瘤菌豌豆单株产量相对不接种提高30.6%,根际细菌数量增加了117.5%,而接种ACCC16101,豌豆单株产量下降6.8%,根际细菌数量在盛花期和结荚期低于不接种,仅成熟期高于不接种.(2)根际细菌数量表现明显的根面聚集现象.(3) 盛花期豌豆根际细菌数量是决定豌豆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豌豆的产量与结荚期根际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68),与盛花期根际细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65),与成熟期根际细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r=0.414),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施入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黄瓜根际土壤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不同生育时期施入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对照相比,在花期施入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使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增加27.9%和20.6%,而真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分别减少64.5%和66.7%;可使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130.8%、190.5%、123.5%,差异均显著.黄瓜不同生育时期施入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过氧化氢酶作用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在花期施入复合微生态制剂后,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减少真菌及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里木河干流下游胡杨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统平板培养法所获数据,分析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总体特征、不同土层深度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季节及垂直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特性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胡杨根际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差异较大,其中细菌在微生物区系组成中占据优势地位,其次是真菌。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不仅在春、秋季节有很大差异,且在60~180cm土层内存在垂直变化,其中60cm土层处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最多。胡杨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特性间无显著相关性,而真菌数量则受土壤特性影响,其中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低对真菌数量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两基因型玉米根际有效态N及其两种相关酶活性和细菌的变化.结果表明:除白单9苗期外,干旱胁迫增加了玉米根际NH4 -N的含量,增加幅度为白单31>白单9;NO3--N受干旱胁迫的影响比较小.干旱胁迫增加了玉米苗期根际蛋白酶的活性,减少了拔节期和抽雄~开花期的活性;脲酶活性受干旱胁迫的影响随基因型和生育时期而发生变化.干旱胁迫减弱了玉米氨化细菌的根际效应,与对照根际氨化细菌数量相比,白单31在苗期和拔节期根际氨化细菌数量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在抽雄~开花期达显著水平;根际硝化细菌数量在干旱胁迫下有所增加.干旱胁迫改变了玉米根际NH4 -N和NO3--N与蛋白酶、脲酶、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评价了不同菌剂对鹅掌楸组培苗移栽存活和生长势的影响,以筛选出鹅掌楸组培苗专用菌剂,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宁盾"以及AM真菌GZ38处理组移栽存活率分别高达99.67%、96.12%,显著高于对照组,温室促生效果分别达53.71%、52.84%;且田间促生效果分别达26.56%、18.37%,存活率显著提高。机理研究表明,菌株GZ38能够较好地与鹅掌楸形成共生关系;"宁盾"、菌株GZ38不仅能够提高鹅掌楸的根系活力,还能够提高土壤中转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有效N、P、K的含量,促进其对N、P、K等营养元素吸收,达到促生效果;另外,菌剂处理后,鹅掌楸的膜损伤程度降低,保护酶活性有较大的提高,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显著增强。因此,选择微生物菌剂"宁盾"与AM真菌GZ38作为鹅掌楸组培苗专用微生物菌剂。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沙地油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垂直分布及影响微生物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的季节动态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放线菌数量的季节分布为秋冬季多于春和夏季,真菌数量的季节动态为夏季达到最高值,其他季节变化不显著。(2)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总体上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表层土壤(0-10cm)微生物数量是下面3层(10-40cm)的1.05-9.79倍。(3)土壤微生物根际效应明显,且细菌>真菌>放线菌,R/S值介于1.16-3.76之间。微生物根际效应的季节变化为春、夏季高于秋和冬季。(4)微生物分布与水热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细菌数量与水热组合条件共同作用有关,真菌受温度影响较大,放线菌对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较敏感。  相似文献   

13.
利用GFP标记和平板分离法研究了拮抗内生细菌Bacillus mojavensisZA1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的定殖动态及其对土著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标记菌株ZA1-gfp在土壤中定殖数量为3.7×104~7.3×104cfu/g;马铃薯根际为3.0×103~1.5×105cfu/g,根内为49~630cfu/g;马铃薯的根部横切面、根毛和根表皮等部位均观察到发绿色荧光的菌株ZA1-gfp菌体或聚集菌落。利用灌根法施入生防菌后,土壤中细菌、放射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真菌数量在中期下降;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在相对稳定范围内(数据之间差异不显著)消长。该结果说明菌株ZA1-gfp能够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定殖且不影响土壤中土著微生物的群落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万寿菊与当归间作控制当归根结线虫病已经成为云南滇中地区防治当归根结线虫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其机理尚不清楚。有理论认为万寿菊根系分泌物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进而产生控制寄生线虫的效果。本试验以万寿菊和当归多样性种植为研究模式,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及不同时期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目的是为阐明万寿菊杀线机制提供理论支持。试验结果表明,以当归单作为对照,当归/万寿菊轮作和当归/万寿菊间作的土壤真菌群落在整个生长季变化相对较小,DGGE的条带变化率分别为-39.13%、-30.77%,而万寿菊单作土壤真菌条带变化率为-69.23%;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与其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存在对应关系,当归单作的真菌种类组成与当归、万寿菊多样性种植模式中的真菌种类组成差异较大,且当归/万寿菊间作的中后期与前期差异最大;聚类分析表明,在同一时期内,当归单作与当归/万寿菊轮作、当归/万寿菊间作的土壤真菌种类组成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外来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 Cenchrus longispinus能够在贫瘠沙性土壤中快速生长、定殖的入侵机制,利用传统功能微生物筛选培养法、 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PCR(genome repetitive sequence PCR, rep-PCR)基因指纹图谱技术分析其根际土壤中解磷细菌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并与本地伴生植物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根际土壤中的解磷细菌群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中解磷细菌的数量分别达到8.61×104 CFU/g和7.34×104 CFU/g,显著高于其余土壤样品。相较于空白对照土壤,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中的解有机磷细菌数量增加最多,增加了87.0%,冰草和狗尾草根际土壤中的解有机磷细菌数量则分别增加了28.3%和15.2%;而长刺蒺藜草、冰草和狗尾草根际土壤中的解无机磷细菌数量分别增加了36.7%、 89.8%和24.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根际土壤中解磷细菌之间没有共有的优势聚类群。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中2种解磷细菌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土壤和冰草及狗尾草根际土壤,而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冰草及狗尾草根际土壤;其根际土壤中解无机磷细菌优势菌属经鉴定为金黄杆菌属 Chryseobacterium。表明长刺蒺藜草在贫瘠沙土中对磷素的高效利用可能是其快速入侵并定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玉米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并从中筛选玉米病害生防资源,本研究采用培养法从玉米根际分离得到1584株细菌,分别属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其中变形菌门为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上,假单胞菌为优势菌群。以玉米大斑菌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方法,筛选出162株具有抑菌效果的菌株,其中1株抑菌效果最强,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将其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该菌对4种玉米病害病原菌具有广谱的抑菌效果,且含有脂肽类抗生素合成基因,其脂肽类物质粗提液对病原菌的抑制率高达81.56%。总体来看,该菌株具有较大的生防潜力,可作为生防菌防治玉米病害。  相似文献   

17.
新疆石油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柽柳(Tamarix chinensis)、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修复新疆石油污染土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80 d的修复,石油烃去除率可达到26.50%~31.27%,明显高于空白的 15.57%~20.34%,其中,饱和烃去除效果最好,可达39.34%~46.18%。植物根际微生物分析表明,植物能够明显提高根际微生物数量,且3种植物的根土比(R/S)达到23~169。植物修复区明显改善土壤酶活性,且芦苇>沙枣>柽柳,过氧化氢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脱氢酶活性分别是空白试验的1.12~1.34倍、1.63~1.91倍和1.56~1.73倍。研究结果将为新疆地区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对棉花抗黄萎病品种(春矮早和86- 6)和感病品种(中棉17和豫棉12)的根际真菌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根际微生物区系,抗病品种根际微生物种数多于感病品种,区系组成更为复杂。抗病品种根际真菌优势种主要是漆斑菌 (Myrothecium )、粘帚霉(Gliocladium )、曲霉(Aspergillus)和青霉(Penicillium )等,感病品种则多为头孢霉(Cep halosporium )、镰刀菌(Fusarium )、矛束孢(Doratomyces)、粘帚霉(Gliocladium )和漆斑菌(Myrothecium )等。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不同抗性棉花品种根际真菌区系各成员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抗病品种根际真菌区系中对黄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真菌种数和比率都高于感病品种,而且抗病品种根际真菌的优势种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这种差异在苗期和现蕾期更为明显,花铃期则显著减小。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与根际真菌区系组成及其对黄萎病菌的抑制能力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棉花抗黄萎病品种(春矮早和86-6)和感病品种(中棉17和豫棉12)的根际真菌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根际微生物区系,抗病品种根际微生物种数多于感病品种,区系组成更为复杂。抗病品种根际真菌优势种主要是漆斑菌(Myrothecium)、粘帚霉(Gliocladium)、曲霉(Aspergillus)和青霉(Penicillium)等,感病品种则多为头孢霉(Cephalosporium)、镰刀菌(Fusarium)、矛束孢(Doratomyces)、粘帚霉(Gliocladium)和漆斑菌(Myrothecium)等。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不同抗性棉花品种根际真菌区系各成员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抗病品种根际真菌区系中对黄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真菌种数和比率都高于感病品种,而且抗病品种根际真菌的优势种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这种差异在苗期和现蕾期更为明显,花铃期则显著减小。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与根际真菌区系组成及其对黄萎病菌的抑制能力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