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83~2004年陕西粮食产量与主要投入要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陕西省1983~2004年粮食年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成灾面积、农业劳动力数量等6项投入要素的关联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以了解近22年产投结构变化情况及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限制和推动因素.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数、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始终是影响陕西粮食产量前三位的投入要素,化肥施用量、农机总动力、成灾面积三种投入要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变化.稳定耕地面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村劳动力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是增加陕西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海伦市粮食产量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对1978~2005年海伦市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确定粮食产量在时序上的波动特征以及引起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这种波动与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密切相关,其中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从种植结构上分析,粮食产量的波动主要来自玉米和小麦的单产以及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产与粮食产量始终保持很高的关联度;有效灌溉面积、实际机耕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和农机总动力等农业投入对粮食产量提高影响重大;耕地面积和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具有一定的制约;自然条件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剧烈变动。在此基础上提出平衡粮食产量波动和结构调整,提高粮食单产和科技支撑水平,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切实落实粮食生产保护政策,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河南省粮食单产的数据,把1978—2009年粮食单产的变化划分为4个阶段,系统分析了河南省粮食单产的阶段性、趋势性和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粮食单产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年际波动较大;增加的年份占绝对优势;离散系数随时间变化在逐渐缩小,且时间间隔长的阶段的离散度要高于时间间隔短的阶段。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河南省粮食单产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1978—2009年整个时期中,与河南省粮食单产的关联程度大小依次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但在不同的阶段,农业生产条件指标对粮食单产有不同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粮食生产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黄淮海平原粮食生产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将可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由此,文中依托于经济-气候新生产函数模型,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玉米和小麦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温度对小麦单产的影响呈现了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对玉米单产却未产生显著的非线性影响;降雨对玉米和小麦单产都产生了显著的"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化肥投入、机械投入与技术进步对黄淮海平原玉米和小麦生产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运用灰色斜率关联度和生产函数2种方法,分析了新疆1980~2009年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2种方法分析结果一致地表明,新疆1980~2009年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三个方面;分时段来看,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对新疆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强,而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  相似文献   

6.
收集整理1949—2003年新疆耕地、人口与粮食等资料,定量分析耕地的数量变化、质量状况。用线性回归法预测人口变化趋势。对粮食生产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分析表明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农业现代化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大,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对粮食生产不会有更大的影响。提出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发展节水农业等挖掘耕地潜力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为新疆今后农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中以县为基本单元,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揭示了甘肃省耕地流转价格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甘肃省耕地流转价格在全局空间特征上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态势,并表现出显著的"高高-低低"聚类特征;相关分析发现,耕地流转价格与耕地平均质量等别、第一产业比重、粮食播种面积比例、户均耕地面积存在统计和空间上的显著负相关,而与GDP、城镇化率、财政收入、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存在统计和空间上的显著正相关;空间计量分析显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对耕地流转价格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对耕地流转价格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说明区域耕地质量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是导致耕地流转价格空间分异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农牧交错带农业系统的波动机制,有效减缓系统波动,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和集对分析法(SPA),分析了宁夏盐池县1954-2013年粮食总产量的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近60年盐池县粮食总产量以趋势性增长为主,其方差贡献率为82.86%,同时伴随着显著的波动,其方差贡献率为17.14%。存在3 a、6 a、9 a准周期波动,其中3 a准周期的波动强度最大。(2)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灌溉耕地面积是引起粮食总产量趋势性增加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年降水量是引起粮食总产量3 a、6 a准周期波动的主要控制因子,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为短期主控因子;引黄灌溉水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为反向调节因子,其作用在粮食总产量突变点之后显著大于之前。(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气候依赖型农业向水文依赖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粮食产量时空变化、驱动因子和趋势预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甘肃省粮食产量时空变化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了粮食产量与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并利用GM(1,1)模型对单产、年末总人口、粮食总产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甘肃省粮食产量变化的总体特征为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各市(自治州)粮食生产变化空间差异性明显;(2) 粮食单产、年末总人口、有效灌溉面积、受灾面积、年末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等是粮食生产的主要驱动因子;(3)模拟预测表明,粮食总产量增长幅度不大,而人口的增长相对较快,因此,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要适当控制人口数量,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户尺度的甘肃省微观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甘肃省不同农业生态区17个粮食生产县农户调查数据,构建了微观粮食安全的计量经济模型,结合偏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引起不同农业生态区微观粮食安全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 农户土地投入对微观粮食安全有显著的负影响;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单产、粮食作物收入和粮食价格对微观粮食安全的影响显著;家庭收入水平对微观粮食安全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稳定和提高甘肃省微观粮食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