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 A. Benn.)曾是我省稻田重要恶性杂草,据78年各地调查资料估计,我省眼子菜分布面积达200万亩左右,危害及严重危害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此后,由于一些地区实行了水旱轮作,推广了杂交稻,增施化肥,加强水浆管理,重视搁田烤田,以及结合药剂防除,危害已大大减轻。眼子菜在我省主要分布在湖荡地区,如洪泽湖,高邮湖流域以及里下河地区;沿海、沿江、宁镇扬丘陵地区及太湖流域局部发生。  相似文献   

2.
郑晋元 《植物保护》1980,6(4):22-23
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 A.Benn。)为水生多年生恶性杂草,以无性繁殖为主,靠地下茎芽越冬。眼子菜根茎纵横穿插于耕作层,夺走了土壤里养分,造成土壤贫瘠;草叶飘浮水面,降低水温,影响水稻生育;根深叶滑,人工耘田难以除净,耗费了大量劳动力。眼子菜普遍发生田块,稻苗黄矮不发,减产100斤上下,严重的达200多斤。  相似文献   

3.
新得力防除稻田眼子菜等恶性杂草效果显著李顺德(云南省玉溪地区植保植检站,653100)黄兰英(云南省江川县农业局,652600)近年来滇中玉溪地区稻田眼子菜、牛毛毡等恶性杂草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日趋扩大与加重,目前已成为该区水稻生产的障碍因子之一。现行...  相似文献   

4.
韦永保 《植物保护》1996,22(4):47-48
稻田恶性杂草眼子菜的发生、危害及防除韦永保(安徽广德县植检植保站242200)眼子菜是稻田的恶性杂草之一。在我国长江流域、黄河中下游及东北等省的广大稻田均有分布。我县80年代以后,危害日趋严重,一般田块减产7%~17.8%,重的达30%以上。为了控制...  相似文献   

5.
稻田眼子菜是一种繁殖力强,蔓延迅速的恶性杂草。我们曾在云南省蒙自县草坝农场对秧田眼子菜的药剂防除作了一系列试验,现把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试验方法:水稻播种后22—43天,用毒土法将药剂施于秧田内,小区面积6平方米或16平方米,重复三次,随机排列;施药后半月检查药效,每小区对角线对三点,每点1平方尺,调查眼子菜残存叶片数,水稻秧苗株高、根长和风干重,不施药为对照,比较除草效果和药害情况;施药量系指商品量。  相似文献   

6.
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是多年生恶性杂草,在栾河流域中部5月中旬开始出苗,6月中、下旬渐布满田面,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8月下旬种子陆续成熟,千粒重3.53克。以形似鸡爪的短缩节鸡爪根越冬(详细描述见本刊1983年第5期14页)。 眼子菜对水稻的危害 眼子菜根系庞大,适应性强,与水稻争肥争水,恶化田间小气候。据在同一田块测  相似文献   

7.
郑晓明 《植物保护》1983,9(5):14-14
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 A·Benn)是多年生恶性杂草,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我们从1975年起,连续7年对眼子菜的繁殖特性,作了较详细的观察研究,现将主要结果整理如下,供防除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省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耕作制度复杂多变,生产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差异大。按照农业生态的不同划分为太湖、沿江、沿海、里下河、徐淮等五大稻区。江苏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各种杂草的发生,且危害严重。从六十年代开始先后引进了除草醚、2.4-D丁酯、敌稗、2甲4氯、杀革丹、扑草净、敌草隆、禾大壮、丁草胺、莎扑隆等除草剂进行试验,并首先在一些国营农场,如练湖、黄海等农场及部分公社,如东海县的黄川  相似文献   

9.
10%新代力防除水稻田眼子菜试验陈进(四川西昌市农业局,615000)眼子菜是我市稻田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杂草,为了降低用药成本,减轻劳动强度,1993~1994年,我们用乐吉化工厂生产的10%新代力可湿性粉剂作了防除水稻田眼子菜的试验,现将结果总...  相似文献   

10.
稻田稗草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稗草为世界性恶性杂草,能够危害大部分农作物如水稻、大豆、棉花、玉米、小麦、蔬菜、果树和牧草。我国稗草有9种5变种,广泛分布于各省耕田和路边。由于种子休眠、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萌发以及在与水稻竞争中强的生长势,稗草是稻田中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杂草。本文从稻田稗草的休眠与萌发方面详细综述了其生物学特性,并探讨了稻田稗草综合防治方法,展望了今后稗草防治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