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麦赤霉病在河南唐河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小麦生产,并对当地常规防治药剂产生了抗性。为了筛选出防治该病效果较好的替代药剂,以常规药剂多菌灵单剂为对照,选择了4种新型复配制剂对当地小麦赤霉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发现,在两次施药后,30%戊唑醇·福美双悬浮剂90 mL/667m^2、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50 mL/667m^2、20%氰烯菌酯·己唑醇悬浮剂100 mL/667m^2、45%戊唑醇·咪鲜胺可湿性粉剂35 g/667m^2 4个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均在7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其中,以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处理的防效最高,达80.2%;4个复配剂处理区的小麦较清水对照区增产率也均在30%以上,增产效果也明显优于多菌灵。 相似文献
2.
3.
为做好小麦重大病虫科学有效防治,促进小麦生产和质量安全,实现小麦稳产提质增效,选用480 g/L丙硫菌唑SC在松滋市开展小麦赤霉病试验示范。结果显示,经过防治2次后,防效最好的依次是单剂480 g/L丙硫菌唑SC 30 g/667m2,防效高达95.4%、组合用药480 g/L丙硫菌唑SC20 g/667m2+30%肟菌酯·戊唑醇SC 20 g/667m2,防效达94.8%、单剂480 g/L丙硫菌唑SC 20 g/667m2,防效为90.8%;效益方面,单位纯增收益依次是159.8元/667m2、128.6元/667m2、133.8元/667m2。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防治小麦赤霉病高效药剂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本试验采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480 g/L氰烯·戊唑醇悬浮剂、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44%戊唑·咪鲜胺水乳剂共6种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75 mL/hm2+250 g/L丙环唑乳油600 mL/hm2处理和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750 mL/hm2处理的防效和增产效果相当,且均优于其它药剂处理,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8.
9.
本研究对8个细菌和酵母菌菌株进行了温室和田间小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试验。结果在温室中Y一12菌株防效最高,达94.3%,其它菌株的防效均在65%以上。大田试验以GJ6、YN1和Y一12等3个菌株的防效较高,分别为64.9%、67.9%和56.8%。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防治小麦白粉病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在小麦白粉病发生初期,分别使用20%三唑酮乳油、430g/L戊唑醇悬浮剂、5%己唑醇悬浮剂、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1%蛇床子素水乳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共计7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进行田间施药试验。喷药10d后调查各处理区发病情况,并于小麦成熟后测产。试验结果显示,供试杀菌剂中,以5%己唑醇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的病指防效最高,达到98.95%,其处理区小麦增产率也最高,为20.79%;0.5%大黄素甲醚水剂和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效次之,分别为94.37%和93.57%;20%三唑酮乳油防效最差,但也达到85.55%。供试药剂均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出较高防效。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为筛选防治西瓜炭疽病的高效、低毒药剂,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比较了啶氧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及苯甲·嘧菌酯5种药剂对西瓜炭疽病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啶氧菌酯150g/hm2、啶氧菌酯180g/hm2、嘧菌酯225g/hm2、吡唑醚菌酯150g/hm2、苯醚甲环唑60g/hm2以及苯甲·嘧菌酯195g/hm2在西瓜炭疽病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10d施药1次,连续施药3次,末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68.81%~70.10%、71.22%~73.10%、61.65%~63.98%、70.67%~72.18%、73.29%~75.06%和69.68%~71.26%,嘧菌酯的防效略差于其他各处理,啶氧菌酯180g/hm2及苯醚甲环唑60g/hm2的防效略优于其他各处理,但各处理之间防效差异并不显著,5种药剂均能较好的防治西瓜炭疽病.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嘧菌酯30%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安全高效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药剂,本文对嘧菌酯30%悬浮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稻瘟病发生初期用此药剂进行防治,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均能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展膜油剂是一种专为省力化施药研制的农药剂型。为明确新药剂4%嘧菌酯·噻呋酰胺展膜油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在河北省、湖北省、湖南省及上海市选取8地进行了2年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不同剂量处理间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嘧菌酯·噻呋酰胺展膜油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防效,优于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及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且使用方便。当施药量达到200mL/7667m^2时,2014年,在河北省、湖北省、湖南省及上海市,药后14d防效分别为82.41%、89.2%、83.25%及95.29%;2015年,在河北省、湖北省、湖南省试验地,药后14d防效分别为81.72%、81.95%、90.9%;两年防效均优于或持平于对照药剂。最佳施药量为200mL/667m^2. 相似文献
20.
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戊唑醇对油菜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通过小区试验,表明戊唑醇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常规药剂多菌灵。一般年份在开花盛期用药2次,可以控制油菜菌核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