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柴达木是一个既高寒又干旱的独特地理单元。经过建国三十多年的开发建设,这里的交通条件和工农业生产已有一些基础。由于柴达木是大西北重要的战略要地,介于兰州、西宁地区、河西走廊、南疆和西藏之间,是内地通往西藏和南疆的交通要道。同时,柴达木自然资源丰富,主要以盐类为主的矿产资源,辽阔的土地资源,有限但尚有潜力的水资源,互为补充的光热资源等,因而开发潜力巨大。 但是,柴达木资源开发中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应以“改革引进,开发矿产,发展经济,改善环境”作为其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从新疆的资源、环境特点看新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当代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唯一选择。从总体上看,新疆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具有资源丰富与环境脆弱两大根本特点。这种资源与环境上的根本特点决定了新疆实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贯彻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资源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刍议——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产业范畴进行了新的界定,并以我国战略性资源地区新疆为例,通过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萧条背景下,对资源型产业保障经济持续增长和资源战略安全的发展地位,市场需求、资源禀赋、交通运输和资金技术的发展条件,以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态势的宏观分析,提出了新疆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定位为国家重要的能矿生产、输送及加工基地,能矿资源进口、输送及加工平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业纽带,提升和拓展优势产业发展水平和空间的投资载体;发展重点为石油石化工业,煤炭煤化工业,电力及供应业,矿产资源开发;发展对策为宏观调控力度、技术装备水平、行业规划指导、循环经济模式、政策优惠支持和发展资金支撑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新疆区域经济开发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增长极、核心-边缘、点-轴渐进扩散是关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及经济开发的理论,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并各有侧重地揭示了区域经济活动特点、空间组织、结构形态、演化规律和开发方式,不仅建立了区域经济开发与演进的主体理论,而且提出了十分有效的区域经济开发的主导模式。新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国家政策倾斜、发展战略推进和与周边国家、地区发展关系的改善,新疆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整体上呈现出沿边、沿桥、沿线开放和开发的态势;由于显著的地区差异性,新疆的区域经济开发在地域空间上有着明显的圈层和梯度结构,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区域和重要的经济开发带及产业开发区。文中运用量化分析对新疆市县进行了地域划分与评价,并提出了新疆区域经济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期甘肃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甘肃省 5 0年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演化及其特点 ,指出现阶段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着市场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 1世纪初期甘肃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重点开发领域 ,以及根据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格局划分的各分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从陕北地区面临的问题看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特征使得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受外部力量和自身发展条件多种因素的影响。西部大开发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然而,西北自然资源富集区仍存在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矛盾,地区之间差异,富区与富民之间的矛盾等诸多不协调的现象。这些矛盾阻碍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在回顾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资源富集区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并以陕北地区为例,分析了资源富集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研究》2021,38(4):910-918
利用"中蒙俄经济走廊"43个省级行政单元2016年的地表水资源量、降水量以及人口、GDP等数据,采用水资源负载指数计算方法,系统分析了该地区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潜力。结果表明:"中蒙俄经济走廊"地表水资源呈"东多西少、北多南少、中减最少"空间格局,其中俄罗斯地表水资源丰富,约占经济走廊地表总水资源量的95%,除人口少、水资源需求相对较小,还具有水资源利用程度低、开发潜力大的特点;蒙古国北部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其中5个行政区水资源负载指数小于1,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南部地表水资源严重短缺;中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由于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负载指数均大于2,开发潜力低。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来看,蒙古国南部和中国四省(自治区)是需要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地区,而俄罗斯则具有缓解"中蒙俄经济走廊"缺少地区水资源问题的条件。但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关联,"中蒙俄经济走廊"内的水资源合作路径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而经济又反作用于人口、资源环境。作为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新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经济欠发达、人口数量众多、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相对缺乏,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文中在对新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人口、经济、...  相似文献   

9.
西部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的产生,有其自身生态系统脆弱和自然条件恶劣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是人为经济活动的影响、破坏所导致。长期以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西部地区出现严重生态恶化和经济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超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解决这些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有计划地实施生态转移战略,降低这些地区的人口压力,逐步把西部人口降低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内,在此基础上,转交生产经营方式,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新疆面积辽阔,资源丰富,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能够收集到较其他气候条件下质量更好的遥感资料。因此,在这一地区应用遥感技术调查自然资源可以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本研究主要阐述利用航空与卫星遥感调查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草场、植被和土壤资源以及沼泽地带的芦苇资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新疆与内蒙古都是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区,煤炭资源量分别位居中国的前两名。文中重点从煤炭资源的储量与分布、煤种煤质、安全生产状况、煤炭开发形势、煤炭产量、产值贡献、煤炭产业结构、外运能力以及煤炭工业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比较得出:(1)新疆的煤炭开发正处于提速阶段,而内蒙古则处于稳步降速阶段。新疆查明资源量与煤炭预测资源量仍不相称;(2)两区煤炭资源的产量、产值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也在不断加大;(3)煤炭工业运行带来的环境问题是两区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4)总体上看,新疆与内蒙古煤炭工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新疆落后于内蒙古。在结论基础上提出加强两区的交流与合作、合理确定煤炭开发规模和开发强度、克服区位劣势,破解发展难题以及加快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作图和干燥度计算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亚和新疆水热资源配合进行研究,发现中亚和新疆在"山地-绿洲-荒漠系统"及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水热配合,中亚属水热不同期配合、新疆属水热同期配合。人们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基础上实施灌溉,形成绿洲农业对水资源的适应性。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进步,膜下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实施,促进光、热、水、土资源成为新型水热资源耦合,进一步发挥绿洲农业适应性优势,造就了绿洲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疆能矿资源型产业发展及其区域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托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能矿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新疆区域开发的核心动力之一.对1995-2008年新疆能矿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影响效应的研究发现:①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加工业在全国工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黑色金属的采选、加工业在全国区际地位也有所提升,而煤炭采选业等优势资源产业尚未得到很好发挥.②能矿资源产...  相似文献   

14.
新疆草地生态价值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地是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对于地处干旱区的新疆,新疆天然草地面积5725.88万hm2,可利用面积4800.68万hm2,草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15倍,是森林面积的22倍,占全区绿色面积的86%,是最宝贵、最经济、可更新的自然资源。草地是新疆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新疆草地特点阐述,本文将草地生态价值分为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干扰调节、水资源调节和供应、侵蚀控制、土壤形成、营养循环、废物处理、植物授粉、生物控制、栖息地、食物生产、原材料、基因资源、娱乐文化等15个方面,并结合新疆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高寒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高寒荒漠、低平地草甸、山地草甸、沼泽等11种不同类型草地特点进行分析。新疆草地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弱点,这与西部干旱草地区域有很大的共性,由于新疆平原与山地草地季节性组合经营,转场距离长,荒漠比重大,生态系统脆弱等特点,使新疆草地开发利用中矛盾就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牧草产量与质量的季节不平衡性与牲畜营养需要的不一致性,牧草产量年度间的不平衡性,水资源与草场的不平衡性。同时,由于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上长期以来靠天养畜,牧区盲目追求年终牲畜存栏数,使草地因超载过牧而呈现退化现象。文章在阐述新疆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从提高科学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草地建设、逐步改变靠天养畜的现状等3个方面提出了新疆草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辽西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并改进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辽西地区,实证分析1988—2004年辽西地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相对生活水平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的演变和空间差异,预测2010年和2015年辽西地区的人口超载规模,分析辽西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辽西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北建设资源产业型经济发展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北地区(含内蒙古)是我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而经济落后的区域,加快西北地区的发展,已成为国家最紧迫的任务。文章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建设实现的,因此,建工资源产业型经济发展体系,选择从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途径.应该是西北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文章从西北资源基础出发,认为西北经济发展第一步应该依据地区优势资源,发展基础产业。主要包括以大农业产品为依托的粮食、油料、棉花、果、搪、药材产业;高效商品性畜牧业产业;矿产济源综合开发产业;能源化工基础产业。基础产业的发展,将为西北地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第二步依据加工增值原理,加速发展产业的建设。发展产业体系的健全、配套,将为西北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主导作用。西北地区的发展产业,主要应包括粮食及食品加工系列产业;畜产品系列化加工产业;药利系列出加工产业;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系列产业;矿业资源产品深度开发产业;能源化工产品系列化开发产业等。从区域发展出发,文章认为西北地区应加快产业组合型经济区的建设。从经济地域优化组合出发,文章认为西北区应建立九个一级经济发展区。文章最后认为西北地区的经济腾飞.要重视若干保证条件的建设,包括交通网络体系、电力能源体?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改进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天山北坡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一区域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于这一区域的自然资源及经济资源禀赋条件,特定区域人口和经济的双重合理布局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利用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2000-2010年天山北坡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探讨天山北坡各县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及差异特征。研究表明:① 以新疆为参照区,近10 a来天山北坡处于人口非常富余、经济超载或严重超载阶段。② 与全疆相比,水资源是天山北坡的优势资源,土地资源是制约天山北坡人口、经济发展的劣势资源。③ 以天山北坡为参照区,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非常富余度最大的是克拉玛依市,超载最严重的是博乐市;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超载最严重的是克拉玛依市,非常富余度最大的是奇台县。④ 依据相对资源人口、经济承载力的超载或富余状态,将天山北坡各县市归为4类资源承载力匹配区。  相似文献   

18.
用虚拟水理论探讨干旱区生态用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有限的水资源不可避免地导致绿洲农业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的矛盾.虚拟水理论是有别于传统水资源配置的一个新理论.通过分析目前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的现状,计算出新疆主要农作物的虚拟水含量,尝试用虚拟水策略探讨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分析该理论在新疆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前景,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YU Xiang 《干旱区科学》2022,14(11):1181-1195
Desertification research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has always been actively pursued. In China, the problem of desertification in Xinjiang has also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Due to its unique geography, many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corresponding research on the desertification status of Xinjiang. In this paper, we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desertification in Xinjiang, and compare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desertification and the status of desertification condition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control projects. On a larger scale, desertification in Xinjiang can be divided into soil salinization inside oases and sandy desertification on the edges of oases. Human activities are considered the main cause of desertification, but natural factors also contribute to varying degrees.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s of desertification has effectively curbed the development of desertification, but unreasonable use of land resources accelerates the risk of desertification. For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there are several key points. First, desertification monitoring and the early warning of desertification expans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econd, monitoring and reversing soil salinization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ruption of desertification process. It is very effective to control soil salinization through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 Third,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s also essential, because un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expansion of desertification in Xinjiang. Due to the un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are cut off, which leads to a series of vicious cycles, such as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and the worsening of desertification.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projects implemented in Xinjiang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region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For future studies, research on the stability of desert-oasis transition zone is also significantly essential, because such investigations can help to assess the risk of degradation and control desertification on a relatively large sca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