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麦套稻轻型栽培由于其省工、节本、产量高的特点,深受农民欢迎,推广应用面积越来越大.在大面积生产实践中,影响麦套稻产量的主要障碍因子是杂草,本试验研究麦套稻田杂草防除,希望通过"药防、水控"等技术措施,达到减轻麦套稻田杂草危害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科健 《江西植保》2004,27(1):43-43
稻鸭共栖技术是将雏鸭放入稻田,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同时鸭的粪便可作为肥料;最后连鸭本身也可以食用。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绿色、安全、优质、营养的大米和鸭肉,所以稻鸭共栖技术是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 稻鸭共栖技术与中国传统的稻田养鸭的最大区别在于:在水稻移栽返青后,将雏鸭放入稻田后,直到水稻开始抽穗时为止,鸭一直生活在稻田里,稻和鸭构成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农业体系。将稻鸭共栖技术与绿色大米生产技术有机地结合在…  相似文献   

3.
麦茬直播稻田草害综防技术体系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水稻具有省工、省本、适于机械化耕作等特点,但直播稻田杂草萌发早、密度大、竞争力强,严重影响直播稻的产量。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必须掌握其杂草群落消长、演替规律,制订综合控制草害的措施。经过2年的试验,筛选了多种直播稻化除配方,建立了化除技术与栽培措施合理结合的杂草综防技术体系。1992年羊尖村265亩直播稻规模经营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示范点用药化除一次,配合其他农艺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直播稻田的草害。较一般化除技术少用药一次,降低化除成本5~8元,并且有安全性好、出苗早、出苗率高、分蘖多等优点。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麦草全量机械还田直播稻田稗草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5%稻杰在麦草全量机械还田直播稻田不同施用时间、不同剂量对禾本科杂草的控制效果,探讨了稻杰在直播稻田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广西植保》2021,34(1)
稻飞虱是南方稻区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其群集在稻丛下部为害造成稻株枯黄、倒伏和"落窝"现象,给水稻产量与品质造成重大的影响。近年来,笔者通过对东兰县红香粳稻飞虱的发生为害特点进行调查,提出健株栽培、稻鸭共育、灯光诱杀、色板粘捕、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为稻田绿色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一、技术概述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先进的环保型农业技术。稻鸭共作技术就是在秧苗栽插活棵后(7~10 d),将脱温雏鸭(7~10d)全天24 h都放入稻田,直至水稻抽穗灌浆后收回鸭子,稻鸭共生时间在70 d左右。在不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情况下,生产优质稻米和优质鸭肉两种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稻鸭共作技术与中国传统稻田养鸭的最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杂草稻发生分布与危害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9年对上海10个区县79个乡镇共3 140.8 hm2直播稻田和857.5 hm2机插秧稻田进行了杂草稻发生分布与危害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直播稻田杂草稻发生频率为22.15%,面积发生率为14.72%,乡镇分布率为75%;机插秧稻田杂草稻发生频率为22.71%,面积发生率为22.66%,乡镇分布率为77.27%。上海地区直播稻田和机插秧稻田杂草稻均以1级轻度危害为主。直播稻田杂草稻3级以上危害面积占发生面积的比率、发生频率和乡镇分布率均高于机插秧稻田。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江西滨湖平原虾稻连作稻田二化螟绿色防控提供可行性技术指导,稳健推进虾稻连作模式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对鄱阳湖滨湖平原虾稻连作模式区,稻田二化螟生活习性及越冬寄主、发生及防治现状、秋末冬前田间灌水养虾对二化螟越冬幼虫生活的影响等情况,开展系统调查.[结果]江西滨湖平原虾稻连作模式区二化螟已呈现重发爆发态势,安...  相似文献   

9.
广东雷州杂草稻的发生与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草稻是世界稻田最主要的草害之一,其发生、传播和危害给栽培稻的生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广东省雷州市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水稻生产地,一年可以种植两季水稻,素有"粤西粮仓"之称。20世纪90年代以后,杂草稻随着直播栽培技术的推广而迅速传播,逐渐成为雷州稻田的主要害草之一,给当地的水稻生产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杂草稻分蘖力强和落粒性强、在土壤种子库中存活时间长、能模仿栽培稻品种的形态特征,并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对其进行防治非常困难。针对上述问题以及杂草稻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对杂草稻在雷州市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来源、传播、分布范围、发生状况以及水稻耕种方式对杂草稻群体动态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希望将杂草稻的发生和危害降低到最小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研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稻田使用对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的药效,并与甲胺磷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为稻田取代高毒农药做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正>稻鱼轮作生产是利用当年种植中晚稻收割后的闲置稻田,充分发挥秋、冬、春三季的光温、土、水等资源,进行养鱼生产,是一种科学配置水田资源的立体生态农业,它改变原来稻鱼兼作的养殖模式,把池塘养殖技术应用到稻田养鱼之中,不仅可以大幅度的增加稻田养鱼的单位产量,提高养殖商品率,同时可以增加大田的有机肥,改良土坡。该项技术在保护基本农田不减少,稳定粮食产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杂草稻生长性状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草稻又称杂草型稻,是一种恶性杂草.近几年来在如皋市发生蔓延迅速,尤其在直播稻田杂草稻已上升为优势草种,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2008年笔者等在水稻分蘖末期进行普查,直播稻田杂草稻发生田块达50%.每平方米有杂草稻0~18.8株.平均2.35株,杂草稻分蘖一般为30个左右.抛秧栽培稻田发生田块为23.7%.每平方米有杂草稻0~6.87株,平均0.76株,分蘖一般为20个左右,少于直播稻田.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施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的常规管理稻田和充分发挥天敌自然控害作用为主要防治害虫措施的稻田生态系统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其天敌的发生消长动态,以明确不同稻田生态系统对稻区内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结果显示,生态调控区稻田内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最大高峰期虫量仅分别为常规管理区的0.51倍和0.63倍;生态调控区稻周植被上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发生数量几乎为0,而常规管理区最大高峰期虫量分别达到 23.61头/10网和82.03头/10网.生态调控措施还可以显著增加天敌数量,生态调控区稻田内最大高峰期天敌数量为常规管理区的3.72倍,其稻周杂草上最大高峰期天敌数量为常规管理区的5倍以上;同时,天敌与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发生高峰期吻合度远高于常规管理区.说明生态调控措施能充分发挥稻田及周边非稻田生境的保益控害功能.  相似文献   

14.
水稻的直播是一项省工、省本、省力、经济效益高的栽培技术。但直播稻田的草害严重地阻碍了直播稻的发展。直播稻田因草害一般减产30%左右,严重的田块减产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为了解决直播稻生产中的草害问题,我们在省农科院植保所稻田草害组的主持下,从1985年开始进行了旱播水管直播稻田杂草化学防除体系的研究。现将三年中所取得的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试验方法 (一)旱播水管直播稻田杂草发生消长规律调查旱播水管直播稻田播种后定6点,每点1平方尺。在整个生育期内,每3天调查1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直播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栽培技术不断改革,田间草相也随生态条件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水稻前期干、湿栽培,十分有利老草复活和新草的萌发生长。直播稻田杂草危害已成为阻碍直播稻优质高产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为了明确直播稻田杂草的生态特点和杂草萌发规律,科学制定防除策略,积极探索直播稻田杂草的化除技术,安全、有效、经济地将杂草危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我们于2003年开展了直播稻田杂草的生态特点和防除技术研究,初步摸清直播稻田出草规律,得出化除配套技术,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灭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贵州稻田病虫草害发生、危害和控制现状,实施稻蛙复合种养等稻田生态工程所取得的成效。系统分析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在水稻病虫草害控制中的贡献,以及稻蛙复合种养在贵州农药减施中的优势和劣势。实践证明,稻蛙复合种养是贵州水稻病虫草害控制中农药减施和稻田提质、增产的有效措施。探讨了农药减量化策略中,稻蛙复合种养在水稻病虫草害控制、农药减施和稻田提质、增产中的作用,以及水稻生产中农药减施增效的路径,提出了促进稻蛙复合种养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旱直播稻具有省工节本、稳产高产等特点,因此,近年来江苏省兴化市直播稻尤其是旱直播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直播稻田杂草种类多、发生早、发生量大、出草时间长,直接制约直播稻的生产,能否有效地防除杂草是旱直播稻生产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为此,根据兴化市旱直播稻田杂草发  相似文献   

18.
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杂草长期控制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是否可以长期有效控制杂草危害,通过对江苏省48个样点共6种综合种养模式(稻鸭、稻蟹、稻虾、稻鱼、稻鳖和稻鳅/鳝共作)农田的杂草群落和土壤种子库进行调查,比较分析杂草群落综合草情优势度、物种多样性以及杂草群落和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和变化。结果表明,在综合种养模式实施1~3年,杂草群落综合草情优势度和土壤种子库密度均明显下降,其中稻鸭共作模式下两者均下降最多,其次是稻虾共作模式下杂草群落综合草情优势度下降较多,而稻鱼共作模式下土壤种子库密度下降较多。实施4~5年,各种养模式下杂草群落综合草情优势度和土壤种子库密度均上升,草害加剧,杂草防控效果下降;其中稻鳅/鳝共作模式下杂草群落综合草情优势度和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常规稻田相比升幅最大,分别上升28.8%和25.3%;由于稻鳖、稻鳅/鳝共作模式实施均未超过5年,在实施4~5年时整体上杂草危害最为严重,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以及莎草科杂草的综合草情优势度较常规稻田分别上升42.4%、12.3%、0.7%和31.5%、27.7%、38.1%。实施5年以上,稻鸭共作模式下阔叶杂草的综合草情优势度较常规稻田下降65.0%,但禾本科杂草的综合草情优势度和土壤种子库密度较常规稻田分别上升80.5%和66.6%,成为杂草群落和土壤种子库的优势种群;稻虾共作模式下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综合草情优势度较常规稻田分别上升17.8%和45.0%;稻蟹共作模式下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综合草情优势度较常规稻田分别上升22.7%、35.3%和29.0%。表明当长期实施同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时,杂草群落在单一的选择压力下会加快演替,杂草危害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不利于田间杂草的长效防控,建议实施针对耗竭土壤种子库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杂草稻危害现状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直播稻和稻麦免、少耕技术的推广,杂草稻在我国的危害越来越重,已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质量.笔者分析了稻田杂草稻的发生危害原因,提出了采用高纯度的种子,从源头上防止杂草稻蔓延和侵入危害;及时清理收割机等农机上携带的杂草稻种子,防止杂草稻的传播;翻耕、诱杀以及手工拔除,轮作、直播改移栽水稻栽培方式;使用化学除草剂防除等综合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在略阳县两河口镇张家坝村、黑河坝镇黑河坝村和洋县长溪镇长岭村、金水镇碗牛坝村等丘陵山区稻田调查时发现,部分稻田叶片上有许多白色纵痕条纹,受害植株生长迟缓,分蘖减少,植株矮小,受害重的植株叶片纵裂、焦枯,在被害叶片上可见背负粪团的寡足型幼虫,这就是稻负泥虫,俗称"背屎虫"。稻负泥虫以幼虫和成虫沿叶脉取食叶肉为害水稻,也为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在全国各稻区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