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蜗牛在四川省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其主要为害苗期的大田作物。通过多年对同型巴蜗牛和灰巴蜗牛的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和发生条件进行的田间和室内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其发生规律,探索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丰富,但其脆弱的地质环境制约着矿产资源的开发。为了促进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的保护,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探讨。青藏高原具有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低和开发利用潜力大的现状特点,因矿产资源开发产生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造成水均衡破坏与水污染、诱发的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油菜根肿病近年来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迅速,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已成为该区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通过近年来参与指导农民群众防治油菜根肿病,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对油菜根肿病发病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防治对策不断改进,使该区油菜根肿病对油菜产量造成的损失得到了有效控制,油菜产量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2012年以来我国黏虫的发生及为害情况,针对其发生区域及发生环境特点,从气象、农田环境及寄主作物等方面分析了近年影响黏虫发生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加强监测、组织普查、注重早期防治与开展应急防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近年对豫北安阳市玉米黑粉病发生危害情况的调查结果,总结出该病具有发生因品种而异、区域逐年扩大、危害多集中于雌穗、程度逐年加重、局部受害严重的特点;分析其发生危害加重的原因,主要有田间菌源量大、外来菌源传播扩散、缺乏有效防治措施、气候环境条件适宜、玉米品种抗病性较差、相关法律法规未阻止病害随种子传播等多方面;提出了以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减少菌源、加强栽培管理等农业防治为主,以药剂处理种子和茎叶喷雾等化学防治为辅,同时搞好技术服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隆回县金银花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隆回县金银花白粉病发生和防治的调查与研究,摸清了其田间发生为害及消长规律、病原物及侵染循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并制定了科学、有效、可行的防治技术措施,以指导农户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国内检疫性新害虫--蔗扁蛾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内外对蔗扁蛾的研究情况,提出蔗扁蛾食性广泛,为害严重,且防治困难,但可利用病原线虫进行防治;各地对蔗扁蛾的研究主要限于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而对其生态学发生规律较少研究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加强对我国热区蔗扁蛾的生态发生规律、寄主转移规律和无公害防治方法的研究,以避免蔗扁蛾造成重大为害。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由于韭菜连茬栽培以及温棚适宜的环境条件,其病虫的发生逐年加重,常见发生种类主要有:灰霉病、疫病、韭迟眼覃蚊(韭蛆)、葱蓟马、葱斑潜蝇等。在防治上,应贯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化学防治为应急手段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柞树白粉病是柞树的主要病害,在我国的大部分有柞林的省份都有发生和危害,严重的影响柞树的生长发育和放养柞蚕。1977~1980年,我们对此病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传染规律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的是病原菌形态观察、传染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树种的关系、对柞树生长和养柞蚕的影响及有效的防治方法:6月下旬~7月上旬,往柞树上喷布0.05~0.1%浓度的霉锈净或甲菌定,大面积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8.4~92.5%和75.5~87.5%,对柞树和柞蚕无药害。  相似文献   

10.
南宁市叶菜类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对南宁市郊的露地叶菜类害虫的发生为害情况、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对主要害虫种类的田间发生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1949-1990年自然灾害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自然灾害以洪灾、暴雨灾害、风灾及雹灾发生较为频繁。在年际分布上,各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频次总体上呈较明显的波动增长趋势并且灾次的频发期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在年内分布上,灾害频发期多出现在春、夏季节。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灾害次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空间上主要呈条带状或块状的分布格局。从行政区划上看,塔里木盆地有2个自然灾害频发区,分别是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总的分布特点是:山区多,山区与盆地交界地带多,盆地内部较少;灾害发生频次以盆地北部最为集中,表现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2.
新疆温宿盐丘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批准的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通过对地质公园周边地质遗迹资源的研究,证实园区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奥奇克葫芦状盐丘底劈构造遗迹,丰富多彩的流水侵蚀地貌与北方喀斯特地貌,及十分珍稀的雅丹地貌景观遗迹。这些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景观为规划建设一个以盐丘地质景观为主,罕见的岩石与构造地貌为辅,特色鲜明的地质公园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疆近45年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象灾害不仅给新疆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成为影响新疆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利用1960-2004年的气象资料,就新疆近45年来发生的洪旱灾害、大风及沙尘暴灾害、冰雹灾害等变化情况,通过时间序列进行了线性拟合,以图表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描绘,指出这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一些长远和近期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50a固阳县气候的Hurst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R/S分析法对固阳县近50 a气候的平均气温、平均气压、平均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最长连续无降水日等指标分别按不同的时间窗进行分析,并计算出各项指标的Hurst指数.利用5a滑动平均值对各项指标过去50 a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其作出诊断.最后,结合各指标的Hurst指数,定量预测了它们未来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定点观测及调查等方法对沙区土壤沙化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沙区有沙漠化土地210 496 hm2,占沙区总面积(540 950 hm2)的38.91%,沙漠化平均每年沙线从西北向东推进0.54 km。特定的地质构造和毛乌素沙地为沙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及外部来源,干旱多风、风蚀水侵等自然灾害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当地农业造成了严重危害。防治土壤沙化的对策:治沙先种草,草灌结合;建立草—灌—乔“山型”体系和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控制沙线南移;在荒芜的沙地大量种植耐牧的灌木,沙打旺等牧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沙区人民的防沙、治沙意识;通过人大立法,迅速制止无限度的垦荒;放宽政策,鼓励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促进沙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与降水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1960-2006年陕北黄土高原区发生的地质灾害及对应的年、月、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二者关系,确定该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思路。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年发生次数和年降水量不成正比;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降水量集中的7~9月,特别是和前10 d的累积降水量有明显的相关性。暴雨、大雨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在当日或次日发生,中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在降水后10 d内各日均可出现。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属于多日降水诱发型,一般需要3 d以上的降水日。过程雨量大于50 mm时滑坡次数明显增多,过程雨量大于10mm,就可出现较多崩塌。陕北黄土高原区铜川、耀县的临界雨量较大,子长、子洲、米脂、绥德、延安、延川、延长、安塞、吴旗、志丹的临界雨量较小。  相似文献   

17.
奈曼旗沙漠化及其防治中的政策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漠化是在脆弱的自然条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明确它们在沙漠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沙漠化防治的需要。前人的工作成果显示,人类活动在奈曼旗沙漠化过程中的作用比自然条件的作用更为突出,因而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将对这个地区的沙漠化防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奈曼旗沙漠化过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对比研究,明确了人类活动在沙漠化中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左右人类活动的因素,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合理与否,主要受政策因子的控制。因此,政策的制定是否合理、实施是否得力成了奈曼旗沙漠化防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8.
干旱灾害是山西主要的气象灾害,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对清代晋北地区的干旱灾害等级及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清代晋北地区共发生轻度旱灾33次,中度旱灾35次,大旱灾20次,特大旱灾5次,旱灾等级整体略呈上升趋势;整个清代,晋北地区共发生旱灾93次,平均每2.88年发生一次旱灾,从发生频次总体趋势上看,变化不明显,整体稍呈下降趋势;大同盆地及晋西北保德、河曲等地旱灾发生较为频繁;清代晋北地区旱灾持续时间长、灾情重,旱灾引起的次生灾害较严重,常伴有饥、疫、蝗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降水缺乏、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及生态脆弱是晋北地区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陕西佳县枣林生态系统环境适应性及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佳县枣林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环境适应性角度,综合分析其对环境的适应特征,评估其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枣树的生理结构、生长周期和耐受性适应佳县的自然环境,并且枣树对自然环境具有改造作用;枣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市场需求旺盛,良性的枣林生态系统为人类带来利益,长期形成的有关枣的神话和习俗等枣文化对人类破坏古枣树具有约束作用。佳县枣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巨大,据测算其主要服务功能的总经济价值为1.72×109元·a-1,其中,提供物质产品和保持土壤是最主要的服务功能。枣林生态系统对佳县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具有显著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和服务功能价值共同推动了其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新疆山区地质灾害有增加的趋势。本文选取伊犁G30高速公路果子沟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产ZY-3立体测图卫星数据制作山区高精度DEM和地形参数,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评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并采用频率比灾害风险指数进行致灾因子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1)ZY-3的高精度DEM能够有效的计算崎岖的地形参数,获取的坡度、坡向、地表高程、沟谷密度等能够更好地进行灾害评估;(2)通过致灾因子分析得出,植被指数、坡度、坡向、地表高程、沟谷密度、地层岩性、断裂密度7个因子均与地质灾害相关,其中,植被指数最为敏感,在道路两侧影响尤为突出,这与道路建设、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3)果子沟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以道路边坡滑坡为主,分布在G30高速公路两侧,对道路造成的危害大,因此,G30高速公路两侧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区,需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