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圆斑星鲽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Temminck et Schlegel)头肾细胞为材料,采用PHA体内注射,空气干燥法制备了染色体,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圆斑星鲽的染色体为46条,全部为端部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8t,NF=46。在已进行过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鲽形目鱼类中,只有圆斑星鲽具有该核型。  相似文献   

2.
圆斑星鲽染色体与多种显带的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体内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法制备圆斑星鲽染色体,研究其染色体C-带、Ag-NORs带及G-带的显带特征.结果发现,圆斑星鲽具有46条染色体,核型为2n =46t,染色体臂数为NF =46,所检个体全部为二倍体,未发现存在异型性染色体和随体染色体的现象.带型研究表明,C-带特征为46条染色体均有大小不一的C-带,其中第22对染色体整体呈阳性深染,第19对染色体具有端部C-带,其余均为着丝粒C-带;计算其异染色质含量为30%;Ag-NORs带型特征为具有1对Ag-NORs,位于2号染色体的长臂末端,为端部Ag-NORs; G-带特征为具有38条深染带,21条浅染带.研究结果为圆斑星鲽染色体组学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条斑星鲽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体内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法制备条斑星鲽染色体。实验鱼头肾细胞经体内短期培养,取出体外经低渗处理、卡诺氏固定液固定后,常规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Giemsa染液染色后获得中期分裂相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条斑星鲽有46条染色体,其核型为2n=46=2sm+44t,即有1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22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臂数为NF=48,尚未发现有多倍体的现象,也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和随体染色体。  相似文献   

4.
以体重为338.32-445.98 g的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其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P<0.05),与星突江鲽、石鲽差异不显著(P>0.05);正交种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44%,显著高于其他3种鱼(P<0.05);反交种粗脂肪含量最低,为0.43%,与星突江鲽差异显著(P<0.05),与石鲽差异不显著(P>0.05).正交种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反交种(P<0.05),与星突江鲽、石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交种的水分含量最高.4种鱼的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正交种的液体、水分、脂质流失率均显著低于星突江鲽和石鲽(P<0.05),其熟肉率显著高于反交种(P<0.05).正交种的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种鱼,且支/芳值接近人体正常水平.4种鱼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高于FAO/WHO标准,尤其是正交种,还高于鸡蛋蛋白质标准.正交种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也均为最高,而反交种均为最低.研究表明,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营养价值较高,其肌肉品质更优于星突江鲽和石鲽,在营养物质方面具有一定的杂交优势;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这为星突江鲽和石鲽杂交育种性状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星突江鲽和石鲽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和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左眼型比例分别为66.9%和57.3%,介于星突江鲽(84.7%)和石鲽(0%)之间;正反杂交种体表未见似石鲽的长骨板样结构,在此大致位置处仅分布有星突江鲽体表相似的鳞片;杂交种的背鳍、臀鳍及尾鳍上均有比星突江鲽偏小、颜色偏淡的条纹,但侧线均与母本相似,正交种在胸鳍末端处弯曲,而反交种近似直线形;两杂交种可数性状的杂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0.73和20.76,可量性状的杂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7.16和26.47。卡方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杂交种的性状总体上偏向于母本;利用判别分析构建了4种鱼的判别公式,综合判别准确率达到97.50%;主成分分析显示,提取的4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累积贡献率为82.562%,主成分1对主成分3的散点图显示两杂交种在形态差异上独立于星突江鲽和石鲽。研究表明:星突江鲽与石鲽的正反杂交种在眼睛位置、鳞片和鳍的形态特征上更倾向于星突江鲽,而侧线、可数、可量性状则更多地遗传了母本的形态特征。本研究旨为星突江鲽、石鲽及其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判别和亲缘关系鉴定以及杂交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体重为338.32–445.98 g的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其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P0.05),与星突江鲽、石鲽差异不显著(P0.05);正交种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44%,显著高于其他3种鱼(P0.05);反交种粗脂肪含量最低,为0.43%,与星突江鲽差异显著(P0.05),与石鲽差异不显著(P0.05)。正交种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反交种(P0.05),与星突江鲽、石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交种的水分含量最高。4种鱼的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正交种的液体、水分、脂质流失率均显著低于星突江鲽和石鲽(P0.05),其熟肉率显著高于反交种(P0.05)。正交种的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种鱼,且支/芳值接近人体正常水平。4种鱼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高于FAO/WHO标准,尤其是正交种,还高于鸡蛋蛋白质标准。正交种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也均为最高,而反交种均为最低。研究表明,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营养价值较高,其肌肉品质更优于星突江鲽和石鲽,在营养物质方面具有一定的杂交优势;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这为星突江鲽和石鲽杂交育种性状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洞庭青鲫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品种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洞庭青鲫(Carassius auratusvar.Dongtingking)肾细胞染色体的核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此鱼种进行了品种鉴定。核型分析表明,洞庭青鲫的肾细胞染色体组是由100条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型按着丝粒位置可分为四组,分别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5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0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13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12对,每对染色体均由二条同源染色体组成。洞庭青鲫肌肉细胞的DNA相对含量(55.75±1.59)(17尾)与二倍体红鲫(Carassiusauratusvar.Red)肌肉细胞DNA相对含量(55.68±1.64)(15尾)基本相等。结果说明,洞庭青鲫是一种二倍体鲫鱼,其染色体数目为2n=100,核型公式为2n=30m+20sm+26st+24t,NF=150。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杂交后代与双亲染色体组型的差异, 证明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和蓝身大斑石斑鱼 (Epinephelus tukula)杂交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可行性, 以及建立石斑鱼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制片技术, 本研究以 4 月龄和 16 月龄青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4 月龄母本后代和父本为实验材料, 通过头肾 -秋水仙素法和外周血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制片, 经油镜观察和分裂相统计, 结果表明青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为 2n=48, 占比 91.00%, 核型公式为 2n=48t, NF=48; 蓝身大斑石斑鱼具两个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为 2n=48, 占比 82%, 核型公式为 2n=2sm+46t, NF=50, 臂比为 1.76±0.11; 杂交后代(E. AT)具一个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为 2n=48, 占比 78%, 核型公式为 2n=1sm+47t, NF=49, 臂比为 1.75±0.29。同时, 本研究对 4 尾 16 月龄杂交后代鱼的性腺进行组织切片, 观察发现所有个体性腺中具有大量卵母细胞, 杂交后代均为雌性, 初步说明杂交后代所具有的异形染色体与性别无关, 推断异形染色体形成的原因是父本提供了 23 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 1 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母本提供了 24 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研究结果为石斑鱼杂交后代异形染色体发生、遗传变异, 以及杂交后代性状选育和种质改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开展了条斑星鲽染色体C-带、Ag-NORs带及G-带的研究.结果发现,条斑星鲽染色体显示较为复杂的C-带,有4对染色体整体呈阳性深染,分别为3、13、20、22号染色体;3对具居间C-带,分别为1、4、8号染色体;9号染色体整体显示阴性,其余有大小不一的着丝粒C-带.计算其异染色质含量为54.91%.银染分裂相中Ag-...  相似文献   

10.
星突江鲽又名星斑川鲽、江鲽、珍珠鲽、黄金鲽等。星突江鲽体形美观、色彩艳丽、机敏活泼,且营养价值高,富含胶原蛋白和高级不饱和脂肪酸,肉质强度(弹性)高,口感独特。江鲽耐运输、冷藏后肉质基本不变,是高级生鱼片的主要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它适盐、适温范围非常广,可进行海水和淡水  相似文献   

11.
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具有特别的多性染色体系统(X1X1X2X2/X1X2Y)。本研究使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首次估测了棘头梅童鱼基因组的大小,并利用碘化丙啶染色与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棘头梅童鱼24对染色体的相对面积、相对长度以及相对累积荧光强度,估算了染色体的物理长度。结果显示,雌性和雄性棘头梅童鱼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802.91 ± 2.19 Mb和786.52 ± 1.95 Mb。雌性基因组显著大于雄性基因组(约16.39 Mb)。雌性的核型公式为2n = 48 = 48t,臂数NF = 48, 染色体估测物理长度在(22.17 ± 0.72) Mb ~ (46.30 ± 1.06) Mb之间。雄性的核型公式为2n = 47 = 1m + 46t,臂数NF = 48。其中,雄性特有的m染色体为Y染色体,其估测物理长度为(62.95 ± 2.89 )Mb。染色体的估测物理长度与相对面积、相对长度均成正线性相关。研究结果为棘头梅童鱼染色体的识别、配对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为棘头梅童鱼Y染色体的组装及石首鱼科鱼类染色体进化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漠斑牙鲆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体长6cm左右的漠斑牙鲆幼鱼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浸泡的方法,取鳃和鳍经低渗处理,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标本,最后经Giemsa染液染色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漠斑牙鲆的染色体核型为2n=48,48t,染色体臂数为NF=48,未发现有多倍体的现象,也未发现性染色体和随体。  相似文献   

13.
以青蛤成体鳃组织和性成熟的雌、雄青蛤性腺为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方法,分别制备青蛤二倍体染色体和单倍体染色体,统计染色体数目。结果显示,青蛤二倍体与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38和n=19;核型分析发现,青蛤核型组成为11m+6sm+2st,NF=76,未发现性染色体和随体染色体。本研究以青蛤成熟性腺为制备材料,成功制备单倍体染色体,与青蛤二倍体染色体互相印证,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进一步丰富了对青蛤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组成的认知。同时,也为青蛤染色体水平全基因组测序组装提供更加科学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三疣梭子蟹核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朱冬发 《水产学报》2005,29(5):649-653
实验用三疣梭子蟹于2003年3月-2004年6月购自浙江象山石浦港。以成熟卵、精巢、胚胎及溞状幼体等为材料进行三疣梭子蟹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研究。染色体制片采用组织切片法和气干法,用Olympus显微镜进行观测、摄影,依据Levan等的染色体分类标准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精巢最适宜进行三疣梭子蟹染色体计数,卵内溞状幼体最适宜做核型分析。三疣梭子蟹染色体的数目是2n=106,n=53。核型分析显示,三疣梭子蟹有20对(第1~20号)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3对(第21-23号)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和30对(笫24~53号)端部着丝粒染包体(t)。因此,三疣梭子蟹核型为2n=106=40m+6sm+60t,染色体臂数NF=152;没有检查出异形性染色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刘鑫  张东  林听听  周丽青 《水产学报》2020,44(6):907-914
为了解灰海马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便于今后开展灰海马的种质评价与鉴定、规模化人工繁育、亲缘关系研究及人工选育等工作,实验以雌雄灰海马的背鳍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浸泡和常规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借助Photoshop图像软件,将同源染色体配对、拼贴,做出染色体核型图。采用Image J软件的自定义曲线测量功能,以着丝粒的中心位置为起点,顺着染色体弯曲的形态,到染色体臂末端为终点,测量线段长度,得出图片中染色体的臂长,根据相同放大倍数下标尺的测量值,换算出染色体的实际臂长。根据臂比值,将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类后,得出灰海马的染色体核型公式。结果显示,灰海马的背鳍组织可作为其染色体制备的理想材料,实验选用的染色体制备方法能获得图像清晰、形态良好的细胞分裂相。此法简单、效果好,解决了海龙科鱼类染色体制备的难题;灰海马具有22对染色体,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44,雄鱼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sm+20st+22t,雌鱼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m+2sm+20st+21t,雌鱼存在性染色体异型的现象,因此灰海马的性染色体为ZW/ZZ型。  相似文献   

16.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体腔注射PHA-空气干燥法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染色体数量、形态和核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罗非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2n=44,都具有1对特大的染色体,未发现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对和异型染色体。两种罗非鱼的染色体组型形态基本相似,它们的核型公式为2n=44,6sm+24st+14t,NF=50,用常规染色体染色的方法难以区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罗非鱼的常规核型差异不显著,在分类地位上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7.
澳洲长鳍鳗染色体组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澳洲长鳍鳗(Anguilla reinhardtii)头肾组织为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秋水仙素和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显示:澳洲长鳍鳗染色体为38条,核型公式为2n=14m+6sm+18t,NF=58;未发现随体、次级缢痕及异形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七带石斑鱼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头肾组织染色体标本并分析其核型。结果表明,七带石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24对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48,核型公式为:2n=48t,NF=48。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异型染色体,第24对染色体长度明显小于其他染色体。通过与其他22种石斑鱼染色体核型进行比较,发现七带石斑鱼具有石斑鱼属鱼类的原始核型特征,属于石斑鱼属鱼类的原始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