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张良尧 《齐鲁渔业》2002,19(5):14-15
对虾的健康养殖和疾病预防技术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 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1.l 科学建池 选择有良好环境的位置科学建造  相似文献   

3.
一、对虾疾病发生的概况 世界养虾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1992年养虾产量约75万t;我国养虾业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1988年产量达20万t,居世界第一位。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忽视虾病的防治研究,导致虾病暴发流行,中国台湾省(1987~1988)、中国(1993~1994)、印尼(1994~1995)、印度(1994~1996)、厄瓜多尔(1993~1996)、洪都拉斯(1994~1997)和墨西哥(1994~1997)都曾因对虾疾病而  相似文献   

4.
我国养殖对虾病害发生与池塘环境生态的关系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键 《现代渔业信息》1996,11(5):4-8,17
我国的对养殖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飞速发展。对虾产量从1978年的450t发展到1991年的接近22万t,居世界首位。从1934上开始由于受暴发性流行病的影响,急据下降,1994年产量只有5.3万t,对虾养殖受严重挫折。  相似文献   

5.
潮阳县海水养殖主要以养殖对虾为主,至今已有十年的历史。1981年开始养殖,面积27亩,采用海区自然苗,单产19.55公斤;到1988年对虾养殖面积达到12546亩,总产1373吨,单产109.4公斤;1991年养殖面积11019亩。近几年来,随着虾池分布密度的提高,虾池的老化,放养密度过大以及海区污染等,虾病的发生年趋严重,  相似文献   

6.
侯和菊 《内陆水产》2006,31(7):10-10
对虾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和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但近年来的病害严重,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虾病已成为制约对虾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1对虾病害的主要原因对虾的致病因素很多,包括环境理化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和生物性因素等。环境因素主要是水质。水质恶化,许  相似文献   

7.
杨树娥  王淑英 《河北渔业》2003,(2):48-48,52
1 概况1 .1 测报面积 2 0 0 2年我市养殖区域测报总面积40 67hm2 ,测报种类主要以日本对虾和南美白对虾为主。其中日本对虾1 40 0hm2 ,南美白对虾2 667hm2 。1 .2 苗种放养情况 放苗时间始于4月下旬,前期主要以日本对虾为主,放养密度为1 2万尾/hm2 。苗种规格8~2 0万尾/k  相似文献   

8.
试论对虾病害发生因子与虾病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对虾病害发生的三大因子,并针对病害因子,提出了预防虾病的具体技术措施,对今后对虾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者根据在江苏省一些养虾地区的调查研究结果,对对虾养成期间疾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了专门论述。  相似文献   

10.
11.
对虾发光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虾发光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哈维氏弧菌对虾类有极强的致病性,并引起组织和器官不同程度的病变。病理变化表现为:肌纤维颗粒变性,纵裂,坏死:肝胰腺空泡变性,坏死;淋巴器官坏死等。注射感染的发病虾,肝胰腺出现血细胞浸润,说明对虾对细菌感染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胡珂  王立平  段爱梅 《水产学报》1991,15(4):328-331
目前组织细胞培养研究迅速发展,已被应用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生物学的各个领域中.在鱼类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已逾三十余载,据Wolf和Mann统计,国外从冷水性鱼和温水性鱼获得细胞株(系)共61个。无脊椎动物组织培养研究工作进展则较为缓慢,自Grace从鳞翅目昆虫Antheraea eucalypti建立首株细胞后,昆虫组织培养才进一步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虾淋巴组织培养中的病毒及病理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中国对虾的淋巴器官和经过培养的养殖、海捕中国对虾的淋巴组织细胞进行电镜观察 ,均发现在细胞内存在一种形状为球形 ,有囊膜 ,平均直径为 136nm的病毒 ,病毒分布于细胞质内 ,或成团存在 ,似为一种虹彩病毒 ;在养殖对虾淋巴器官及培养过的组织细胞中还发现另一种病毒 ,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 ,无囊膜 ,平均直径为 33nm ,分布于细胞质中 ,似为一种小RNA病毒。在体外培养淋巴组织过程中 ,病毒在细胞内没有明显增殖迹象。感染病毒的细胞呈现细胞核固缩 ,细胞质空泡化 ,线粒体内嵴模糊 ,粗面内质网水肿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对淋巴组织切片进行光镜观察 ,发现淋巴器官组织部分坏死 ,有些细胞核肿大 ,苏木精深染 ,严重的细胞核结构已经被破坏。  相似文献   

14.
用T—E染色、单克隆抗体的ELISA现场诊断、组织切片和H—E染色和电镜观察等不同方法对1994年浙江省乐清和温岭两地区虾池及海区样品进行了现场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说明,1994年浙江省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实质上是杆状病毒性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原为HHNBV。检查到的HPV不是这场暴发病的病原。对非对虾类生物和对虾鲜活饲料的单抗ELISA检测表明,海区张网饲料可能是1994年浙江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传染源,病虾池中除对虾外,其它甲壳类生物在该病的传播上可能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生物除了可能传播HHNBV外,还可能传播HPV。  相似文献   

15.
郑国兴 《水产学报》1986,10(4):432-439
从患“弧菌病”的养殖对虾眼球及心脏血淋巴液中分离得的病原菌非01群霍乱弧菌,进行了其生理性状及药物感受性的试验。试验表明,其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45℃,最适温度为37℃;能在无盐蛋白胨水中生长,食盐浓度在0.5-2.0%时生长最旺盛,5%时生长缓性,6%以上不生长;pB5-10范围内都能生长,pH8时生长最好。对土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磺胺药加AMP和呋喃唑酮、呋喃妥因敏感;漂白粉1PPM,15分钟即可杀灭病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辽宁省瓦房店市邓屯乡高家养虾场对虾养成期虾池水体和底质及虾体异养菌和弧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海水中异养菌数量为10 ̄4~10 ̄5个/毫升,弧菌数量为10 ̄2~10 ̄3个/毫升,虾池水中异养菌数量为10 ̄4~10 ̄5个/毫升,弧菌数量为10 ̄2~10 ̄4个/毫升,底质中异养菌数量为10 ̄5~10 ̄7个/克,弧菌数量为10 ̄3~10 ̄4个/克。虾体肌肉中异养菌数量为10 ̄3~10 ̄5个/克,弧菌数量为10 ̄3~10 ̄5个/克;肝胰脏中异养菌数量为10 ̄3~10 ̄7个/克,弧菌数量为10 ̄2~10 ̄7个/克;肠道中异养菌数量为10 ̄6~10 ̄7个/克,弧菌数量为10 ̄6~10 ̄7个/克。  相似文献   

17.
郑国兴 《水产学报》1986,10(2):195-204
本文对养殖对虾所患的一种弧菌病作了研究报道。这种病的病原是非01群霍乱弧菌。这是一种菌体短的无芽孢杆菌,弧状,单个,有时联成S状。以一根单极毛运动,鞭毛有外鞘。草兰氏染色阴性。生化反应和已知的01霍乱弧菌基本相同,但不被01霍乱弧菌多价血清凝集。这种病的症状是行动呆滞,时而浮头或在水面上翻滚;眼球肿胀,由黑变暗以至溃烂仅留眼柄,随着病情加重全身肌肉发白。一般在一周内死亡。  相似文献   

18.
渤海对虾亲体与补充量(SRR)动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80年代以来,渤海对虾的补充量,特别是亲体数量大幅度下降。根据1983-1994年4月烟威外海对虾亲体资源量指数和渤海秋汛对虾渔获量,按Beverton-Holt和Ricker模式求得各项参数值,有R-1t=3.86×10-3+1.17×10-2S-1tR2=0.74p<0.001Rt=90.05Ste-0.16217StR2=0.51p<0.01表明:当今渤海对虾亲体对补充量有决定影响,可是80年代亲体数量的平均值只有60年代和70年代的34.4%和44.2%;而进入90年代以来,亲体数量又较80代下降了20%。80年代中期渤海沿岸产卵场的环境条件因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发生了较大变化,养殖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增加。这个新的环境因素对对虾补充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渤海对虾亲体数量严重短缺,是恢复和增加对虾补充量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的人工感染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用发生暴发性流行病的中国对虾对健康虾进行人工投喂感染。同时,从病虾中分高毒种,毒种液经滤纸、0.45μm和0.22μm滤膜过滤,各滤液对健康中国对虾进行注射、浸泡、和共居感染。结果显示,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可通过投喂和注射感染健康对虾。浸泡和共居的方法均不能感染健康对虾,说明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对虾的摄食。病原体对乙醚和56℃30min处理敏感,不易通过0.22μm滤膜。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证明,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为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虾往西北内陆咸水水域移植的生产性试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慧  田荣庆 《海洋渔业》1997,19(1):9-12
本文介绍了通过采用引进河水、压碱降盐等改良水质的技术措施,使中国对虾首次成功地移植到内陆咸水水域。经过1个月的试养,中国对虾平均体长增长3.82 cm,平均体重为1.82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