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刺参浅海底播增殖,是针对一些适合刺参生长的海区,由于原来没有刺参或原有刺参资源已经遭到破坏,为恢复或增加海区刺参资源,而从外地移植亲参或苗种的一种仿自然、生态式的资源增殖模式,其增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移植亲参;二是放流苗种。本试验选择的是放流苗种的增殖方式。  相似文献   

2.
刺参浅海底播增殖,是针对一些适合刺参生长的海区,由于原来没有刺参或原有刺参资源已经遭到了破坏,为了恢复或增加海区刺参资源,而从外地移植亲参或苗种的一种仿自然、生态式的资源增殖模式。其增殖方式主要有2种:1)移植亲参;2)放流苗种。本试验选择的是放流苗种的增殖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刺参人工育苗技术、养殖技术在北方的突破和成熟,养殖区域也从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扩展,利用南方冬春海区水温处于刺参适宜生长水温的环境条件,开展刺参南北接力养殖,即每年11月份将北方适宜规格的刺参苗种运送至南方海区进行接力养殖,至翌年4月到5月份即可养成商品参。本研究对北方刺参在南方5个不同海区进行养殖,通过分析环境因子(温度、盐度、pH、水质)对刺参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刺参南移生  相似文献   

4.
<正>刺参海区采苗是新兴的采苗产业,开展海区采苗不仅为刺参增养殖业提供了大量体质健壮的苗种,同时也可为采苗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人工采苗的方式得到的野生苗种,有效提高了人工苗种抗病力的问题,防止苗种大规模的死亡,为海参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大连海洋大学科研小组在大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刺参市场价格的上升,沿海地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对刺参的苗种需求量明显增多。为提高增养殖业刺参苗种的成活率,培育大规格的苗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当前海水增养殖业对大规格刺参苗种的需求,同时也为了降低苗种越冬培育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笔者于2002年12月间利用闲置的防空洞(坑道),进行了刺参苗种越冬培育技术的探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培育池的准备防空洞要求离自然海区较近,而自然海区要选择在海水新鲜无污染,且冬季无大量冰冻的区域,海水盐度常年在25‰~33‰,海水的其它理化因子要适应刺参苗种的生长要求。防空洞…  相似文献   

6.
北方刺参苗种南方越冬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南方冬季水温优势对北方当年刺参苗种进行越冬培育试验,并对比北方升温越冬试验结果,对不同规格的苗种成活率和增重率作了分析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北方刺参苗种在南方自然海区越冬培育的适宜规格范围为800~15 000头/kg,在此规格范围下,幼参的生长指标呈现出随着规格的增大递减的趋势.同时通过对比试验,北方刺参苗种在南...  相似文献   

7.
在建成的人工渔礁群增养殖刺参,有利于修复渔业资源,调节海区的生态环境,净化鱼类、虾类的栖息、生长、发育、繁殖的场所,同时,因为刺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为人们所青睐,所以开发利用人工渔礁进行增养殖刺参,不仅能增加海区的刺参资源量,提高海区的刺参产量,达到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而且还增加了市场海珍品供应量,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8.
为了完善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人工苗种培育及海上养殖技术,在大连旅顺海区及刺参池塘进行了鼠尾藻人工苗种保苗及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鼠尾藻人工苗种在室内培养20 d左右,株高2 mm以上,假根15根以上时,下海保苗为宜。鼠尾藻幼苗保苗、人工养殖方式为表层平养。保苗海区选择风浪不大的海湾。在刺参池塘保苗要求选择水深2 m以上的池塘,养殖位置在进水口附近。保苗3个月后海上鼠尾藻平均株高4.26 cm,刺参池塘鼠尾藻平均株高1.98 cm。将6 cm以上的幼苗夹直径1.5 cm的聚乙烯绳上进行海上养殖试验。养殖8~9个月后,鼠尾藻长至平均株高61 cm。  相似文献   

9.
利用福建宁德市南方海区冬季水温高、适合刺参生长的自然条件,秋后引进北方大规格苗种,采用海区筏式吊笼养殖模式,在选择养殖场所、饵料种类及投喂量、苗种及运输方法、确定合理养殖密度、适宜温度、养殖周期、病害防治与日常养殖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了在人工投喂以海带为主的饵料基础上,“定期添加鱼糜、糠虾粉、麦麸、面粉混合物补充营养”的人工投喂饵料方法,周期缩短到100~110d,获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在建成的人工渔礁群增养殖刺参,有利于修复渔业资源,调节海区的生态环境,净化鱼类、虾类的栖息、生长、发育、繁殖的场所,同时,因为刺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为人们所青睐,所以开发利用人工渔礁进行增养殖刺参,不仅能增加海区的刺参资源量,提高海区的刺参产量,达到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 而且还增加了市场海珍品供应量,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1.
即墨县盘龙庄自1975年以来连续进行刺参人工育苗和放流增殖试验,六年共育稚参1000余万头,放流200万头。目前,放流海区的幼参大量增加。刺参人工育苗,设备简单,投资较少,技术容易掌握。参苗在海区活动范围不大,易于增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增殖是指在选定海区内,通过改善海区条件、投放种参和种苗等技术措施,增加或改善资源补充量,增加刺参资源,提高产量的活动。由于刺参营养价值高、移动性差、食物链短、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增殖品种。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自然海区已难以形成泥蚶的自然苗种场,而室内全人工育苗技术尚未完善,不可能生产出大批量的泥蚶苗种供增养殖需要。笔者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进行泥蚶的苗种生产:(1)在自然海区投放泥蚶成体,实行封滩增殖,保护增殖区泥蚶资源来获得该海区  相似文献   

14.
威海双岛湾人工鱼礁区刺参大面积死亡原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3年9月4日开始,威海双岛湾人工鱼礁区15 m以深水域,刺参出现大面积死亡.为了解致死原因,于9月6日开展了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有害浮游生物与刺参死亡的相关性较小,缺氧水层的出现可能是刺参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所调查的海区,缺氧水层的上界约为13 m~15.5 m,下界至海底.夏季的高温、多雨和少风导致温跃层和盐跃层出现,水体垂直循环受阻后在海底形成缺氧层.建议增殖生产中合理安排增殖放养密度,对海区增殖生物状况和底层溶解氧进行实时监测,开展预警、预报,合理安排采捕生产,以减少因底层缺氧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青蟹养殖的苗种来源有三条途径:一是人工育苗;二是捕捞海区的大眼幼体(蟹苗);三是捕捉天然蟹种。人工育苗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苗种整齐、纯正度还不够,大规模生产性育苗技术尚未全面突破。在人工育苗技术尚未生产性的突破前,捕捞自然海区蟹苗和蟹种仍是目前青蟹人工养殖的主要苗种来源。  相似文献   

16.
温度、盐度和光照周期对刺参生长及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陈勇  高峰 《水产学报》2007,31(5):687-691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产于我国北方海区,是一种名贵的水产品,肉质肥厚,营养丰富,为海参之上品[1]。长期以来,由于滥捕滥采,自然资源日趋衰减。近年来,随着刺参人工育苗及人工养殖技术的成熟,刺参增养殖业从海区底播增殖、池塘养殖、虾池混养到陆地工厂化养殖,发展很快[2-6]。一些学者对刺参的生理生态学、行为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7-9],但关于环境因子对刺参的生长和行为影响的研究报道不多[10]。笔者观测了不同温度、盐度和光照周期这3个环境因子对刺参生长及行为的影响,旨在确定最适合刺参生长的环境条件,为推动刺参的增养殖业的…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刺参池塘生态育苗技术,在淤泥底池塘用盐膜造底,采用石袋、袋瓶、土袋等3种造礁方法进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育苗和养殖的比较试验,比较了不同造礁方法对刺参稚参的附着效果以及对幼参产量、成活率、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袋礁和袋瓶礁适宜稚参的附着及生长;在培育成活率、苗种体质、苗种消化机能等方面,刺参生态苗种均优于人工苗种。文章总结了生态育苗的基本模式为:池塘造底—造礁—防害—调水—育苗—保苗,该模式是一种环境友好、技术简明、产品健康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山东、辽宁等地区,刺参的人工育苗及养殖己形成规模,笔者根据近两年的生产实践,就辽西地区刺参人工育苗关键技术提示几点看法,仅供参考。一、种参的选择与暂养1.采捕时间刺参的生殖腺发育与环境水温密切相关,因此种参的采集时间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水温达到17℃时刺参的性腺成熟。在辽西地区,如果利用池塘养殖刺参作为育苗的种参,采捕的最佳时间是5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可依据当年养参池水温回升情况、池中饵料生物资源状况和刺参性腺发育程度而定;如果利用自然海区的刺参作种参,采捕时间应在6月中旬。2.种参的选择种参的…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解决目前刺参人工藻礁养殖生产中存在的海区超负荷盲目发展、海区环境与养殖池底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养殖品种生长性状与抗病能力逐步减退、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逐渐增强及管理技术滞后等突出问题,以实现刺参人工藻礁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全面推行无公害生态养殖模式及在刺参养殖过程中确保放养健康苗种、严格控制水质环境、严防暴雨袭击、搞好种质改良、重视防治病害、落实定期清池消毒制度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参养殖以刺参(温带种)和糙刺参(热带种)为主,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主要养殖刺参.我国60年代刺参育苗成功,70年代利用天然海域投放参苗人工增殖,80年代大水体高密度刺参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