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水产》2012,436(3):9-11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渔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农业部在2012年开展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总体部署,确保全国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顺利开展,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对2012年全国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产》2012,436(3):3-6
这次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十分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工作会议及全国渔业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12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促进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推动现代渔业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产》2014,(4):2-4
<正>本刊讯2014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于3月1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渔业渔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14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崔利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魏宝振、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惠民等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孙有恒主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最近6年全国及7个刺参主要养殖省份(山东、辽宁、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刺参养殖产量及养殖面积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6年中,全国刺参绝对产量呈递增趋势,由2006年的75 725 t增加到2011年的137 754 t,其中2010年产量增加较大,比2009年增加28 144 t。全国刺参产量在全国海水养殖产量的比重逐年增大,由2006年的0.52%增大到2011年的0.89%。全国刺参绝对养殖面积2007年最小为64 386 hm2(公顷),2009年最大为153 626 hm2。全国刺参养殖面积占全国海水养殖面积百分比先升高后降低,2006年最低为4.75%,2009年最高达到8.35%。全国刺参单位面积产量2007年最高,2009年最低。辽宁省、山东省是刺参养殖两大省份,其刺参产量之和占全国刺参产量的91.4%~98.1%,并且逐年下降;其刺参养殖面积之和占全国刺参养殖面积的92.6%~99.0%,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南方各省刺参产量占全国刺参产量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大,尤其是福建省2011年已成为继山东、辽宁之后的第三大刺参养殖大省。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为分析上半年全国水产养殖生产形势,同时总结、交流渔情信息采集工作经验,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6月22日,由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主办、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办的2011上半年全国水产养殖渔情信息采集分析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  相似文献   

6.
肖乐 《中国水产》2009,397(1):12-12
2008年12月17日全国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厅(局)负责科技入户工作的负责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相关渔业科研教学单位的主管领导,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部级专家组成员及全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农业部总经济师杨坚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产》2014,(1):23-25
<正>本刊讯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安排,经过地方申报、综合评审、公示等环节,近日农业部公布授予北京张克元渔场等153家单位"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止。这是继2012年12月评定公布第一批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后,农业部评定公布的第二批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8.
渔业简讯     
《水产科技情报》2012,39(4):214-218
农业部:上半年渔业经济形势良好2012年上半年,全国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水产品市场交易活跃、价格上升,渔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据全国20个渔业主产省统计月报数据显示,1~5月全国水产品产量1893.40万t,同比增长4.90%。养殖生产形势良好。1~5月,全国水产养殖产量1354.21万t,同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全国龟鳖产业向健康优质方向发展,进一步吸引社会公众对龟鳖产业的关注,面向市场推介品质优良的产品,拓展全国名优龟鳖市场空间,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和广西旅游局决定于2011年10月26日—27日在广西南宁  相似文献   

10.
<正>为鼓励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开发科普展教资源、提升科普服务能力,2013年底中国科协组织开展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年度工作考核。经中国科协组织专家集中评审后,最终确定了包括中国水产学会北京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在内的103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2013年度优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名列第十名。  相似文献   

11.
净化海水,控制水质理化因子,选择合格亲贝,搞好亲贝控温促熟和产卵孵化,并采取换水充气,倒池施药,兼用光合细菌等措施培育虾夷扇贝幼虫。结果:单位水体平均虾夷扇贝出库苗760万粒/m3。  相似文献   

12.
文蛤具有迁移习性,滩涂围栏养殖管理不便。为此,进行了筏式吊养初步试验。5月开始投放壳长2.5—3.0cm文蛤苗种2500kg,至10月10日收获壳长4cm以上文蛤7200kg,平均每笼纯收人17.6元,文蛤长势良好。对影响存活率的因素以及放养密度、苗种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转基因鱼技术中关于启动子和结构基因的选配、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外源基因的可控表达、转 基因鱼鉴定、建立转基因鱼纯系个体以及转基因鱼应用安全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转基因鱼技术中关于启动子和结构基因的选配、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外源基因的可控表达、转基因鱼鉴定、建立转基因鱼纯系个体以及转基因鱼应用安全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华绒螯蟹3个群体:“苏蟹一号”F4代选育群体、长江野生群体和沿海河口野生群体及其4大类杂交组合,通过笼式和坑式定向交配设计,实现了规模化定向构建中华绒螯蟹全同胞家系和父系半同胞家系。坑式交配采用亲蟹1雌1雄,共定向构建9个全同胞交配土坑;笼式交配采用亲蟹3雌1雄,共设置交配网笼17个。至2009年4月,经过越冬暂养,其中坑配亲蟹的抱卵率及越冬成活率达100%,笼配49只雌蟹获抱卵蟹亲蟹为45只,越冬成活30只。为尽量减少由于繁育条件不一致造成的各家系间的环境偏差,使每个家系幼体培育阶段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共选择抱卵蟹26只进行育苗。采用面积2×667 m^2室外土池6只,选择6只坑配抱卵蟹,按照一池一只设计,进行室外天然海水土池生态定向育苗;采用3 m×2 m×1.5 m聚乙烯网箱20只,选择20只笼配抱卵蟹按照一箱一只设计,进行室外土池网箱定向育苗。通过规模化培育,最终成功构建20个中华绒螯蟹家系,其中父系半同胞6个,共培育家系蟹苗280万只。  相似文献   

16.
猪草鱼综合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 ̄1994年两年试验证明:猪、草、鱼养殖模式具有节省饲料,肥料,低耗高效等优点。试验表明,用此模式,每百公斤猪粪可产草128.8kg,喂草鱼可产草鱼5kg,带动滤食鱼3.5kg,比用猪粪直接养鱼增产240%。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低速条件下附面层抽吸对大折转角矩形叶栅流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过选用合理的抽吸位置及抽吸方式的组合,附面层抽吸能较好地控制叶栅内的大尺度的叶片表面分离流动,但对二次流损失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李正良 《福建水产》2011,33(5):77-80
福建是刺参南方养殖的主要地区,池塘养殖是主要养殖方式之一。本文在借鉴北方刺参养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南方养殖实践,从附着基设置、放苗前准备、苗种选择与投放、养殖管理、收获与销售等方面对南方刺参池塘养殖技术做一总结介绍,为南方刺参养殖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桁拖网作业中鱼虾分隔的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孙满昌  姚来富 《海洋渔业》1998,20(3):111-115
1996年末,我们在浙江渔场进行了桁拖网作业的鱼虾分隔试验,如同我们过去对这类渔具所作的放大网目以释放鱼、虾幼体;伸长吊纲,提高网口以增加对三疣梭子蟹的捕捞产量(季星辉等,1984)一样,本次试验也是这类网具选择性研究的内容之一,目标是改善桁拖网的选择性。在提高这种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兼顾保护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 试验工作是在现有多囊捕虾桁拖网上,选择其中一个囊网,用一片目大为100mm的网片进行分隔,使鱼进入原囊网下方增设的盛鱼囊袋,而虾因其遇惊会弹跳的习性,穿过分隔网片进入原囊网。实践证明,分隔的效果是明显的,虾的分隔率达到55~68%,鱼的分隔率达到95%。现有的试验是初步的,我们将创造条件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20.
Activities of the digestive enzymes neutral lipase and phospholipase A2 were present in 2‐mm scallop juveniles, indicating an endogenous ability to digest lipids. When determined in the dietary microalgae, lipolytic activities of both enzym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ing highest in Isochrysis galbana and Tetraselmis sp. and lowest in Chaetoceros mülleri. Compared with the activities found in scallop juveniles, enzyme activities from the microalgae were rather low and did not seem to contribute considerably to their digestive process. However, ingested algae seemed to have a regulating effect on the phospholipase activity in scallops, as juveniles fed I. galbana had a significantly lower activity than juveniles of the other treatments. No such effect was evident for neutral lipase, indicating different regulation mechanisms for both enzymes. Dietary effects on digestive enzymes in scallop juvenile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choosing new potential algal species as feed or for future formulation of artificial di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