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渤海放流增殖恢复捕捞渔业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近海渔业生物资源连年严重衰退,渔业水域环境不断恶化,远洋渔业形势也不容乐观,这已经成为渔业界的共识.对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生物资源,提高渔业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并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本文着重讲述了环渤海省市,近几年来向渤海中放流中国对虾等传统经济生物对恢复渔业资源的显著效果,对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汕头市着力发展海洋增殖渔业,于7月份在濠江区企望湾、潮阳区海门港、南澳岛等地海域相继开展南方鲎、黑鲷、黄鳍鲷、花尾胡椒鲷等品种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已成功放流南方鲎200只,开创了我国增殖放流南方鲎的先例;增殖放流优质鱼苗168万多尾。这是该市历年来渔业增殖放流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3.
2007年7月1日~6日,建瓯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组织建瓯北津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及小松溪、南蒲溪与东溪河渔业管理者开展渔业人工放流增殖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渔业增殖放流取得明显生态与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渔业信息》2009,(5):31-31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共投入资金3760万元,增殖放流鱼、虾、贝等苗种14.37亿尾。 相似文献
5.
6.
文章针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活动,从渔业生物经济学的角度对该项活动进行了分析.本文尝试通过从实现渔业资源数量增加的条件和实现资源经济效果的条件两方面来分析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的经济行为,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7月21日上午,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主题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启动仪式。李祥春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开展渔业放流增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省海洋与渔业局和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在闽江流域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已是第三个年头。 相似文献
8.
9.
11.
文章以辽宁水资源和渔业生产的现状为研究背景,以介绍节水型渔业的概念、意义等为基础,分析了辽宁开展节水型渔业存在的认识问题、投入问题、体制问题,提出了辽宁开展节水型渔业的四项基本对策,即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节约型经济的框架下开展节水型渔业;完善政策法规,制定节水型渔业建设规划;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推行节水技术;限制和制止浪费水严重、污染严重的渔业项目。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海蜇进出口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蜇(Rhopilema sp.)是我国沿海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之一。辽宁省的海蜇捕捞、加工业比较发达,是我国海蜇进出口贸易最频繁的省份,海蜇已成为辽宁省的重要水产品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与海外的人员交流增加,交流区域扩大,海蜇食用文化也在海外得到了扩展,国际市场上海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辽宁省在海蜇进出口贸易方面发展迅速,2000—2005年,海蜇累计进出口总量约1.5×10^4t,进出口总额约5400万美元,这与其他大宗水产品比较虽说数量不大,但从单价来看海蜇的出口价格属于较高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中国作为渔业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面临发展瓶颈。论文例举世界主要渔业强国秘鲁、日本和挪威的渔业发展模式,得出不同国家渔业强国的经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渔业大国发展方向与策略,即要更加重视增加供给以补充需求,更加重视推进产业技术革命,更加重视开发利用渔业健康水资源,更加重视渔业资源的全球市场配置。 相似文献
17.
问卷调查折射出的辽宁渔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辽宁渔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借助国际竞争理论设计出含有宏观因素、水产部门产业环境及基础设施、渔业生产管理体制和渔业有关人员力量四大系统的竞争力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广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辽宁渔业竞争力在很多领域有了一定的提高和增强。但是,在政策制度、管理体制和支撑体系等方面还折射出不少问题,制约着整个渔业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提出了建立健全渔业保险制度和渔业贷款制度、提升渔业劳动者技术水平、加强养殖业者自律性、进一步制定渔用柴油油价上涨对策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福建省海洋渔业经济持续发展及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变化的发展现状,指出在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中,存在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局面还未得到有效遏止和海水养殖业发展中存在制约因素等问题,提出大力发展高科技集约化海水鱼类养殖、实施海洋捕捞业从“量增长”转为“质增长”战略、实施“走出去”稳步扩大远洋渔业规模战略、发展休闲渔业开创渔区经济新的增长点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科学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