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岫杰  赵伟 《水产科学》1993,12(3):21-22
室内试验表明,黄烟对白鲢和团头鲂幼鱼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1.0ppm和33.0ppm,对白鲢和团头鲂的安全浓度分别为3.10ppm和3.30ppm。  相似文献   

2.
淡水鱼类有的在池塘中能自然产卵,如鲤(Gyprinus carpio)、鳊(Megalobrama amblyocephala)等,有的鱼必须给予外源激素才能产卵,如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为探索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本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鲤、鲢、草鱼产卵季节促性腺激素(GTH)在垂体中的含量和血清中浓度的日周期变化。鲤、草、鲢24小时血清GTH浓度呈脉冲式波动,白天出现3-4次高峰,夜间雌的有时还有一次高峰。鲤高峰值多在20-40毫微克/毫升血清,峰谷在5—15毫微克/毫升血清,GTH浓度始终保持高水平,而草、鲢高峰值仅2—8毫微克/毫升血清,峰谷0.1—1毫微克/毫升血清。草、鲢每只垂体GTH含量较高,约为鲤的2.5倍。以上数据说明草、鲢垂体释放GTH比鲤少。这种差别可能反映了在池塘中鲤能自产,而草、鲢不能自产的原因。草鱼垂体离体培养,白天和黑夜取材,对LRH-A的反应性不同,白天的反应较弱,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活体注射PHA肾细胞培养法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进行染色体制片,对天津地区养殖鲢、建鲤进行核型调查与分析,评价染色体数目及核型指标在养殖鱼类种质鉴定中的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分布在不同养殖区的种质状况各不相同的12个采样点的养殖鲢、鲤样本染色体数目恒定,分别为2n=48和2n=100;各个采样点的养殖鲢、建鲤样本与以往相比在核型上均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这说明核型是种的标志特征,但与种质状况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苯酚的毒性对鱼类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鲢、草、鲤鱼鱼种接触酚后肉眼可观察到的生理反应的起点浓度为4mg/L。鱼类的呼吸频率随酚的浓度加大而递增;鱼类的红血球、血红蛋白随酚的浓度增加而下降;酚对鱼的毒性与鱼的品种、体重、休质等状态有关;在致死浓度水温条件下,鲢、草、鲤鱼对酚的敏感性为鲢>草>鲤。酚的毒性随水温下降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鳜鱼、青鱼、草鱼、鲤、鲫、鲢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4,自引:6,他引:94  
鳜鱼、青鱼、草鱼、鲤、鲫、鲢肝脏蛋白酶活性低于肠蛋白酶。肠蛋白酶活性,鳜鱼最高,其余依次为青鱼、鲤、鲢、草鱼、鲫。鳜鱼、鲢的肠蛋白酶活性由前肠向后肠递减;而青鱼、鲤、草鱼的则由前肠向后肠递增;鲫则中肠活性最低。六种鱼不同组织的脂肪酶活性因鱼而异。青鱼、鳜鱼、鲤、鲢肝脏中脂肪酶活性低于肠脂肪酶活性(P<0.01);而草鱼和鲫肝脏中脂肪酶活性与肠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明显(P>0.05)。六种鱼肝脏中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鳜鱼>鲢>鲫>草鱼>青鱼>鲤;肠脂肪酶活性顺序为鳜鱼>鲢>青鱼>鲤>草鱼>鲫。脂肪酶活性与鱼类食性无明显相关性。不同组织间淀粉酶活性存在差异。鳜鱼的肝脏和肠均有较高淀粉酶活性,青鱼和鲫肝脏中淀粉酶活性低于肠中的;草鱼、鲤和鲢肝脏中淀粉酶活性高于肠中的,但差异不显著。六种鱼中鳜鱼的肝脏淀粉酶活性明显高于其它五种无胃鱼,它们的淀粉酶活性顺序依次为鳜鱼>鲢>鲤>草鱼>青鱼>鲫;肠淀粉酶活性顺序为鳜鱼>鲫>鲤>青鱼>鲢>草鱼。  相似文献   

6.
对1997年红旗湖主要渔获物鲢、鳙、鲤、青鱼、草鱼的重量及年龄组成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调整鲢、鳙投放比例,大幅度减少鲤鲫投放量,严格控制草鱼投放,加大河触放流等高效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鲤、鲢、鳙、草鱼亲鱼消化道消化酶的种类;用比色法及滴定法分别测其消化酶相对活性。结果表明:鲤、鲢、鳙、草鱼4种鱼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与食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蛋白酶活性依次为鲤〉鲢〉鳙〉草鱼;淀粉酶活性依次为草鱼〉鲤〉鳙〉鲢。脂肪酶活性与食性的关系不明显。四种鱼消化酶的表达与消化...  相似文献   

8.
对1997年红旗湖主要渔获物鲢、鳙、鲤、青鱼、草鱼的重量及年龄组成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调整鲢、鳙投放比例,大幅度减少鲤鲫投放量,严格控制草鱼投放,加大河蟹放流等高效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药杀灭菊酯对鱼类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实验条件下,杀灭菊酯对鲤鱼、鲢的幼鱼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634和1.63微克/升.0.634微克/升和1.53微克/升浓度分别对鲤鱼和鲢生长无显著影响.对草鱼胚胎发育最大无作用浓度0.0447微克/升.对大型水蚤96小时半致死浓度为0.032微克/升.浓度0.0634微克/升对鲤鱼生化和血液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鲤、鲢、鳙、草鱼亲鱼消化道消化酶的种类;用比色法及滴定法分别测其消化酶相对活性。结果表明:鲤、鲢、鳙、草鱼4种鱼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与食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蛋白酶活性依次为鲤〉鲢〉鳙〉草鱼;淀粉酶活性依次为草鱼〉鲤〉鳙〉鲢。脂肪酶活性与食性的关系不明显。四种鱼消化酶的表达与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特征相一致,消化道前2/5部位(G1、G2)的消化酶活性最高,是无胃鱼消化道的主要消化场所。消化道中央部位(G3)的消化酶活性次之,能将未消化完全的食糜进一步消化,而消化道后段(G4、G5)消化酶活性最低。可见,消化酶活性及消化功能呈递减形式,食物在消化道中随着消化、吸收,逐渐排出体外。本研究为鲤、鲢、草鱼、鳙4种鱼的营养生理学、高效饲料配比的研制及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