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殖池塘的水色是由于池塘水体中的有机物颗粒、无机物颗粒和浮游生物群落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来的颜色.是衡量养殖池塘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好的养殖池塘水色有以下特性:增加溶氧,稳定水质.具降毒作用;提高并稳定水温;抑制丝状藻、底层藻类和病菌的繁殖等。因此,保持好的养殖池塘水色对保持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池塘鱼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对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中常见的几种水色和特点及调控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虾蟹贝混养池塘水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存在大量的藻类、菌类等,它们互利共生,共同维持着水体的微生态平衡。但到了养殖中后期,随着生物总量的不断上升,饵料投喂量逐渐加大,虾蟹排泄物、动植物尸体增多等都会加重池塘负荷,如不能及时将其转化和分解,就极易导致有害细菌和病原体大量滋生,进而引发对虾病害。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适当施用微生态制剂,使池塘水体中的藻相和菌相维持平衡,可以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条件,提高养殖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水的关键则是培藻。培藻能够提高池塘溶氧,吸收络合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同化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调节酸碱度,培育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等浮游动物,为苗种提供优良饵料,增强养殖动物抗病力,抑制有害藻类、底生丝藻繁殖,营造良好水色和合适透明度等。培藻的目的是将有益藻类培养成优势种群,构建一个平衡、稳定的藻相。影响培藻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藻种、光照、营养、温度、酸碱度、水体硬度等。  相似文献   

4.
侯仕营 《齐鲁渔业》2011,(11):43-43
1强降雨对海水养殖业造成危害的原因 1.1大量淡水进入池塘,使得池水上部形成较厚的淡水层,阻截了水体上、下溶氧的流动,导致养殖水体严重分层。 1.2大量杂藻腐烂变质沉积池底,有害物质含量升高,增加了有机耗氧量,使底层水体严重缺氧,导致海参缺氧窒息死亡。 1.3强降雨导致外海表层水盐度大大降低,限制了池水的交换量,导致养殖池塘水质变差。  相似文献   

5.
一、概念 虾是塘底栖息动物,养殖过程中池塘底质好坏对水质构成直接的影响,也就是常说的“底好水好,水好虾好”。如果底质各种指标超标,长期的恶性循环极易引起对虾耗底(死在池塘底部)、应激等对虾疾病发生。底质与水质相辅相成,通过水质的细微变化可以知道底质的恶化程度,洁净的底质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水质的稳定有利于平衡菌相与藻相。给水生动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稳定池塘水体生态系统和减少水质变动方面,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起着重要作用。池塘水体中溶氧主要来源为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并吸收大量CO_2、氨、亚硝酸盐及减少硫化氢含量。浮游植物吸附大量的重金属离子,降低其对对虾的毒性。一定量的浮游生物还可避免阳光直射池底,从而抑制丝状藻大量滋生,给对虾提供安静、荫凉的生存环境。浮游植物给浮游动物提供饵料从而达到给对虾提供生物饵料的目的。浮游植物的生长大量吸收养料,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使对虾发病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微孔增氧技术在青虾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富氧养殖技术是水产健康养殖的重要方式,随着青虾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单独使用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已经不能满足青虾池塘立体增氧的要求。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改善水体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我们采用微孔增氧技术,在青虾养殖中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池塘藻相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陆德祥 《河北渔业》2014,(12):65-67
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的成败,水质可以通过直观的水色进行判断,水色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由其中的藻相所决定。藻相是指水体中藻的种类、数量和结构比例。水体中的藻相结构以及是否平衡稳定是真正决定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养殖过程中池塘经常会出现几种优良水色和不良水色,要培育和稳定优良水色,防止转化和老化,对不良水色要加以调控和转化。不同的养殖对象需要不同的藻相结构,同一种养殖对象在不同的时期对藻相也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富氧养殖技术是水产健康养殖的重要方式,随着青虾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单独使用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已经不能满足青虾池塘立体增氧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掘池塘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改善水体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我们采用微孔增氧技术,在青虾养殖中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全省池塘养殖仍是以传统的养殖方式为主体,这种养殖方式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设施化程度低。设施简单,受灾害影响大;2.水质调控能力弱。主要依赖自然水体和池塘在光、藻、氧作用下的自净能力,使用增氧机、生物制剂来增加水体溶氧和改善水质;3.用药量大。主要依靠药物防治病害;4.用水量大。据报道,我国池塘每生产1吨鱼要消耗水量10~15m3;5.排放控制度低。养殖排放水直接流入自然环境,池塘淤泥每年沉积10cm左右,每年清塘不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