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菲律宾蛤仔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探讨了用食品级二氧化氯消毒海水净化菲律宾蛤仔的生产工艺。通过L9(33)的3次重复正交试验,以大肠菌群数的杀菌率为指标,摸索出用4倍的消毒海水(二氯化氯的质量分数为8×10-6)在充氧状态下净化菲律宾蛤仔,8h换水1次,净化时间共24h的净化工艺。该工艺经中试能使菲律宾蛤仔肠道的大肠菌群数从4200MPN/100g下降到230MPN/100g,杀菌率达95%左右;砂分从65mg/100g降到23mg/100g;挥发性盐基氮从3.8mg/100g上升到5.8mg/100g,这些指标都满足DB35/575—2004的要求。同时进行了余氯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证明净化的菲律宾蛤仔未检出余氯的残留。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蛤仔的生活史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齐秋贞 《水产学报》1987,11(2):111-119
本文主要采用室内人工催产和培育方法,连续观察菲律宾蛤仔自受精卵至蛤苗(壳长7毫米)各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并结合观察自然海区蛤苗生长发育的周年变化,详细而系统地描述菲律宾蛤仔的生活史.根据精子与蛤苗的形态观察,进一步证实了过去福建海水养殖的杂色蛤仔(Rudi tapes Variegota Sowerby),订正为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Adams & Reeve)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蛤仔低温保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菲律宾蛤仔生物学研究基础上,对菲律宾蛤仔在27.0 ̄-1.7℃范围内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存活率,失重率及保活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确定了菲律宾蛤仔的保活工艺和方法。结果表明,(1)菲律宾蛤仔的最肥季节为每年的3 ̄7月,出肉率(干物计)最高可达10%;(2)最低保活温度为-1.7℃;(3)-1.0 ̄-1.7℃可保活13天,存活率91%;(4)-1.0 ̄1.7℃保活,保活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蛤仔亩放养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蛤仔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菲律宾蛤仔的受精卵孵化、蛤苗培育至成贝生长等阶段的发育生长速度为主要研究对象。文中系统地记述了菲律宾蛤仔的胚胎发育、浮游幼虫培育、幼苗至成贝诸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生长特点以及亲蛤的繁殖能力。经1978—81年三年暂养试验表明,9月底将亲蛤暂养于池塘内并适当地控制生态条件,能使亲蛤的性腺保持三个月不排放精卵,从而可延长繁殖期,做到有计划地分批催产和育苗。1至3龄亲蛤都能繁殖后代,但以3龄亲蛤为好。  相似文献   

6.
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性腺发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6年4~6月,对胶州湾内的菲律宾蛤仔连续取样,将性腺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组织切片4~6μm,H.E染色,显微照相显示菲律宾蛤仔卵巢和精巢的发育是同步进行的,性腺在4月初开始进入繁殖初期的快速发育,4月中和4月底生殖细胞已明显增大,至5月上旬染滤已被成熟的生殖细胞充满,5月中旬前后生殖细胞被分批排放,5月下旬和6月上旬性腺进入休止状态,至此,形成了一个繁殖期,在繁殖期内,高龄贝比低龄贝发育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蛤仔死亡环境条件效应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菲律宾蛤死亡状况及生态环境的调查,初步定了温度,底质类型和底质中的硫化物是导致菲律宾蝓仔死亡可能因子。死亡效应模拟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对其进行组配,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泥温F=76.52〉F0.05(2,2)=19.0,对死亡呈显著影响,而底质类型和底质中的硫化物。  相似文献   

8.
虾池混养菲律宾蛤仔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宸 《水产科技情报》2000,27(4):147-148
报道了虾池混养菲律宾蛤仔的技术措施,试验池产量达19.87t/hm^2,成活率72.3%,投入产出比为1:4.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2005-2006年度,两年共利用800 kg亲贝进行了4批育苗,获得受精卵2.33×1010粒,D形幼虫15 734×1010粒,平均孵化率68.8%。受精卵经22~25 d的培育,稚贝规格达210~296μm,2005、2006年度单位水体出苗量分别为1.315×106粒/m3、2.797×106粒/m3,出池稚贝的平均壳长分别为265μm、228μm。分别采用干露法和用常温阴干刺激加流水法进行催产,平均每千克亲贝所获得的受精卵、D形幼虫及孵化率前者分别是后者的33.5%、20.32%和60.6%。  相似文献   

10.
综合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enarum)新品种的最新研究进展,在育种目标、遗传育种、新品种、病虫害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目前菲律宾蛤仔新品种面临的问题,展望新品种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不同温度与饵料浓度下菲律宾蛤仔的能量收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静水系统中测定了实验条件下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摄食率、吸收率、耗氧率和排泄率等生理指标;研究了软体部干重、温度和饵料浓度对菲律宾蛤仔最小碳需求量(WMCR)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建立了不同温度及饵料浓度下菲律宾蛤仔的能量收支方程。结果表明:最小碳需求量随个体软体部干重的增加而增加,温度越高其增加速率越快;软体部干重对生长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温度通过影响耗氧率而显著影响单位软体部干重的最小碳需求量。在9—22℃范围内,菲律宾蛤仔的生长余力(SFG)随温度和饵料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较低温度和饵料浓度下蛤仔的SFG均出现负值。在能量收支方程中摄食能随温度变化显著,而呼吸耗能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菲律宾蛤仔为原料,比较其胃蛋白酶、酸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利用正交实验优化抑菌活性最强的酶解产物的制备工艺,并测定最优酶解条件下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胃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副溶血弧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较高,对四联微球菌则未见明显的抑菌活性。胃蛋白酶的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h,温度35℃,pH 2.0,加酶量3 000U/g,料水比1∶4;该条件下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5000以下。  相似文献   

13.
大连渤海沿海菲律宾蛤仔种群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裴赢  王晓红  张恒庆 《水产科学》2006,25(5):250-252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大连地区渤海沿海6个菲律宾蛤仔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布。12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04个位点,其中92个为多态位点。研究结果表明:大连渤海沿海的菲律宾蛤仔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之间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4.
2005年5月在青岛红岛蛤原良种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室内自动控温条件下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育苗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其性腺发育的因素和死亡高峰期的形成原因、对策。除此之外,还对菲律宾蛤仔浮游期和附着期的生长速率进行了比较,并对浮游期不同培育密度对生长、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室内工厂化育苗技术,可以充分发挥高密度生产的优势,通过对苗种培育过程中水质、饵料和环境条件的全面控制,消除或减少敌害生物的影响,提高幼体的抗逆能力,从而杜绝抗生素的使用;在降低育苗生产环境污染的同时,向养殖户提供健康、优质的贝类苗种,是一种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的水产苗种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菲律宾蛤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对于菲律宾蛤仔的研究近几年逐渐趋热,很多学者对菲律宾蛤仔养殖生物学、生态学进行了研究,包括养殖技术、遗传育种、环境因子及病理学方面,本文综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菲律宾蛤仔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取自乳山湾东流区金港养殖区,其壳长范围为2.86~3.21 cm。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0℃时,菲律宾蛤仔氮的排泄率最大(11.381μg.h-1.ind-1),是其他温度组(10℃、15℃、25℃、30℃)的2~8倍。菲律宾蛤仔代谢产物中NH4+-N占总无机氮的88%~91%,NO3--N和NO2--N占总无机氮的比例很小,分别为5.74%~7.89%和2.11%~4.01%,表明菲律宾蛤仔是排氨动物,氮的代谢终极产物主要为氨。磷的排泄随温度的变化不是很明显,排泄的磷中DOP的量明显小于DIP,总体趋势是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高,其中TDP和DIP变化幅度完全一致,DOP变幅相对较小,但上述3种形态P的水平随温度变化与N相比要小得多。通过实验分析表明,20℃时菲律宾蛤仔氮的排泄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Adamset Reeve)俗称沙蚬子,是海产经济贝类,贝壳呈长卵圆形并有各种花纹。菲律宾蛤仔营养价值较高,加之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既可鲜食,亦可加工成蛤干、五香蛤仔食用,是近年新兴食用的海鲜贝类之一。当前菲律宾蛤仔苗种来源主要靠采捕天然苗及少量人工培育的土池苗,工厂化育苗则鲜见报道。2004年笔者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菲律宾蛤仔的鳃组织为材料,经除菌、剪碎后,将组织块接种到培养瓶中,分别用E-MEM和M199培养基进行了原代培养。结果表明,两种培养基均可满足菲律宾蛤仔鳃组织培养的要求,在M199培养基中添加0 5%的水解乳蛋白、10%的小牛血清、0 35%的NaCl和青-链霉素双抗液,可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鳃细胞能正常迁出和增殖。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凝胶垂直电泳技术对黄、渤海沿岸4个野生菲律宾蛤仔群体的同工酶进行了检测,8种同工酶共记录了18个基因座位,其中Est-1、Est-2、Sod-1、Sod-2、Ldh-1和Ldh-2共6个位点是多态的,多态座位百分数为33.33%。测得4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1.441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1.1260,平均实际杂合度0.0570,平均期望杂合度0.0825,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0.2358,表明菲律宾蛤仔4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属偏低水平。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养殖生产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大面积养殖,与缢蛏、泥蚶、牡蛎有四大养殖贝类之称,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养殖贝类。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人员对菲律宾蛤仔的生理生态、生长发育及繁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