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低盐乳酸菌法与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腌制方法对鱼肉风味的影响,为腌干鱼制品加工新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比较了鲜红牙原料采用低盐乳酸菌法和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鲜红牙、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检测出80、110、91种挥发性成分,醛、醇、酮类化合物是构成腌干鱼肉独特风味的主要成分。经低盐乳酸菌法腌干的鱼肉挥发性物质对风味贡献较大的醛、醇、酮类化合物总量达35种,而鲜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只有17和21种。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肉风味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醇、醛类物质,但不含有胺类物质,在保持传统腌制鱼肉风味的基础上增加了特有的花香味、水果香味及酒香味,提升了鱼肉感官品质。所以采用低盐结合复合乳酸菌法制备腌干鱼,不仅能缩短腌制时间,还能提升腌干鱼肉特有的风味,而且防止了胺类物质的产生,显著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鱼露在不同发酵时间点挥发性物质的差异以及脂肪酸对传统鱼露的香气物质形成的影响,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鱼露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在5个不同发酵时间点的鱼露样品中共检测出7大类56种挥发性化合物,并用内标法对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定量。以OVA值为依据,从56种挥发性化合物中筛选出12种对鱼露风味轮廓贡献显著的主体呈香化合物如3-甲硫基丙醛等。鱼露的主体特征风味可描述为蘑菇香味、土豆香味、麦芽香味、香草味、水果香味和鱼腥味。鱼露中的脂肪酸主要分布范围为C15~C26,不饱和脂肪酸(UFA)相对含量高达67.23%。在鱼露发酵过程中,风味相关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变化较为显著,与主体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证明不饱和脂肪酸是鱼露发酵过程中产生特征风味的重要前体物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烤制对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主要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烤制前后条斑紫菜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电子鼻、FlavourSpec®风味分析仪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比分析条斑紫菜在烤制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变化。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条斑紫菜烤制前后的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的第一、二主成分相同,均为烃类、含氮类物质,但其对主成分的贡献率不同。风味分析表明,条斑紫菜烤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烤制后出现吡嗪类特征风味物质。SPME-GC-MS分析表明,醛类、醇类、酮类和烷烃类构成了条斑紫菜的主体风味,烤制后吡嗪、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和2-乙基-6-甲基-吡嗪等物质含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经过烤制,构成条斑紫菜的主要风味物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吡嗪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一定盐度条件下传统鱼露发酵前期挥发性风味物质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建立鱼露发酵前期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指纹图谱及明确主要风味物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分析了180和230两种盐度条件下日本鰒鱼露发酵液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显示,有80%的鱼露样品相似度良好,与对照图谱相似度达到了90%;180盐度下发酵150 d的鱼露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较大。盐度180发酵的鱼露样品组有51个共有峰,盐度230有58个共有峰,并在对照图谱中加以标定。通过对指纹图谱共有峰化合物指认,确定了乙醇、丙酮、异戊醛、1-戊烯-3-醇和2-甲基丁酸为鱼露前期发酵液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表明,盐度180发酵的鱼露更早地进入基础物质转化阶段,有利于鱼露海鲜味的生成;230盐度发酵的鱼露整体发酵进程较为缓慢,但更有利于鱼露中乳酪味和肉香味的形成。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盐度进行发酵。研究结果为揭示鱼露发酵前期主要基础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变化规律和鱼露品质控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咸鱼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明咸鱼挥发性气味特征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柳叶鱼、红牙、小黄鱼以及带鱼等4种常见鱼的咸鱼进行萃取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这4种咸鱼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组成和种类各不相同,分别得到105种、89种、88种以及7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匹配度超过80%),以醛类、醇类以及烃类物质为主,总量分别占了这4种鱼的49.99%、53.09%、60.54%以及86.18%。研究表明,咸鱼的特征香气以鱼腥味、青草味-脂肪味为主;咸鱼特征风味物质是3-甲基丁醛、己醛、(z)-4-庚醛、庚醛、苯甲醛、辛醛、壬醛、1-戊烯-3-醇、3-甲基丁醇、1-辛烯-3-醇、庚醇、三甲胺。  相似文献   

6.
保鲜处理对冷鲜鲟鱼肉特征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琪琪  刘文  韩千慧  龚恒  侯温甫  周敏  王宏勋 《水产学报》2020,44(12):2076-2086
为明晰保鲜处理对冷鲜鲟鱼肉冷藏期间的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本实验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经微酸性氧化电解水和ε-聚赖氨酸两步法保鲜处理的冷鲜鲟鱼肉在冷藏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和滋味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能够对挥发性成分从整体上进行分析,贮藏后期保鲜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鲟鱼肉挥发性气味的数据集无重叠区域,差异明显。利用SPME-GC-MS定性鉴定出4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酮类、烃类和醇类等物质,其中己醛、庚醛、苯甲醛、辛醛、壬醛、癸醛和2,5-辛二酮、苯乙酮、3,5-辛二烯-2-酮为保鲜处理组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保鲜处理延缓了冷鲜鲟鱼肉腥味的产生以及鱼肉香味的下降。电子舌检测冷藏过程中鲟鱼肉的滋味物质时发现,保鲜处理组苦味、涩味、咸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样品贮藏6 d后,在苦味、涩味、咸味、鲜味方面均呈显著差异。保鲜处理起到了减缓冷藏期间冷鲜鲟鱼肉风味物质下降的作用,为保鲜处理在冷鲜鲟鱼肉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念  黄琪琳  李沛  郭江勇  覃先武 《水产学报》2021,45(7):1089-1100
为探究添加不同种类酵母抽提物对生鲜鱼片风味及质构的影响,实验以调理乌鳢鱼片为原料,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挥发性成分,利用GC-MS联合电子鼻、电子舌对6组调理乌鳢鱼片(空白对照CK组、FA02组、KU012组、FG10组、FA39组和F55组)进行风味成分分析,再结合感官、色度和质构进一步评价了6组调理乌鳢鱼片的品质。结果显示,CK组检测出42种挥发性物质,而添加5种酵母抽提物后(FA02、KU012、FG10、FA39、F55),挥发性物质的种类显著增多,分别为60、66、56、52、46种。鱼片中主要特征挥发性物质为醛类,如庚醛、癸醛以及(E, E)-2, 4-癸二烯醛等;添加不同种类酵母抽提物后,各组鱼片挥发性物质增加了(E)-4-癸烯醛、2-壬酮和3-壬烯-2-酮等。其中KU012组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增加最多,如具有清新气味的(E)-2-戊烯醛、黄瓜味的(E, Z)-2, 6-壬二烯醛以及提高整体风味的(Z)-2-(2-戊烯基)呋喃。电子鼻和电子舌的测定结果显示,各酵母抽提物组与CK组在气味、滋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CK组,添加酵母抽提物调理的乌鳢鱼片色泽呈浅黄,质构略有降低,但感官评分有所升高。研究表明,不同种类酵母抽提物均能一定程度改善调理乌鳢鱼片的风味、质构及感官品质,其中KU012组综合表现最佳。本研究为酵母抽提物在水产品中的调味应用提供了参考,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6-姜酚协同超高压处理对花鲈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6-姜酚浸泡协同超高压处理对花鲈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及时掌握鱼肉品质变化情况。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CHS-SPME-GC-MS技术研究了浓度为8μg/m L的6-姜酚浸泡协同超高压处理(200 MPa)的花鲈和对照组(空白、8μg/m L 6-姜酚浸泡、200 MPa处理)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分析了处理组和对照组花鲈样品的色泽、质构特性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6-姜酚浸泡协同超高压处理比6-姜酚浸泡、200 MPa处理及未处理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花鲈色泽及质构特性。电子鼻能够较好区分不同处理方式下花鲈的风味;主成分分析显示各个样品间差异明显,电子鼻区分度良好。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表明,花鲈在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挥发性成分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挥发性物质有醇、醛、酮、酸、酯、烃、芳香族和含氮化合物等。在空白组、6-姜酚浸泡、200 MPa处理和6-姜酚浸泡+200 MPa处理的鱼肉中分别检测出43、40、49及30种主要的挥发性物质,这些挥发性物质的结合,形成了各自的风味特征,决定了不同处理方式下花鲈肉风味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酿酒酵母发酵对鳙鱼肉气味的影响,为鳙的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实验以鳙鱼肉为对象,以酿酒酵母作为发酵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结合电子鼻(E-nose)分别研究了在发酵3和5 d时的气味变化。结果显示,经酿酒酵母发酵后,鱼肉中的酯类物质增加了12种,包括壬醛、癸醛、己酸乙酯、癸酸乙酯、油酸乙酯和甲酸甲酯等,赋予了鱼肉水果香气和杏仁香气,使风味物质更加丰富。此外,经酿酒酵母发酵后,鳙鱼肉中原本具有土腥味的物质1-辛烯-3-醇含量有所下降,在3和5 d后分别减少了16.04%和18.09%,极大地改善了鳙鱼肉的气味。电子鼻结合主成分分析,不同处理鱼肉可以明显区分,说明酵母发酵对鳙鱼肉气味影响较大。气味活性物质分析结果得出,经酵母发酵3 d后的鱼肉主体气味物质有8种,比未添加酵母发酵多3种,表明酵母菌的添加增加了鳙的主体气味物质。不同处理组中的酮类及烃类物质,如3-辛酮、2-庚酮、石竹烯、D-柠檬烯、萘、壬酸乙酯、己酸乙酯、2-辛烯醇等,对风味也有一定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对卵形鲳鲹的理化特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实验对腌制加工后鱼肉的基本营养成分、盐含量、pH、硫代巴比妥酸(TBA)值、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在腌制加工后,卵形鲳鲹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升高、而水分含量下降,其中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中水分含量分别为53.71%±0.97%、61.45%±0.72%和59.29%±1.41%。与卵形鲳鲹原料相比,干腌、超声波辅助腌制、湿腌鱼肉中盐含量增加,依次为(3.29±0.15)、(2.64±0.02)和(2.15±0.11) g/100 g,而在腌制加工后鱼肉的pH值下降。在腌制加工后,卵形鲳鲹的脂质发生氧化反应,TBA值增加,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的TBA值分别为(0.80±0.07)、(0.55±0.09)和(0.73±0.08) mg MDA/kg,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冻藏保鲜、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中分别检测出54、56、62和5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和酮类,对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作用。研究表明,卵形鲳鲹经3种不同腌制方式加工后,干腌鱼肉水分含量最低,而盐含量和TBA值最高;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醛类、醇类相对含量最高,而pH值最低。本研究可为腌制加工及生产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高铁肌红蛋白(MMb)对腌腊鱼品质的影响,实验在腌制草鱼肉中添加不同浓度MMb (0、 0.1、 0.2、0.4、0.8 mg/g)构建样品反应体系,基于羰基化合物、脂质含量、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物等指标,研究腌腊鱼传统加工中MMb促脂质氧化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随着MMb添加浓度的升高,3种羰基化合物含量逐渐递增,且增幅存在“4-羟基己烯醛>4-羟基壬烯醛>丙二醛”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8 mg/g MMb样品组总脂、甘油三酯和磷脂含量降幅最大(分别为18.95%、18.72%和31.83%),而游离脂肪酸含量呈完全相反趋势(增幅为6.74%)。添加MMb浓度越高,鱼肉样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越容易发生氧化降解,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尤为显著(相对含量分别下降12.37%和16.27%)。本实验共检出6大类41种挥发性风味成分,确定了戊醛等13种气味活性物质,除癸醛外所有气味活性物质均与PUFA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MMb介导的脂质光氧化反应可能是传统腌腊鱼香气的主要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探究我国不同产地传统海虾酱的风味特征,探讨风味形成机理。[方法] 从感官量化描述分析和营养成分分析入手,应用气相离子迁移谱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不同产地传统海虾酱的风味特征进行探究。[结果] 不同产地传统海虾酱的挥发性风味有显著性差异,气相离子迁移谱和气质联用可以高效表征气味差异。[结论] 不同产地虾酱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有显著差异,2-乙基己醇、3-乙基-2,5-甲基吡嗪、二甲胺、二甲基三硫和3-甲硫基丙醛等化合物是海虾酱的特征挥发性化合物。QDA结果显示粤港澳产虾酱样品的色泽与风味评分较好,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样品,但腥味也较明显。虾酱的粗脂肪含量与QDA评分没有明显关联。当水分含量介于18%-28%(w%)时,虾酱的粘稠度评分最高。粤港澳产虾酱的特征香气化合物为吡嗪类,如2,6二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等。三甲胺及二甲胺是传统海虾酱的特征风味物,含硫化合物是发酵水产调料的特征风味化合物,但也有可能源于配料中的葱、蒜等香辛料。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池塘循环水槽(In-pond raceway system,以下简称IPRS)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鮰(Letaurus punetaus,以下简称鮰)肌肉中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以传统大池塘养殖(Traditional pond system,以下简称TPS)为对照,利用GC-MS技术对两种模式下的鮰肌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萃取和分离鉴定,并结合ROAV确定了不同模式下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显示,IPRS及TPS下分别检测出50种及51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由醛类、烃类、醇类及酯类等四大类组成,IPRS鮰肌肉醇类、酮类物质均高于TPS,IPRS下1-戊醇、1-戊烯-3-醇、乙酸乙烯酯、2-壬酮、2,3-辛二酮、1,3-戊二烯、十五烷等物质相对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TPS(P<0.05或P<0.01),己醛等部分醛类物质在含量较高时易呈现令人不愉快的气味,IPRS下优势显著。IPRS下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包括1-辛烯-3-醇、己醛、庚醛、辛醛、壬醛、2,6-壬二烯醛、癸醛、2,4-癸二烯醛及(E,E)-2,4-壬二烯醛,其中庚醛、2,6-壬二烯醛为TPRS特有的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结论显示,养殖模式对鮰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及相对含量具有较大影响,IPRS下挥发性风味物质构成优于TPS,适合鮰集约化、高密度养殖。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Antarctic krill is a high-quality animal protein resource, but the presence of fluorine limits its development. Antarctic krill defluoridated hydrolysate products (DHPs) generally have a bitter taste that is unacceptable to consumer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flavor of defluoridated hydrolysate. In this work, flavor improvement of DHPs by the Maillard reaction was evaluated by sensory analysis, electronic nose (E-nose),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The potential correlations among the signals of sensory attributes, E-nose, and volatile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analysis of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 A total of 63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via GC-MS. The flavors in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were mainly attributed to pyrazines, aldehydes, ketones, and furans. After the Maillard reaction, the two main aromatic compounds generated were 3-ethyl-2,5-dimethylpyrazin (roast odor, OAV = 32.7) and 3-(methylthio) propionaldehyde (shrimp meat odor, OAV = 16.43), which contributed to flavor improvement in DHPs. PLSR results showed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most variables of sensory attributes, E-nose, and volatile compound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overall flavor of DHPs was improved by the Maillard reaction.

Abbreviations: DHPs: defluoridated hydrolysate products; MRPs: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GC-M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E-nose: electronic nose; OAV: odor activity value; SPM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C-O: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 P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LSR: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相似文献   

15.
新型风味素对养殖脊尾白虾海鲜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年军 《水产学报》2005,29(4):507-511
运用感官分析和GC/MS技术研究了两种新型海洋风味素对养殖脊尾白虾的感官特征和海鲜风味的影响,以及在暂养过程中的吸收规律。在脊尾白虾室内暂养的饲料中添加从海藻中提取的两种新型风味素DBP和TBP,经过一段时间的暂养后分别测定其体内的风味素含量,并进行感官分析,对各个实验组的明度、色调、香味、风味、异味、滋味、味觉、弹性和嫩度等感官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打分,并对虾的色泽、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特征进行整体的描述与评价。结果表明:脊尾白虾能通过饲料添加的途径吸收一定浓度的风味素,两种风味素在脊尾白虾体内的累积能力各不相同。在实验条件下,脊尾白虾肉中风味素TBP的最大累积量为754.5ng·g-1,而对DBP的最大累积量为172.2ng·g-1。感官分析表明,通过在暂养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风味素TBP可提高脊尾白虾的总体口感和海鲜风味。在脊尾白虾肉中的TBP含量在162.6~451.8ng·g-1时,脊尾白虾具有最好的口感和海鲜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