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夏季网箱养殖鱼类主要病害情况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季气温、水温高,雷阵雨、台风也较多,气候变化无常,易形成高温、低压的闷热天气。但是夏季也是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季节,水产养殖动物食欲明显增强,摄食量增多,进入生长旺期;同时水中各种致病菌、寄生虫也会异常活跃,鱼体发病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六月渔事     
蔡永祥 《水产养殖》2009,30(6):43-43
6月份,农历节气是芒种到夏至,长江中下游、江淮一带进入进入梅雨季节,气温、水温持续升高,高温、低压的闷热天气较多,气候多变,降雨量充足,日照时间明显延长。本月是水产养殖生产的主要季节,鱼、虾、蟹、蚌、蛙、龟、鳖等水产养殖动物吃食旺盛生长快,但也是水质易变、病害暴发和流行的主要季节,应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3.
复合硝化细菌制剂降低亚硝酸盐浓度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亚硝酸盐对鱼、虾、蟹的危害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积聚会导致水体中藻类非正常死亡、引起水体溶氧急剧下降、有害气体增多,有害细菌和条件致病菌大量滋生,造成鱼、虾、蟹等养殖动物的体质下降,抗应激能力差,易导致各种病原菌的侵袭,造成养殖动物疾病的大量暴发且难以  相似文献   

4.
亚硝酸氮(NO2-N)对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大量实验资料早已对其致病和致死机理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同时各国水产养殖业因其发生养殖水产动物致死事件也是屡见不鲜。面对养殖水体,特别是高密度养殖水体中高浓度的亚硝酸氮,一些降亚硝酸氮的方法已被采用,但均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月是水产养殖生产的主要季节,该月全国各地的气温、水温将持续升高,日照时间明显延长。水产养殖动物食欲明显增强,摄食量增多,从而进入生长旺期。但6月又正值梅雨季节,全国各地雷阵雨、台风较多,气候变化无常,易形成高温、低压的闷热天气。因此,6月份也是开始水质易变、缺氧泛塘、病害暴发和流行的季节。下面就6月份养殖生产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洪涝过后,养殖水体生态失衡,养殖动物处于应激状态,极易引发各种疾病。为避免洪涝后养殖动物发生大量死亡,对洪涝后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预防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供相关从业者参考。1洪灾对水产养殖动物的主要影响1.1洪涝使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洪涝期间天气不仅闷热,而且暴雨又常使气温骤变,这不可避免使水产养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因  相似文献   

7.
10月份天气开始转凉,水温也渐渐下降,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会相对减少,特别是北方水产养殖病害高发期已过,大部分养殖品种进入收获期或并池进入越冬期.但在南方,由于养殖水体水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大,加上经过了半年多生长,养殖水生动物的存塘量增加,养殖水体质量有所下降,给病原体的滋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部分种类可能出现发病高峰,为此,各地仍要高度重视水生动物疾病防控.同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10月也是鱼类越冬前的最后生长月,应加强投饲和水质管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鱼类后期的饲养管理和越冬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8.
张家林 《齐鲁渔业》2008,25(9):36-36
1水质调控 随着养殖动物的生长,池塘中相对密度增大,水体残饵、排泄物、水草老叶腐烂,会消耗大量氧气,又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氨氮累积增多,pH值下降,极易造成浮头泛池。因此一要及时换水,少量多次,要吸取中上层水,以增加浮游生物种类,防止和减少蓝绿藻滋生形成“蓝淀水”。  相似文献   

9.
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生活的场所,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动物的成活和生长。科学进行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是提高养殖品种生长速度,达到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目的的关键,而底质的改良无疑又是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一部分残饵和水产动物粪便等有机物沉入水底以及死亡的生物体发酵分解后,与池底泥沙等物混合形成底泥。一定厚度的底泥能起到供肥、  相似文献   

10.
虾蟹贝混养池塘水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存在大量的藻类、菌类等,它们互利共生,共同维持着水体的微生态平衡。但到了养殖中后期,随着生物总量的不断上升,饵料投喂量逐渐加大,虾蟹排泄物、动植物尸体增多等都会加重池塘负荷,如不能及时将其转化和分解,就极易导致有害细菌和病原体大量滋生,进而引发对虾病害。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适当施用微生态制剂,使池塘水体中的藻相和菌相维持平衡,可以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条件,提高养殖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正审批颁发:于秀娟审核:李清分析员:余卫忠6月份,全国进入初夏时节,气温回升,水温也大幅升高,水产养殖步入生产旺季。随着水产养殖动物摄食量的加大,养殖水体中残饵和排泄物逐渐增加,导致水质变差,加之高温闷热天气增多,病原微生物增殖速度加快。同时,长江中下游和南方沿海分别受梅雨季节和台风影响,闷热多雨、天气多变,  相似文献   

12.
丁常云 《水产养殖》2012,33(8):52-52
近来,笔者在入户指导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蟹池生长青苔滋生严重,给养殖生产带来很大麻烦。下面提一些防治青苔的建议,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青苔产生的原因青苔亦称青泥苔,是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几种丝状绿藻的通称。养殖池塘中的青苔多在天气转暖后,于池塘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底端扎在池底,上端直立水中,当其衰老时断离池底,漂浮水中,形成团团乱丝,虾、蟹等养殖动物误入其中,往往被缠入其内,轻者,大量青苔附着虾、蟹体表,影响其生长和商品价值;重者,引起虾、蟹等养殖动物缺氧死亡。另外,大量的乱丝漂浮在水中,一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但随之带来的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和残饵等已成为养殖海域的重要污染源,是导致养殖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富营养化海水可引发赤潮和养殖动物病害,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海带、羊栖菜等大型海藻在生长过程中可大量吸收C、N、P等营养素,释放氧气,被广泛应用于鱼、虾和贝类等的综合养殖系统中,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增进食品安全和对污染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养殖水体净化、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和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生长三个方面论述了益生菌在水产养殖应用中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探索水产养殖动物新的疾病防治途径及养殖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温室养殖甲鱼,气温和水温较高,养殖水体偏小,长时间的集约化养殖,会导致水质条件下降,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治理水质恶化通常采取的措施是频繁大量地换水,这种做法既影响甲鱼正常生长,使甲鱼产生应激反应,又浪费人力财力。如何针对温室甲鱼养殖的环境特点,实行人为干预和调控,保持良好的水质状态,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高密度、操作频繁的养殖状况下,营养、环境和代谢等激烈的变化很容易引发水产动物疾病,而当前对策主要是采用化学药物治疗,但易导致病原体抗药性增强、水产动物健康品质下降、水体污染及药物残留等问题。另外,国内外也尝试采用疫苗进行免疫,但由于水产动物免疫系统的特殊性,其效果尚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明晶 《科学养鱼》2006,(5):76-76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进入了正常的生长时期,与此同时,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随温度的升高也会大量繁殖,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并流行。因此,在春季对养殖池塘的管理工作不可忽视。越冬水产动物经过长时间的低温生存与适应,其体力消耗、抗环境变异能力降到  相似文献   

18.
夏季气温高,雨水多,天气变化无常,是鱼类一年中生长的旺季。由于水温高,鱼类生长代谢旺盛,各种病原体大量繁殖,极易造成鱼病的流行。如果遇闷热天、雷雨天,特别是晴天转下雨或下雨转晴天时,鱼类通常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浮头,严重时就可能出现泛池,造成大批养殖鱼类死亡。因此,夏季必须做好日常管理和加强鱼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防城港市近年来对虾养殖尤其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方兴未艾。然而经过多年养殖的老化虾塘,粪便、残余饲料等有机物陈年不断的累积,造成塘底极度富营养化,病原生物大量滋生。有许多病原体在池塘内形成稳定的生物群落。加上传统的养殖习惯,大量使用石灰和漂白粉,塘底严重钙化后对养殖池水的缓冲能力下降,池水自净能力下降。且钙化后的塘底易使养殖池水相对缺乏磷酸盐和可溶性硅酸盐,造成放苗初期肥水难,水质很不稳定。因此。这种池塘想要养好虾,更需要合理的科学的管理。现结合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以下几点养殖措施,希望对今后推广、指导对虾的养殖生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殖业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和最高产量,水产养殖投入品的数量逐年增加,使得水体中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等有机物质大量积累,水产养殖业的自身污染日趋严重,养殖池塘环境逐渐恶化,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病害频发;再者,底层污染物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直接造成水体溶解氧(DO)降低或缺乏,导致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免疫能力下降,直接危害养殖动物健康,出现缺氧浮头、发病、死亡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